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去北師大后,一個動詞和一個形容詞被媒體廣泛解讀。動詞是“很不贊成”,說的是對把古代經(jīng)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拿掉的態(tài)度;形容詞是“很悲哀”,評價“去中國化”。
寥寥七字,典型的習式話語風格。但就如巨石入湖,激起的是漣漪與波浪。
就事件看,這不過是對當前教育領域一些做法的評價。人民日報評論部微信公號“黨報評論君”已經(jīng)點出,這或許是新一輪教育改革的先聲。
在習近平批評教育“去中國化”的同時,另一個與“中國化”有關的學校閱兵儀式也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報道說,安徽兩所高校領導在軍訓時,乘坐“閱兵車”檢閱軍訓學生。對于網(wǎng)上的批評之聲,校方回應稱:之所以選擇閱兵車是因為有六七千新生軍訓,規(guī)模較大,“同時校長和部隊領導檢閱時乘坐的敞篷越野車也是由部隊安排的,這樣可以激勵學生的士氣”。
不管乘坐“閱兵車”是否太形式化,在中國,事實上,乘閱兵車檢閱軍訓隊伍在我國高校相當普遍。
關于習近平批評教育“去中國化”的調(diào)查[5625票]
習近平對“去中國化”的批判,事實上是對“全盤西化”的批判,是對“中國”的自覺與自信,也是對西方中心論的話語體系的掙脫與重建。從這個角度看,“去中國化”問題就遠不是一本教材的增刪可以涵蓋。
關于高校領導乘車“閱兵”的調(diào)查[4095票]
對于“閱兵車”的使用,一半以上的網(wǎng)友都認為是校長們對權力欲的展示與放大。事實上,學校確實應該是一個師生平等討論,然后激發(fā)智慧火花的地方,而不是彰顯校長這種所謂的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