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文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見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莖稈腐爛,病變部位蒼白色,莖桿內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斷,結莢少或不結莢。一般減產30%以上,這兩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發(fā)生趨勢。田間菌核數和環(huán)境因素是該病發(fā)生輕重的重要因素。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發(fā)生,提高大豆產量和品質,我們對全區(qū)大豆菌核病的發(fā)生原因及特點做了調查分析。
1、危害癥狀
危害癥狀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發(fā)病,但以成株花期發(fā)生受害最為嚴重。
1.1苗期癥狀苗期染病莖基部褐變,呈水漬狀,濕度大時長出棉絮狀白色菌絲,后病部干縮呈黃褐色枯死,幼苗倒伏、死亡。
1.2成株期癥狀成株期染病主要侵染大豆莖部,田間植株上部葉片變褐枯死。葉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病斑初期呈暗綠色水浸狀斑后擴展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中心灰褐色,四周暗綠色,濕度大時生白色菌絲,葉片腐爛脫落。莖稈染病多從主莖中下部分杈處開始,病部水浸狀,后褪為淺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狀不規(guī)則,常環(huán)繞莖部向上、向下擴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潮濕時病部生絮狀白色菌絲,菌絲后期集結成黑色粒狀、鼠糞狀菌核,病莖髓部變空,菌核充塞其中。后期干燥時莖部皮層縱向撕裂,維管束外露似亂麻,嚴重的全株枯死,顆粒不收。豆莢染病呈現(xiàn)水浸狀不規(guī)則病斑,莢內外均可形成較莖內菌核稍小的菌核,可使莢內種子腐爛、干皺、無光澤,嚴重時導致莢內不能結粒。
2、發(fā)生原因及特點
2.1田間菌核數量大。大豆菌核病病菌屬于子囊菌亞門,核盤菌屬真菌,在大豆莖上形成圓柱形或鼠糞狀菌核,其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1~4mm×3~7mm,菌核在多雨、潮濕并有光照條件下萌發(fā),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種子間的菌核越冬,種子也可帶菌,但其重要性不如菌核。我區(qū)大豆種植面積這兩年逐年遞增,重迎茬面積有增無減,這樣就造成土壤里菌核數不斷增多,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致使大豆菌核病加重發(fā)生。
2.2環(huán)境因素。在大豆開花期,土表溫度高,空氣濕度大,降雨量大,有利于此病的發(fā)生。這兩年,7~8月份降雨量大,田間濕度大,這就給大豆菌核病的發(fā)生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
2.3種子攜帶菌核。由于大豆菌核病的發(fā)生與菌核數量有關。如果連年使用上一年收獲大豆作為種子,可能造成種子內菌核殘留量加大,致使大豆菌核病發(fā)生逐年加重。據調查,有些農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連年使用上一年收獲的大豆作為種子,且未經過精選。致使種子攜帶菌核下地,遇到適宜條件造成發(fā)病。
2.4栽培管理不當。種植密度大的地塊大豆菌核病發(fā)生重。其原因是過分密植會造成通風不良,濕度過大,有利于發(fā)??;鄰近向日葵和油菜的地塊大豆菌核病發(fā)生重;另外,重迎茬地塊大豆菌核病發(fā)生重,主要原因是重迎茬造成田間菌核數量積累過多。
3、防治對策
3.1選用耐病品種。選用株型緊湊,尖葉或葉片上舉,通風透光性能好的耐病品種。從無病留種田留種或清除混雜于種子間的菌核。
3.2輪作倒茬。防治大豆菌核病的最基本的措施是合理輪作。大豆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倒茬,可顯著減少田間菌核的積累。發(fā)病嚴重的地塊,應與河谷類作物輪作三年以上,避免重茬、迎茬,不能與聚合并的寄主植物如菜豆、馬鈴薯、油菜、向日葵等輪作,可減輕該病的發(fā)生。
3.3加強田間管理。對發(fā)病的地塊進行深耕,將菌核深埋在土壤中,抑制菌核萌發(fā),減少侵染來源;派水不良的地塊,應平整土地及時派水,降低大豆田間濕度;在封壟前即使中耕培土,破壞萌發(fā)的子囊盤;適當地控制氮肥量,增施鉀肥。病田收獲后,應將病殘體收集燒毀,消滅菌源。
3.4化學防治措施。病害發(fā)生后,結合氣候條件,加強病情調查,及時藥劑防治是生產上唯一有效的控制措施。菌核病病菌子囊盤發(fā)生期與大豆開花期的重疊盛期是菌核病的防治適期。噴施50%速克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可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用藥量600kg/hm2。研究試驗表明,農利靈和速克靈防效最好,分別為93.4%和91.8%最佳噴藥時期為大豆開花接莢期。兩次噴藥效果明顯高于一次噴藥,兩種藥劑混用(農利靈+速克靈)防效明顯高于一種藥劑單用,撲海因和甲基托布津還有增產作用。除此之外,有的藥劑可以減輕病害發(fā)生,但卻不一定提高大豆產量。
(作者單位:164021 黑龍江省趙光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