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能僅將字面含義譯出,必須挖掘出原文背后隱藏的文化內(nèi)涵,并通過譯文將其傳遞給讀者。本文將從譯者主體性和讀者接受出發(fā),分析翻譯中的文化傳遞與文化過濾,并指出動態(tài)的創(chuàng)造性翻譯對文化翻譯的重要性。
關鍵詞:翻譯;文化傳遞;文化過濾;譯者;讀者,創(chuàng)造性翻譯
作者簡介:彭志新(1989-),男,吉林伊通人,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方向在讀研究生。學號:12502010。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2--01
一、前言
如今的翻譯是一場多邊對話——原作者、原文、譯者、譯文、讀者之間的多邊對話。而原作者和讀者又處在兩種不同的文化當中,所以將翻譯研究納入到文化視域下是相當必要的,也是未來翻譯研究的一條通途。在文化視域下的翻譯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文本的淺層含義上,要認真地研究兩種文化的內(nèi)容以及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語義的層面提升到思想文化交流的層面。因此,筆者在此篇文章中會以對原譯文改譯的形式說明翻譯中的文化傳遞和文化過濾,以及二者與譯者主體發(fā)揮和讀者接受的關系。
二、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與文化傳遞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主體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翻譯之前,譯者不僅要領會原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其寫作背景,還要理解原文所要表達的文化內(nèi)涵,掌握原文的結構、語言風格和功能目的。在英漢兩種不同語言的轉碼和輸出的過程中,譯者還要考慮到兩種語言的不同,以及兩種語言所處文化的不同。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個負責的譯者不僅要對得起原作者,還要對得起讀者。譯者要理解原文的精神實質,文化內(nèi)涵,更要發(fā)揮譯者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譯者的天分與才能,這樣才能較好地傳遞原文的文化信息,進而為譯文增光添彩。請看下例:
例一:他們呈“品”字型坐了下來。
譯文:They sat down to form a design like a Chinese character “Pin”.
改 譯:They sat down with one facing another.
原譯文雖然原封不動地將字面意思譯出,但是對于不了解中文或者是沒見過漢字的外國人來說,讀起來就不會產(chǎn)生“品”字的形象。而改譯后的譯文改變了表達方式,不但傳遞出了原文的形象特點,也便于譯文讀者理解和接受。
例二:The girl tried to keep away from the boss,for he is like a goat.
譯 文:那位女孩設法躲避那位老板,因為他像頭山羊。
改 譯:那位女孩設法躲避那位老板,因為他是個好色之徒。
不要說讀者讀到第一個譯文,就是譯者本身在翻譯的時候就沒有發(fā)現(xiàn)不妥嗎?一個姑娘為什么會躲避一個長的像山羊的男人?難道是嫌他丑嗎?實則不然。在《圣經(jīng)》中“goat”是指極其兇惡的人,后來用指好色的男人。如果直譯的話,就會造成譯文認知上的混亂。所以筆者在這里將其隱藏的文化內(nèi)涵用“好色之徒”這個詞語表述出來。
三、讀者接受與文化過濾
有很多譯者一味地固守著“忠實”的陣地,將一些生澀難懂的譯文,或者是帶有濃重異國腔調的譯文硬塞給讀者,使讀者的身心“備受摧殘”。甚至有些翻譯理論研究者或者是翻譯批評者,倘或他們發(fā)現(xiàn)了譯文與原文稍有“背離”,便揮舞著“信”的棍棒予以痛擊。這樣的譯者和這樣的研究者大有人在。筆者認為,讀者在整個翻譯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他們是整個譯文的最后接受者與評判者,對譯文的批評和譯本的篩選具有十分充足的話語權。因此在文化翻譯中,有些文化形象和內(nèi)涵就要顧及到譯入語讀者的感受,做一些適當?shù)恼{整和過濾。試看以下各例:
例三: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a French man.
譯 文:法國人的性格混有老虎和猿的特點。
改 譯:像老虎一樣兇惡,像狐貍一樣狡猾,這就是法國人的性格。
在這個例子中,原文有兩個動物形象用來說明法國人的性格:第一、老虎(tiger),借虎以說明法國人的兇狠;第二、猿(ape),借猿以說明法國人的狡猾。但是在中國卻沒有與猿相關的性格比喻,倒是有狐貍的性格形象,認為狐貍是很狡猾的。與其將原文中的猿直譯,莫不如將其形象轉換,達到傳神而不拘于形的目的。這樣漢語讀者也能很好地了解原文的含義。
例四: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譯 文:As the saying goes, a man who has been bitten by a snake will be frightened by a rope ten years after.
改 譯:As the saying goes, 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原譯文中將原文做了直譯,雖然很符合原意,在學過英語的中國讀者中也能很好聯(lián)想到原文,但是放在母語為英語且不懂漢語的讀者群中,就不一定了。所以筆者借助了英語中原有的諺語,雖形象轉變,但是含義不變,這樣更能被源語是英語的讀者所接受。
在此節(jié)中可以得出,翻譯一定要考慮到讀者的接受與理解。譯文在尊重原文精神實質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地納入到譯入語的文化范圍內(nèi),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譯文以及譯文所傳達的文化內(nèi)涵。
四、動態(tài)的創(chuàng)造性翻譯
以上各例在微觀上說明了譯者主體性發(fā)揮與文化傳遞,讀者接受與文化過濾的關系。改譯過程中,筆者并沒有嚴格按部就班地披上“形似”的外衣,而是穿上了“神似”的禮服——將原文重新分析總結,抽出其精神實質和文化內(nèi)涵,將其重組編碼,以適度的原則,用譯入語充分地表達出來。筆者相信,這種翻譯手段將是今后翻譯實踐的一條通途。
參考文獻:
[1]李建軍:文化翻譯論[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2]包惠南:文化語境與翻譯[M]. 北京: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3]楊曉榮:翻譯批評導論[M]. 北京: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4]黃曉麗:楊憲益、戴乃迭翻譯活動與翻譯思想研究[D]. 河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