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泉永
10多年前,退休后的趙老師在涌金門的西湖大道邊上租了一個店面,開了一個畫廊,稱作“江南旅游書畫院”。練練字,寫寫詩,偶爾有鄉(xiāng)黨前來小酌,不用擔(dān)心生意虧不虧,也不想追求名利地位,只是品味西湖的春風(fēng)秋月,欣賞西湖的夏荷臘梅。
記得早年我在老家鄉(xiāng)下時,常常到居住在城關(guān)的火車站腳下的老畫家蔡雪亮那里去,總有朋友在那里喝茶聊天,講大頭天話,就是四川擺龍門陣的范式,回憶起來極有意趣。趙老師的畫廊也有這樣一種味道。
除了書法,這個老杭州大學(xué)的文科生最愛好的就是寫詩,不是天馬行空的自由詩,而是講究平仄聲的格律詩,既抑揚頓挫,又內(nèi)涵無窮。有幾首我不得不懷疑是不是幾百年前的古代人所作,記得他有過一首《夏日西湖晚唱》的絕句:“夕陽西下碧波中,畫里瀛洲綠映紅。禪寺暮鐘聽欲靜,湖山晚愛一船風(fēng)?!边€有一首《秋西湖》的絕句:“曼妙爭開花一樹,淡香風(fēng)里滿皇城。江南又渡清秋節(jié),柳外斜陽雁數(shù)聲?!边@種吟風(fēng)詠物的修辭、平實質(zhì)樸的提煉,盡管沒有余音繞梁,但也令人久久回味。
比如詠桂,杭州的桂花向來享有盛名,柳永的《望海潮》中,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妙語。我們只知道在金秋季節(jié)邀幾個朋友到桂花樹下喝茶品酒,還有農(nóng)家樂的土雞,大快朵頤,而趙老師卻題寫了“寒露到,殘荷零落,一地香塵?!辈唤?jīng)意間便吐露出對杭州可圈可點景致的贊許。
從趙老師的詩,聯(lián)想到他的為人。他具有古典式的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品質(zhì),重孝悌,講誠信,有骨氣。這些,都可以例證其中。只說一樁,早年,趙老師家境艱難,記得他是排行老二,他大哥讀書也極為出色,但為了確保其他兄弟讀書,父親只有讓其大哥停學(xué),跟隨其打拼生活,并對其他兄弟說過,如果將來有出息,就不能忘記你們的大哥。趙老師記住了他父親的這個交待,現(xiàn)在他已退休,盡管退休金不多,征得家人支持后,每月勻出一部分錢來,去兌現(xiàn)他父親的承諾!
如今的趙老師,頭發(fā)倒梳,紅襯衫,白西褲,十足一副老帥哥的氣派。在杭州,在西子湖畔,在涌金門外的西湖大道邊,你曾想過有這樣一位文人,在人鼎如潮的西湖旁邊,過著很老式的文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