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鳴
摘 要 隨著電信業(yè)從語音向數據的結構轉型,群眾的消費習慣轉變與電信商固有的運營模式沖突激化,從手機上網“流量月底清零”爭議可窺一斑,本文采取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方法總結手機上網流量消費現狀,剖析弊端,論證從定價機制政府管控來解決矛盾的新思路。
關鍵詞 定價機制 政府管控 流量月底清零 爭議解決
2014年1月28日,長沙市天心區(qū)人民法院判決了“兩手機用戶訴移動公司清零未用完包月上網流量費案”,關于電信行業(yè)清零未用完月流量的規(guī)定引發(fā)熱議:支持者從“月底清零”規(guī)定系格式條款有效,電信服務具生產、消費同時性的特點,服務合同僅表達了分配流量額度的承諾,且有國際慣例支持來立論,但消費者、消協等意見大,反對者辯駁該舉限制用戶使用權,而國際慣例存反例,不具法律效力。
一、手機上網流量消費現狀調查
為探究運營商與消費者“對陣”的根源,筆者從不同年齡段、職業(yè)中抽出40人進行問卷調查、實地訪談,見圖1:
圖1
“后付費模式”存風險。由上圖可推,一是消費者操作隱含風險,因對手機系統(tǒng)不熟悉,操作失誤、流量陷阱等難避免,而大部分群眾又沒能養(yǎng)成查詢流量的習慣;二是超出流量后獲得提示的時間有差別,超出流量后獲提示、未收到提示的占半數,先消費后付款的“默示”情況普遍存在。
政府監(jiān)管缺位。去年,北京兩高董正偉律師申請“移動電話3G通話和上網等資費的定價依據、程序信息”公開的波折,即發(fā)改委與工信部的答復模糊、矛盾,兩家監(jiān)管機構的相互證偽,側面反映出電信業(yè)市場價產生程序監(jiān)管缺失,才會一時拿不出從法定價的依據。
定價問題是矛盾核心。55%的群眾認為流量費貴、45%選擇了一般,選項“不貴”“落空”,流量僅為一種計量方式,消費者反對流量月底清零的主要原因是感覺流量費貴了,從“您對手機上網流量月底清零有什么看法?”的回答上可見端倪,贊成“如果自己花錢買的,不應清零”、“無論是送的還是自己買的,都不應清零”兩個選項的占30%、55%,而運營商是否取締月底清零也系定價機制的組成部分。
二、流量定價由市場調節(jié)“反潮流”
(一)流量定價現由市場調節(jié)?!吨腥A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將價格機制分為市場調節(jié)價、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三種,且只有在“中央或地方定價目錄”里的商品才能政府定價,其余重要商品價格除非經國務院批準,均由市場調節(jié)。而在2001年的《國家計委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定價目錄》中,“電信基本業(yè)務”的定價內容為“資費”,范圍是“固定網絡長途及本地電話、移動電話業(yè)務等服務價格”。從文本分析,法律并未將手機上網流量費納入政府監(jiān)管的行列,該領域現只能進行市場調節(jié)。
(二)電信基本業(yè)務政府定價范圍與發(fā)展脫節(jié)。2001年頒布價格聽證目錄時,數據流量業(yè)務發(fā)展仍不具規(guī)模,因而只將通話費用納入監(jiān)管范疇,但近十年來,我國電信業(yè)務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從語音向數據過渡的趨勢明顯。據工信部發(fā)布的《2013年9月份通信業(yè)經濟運行情況》,截止2013年9月,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8.20億戶,智能手機的研發(fā)使得手機上網勢頭猛,近96.2%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現通過手機上網。與此相對,語音業(yè)務中的點對點短信業(yè)務下降至一半以下,全國移動電話通話時長比去年同期下降8.4%。
(三)電信業(yè)競爭不充分,“無奈之選”難改壟斷。盡管我國消費者可選擇流量的額度、使用時間等,且電信運營商不止一家,但移動、聯通、電信三家提供的服務類型、質量,價位等差別不大,現實中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有限,存在著被動選擇的情況。商家未盡到提醒注意義務的情形多見,另一邊,消費者因爭議標的小、訴訟成本高而“拒訴”。
三、建議
(一)“倒逼”商家先提示,拓寬消費透明度。與流量相比,日常必需品水、電等國家壟斷行業(yè)的價格鮮有爭議,部分人認為水、電按使用量收費,花銷透明。對此,有人提議恢復過去按所使用的時間收費,但調查結果中,因“按用的時間收費”難以做到按照服務項目的耗流量程度區(qū)分劃價,支持率僅有10%。實際上,如果商家嚴格遵照《關于進一步加強電信服務用戶消費提醒工作的通知》執(zhí)行,對移動數據流量做到主動、及時地提示,回歸流量消費的透明度,類似爭議將逐漸弱化。
(二)政府“掌舵”流量定價,消費者控發(fā)言權,使買賣良性互動。若將流量市場調節(jié)歸入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消費者除能通過聽證會發(fā)表意見外,定價后還可提調整建議。用政府制衡將運營商與消費者間的“拉鋸戰(zhàn)”引向良性循環(huán),電信業(yè)也可借此聽取、收集消費者意見,如上海自今年1月起實施的流量“季度清零”便是一個利好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