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振場
“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這是課改與新課程對課堂的呼喚。新的物理課程理念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更。
多年來,我縣一直致力于課堂教改實踐,并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確立了以“五學”為課堂教學模式?!拔鍖W” 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為:目標導學→自主探學→合作研學→展示賞學→檢測評學?!拔鍖W”物理教學模式,主要是從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正確的思維方向,明確為什么學與學什么。以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為落腳點,學會怎么學。以優(yōu)化物理課堂教學,最終達到高效學的目的。
一、創(chuàng)設情景, 目標導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沒有學習的欲望,取決于是否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一堂課的開頭要像一塊無形的磁鐵,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增強學生“想學”的驅動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在《電是什么》一節(jié)中,媒體展示小女孩因帶電而“怒發(fā)沖冠”的圖片,問學生:女孩的發(fā)型是理發(fā)師做出來的嗎?由此導入“電是什么”。在《連接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一節(jié)中,老師在黑板上掛了兩串小彩燈,讓學生猜想:擰下一個會有什么現(xiàn)象?然后擰下一個,一串不亮,另一串還亮。由此導入《連接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教學。這些做法都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老師精心設計。形式多種多樣,如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一張優(yōu)美的圖片、講述一段引人入勝的小故事或學生在生活中所能觀察到的一些喜聞樂見的現(xiàn)象等。
目標作為導引課堂教學的行為準則,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基本追求。導入新課后,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目標(能力、方法、情感目標教師明了即可),在以后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里圍繞目標積極探索。學習內容目標必須符合新課標要求,切忌太大太空。例如:在《電是什么》一節(jié),老師出示:
學習內容目標
(1)認識摩擦起電現(xiàn)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2)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了解原子結構,自由電子和電荷的移動。
二、提出問題,自主探學
課改中提出義務教育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與能力?!笨梢妼W習就是學會如何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因此應把自主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著力點,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老師針對學習目標用黑板、投影儀、多媒體等教學器具出示導學提綱,為學生確定具體的學習誘因,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用問題串引導學生的思維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教師通過出示基本問題引導學生把握教材內容結構和要點。課堂上設置的問題,一般應注意:(1)問題與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緊密相連;(2)問題明確、集中、有層次、有啟發(fā)性,能引起學生有效思考;(3)問題之間有密切的邏輯關系;(4)問題難易適中,讓學生“跳著摘到果子” ;(5)自學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閱讀教材或看視頻,也可以實驗探究。
例如在《電阻和變阻器》教學時,我們設計的如下問題一步一步地“誘敵深入”:亮度可調節(jié)的臺燈的亮度與什么有關?改變電流大小有哪些方法?改變電阻有哪些途徑?可以用什么儀器調節(jié)電阻大小?滑動變阻器如何接入電路?進而提出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后,各部分如何分壓?電流又如何?
學生對照導學提綱自學,領會教材內涵,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老師應培養(yǎng)學生努力做到“三到”,即手到、眼到、心到,也就是說,動手做 ,動眼看,用腦思。老師在巡視中督促后進生集中精力自學,了解學生自學障礙,收集共性問題,迅速判斷錯誤性質,思考對策,不要急于給后進生輔導。學生根據(jù)課內自學初步掌握的知識,嘗試性解答導學提綱中的問題,主要側重于新課的概念以及識記類基礎性認知目標的考察,學生形成認知上的初次反饋。絕大多數(shù)學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 疑難問題,合作研學
小組合作實際上變人際間的競爭關系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在這種學習形式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這也是在班級授課制形式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
老師要深入挖掘教材,針對教材重點、難點設計一些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或習題讓學生討論或探究。學生合作探究、集思廣義,優(yōu)生幫差生,合作互助,培優(yōu)補差,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一般問題均可以自行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集中在這一階段解決。老師進行巡視、答疑、輔差。
在《電是什么》教學中,老師出示:
討論1:把一個帶電的碎紙片靠近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時,它們互相排斥。這個紙片帶什么電荷?
討論2:金屬錫的原子核帶有50個電荷,它的原子核外帶有多少個電子?為什么金屬錫對外不顯電性?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老師還可以向學生提供更高層次目標的檢測題,進行本課時教學評價,獲取反饋信息,進行及時矯正與鞏固。而為了知識鞏固的矯正性練習成了整個教學過程中第二重反饋,學生把大腦經(jīng)過編碼加工儲存的知識檢索出來,這顯然是對初次反饋的再強化。此環(huán)節(jié)針對學習結果尤其需要老師能給予學生提供有效地幫助,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克服物理難學的心理障礙。
四、 評價激勵,展示賞學
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僅僅依賴問題情境的設置是不夠的,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表現(xiàn)自我,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同時,在積極參與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持持久。
學生合作研學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答對加分,給以肯定和鼓勵,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答錯了老師不要急于表態(tài),應讓盡可能多的觀點表達出來,讓其他學生糾正,最后老師總結或點撥,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積極的評價,強化積極的學習行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展示方式有多種,口頭展示、書面展示、講解展示、實驗展示等。展示要分層次,導讀提綱的問題簡單,讓后進生回答,答對了可以獲得成就感,增加學習信心;答錯了可暴露學生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中等難度的題讓中等生回答,可以反饋出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效果。拔高題讓尖子生回答,展示他們的才華,考查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得到鍛煉和提高。
在該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對學生和學生相互之間的積極評價貫穿始終。通過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評價,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使學生學習始終保持在既合作又競爭的良好氛圍之中。學生之間的相互積極評價,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增強學生的團結。
五、 鞏固反饋,檢測評學
當堂檢測反饋,其目的有二:一是檢測每個學生是否當堂達到了教學目標,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導學生通過練習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堂訓練對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做到作業(yè)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極為有利的。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作業(yè)反饋出來的信息,了解哪些學生已經(jīng)達到了教學目標,哪些學生課后還需要進行輔導,并針對學生檢測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相應的處理。
體會與反思:
實施以“目標導學→自主探學→合作研學→展示賞學→檢測評學”為基本流程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一個“激勵者、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積極形成平等、尊重、和諧、交往的師生關系。新時期的教師應該有三個忘記:忘記你是教師,你是學生的朋友、學習的伙伴;忘記你在教課,你是在和學生交流、共進;忘記這是課堂,這是你與學生共同施展才華的舞臺。
(3)在實踐“五學”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五個環(huán)節(jié)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有所側重,穿插滲透,靈活應用。
(4)“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在培養(yǎng)過程中,特別是剛剛開始的時候,學習進度確實要慢一些;但是,一旦學生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體,學習變成自己的一種需要,加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的學習方法,學習的速度會遠遠超過以前,教學進度不但不會落后,反而會大大超前。
“五學”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實施新課標的需要,不能僅把它看成一種教學形式,而應把它視為一種教學理念,是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的理念,是“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的教學模式?!拔鍖W” 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它的關鍵是牢固確立“以學生為中心”,著眼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向智力因素轉化,此教學模式的核心是“導學”、“導教”。導學,就是如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導教,就是如何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其關鍵是兩者有機的結合。而反饋矯正則是解決學生目標達成障礙的有效手段,通過讓學生及時知道學習結果,老師及時知道教學效果,提高了教與學雙邊的實效性、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吳飛,孫志滿,程光龍.和易以“學”——走進“五學”課堂教學模式 [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 .
[2]李福忠.物理“五重八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新模式 [J].中學物理,2010(7).
[3]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