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閣亭
1668年,安徽仙源縣舉人王致和進(jìn)京趕考,結(jié)果名落孫山,滯留京城,這已經(jīng)是他第四次會試落第了。
屢戰(zhàn)屢敗,想起千里之外家中供養(yǎng)自己讀書的七旬父母,想起自己經(jīng)年累月寒窗苦讀現(xiàn)在卻一事無成,王致和不禁悲從中來,跳樓的心都有過。欲返歸故里,交通不便,何況盤纏皆無,無顏見江東父老;欲在京攻讀,準(zhǔn)備再次應(yīng)試,又距下科試期甚遠(yuǎn)。最后,進(jìn)退兩難的王致和選擇了在京暫謀生計,以期下一次的會試能“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
京城米貴,居之不易。在這樣的漫長等待中,為了生計,從小跟父親做過豆腐的王致和,在北京的安徽會館附近租房制作豆腐,白天沿街叫賣,晚上在狹小的住房里讀書。生意還過得去,王致和過著亦商亦讀的日子。
一次,豆腐做多了,當(dāng)天沒有都賣出去,剩下了不少。時值盛夏,賣剩的豆腐很容易發(fā)霉變質(zhì),王致和急得抓耳撓腮。為減少損失,他索性死馬當(dāng)活馬醫(yī),將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配上鹽、花椒等佐料,腌在壇里。他想,這樣興許還能減緩豆腐發(fā)霉,反正這些剩豆腐無法去賣了,可留著自己當(dāng)一餐飯吃。之后,他歇伏停磨,一心苦讀,竟把此事忘了。
一轉(zhuǎn)眼,3個月過去了,一天,王致和猛地想起后院那些腌在壇里的剩豆腐了。打開壇子,豆腐已呈青綠色,且臭氣撲鼻。抱著棄之可惜的想法,他弄下一塊兒用舌頭舔了舔,覺得有點咸,有點黏,可吃起來臭里透著香,香味濃郁、鮮美。王致和干脆又弄下一小塊兒嘗嘗,越吃越覺著好吃。
那一刻,落榜3年的王致和霎時開悟:能做出聞著臭吃著香的豆腐也是人生的一種成功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那一晚,在初秋的清風(fēng)中,他從一個失敗的落魄舉子搖身一變,成為推開人生虛掩之門的成功商人。
很快,因“王致和臭豆腐”別具風(fēng)味、價格低廉、開胃下飯、老少咸宜,銷路逐漸打開,生意十分興旺?!俺裘h(yuǎn)揚”的王致和臭豆腐遠(yuǎn)銷到東北、西北、華北各地,王致和賺得盆滿缽滿。慈禧太后秋末冬初也喜歡吃,“王致和臭豆腐”被定為御膳小菜,按其形狀、顏色取名“青方”。臭豆腐被定為“御膳小菜”后,身價倍增,王致和成為當(dāng)時人人羨慕的“成功人士”。
1668年那年的金科狀元是誰,如今少有人知曉,但一提起王致和,確實無人不知。北京人談起“王致和臭豆腐”,就和美國人談起“可口可樂”一樣自豪。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4課《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課外延伸閱讀。
☆編輯/呂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