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喜 唐文玲 史方菊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477-01
燒傷浸浴又稱水療,大面積燒傷脫痂期間創(chuàng)面伴有感染及疤痕增生期時常用浸浴療法[1],是燒傷創(chuàng)面處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可以減少創(chuàng)面細菌與毒素,控制感染,同時使痂皮或焦痂軟化,促進分離便于引流痂下積膿[2],因而燒傷浸浴比較廣泛的在臨床使用。現(xiàn)行全身浸浴設備有燒傷專用水浪式浸浴池,其次為普通浴缸,局部浸浴用能盛入肢體的浴盆等容器。由于水浪式浸浴池價格高,普通基層醫(yī)院使用受限,普通浴缸固定又受制于使用場地,我科于2009年自行設計了一種簡易移動式燒傷浸浴池,在臨床使用近2500余人次,效果滿意,現(xiàn)介紹如下:
1 材料與結(jié)構(gòu)
市面上銷售玻璃鋼浴池一個,規(guī)格為160×70cm,浴池底部出水口接不銹鋼下水一個,,下水端外接軟管,軟管長度根據(jù)需要而定,用角鐵焊接一160×70cm框架,將浴池外周緣置于框架上面,框架下裝4個萬向輪,用于移動,浴池底部用角鐵焊接45×50cm2根橫向支撐桿,以加固移動式浸浴池,確保其穩(wěn)定性
2使用方法
以常規(guī)方法進行浴池消毒后,將出水口活塞放平,再內(nèi)墊一次性塑料桌布2張,放40度左右溫開水約浸浴池3分之2滿,將移動式燒傷浸浴池推至病人床旁,移動病人至浸浴池即可以進行水療。水療治療完畢,將下水端外接軟管開口置于下水道后拉起出水口活塞,即可進行排水。
3 優(yōu)點
便于移動與排放水,便于清洗與消毒,操作簡便、安全、患者使用舒適,不污染周圍環(huán)境,浸浴時可以反復多次沖洗。大面積燒傷患者后期愈合皮膚菲薄,搬動時易擦破皮膚,此方法亦減少了對病人的搬動。
參考文獻:
[1]盛志勇,郭振榮.危重燒傷治療與康復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40
[2]黎鰲.燒傷治療學[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8,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