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琴
【摘 要】 目的:分析學齡兒童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經(jīng)屈光矯正后與矯正前對比,探討學齡兒童非斜視性雙眼異常的處理辦法。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收治的25例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兒童的治療過程及臨床療效。結果:經(jīng)屈光矯正后與矯正前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屈光矯正,可顯著降低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的檢出率,改善兒童視力狀況。但應注意避免屈光矯對雙眼視功能的不良影響,這就要求在配鏡前全面了解患兒視功能狀況,做到精準配鏡。
【關鍵詞】 屈光矯正 非斜視性 雙眼視異常
【中圖分類號】 R777.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118-01
視異常包括斜視性的和非斜視性的,斜視性視異常因眼球偏離正常位置,往往易被發(fā)現(xiàn)和診斷。而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的存是一種隱蔽性的視覺丟失,間歇性出現(xiàn)復視、跳行等情況,不易被發(fā)現(xiàn)和重視,臨床上也常與其他視異?;煜?,而處理不當,延誤矯正時機[1]。有文獻表明,經(jīng)屈光矯正,可顯著改善非斜視性視異常,現(xiàn)結合我院2013年收治的25例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兒童,對其屈光矯正前后視異常情況進行檢測與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25例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兒童,年齡6-12歲,平均年齡8.3歲。所有患兒均經(jīng)眼部檢查確診為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并排除其他弱視及器質性眼病。
1.2 診斷標準
以Sheard、Percival準則評價雙眼視覺是否均衡,Sheard準則顯著性為80%, Percival準則特異性達77%[2]。視覺偏離與Morgan正常值比較再檢測與Sheard準則和Percival準則的符合性。
1.3 方法
1.3.1 矯正前:矯正前記錄患兒眼部檢查及測試結果,包括調節(jié)靈敏度、遠隱斜、近隱斜、輻輳近點、正相對輻輳、負相對輻輳。
1.3.2 屈光度矯正:采用注視差異定量視標,定量不同棱鏡度所誘發(fā)的雙眼注視差異,并繪制雙眼注視差異曲線圖形;根據(jù)注視差異曲線類型,判斷眼的隱斜視性質,制定矯治方案。首先,在基礎屈光矯正前提下,進行進一步的雙眼視異常的矯治。附加球鏡和棱鏡緩解患兒癥狀;其次,進行針對性功能訓練,以改善雙眼調節(jié)功能、集合功能。半年后戴鏡復查上述指標。
2 結果
2.1 表1,經(jīng)屈光矯正前后雙眼非斜視性視異常指標對比。
3 討論
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臨床表現(xiàn)隱匿,常潛伏存在,一般在兒童、青少年期發(fā)生,頻繁出現(xiàn)的間歇性眼部不適,為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加之兒童表述能力 有限,是疾病不易早期發(fā)現(xiàn)。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對立體視覺影響較小,是雙眼單視的失代償狀態(tài)[2]。一般表現(xiàn)為用眼過程中,逐漸出現(xiàn)的眼部不適感,視覺疲勞、視物模糊、跳行、重復等現(xiàn)象,重者出現(xiàn)眼部疼痛[3]。
本次探究的25例6至12歲患兒的雙眼視調查問卷表明,兒童視疲勞和視物模糊使構成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的主要原因,分別占35%左右;另有20%的兒童用眼不能持久。
有研究表明,雙眼視異常與屈光程度高度相關,屈光程度越深,則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檢出率越高[4]。非斜視性雙眼視功能與屈光狀態(tài)有關,因此,早期、及時、合理的屈光矯正,對于患兒視力恢復是很有意義的。但患兒本身具有個體差異,僅憑單一檢查不能準確判斷,還須綜合分析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綜上所述,屈光矯正,可顯著降低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的檢出率,改善兒童視力狀況。但應注意避免屈光矯對雙眼視功能的不良影響,這就要求在配鏡前全面了解患兒視功能狀況,做到精準配鏡。
參考文獻
[1]呂帆,主編·斜弱視和雙眼視處理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2]李鵬婷,方一明,李春華·5例功能性雙眼視覺異常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1):71-72.
[3]廖瑞端,賈惠莉,馮涓涓·屈光不正兒童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狀況分析[M]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5,23(10):1083-1086.
[4]吳飛·187例兒童弱視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 25) : 3547-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