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刑法確立了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符合了反腐倡廉的司法實踐和履行了國際公約的義務,作為《刑法修正案(七)》新增加的罪名,有必要對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犯罪構成要件進行分析,特別是針對犯罪主體等疑難問題進行解析。
[關鍵詞]修正案;犯罪主體;共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者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構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刑法新罪名的增加有必要對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疑難問題進行解析。
一、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體認定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體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第二類是國家工作人員(包括離職的)的近親屬;第三類是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包括離職的)關系密切的人。[1]對于該罪的主體的司法認定有以下難題:
(一)對于“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的界定
關于“離職”的含義,根據離職的原因可以分為三種:a.離休或者退休的;b.辭職或者被辭退的;c.受到開除處分的。無論基于以上何種原因離職的,都能成為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犯罪主體。有的學者提出這樣的觀點:應當限定離職國家工作人員影響力的時間長度?,F行法律對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離職后影響力的時間長度并未做限制,這種“一職定終身”的做法有違刑法的公平。[2]筆者認為,對此采取事后判斷為宜,對于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的影響力的認定,不能僅僅進行時間限度的判斷,更多的要側重于對于影響力是否存在的實質審查,即如果行為人可以利用離職國家工作人員的影響力,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則可以推定離職國家工作人員的影響力存在。
(二)對于“近親屬”的界定
我國現行法律對近親屬的規(guī)定并不一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把近親屬規(guī)定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則把近親屬規(guī)定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yǎng)、贍養(yǎng)關系的親屬。有學者認為,對于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中的“近親屬”而言,《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近親屬”的范圍明顯過窄,應予適當擴大,目前應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所確定的近親屬的范圍為宜。[3]筆者認為《刑事訴訟法》關于近親屬的規(guī)定為準明確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中“近親屬”的范圍。對于不屬于《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近親屬范圍的主體,完全可以包含在“其他關系密切的人”當中,因此不存在遺漏犯罪主體放縱犯罪的問題。[4]
(三)對于“關系密切的人”的界定
一般認為,“關系密切人”是指情婦(夫)、秘書、司機,以及老鄉(xiāng)、老同學、老上下級、老同事、有師生關系的人等。這種概括雖然比較全面,但是對國家工作人員的影響力以及關系的密切是因人而異的,只有二者密切關系達到一定程度時,足以產生影響力的時候,才可能被關系中的另一方所利用。是否屬于“關系密切人”,應采用事后判斷,根據具體案情具體分析,判斷是否是“關系密切人”的人。對于“關系密切人”的范圍的界定有違立法的本意,也不可能將實踐中包羅萬象的情況都予以囊括。簡而言之,只要二者關系密切的程度足以達到對對方心理產生強制力,即客觀上國家工作人員覺得需要顧及到彼此深厚的交情或者是出于心理、人情關系等綜合情況,從而自愿做出濫用其職權或者職務為其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都可以認定為非國家工作人員一方為“關系密切人”。[5]
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受賄罪共犯的區(qū)分
受賄罪客觀上包含了職務行為與取財行為:職務行為基于身份性只能由國家工作人員實施;取財行為既可以由國家工作人員本人實施也可以由關系人實施。因此一方面,國家工作人員與關系人可形成共同實行犯,分別承擔職務行為和取財行為;另一方面,關系人也可形成幫助犯,由國家工作人員實施全部的實行行為?;谑苜V的身份性和謀利目的性等特征,關系人事實上不可能以片面共犯(廣義的共犯)的形式出現,即受賄罪排斥片面共犯形式。[6]對于國家工作人員與關系人分擔職務行為和取財行為的共同犯罪,在兩罪看來對方行為人都存在實行行為的,而共同犯罪的核心角色則需要綜合考慮各種事實因素,以確定該行為人的身份犯為共同犯罪的性質。應重點考慮以下因素:受賄故意(比如故意產生的時間先后、哪方行為人先提出犯罪合意等)、職務行為(是國家工作人員主動實施,還是經關系人提出后才實施等)、取財行為(哪方行為人積極與請托人聯(lián)系,要求、約定并收取賄賂,以及職務行為實施先后等)、賄賂歸屬(贓物分配可能體現了行為人對各自作用大小的看法)等。[7]對于關系人沒有參與而由國家工作人員獨立完成的受賄罪情形,不涉及共犯問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是利用影響力實施斡旋受賄的犯罪,關系人之所以具有影響力是基于與國家工作人員的密切關系,斡旋是就讓公務員實施違反其職務的行為(作為或不作為),而處在請托人(或行賄人)和公務員之間進行斡旋,謀取方便。[8]本罪的成立必須通過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因此通常會涉及到國家工作人員,可能會帶來共犯問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受賄的犯罪故意大致相同,都是行為人通過“權錢交易”的方式,實現“以權謀私”目的,但是基于客觀要件的故意規(guī)制機能,兩罪的故意內容不可避免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行為人是否取得賄賂,即犯罪目的是否實現,對受賄罪的既遂具有一定作用,不影響受賄犯罪的成立。
(一)在共同受賄的故意意圖區(qū)分兩罪
第一種情形:關系人代為轉達請托事項,收受財物的,或者國家工作人員明知其關系人收受了他人財物的,國家工作人員按照關系人的要求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的。在這種情形下,關系人實際上是在影響力受賄故意的支配下,收受了請托人財物,事中形成合意,然后通過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國家工作人員在對此明知的情況下,產生共同受賄的故意,并且配合關系人而實施了職務行為。因此,關系人的利用影響力受賄行為是核心角色,應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來確定共同犯罪的性質。對關系人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論處;國家工作人員由于同時符合處罰更重的受賄罪,為實現罪刑均衡,應以受賄罪論處。在該情形中,即使關系人不是近親屬,只要雙方存在共同利益,在事實或法律上也應該評價為國家工作人員從中獲益,即實現了以權謀私的犯罪目的。退一步論,即使關系人是沒有共同利益關系的其他關系密切的人,國家工作人員沒有參與占有財物,只要他基于共同的受賄故意實施了職務行為,也無礙于受賄犯罪共犯的成立。[9]因為,從主觀目的與犯罪本質的關系來看,刑法的目的是保護法益,犯罪的本質是侵犯法益,故犯罪人主觀上對利益的追求、客觀上對利益的獲取,就不是重要問題,即定罪量刑從根本上考慮的是行為人對法益的侵犯種類與侵犯程度,而不是行為人是否獲利以及獲利多少。[10]
第二種情形:關系人與國家工作人員通謀,由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收受請托人財物的。國家工作人員與關系人事前通謀實施共同受賄犯罪,國家工作人員實施職務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并且授意請托人以收受干股、合作投資和“掛名領薪”等方式,將賄賂轉交關系人,由關系人負責取財。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成立,必須存在關系人積極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即與國家工作人員的密切關系而形成的影響力,即能夠通過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索取或收受財物而達到以權謀私的目的。[11]通常情況下,請托人對此也明知,從而愿意向關系人交付賄賂,以謀取不正當利益。如果關系人沒有積極利用影響力主動受賄的故意和單獨負責與請托人約定并取財的行為,而只是參與到國家工作人員的受賄犯罪中,一般不成立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也就不可能成立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共犯問題。在此情況下,應認定為與國家工作人員一起構成受賄罪的共犯,雙方都以受賄罪論處。如果實際情形處于上述兩者之間,關系人具有積極地利用影響力受賄的故意和積極的斡旋行為,國家工作人員實施職務行為之外,也參與了賄賂財物的約定和協(xié)商等行為,確實分不清雙方何為核心角色的,同時符合受賄罪共犯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共犯,按照想象競合犯的從一重處斷。
(二)在單方面的受賄故意意圖區(qū)分兩罪
國家工作人員明知關系人利用本人的職務行為實施受賄犯罪,關系人卻對此不明知,而國家工作人員仍然實施了職務行為,為他人謀取了不正當利益。在這種缺乏共同故意的前提下,不成立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共犯。對關系人成立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單獨犯,以該罪論處。對于國家工作人員,由于形成單方面意思聯(lián)絡,并且實施了職務行為,成立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片面共犯(片面實行犯)。筆得認為,受賄犯罪雖然“以權謀私”的目的,但不限于賄賂財物歸本人所有,財物歸其他人所有只要為國家工作人員所認容的,也不應該否認謀私目的之存在。
[參考文獻]
[1]黃太云.刑法修正案(七)解讀[J].人民檢察,2009(6).
[2]張玉飛,蔣毅.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主體的司法認定[N].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10).
[3]王榮利.專家: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只適用非國家工作人員[N].法制日報,2009(16).
[4]羅杰.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疑難問題淺析[J].改革與開放,2010(12).
[5]黃錫春.淺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法制與社會,2009.
[6]盧勤忠.第三人收受財物型受賄罪的認定[N].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7(5).
[7]張開駿.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受賄罪的共犯問題研究[J].政治與法律,2010(9).
[8][日]大谷實.刑法個論[M].黎宏譯,法律出版社,2003.
[9]趙秉志.刑法修正案最新理解適用[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
[10]張明楷.法益初論[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11]張明.受賄罪共同犯罪若干問題研究[J].法學評論,2009(1).
[作者簡介]陳改麗(1985—),女,河北柳園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刑法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