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閱讀之理清記敘順序——插敘》
1.插敘。作用:補充交代了兄弟倆品學兼優(yōu),父母引以為傲的事情,為下文哥哥遭受意外后母親受到打擊作鋪墊。2.“漏”字之前,因為擔心別人知道“我”有一個得精神病的母親而鄙視“我”,為此感到猶豫(遲疑);“漏”字之后,因為“我”迫切想見母親,卻違心“漏”填母子關(guān)系,有一種難言之痛;交登記卡后,意識到“我”的舉動欺騙了阿姨,背叛了母親及自己的感情后而深感自責(后悔、內(nèi)疚)。3.這句話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我”內(nèi)心巨大的傷痛,突出(強調(diào))了因“我”的過錯而導致的深深的自責。
《牧歌如水》
1.(1)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2)凸顯出蒲公英的清雅孤獨,表達了“我”對蒲公英的憐愛,說明了“我”隨遇而安的性格就來自蒲公英。2.(1)表達了靈魂的漂泊者對回歸大自然的渴望;(2)凸顯了維瓦爾第的《四季》是一曲有色彩、有自然之趣的音樂;(3)引出下文萊頓的畫作《牧歌》。3.加引號的牧歌表面上是指萊頓的畫作《牧歌》,但更深一層的含義是指這幅畫作中所描繪的美麗、和諧的田園風光,它與“我”在聽維瓦爾第的《四季》時所聯(lián)想到的景色有異曲同工之妙。4.原因:(1)那里散發(fā)著陽光的氣息和溫暖;(2)小屋里那古老的筒車能帶給“我”如水的音樂;(3)金色的小屋能讓漂泊累了的“我”得到休息,能使“我”的靈魂回歸自然。5.示例:(1)需要凈化心靈,淡化物欲;(2)需要安撫心靈,消弭躁動;(3)需要美化心靈,超然脫俗;(4)需要平視、善待自然,與其和諧相處。
《蘆花鞋》
1.動作描寫。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凸顯出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天真活潑的性格特征。2.因為每當女孩葵花心情郁悶的時候,她只要來到葵花田里,就可以透過滿山遍野的葵花想起自己的父親,從而想起與父親所度過的幸福的時光,心情自然就會變好。
《七年級上冊月末測試(一)》
一、1.(1)chǎn jì 餛飩 畔 (2)從 叢 迷 彌 2.C 3.(1)②句刪去“出乎意料”。(2)⑤句把“注入”改為“流進”。(3)⑦句把“哪里是”改為“既不是”。4.示例:親情是一首動人的歌謠,婉轉(zhuǎn)悠揚,輕吟淺唱 是兒女成長時的殷殷期盼。5.(1)示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示例:常與母親交流的人很多,知道父母生日的人較多,對于父母的各種喜好完全知道的人卻很少。感想: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博大無私的,子女應該懂得感恩。
二、(一)6.更加;精益求精。7.第一次問陳元方的父親在太丘為官時是如何贏得稱贊的,第二次是問自己和陳元方的父親究竟誰效法誰。8.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做心安理得的事情。9.陳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沒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親并不存在誰效法誰的問題,既尊重了袁公,也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顧全了雙方的面子。(二)10.題目一語雙關(guān),既指父親對他的心意,也指他懂得并珍惜父親的心意。題目新穎,簡明醒目,極具表現(xiàn)力。11.不好。原句突出強調(diào)了他收到父親鋼筆時的極度興奮的心情,改后便淡化了強調(diào)的意味。此外,原句中的“果然”一詞,還有父子之間心意相通的意思,改后則無此效果。12.略。(言之有理即可)
三、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