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美國著名現(xiàn)代派女詩人中,伊麗莎白·畢曉普以其獨特的詩歌創(chuàng)作手法在20世紀美國現(xiàn)代詩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是詩人善用陌生化手法,在熟悉的事物中創(chuàng)造陌生的效果,在平凡中寓示著新意。畢曉普詩歌中的陌生化手法主要體現(xiàn)在對詩歌意象的陌生化、詩歌環(huán)境的陌生化和詩歌敘事角度的陌生化三個方面。
關鍵詞:伊麗莎白·畢曉普 陌生化 詩歌 新意
引言
普利策文學獎獲得者伊麗莎白·畢曉普是20世紀美國一位出色的女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愛爾蘭著名詩人謝默斯·希尼對其詩歌特色與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許,在《數(shù)到一百:論伊麗莎白·畢曉普》中,希尼稱贊她是“最緘默和文雅的詩人,在近年的美國詩歌中,畢曉普的位置與大洋彼岸的菲利普·拉金的位置十分相仿。在言辭的數(shù)量方面看來她證明了越少即是越多”。畢曉普的詩歌語言比較樸實,題材也不是很廣泛,但是她在詩歌中善用陌生化手法,從而達到使人警醒的效果,給讀者留下了意想不到的感受,這也是其詩歌成就的重要體現(xiàn)。本文運用“陌生化”理論,分析其詩歌意象的陌生化、詩歌環(huán)境的陌生化和詩歌敘事角度的陌生化。
一 陌生化理論
20世紀初期,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論的概念,他在《作為程序的藝術》一文中強調“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并不重要”。其實也就是說,如果文學創(chuàng)作者想要通過文字給讀者一種感官的刺激和情感的震動,那么他可以通過施展創(chuàng)造性手段,使其作品中的各種因素從正常的感覺領域移出,從而擴大讀者的認知的難度和廣度。讀者接觸到這樣的作品,找到的不是熟悉的感覺,而是透過熟悉的事物從另一個角度發(fā)現(xiàn)新奇的生活,得到意想不到的警示與感悟。
作者是否使用陌生化手法是其文學創(chuàng)作是否具有文學性的關鍵因素,同時陌生化手法對讀者的閱讀過程也有重要的影響。雖然沒有直接使用“陌生化手法”這個術語,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用“驚奇”、“不平?!?、“奇異”等詞表達該手法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亞里士多德認為詩歌語言是否具有感染力的衡量標準是“奇字的使用”,也就是使用陌生化手法。這是幫助詩歌重獲詩性的重要途徑。因為詩歌的重要特質之一就是它常常令人感到新奇、驚異、陌生、耳目一新。那么如何達到詩歌創(chuàng)作的陌生化,一般來說可以通過改變詩歌的選詞,借助詩歌特有的節(jié)奏及韻律,創(chuàng)造性地破壞語法結構和修辭規(guī)則,有目的性地故意增加讀者的感知難度和困難,從而達到陌生化的效果。對詩人來說是,陌生化是讓詩歌獲得重生、煥發(fā)光彩、膾炙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詩人通過塑造陌生化的詩歌意象,渲染陌生化的文學環(huán)境,使用陌生化的修辭手法、敘事視角及視覺轉換等手段來實現(xiàn)陌生化的效果。
二 伊麗莎白·畢曉普詩歌中的陌生化手法
1 詩歌中意象的陌生化
作為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女詩人之一,畢曉普也善于在其詩歌中使用陌生化手法,她的詩歌既接受了西方傳統(tǒng)詩歌的抒情傳統(tǒng),又吸收了現(xiàn)代主義的養(yǎng)份。詩人通過對平凡事物的不斷超越性探索,使它們在清醒的世界變得異常或特殊,從而取得意味深長的效果,使讀者陷入沉思并獲得警醒。在許多詩歌中,畢曉普通過塑造陌生化的意象實現(xiàn)突出詩歌主題,抒發(fā)感情的目的,例如,《沙勞特的紳士》、《人蛾》、《異教徒》、《六節(jié)詩》、《河人》等。她在名篇《六行詩》中描寫了很多意象,例如,祖母、孫女(或孫子,性別不明)、秋雨、廚房、火爐、水壺、茶杯、年歷,這些人和事都是實景,很平常,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但在這些平凡的實景里出現(xiàn)一個奇怪的意象,就是眼淚。它使溫暖、舒適的安樂窩的氣氛頓時顯得異樣,詩人用陌生化的意象傳達了一種特殊的情感和心理活動:
九月的雨落在房子上。
在衰退的光線中,那老祖母
和孩子一起坐在廚房,
小小的奇跡牌火爐旁,
讀者歷書上的笑話,
有說有笑藏起了淚花。
畢曉普描寫完實景之后,就從小孩的視角觀察屋子里發(fā)生的一連串的事情。例如,祖母掩而未落的眼淚——水壺上跳動的水珠——打在屋頂上的雨點——祖母茶杯中的茶,而這一切都是以眼淚作類比的,想象中的一個個小月亮也像淚珠般掉在小孩細心培植的花床里了。更使人傷心的是,小孩居然在他的圖畫里添加一個成年的男子,一排紐扣竟像一行眼淚!眼淚這個陌生化的意象顯然使整個詩歌充滿著一種悲傷、憂郁、無奈的氣氛。屋里只有小孩和祖母兩人,小孩父母的不在場顯然是引起悲傷和眼淚的主要原因,但是縱觀整首詩歌,詩人卻未提及父母,父母的缺失在詩中點而不露。祖母的多種努力,小孩的沉默,火爐上水壺里沸騰的開水,屋里的冷落和幽暗,造成了一種恐怖的氣氛,使本來令人親切的房屋變得“迷一般的”陌生。
但是,當祖母
在她的火爐邊忙活時,
那微弱的月光像眼淚正偷偷地
從歷書的書頁間
掉落到孩子精心種植
在屋前的花圃里。
是種植眼淚的時候了,歷書說。
祖母對著神奇的火爐歌唱
而孩子開始畫另一座難以預料的房子。
畢曉普在詩中往往不輕易顯露“我”的本相或身世,可讀者聯(lián)系到她出生8個月時喪父,4歲時母親住精神病院,只能和加拿大的外祖母生活的事實,我們便不難理解這首詩所壓抑著的痛苦感情了。住屋對人們來說應當說是最令人親切的熟悉地方,可是對失去父母之愛的小孩來說,它卻是陌生而不可思議的地方。詩人沒有直接描寫小孩和祖母的悲傷,而是從孤寂的房屋設景設色,襯托祖母的悲傷和小孩的凄慘。
2 詩歌環(huán)境的陌生化
畢曉普有一首名為《麋鹿》的長詩總共有168行,創(chuàng)作時間長達二十多年,這首詩被學者視作“畢曉普生命旅程的天籟之音”,是以詩人的一次班車之旅為主線,藝術地再現(xiàn)了她的人生感悟以及對親人的感恩之情。畢曉普先描寫乘客乘長途公共汽車,然后是沿途所看到的風景,接下來是車箱內的乘客在絮絮交談,最后一直母麋鹿攔在了路上:
從深不可測的林子里
走出來了一只麋鹿,
站在那兒,漸漸露出了身影,
擋在路的中央。
它向汽車走近,它嗅嗅
發(fā)動機發(fā)出熱的車罩。
赫然屹立,頭無鹿角,
身材高如教堂,
平易好似一座住房
(或安全得像一座住房)。
有人叫我們放心:
“它對人毫無惡意……”
在美國的文學傳統(tǒng)中,樹林深不見底,是邪惡恐怖的象征。在茂密、神秘而又黑暗的森林中突然出現(xiàn)一只龐然大物,這給熟悉的環(huán)境又增添了一些奇怪的氣氛,既使班車上的每位乘客都大吃了一驚,同時也給讀者渲染了一種陌生的氣氛和環(huán)境。麋鹿出現(xiàn)在森林中,而且還站在路中央,擋住了汽車前進的道路,司機、乘客、包括“我”都有點緊張,沒想到詩人突然筆峰一轉,告訴讀者這是一頭“頭無鹿角”的母麋,接著把母麋比喻成教堂和住房,這兩個比喻寓意麋鹿的神圣和安全。詩人通過把熟悉的環(huán)境陌生化描寫,在讀者固有的預期中慢慢渲染,到最后峰回路轉,全車的人一開始屏住呼吸,到最后都涌現(xiàn)出“甜美的欣喜之情”。這就是陌生化的環(huán)境渲染給讀者帶來的心靈上的感悟和警醒。畢曉普認為班車之旅,實際上也是人生之旅。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熟悉的人和事,但是很多的時候將要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人生的閱歷將會有死亡、疾病、難產和沉淪帶來的痛苦,當然也有“在老羽絨床上的談話”這樣的溫馨。
3 詩歌敘事視角的陌生化
敘事視角即“作品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敘事視角一般可分為三類:全知視角、限制視角和純客觀視角。全知視角是指敘述者的目光無所不在,無所不及,他對人物的內心活動掌握得非常透徹。限制視角可以采用第一人稱也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敘事,敘述者知道的和文學人物一樣多,人物不知道的事,敘述者無權敘說。根據(jù)陌生化理論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限制視角是對全知視角的陌生化。因為在限制視角的敘述中,事件的感受過程被突出,人們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認識新事物的漸進過程被再現(xiàn),讀者在漸進的閱讀過程中充分領略欣賞事物,陶醉于感覺和體驗之中,既延長了讀者的感受時間,又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審美情趣。
畢曉普在其著名的動物詩《公雞》中運用全知視角和限制視角,講述了發(fā)生在公雞和母雞世界中故事,通過敘事視角的陌生化使讀者對詩歌的感悟得到了升華。這首詩總共分為四個部分,敘事視角在各個部分轉換。第一部分詩人以全知的敘事角度既描述了公雞的粗暴無禮、爭強好斗和對妻子殘忍的丑陋形象,同時也描述了母雞受公雞凌辱、擺布和嘲笑的悲慘形象,敘事者對詩中主要形象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第二部分采用限制性視角,以母雞的視角描述了她們從最初漠視公雞們驕傲自大到后來質問公雞“你們在謀劃什么”,最后控訴“你們有什么權利發(fā)布命令/教我們如何生活”,而且還“把我們從無用的愛情、幻想和戰(zhàn)爭中喚醒?”讀者這時候也跟隨母雞們一起看清楚了這些公雞的嘴臉,對他們的價值觀提出否認和抗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詩人再一次采用全知視角提出罪惡的戰(zhàn)爭帶來的結果是兩敗俱傷,母雞成了戰(zhàn)爭的犧牲品和陪葬品。詩人通過視角的陌生化使詩歌的主題得到升華,讓讀者把注意力從公雞母雞身上轉移到人類社會,得到警醒并痛徹地明白女性在父權社會和戰(zhàn)爭中遭受的痛苦、恐懼、絕望、無助和憤怒,充滿了對女性的同情和關愛。
結語
畢曉普用最不尋常的語言和手法表達出或奇特或平凡的事物,寄陌生于熟悉,喻新意于平凡,使習以為常的事物經過藝術的處理變得鮮活生動,喚回了人們對生活的感受,使人們強烈地感受到事物,讓人們返樸歸真,回到面對世界的原初感受。陌生化手法的運用讓畢曉普實現(xiàn)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目的,讓讀者更多地審視自己的內心并深刻理解人的內心和外部世界的互動關系。畢曉普是真正的“使庸常事物變得完美的繆斯”。
參考文獻:
[1] 衛(wèi)·威爾,雷武鈴譯:《畢曉普詩歌:冷靜的筆觸,深沉的情感》,《世界文學》,2012年第3期。
[2] 童慶炳編:《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龐密香:《沉默的歌者——伊麗莎白·畢曉普和她的代表作〈魚〉》,《譯林》,2008年第6期。
[4] 伊麗莎白·畢曉普,丁麗英譯:《伊麗莎白·畢曉普詩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張淑卿:《〈麋鹿〉生命旅程的天籟之音》,《學術交流》,2012年第12期。
[6] 張隆溪:《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版。
[7] 張冰:《陌生化詩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8] 伍蠡甫編:《西方文選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版。
(楊華,中山火炬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