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教師精心耕耘,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其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信,培養(yǎng)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能。小學語文課應該首先為學生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其次用歌聲、故事、謎語等趣味話題穿插于學習中,利用它調節(jié)情趣、集中注意力,使學生放松心情、消除疲勞。文化情趣與學生所學知識密切相關,學起來既能活躍氣氛,又能增強記憶效果。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文化情趣 教學實效
一、實施情趣教育,活躍語文課堂氣氛
情趣教育策略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充分煥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應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增加學生應用語言開展有趣活動的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表達的機會,從而鞏固所學詞語,在語言的實踐應用過程中體驗成功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教學中應盡可能做到凡是學生能表達的讓學生自己說,凡是學生能思考的讓學生自己想,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重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有些小學生上課膽子小,怕犯錯,不敢應用所學詞語說話,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進度和深度。所以教師要實施情趣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實踐應用能力,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同時要通過有趣的語言實踐應用訓練增強記憶效果。小學生學語文重在形成一種初步的語感,有了語感就會樂于參與,從而學會交際,在此基礎上注重情感,激發(fā)學習欲望。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喜歡一位教師,就愿意主動接受這位教師所傳授的語文知識。教師要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親和力,強化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以較高的業(yè)務素質和較強的基本功贏得學生的尊敬和認可,帶動學生共同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教師儀態(tài)的端莊大方、態(tài)度的和藹可親,經常在課外與學生交談,關心學習和生活,這些都能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在教學過程中產生共鳴,增強學習效果。另外,教師應該用愛撫慰學生的心靈,用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尤其是后進生,他們可能會因成績不好,因教師的忽視、同學的嘲諷而產生自卑感,缺乏學習的信心和勇氣,這就需要教師細心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巧妙運用語言藝術,給他們以鼓勵。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堅持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避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二、注重情境教學,營造學習氛圍
語文是一門語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環(huán)境。任何知識只學不用就會逐漸忘掉。兒童在牙牙學語時并沒有刻意記憶、背熟,只是因為處在一個人人說母語的成長環(huán)境中,隨著條件的成熟,不知不覺就能脫口說出很多話。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言教學情境,營造濃厚的語言環(huán)境氛圍。對此,筆者認為可以運用各種教具,激發(fā)學習欲望,演示生動、形象的圖片或實物,縮短知識與生活的距離。出示彩色照片,讓學生分別說出他們是誰,然后按性別將圖片分成兩類,再讓學生感知兩個問句的不同用法,同時學會回答。提前讓學生把自家的交通等各類小玩具帶進課堂,如自行車、公共汽車、玩具飛機等,舉行各種各樣的“小型展覽會”,學生既當參觀者,又當講解員。語言的學習和運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在課堂內外讓學生利用一切機會鍛煉自己的語言實踐能力,其實學生在日常口語表達中就能提高語言能力,積累語文知識。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地運用所學知識,加強實踐鍛煉。在此過程中,要容忍個別的細節(jié)錯誤,不要有錯必糾,以免學生怕羞而不敢用所學詞語說話,不敢運用所學詞語進行大膽交流。的確,老師的每一句表揚和鼓勵都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信心和勇氣,反之,老師的挖苦和諷刺必然會使學生喪失信心。
三、運用多媒體,激活學生思維
教師利用錄音機的錄音、放音功能,用聲音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例如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把各種動物的聲音錄下來,在上課時放給學生聽,并讓他們猜一猜:這是哪一種動物的聲音?你知道這種動物怎么說嗎?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下自然愿意學、喜歡學。另外,在課前或課間可以利用錄音機播放一些歌曲營造學習氣氛。教師利用錄像機等現(xiàn)代多媒體,用聲音和動畫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除了在課堂上播放所學課本的有關內容外,還可以利用課外時間播放一些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動畫、故事等。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可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全方位最佳情境,達到音像、動靜結合的效果,提高學生對課文情境的興趣,提高對詞語的形象感知力,增強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激活語言形象思維,有效增強語文教學效果。
四、開展各種活動,增強記憶效果
語文課堂可以適度采取游戲教學,如拼音字母游戲包括默寫拼音接力賽,猜字母頭飾找朋友、找鄰居等;數(shù)字游戲包括快速口算搶答、玩撲克、打電話等;還有各種猜人、猜物、猜顏色等游戲。總之,把游戲融入語文課堂,對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學食物名稱時,可以把各種食物放入一個布袋內,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說一說。比賽教學,競賽能激起學生的進取心,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大多不甘落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好勝心理進行各種形式的比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精神。如歌曲比賽、小組開火車比賽、角色朗讀比賽、表演比賽、書法比賽等。通過人人賽記憶,個個比能力,組組賽互動,小組、個人活動相結合,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階段。要使學生樂學,為進一步學好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個好的開頭至關重要。教師必須全面了解每一個小學生身心的發(fā)展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付出一定心血與汗水,促進其健康發(fā)展。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情感深處激發(fā)學生熱愛民族語言的熱情,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綜合學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點,逐步創(chuàng)新探索。
參考文獻:
[1]常艷華.淺談小學語文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
[2]梁波.讓興趣成為語言學習的常青樹.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
[3]王冬梅.淺談小學語文的激趣教學.學周刊:B,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