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恒剛
摘要: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創(chuàng)設情境是教師引導作用的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大量的教學內容只要處理得當,通過創(chuàng)設富有激情的、快樂的教學情境,就能夠觸及學生的情緒與意志領域,引發(fā)學生的精神需求,從而讓學生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本文就情境教學實踐體驗,探討情境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語文課堂;情景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6-0034
在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富有激情的、快樂的教學情境,可以在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審美經驗去領悟情境教學所特有的“韻外之致,味外之道”。
近幾年,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情境教學的課題研究。在課堂實踐層面,我們摒棄了過去那種“師本”知識的傳授模式,使師生進入“陽光、快樂、自信、有目標”的分享與探索狀態(tài)。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課堂實踐,探討情境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一、課堂引入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課伊始,教師如果能夠通過巧妙的導入創(chuàng)造出各種與課堂教學目標相對應的情境,就可以為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再塑生命》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切身會體到海倫·凱勒的不幸與堅強,在上課伊始,筆者就設置了一個鮮明有趣、目的性強的體驗游戲:體驗失明。筆者找了幾位學生上臺參與體驗,分別讓學生閉著眼睛走路、在紙上寫一行文字等。學生雖然都完成了,但都已經感受到了盲人的不易。由此,學生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了作者海倫·凱勒的生活,為其讀文章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又如,在教學《散步》一文時,筆者首先播放《白發(fā)親娘》歌曲,學生邊聽歌,邊欣賞畫面。聽畢,筆者深情吟詠:“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稱呼;媽媽,是我們每個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們愛媽媽!寒冷的時候,媽媽是棉被;饑餓的時候,媽媽是美食;困難中,媽媽是手杖;黑暗中,媽媽是燭光;幸福中,媽媽是微笑!當我們長大成人時,媽媽衰老了,我們該如何回報媽媽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莫懷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對衰老生命的呵護?!边@樣的導入情境交融,讓學生帶著親情走近文本。
誠然,課堂引入過程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多種多樣,音樂、電影、掛圖、故事、游戲等都能使學生興致勃勃地進入課堂學習。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善于和學生一起創(chuàng)設最佳的教學情境,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二、創(chuàng)設富有美感的藝術情境
情境創(chuàng)設的關鍵是讓作品中的人、事、景、物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觸發(fā)他們的想象,引導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變作品中的“此情此境”為“我情我境”。因此,利用視聽媒介,精心設計恰當?shù)乃囆g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氣氛之中,達到似見其物的效果,辨其形、嗅其味、聞其聲,進而體察作者的感情,接受作品的情感熏陶,這對教師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學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時,筆者首先利用視聽媒體,通過幻燈片展示詩歌畫面,配上音樂,啟發(fā)學生想象李白和孟浩然分別的情境:三月?lián)P州,煙雨迷蒙,繁花似錦,詩人李白佇立黃鶴樓頭,遠眺孤帆漸漸遠去,直到他的影子在藍天的盡頭逐漸消逝,最后只看見浩浩蕩蕩的江水向水天連接處流去。李白在這一長久的凝望中,流露了多少對朋友的深情厚誼?。⊥ㄟ^這一幅有情有境、有聲有色的畫卷,使學生入境生情,感知這一美麗的畫面,感受他們之間的厚誼深情。
教學情境是根據(jù)教學需要精心設計的。其目的在于使課堂形成一種與課文意境相似的氛圍,使學生產生一種與課文基調接近的情緒。它的創(chuàng)設可繁可簡,可以是一幅畫、一支歌曲,也可以是幾句動情的話語。
三、進入情境狀態(tài)的課文分析
初中語文課本中有不少文章是蘊含深意的。讓學生體會作品僅僅靠朗讀、質疑、探究、解疑往往難以奏效。
有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角色表演,進入人物的角色狀態(tài),體驗人物的心理活動及情緒狀態(tài)。如教學《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因為這篇文章人物形象特點鮮明,故事情節(jié)也很有戲劇性。筆者在教學時創(chuàng)設了一種表演情境,讓學生分角色地表演,學生為把故事表演好,在表演之前必須朗讀課文,才能演得活靈活現(xiàn),而表演過后,學生們在一片笑聲中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四、富有情境體驗的作文指導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出“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文章得以寫出來是受到外界情感的感染、沖擊。為了激起學生的寫作激情,筆者帶領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
春天,筆者和學生一起去春游,感受春的氣息,依依的垂柳在風中搖曳,嫩綠的青草是那樣的清新,享受那如細針的春雨潤物細無聲的安寧;夏天,筆者帶學生去看“翼然臨于泉上”的亭子,欣賞那重巒疊嶂的假山,看田間揮汗如雨的農夫;秋天,筆者和學生一起去爬南山,采野果,看層林盡染的楓葉;冬天,筆者帶學生到操場,跑步暖身,看野外那枯草和光禿禿的大樹。感受萬物隨四季變化的生命節(jié)律。學生在大自然的“此情此境”中,常常會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即興描述他們的所見所聞。
在社會活動領域中也一樣需要情境的體驗,才能使學生的作文富有人文氣息。筆者所在縣是客家祖地、紅色蘇區(qū),有著深厚的客家文化、革命歷史,筆者帶領學生拜謁客家祖地,了解革命歷史等,使學生對客家文化、蘇區(qū)精神有進一步的理解,這樣在寫作時就有了文化的根基,在作文中就會有自己真實而深刻的體驗。
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語言,也在情境中運用語言。這樣寫出來的文字才是鮮活的語言,才會有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會感到語言的匱乏,從而“學習——知識——生活”三位一體的體系得以建構,這樣的文章才會迸發(fā)出生命的熱浪。
“感人心者,其先乎情”。情境教學能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也是語文教學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筆者所在學校通過開展這一課題研究活動,使語文教師能熟練而恰當?shù)剡\用各種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陶冶情操,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在語文實踐中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自覺地去譜寫語文學習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