尹元春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音樂教師要通過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和現(xiàn)代流行音樂之間的淵源和交匯去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古典和流行、時尚和經(jīng)典和諧共存。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古典流行時尚經(jīng)典幾乎所有的關于中學音樂欣賞的論述中都會提到這些觀點:音樂欣賞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欣賞音樂也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那么,怎么樣才能讓我們中學的音樂欣賞課擔負起這些“使命”,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音樂欣賞課,讓音樂課給學生“音樂的耳朵”,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這是我們中學音樂老師要長期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一、要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工作和教材內(nèi)容的整合
這個工作可以由教師自己做,也可以由學生分工合作去完成。高中音樂課主要以欣賞為主,教材選用的內(nèi)容多,跨度大,教學目標相對也高。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整合。比如,在“音樂與詩歌”單元教學中,除了課本上選用的詩經(jīng)、唐詩、現(xiàn)代詩歌以外,我自己認為,宋詞作為歌詞不得不講!比如,蘇東坡的《水調(diào)歌頭》,一代詞宗李清照的詞作品,有那么多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的主題曲或插曲,這些一定要在“音樂與詩歌”中介紹給學生!還有《月滿西樓》《我住長江頭》《虞美人》《別亦難》等歌曲。通過朗誦,學生把握體會了原詞聲韻和諧的意境美;然后再學唱歌曲,感受體驗音樂哀婉如訴的音韻美,音樂和詩歌這兩種姊妹藝術的完美結合帶給了我們藝術升華之美!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研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把握課堂教學
首先,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由境入情。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氛圍,學生的求知欲便會被激發(fā)出來,那么,這節(jié)音樂欣賞課也就可以因勢利導,順利展開了。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我在教學中常用有這么幾種:
(1)用教師的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音樂與戲劇”一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自己演唱了京劇《沙家浜》選段《智斗》,我的表演引起了學生熱烈的掌聲,激發(fā)了他們學習了解京劇的欲望,我以輕松自然的方式帶領學生走進京劇的殿堂,在接下來的京劇唱段欣賞和學唱中,學生因為有了興趣,對京劇這種原本覺得離自己很遠的藝術形式也不再覺得陌生。
(2)課前播放錄音或音樂視頻來展示本課的欣賞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欲望。
(3)通過朗誦學生比較熟悉的文學作品精彩片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用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來激發(fā)學生了解、欣賞音樂作品的欲望。比如,在“音樂與詩歌”一課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先讓學生朗誦白居易的《琵琶行》,那些描寫音樂的千古絕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薄皠e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边@是何等的讓人對他描寫的“仙樂”浮想聯(lián)翩!學生一定會在濃濃的詩歌韻律美的感染中去想象、猜測我們將要欣賞的琵琶小協(xié)奏曲《琵琶行》。
其次,培養(yǎng)學生用心傾聽音樂,體驗音樂表達的情感,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發(fā)展學生的“內(nèi)心聽覺”。音樂是借助情感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藝術門類,她的教育特點是在一定的藝術氛圍的感染下,調(diào)動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創(chuàng)設健康、豐富的精神審美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藝術真諦。在課堂教學中,音樂作品的欣賞可以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第一個階段,是音樂作品的初步感知階段,這個階段以愉悅的欣賞為主,主要是對音樂美感的初步享受,這是音樂欣賞最初步的、基本的過程。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欣賞后,就進入了音樂欣賞的第二階段:情感體驗階段。也就是以情感為主的欣賞階段,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節(jié)奏、曲調(diào)、和聲、速度、力度、調(diào)式等音樂要素進行探討,引導學生圍繞音樂作品的藝術形象,音樂的情感及其變化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發(fā)展學生的“內(nèi)心聽覺”達到情感體驗的目的。第三個階段,是理解提高階段。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通過欣賞理解音樂的有關知識,作品的歷史背景和思想內(nèi)涵,達到理智的欣賞,這是音樂欣賞的提高和深化。
另外,還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比如,在“音樂的個人風格”一課中,我們要欣賞、了解和對比莫扎特和貝多芬音樂作品的個人風格。莫扎特和貝多芬是歐洲古典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們是同一個時期的偉大的音樂家,為什么他們的音樂作品有著迥然不同的個人風格?通過對兩位大師音樂作品的欣賞,引導學生了解莫扎特的音樂風格是“含著眼淚的微笑”,聽他的音樂,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幽靜美麗的花園,輕輕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靜聽花開花落的聲音。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充滿哲理,通過斗爭,取得勝利?!弊屓送y以平靜,疾風驟雨般的音樂風格最能體現(xiàn)了他的個性和生活。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區(qū)別就在于兩人都賜給人類美妙的音樂,但是美的不一樣,莫扎特的慢悠,貝多芬的急驟;一個用含著眼淚的微笑面對嚴酷的生活,一個則正視生活的困難。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很多,他勇敢于反抗,寧愿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后,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種痛苦、憂郁和傷感的情緒。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yōu)樽杂珊托腋6窢?。一個是理性深藏不露的激情,一個是熱情奔放的展示,正是他們的風格迥異,才讓現(xiàn)在的我們享受到了繽紛多彩的音樂盛宴!
三、音樂欣賞課還要引導學生課外的興趣愛好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極為豐富的時代,對于時尚流行的、學生們喜歡的音樂我們也要去了解和接受。我們音樂教師要通過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和現(xiàn)代流行音樂之間的淵源和交匯去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古典和流行、時尚和經(jīng)典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曹理.新課程音樂教學案列選評.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音樂教育與創(chuàng)作.2012.
\[3\]中國成人教育.2007.
\[4\]人教版高中課本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