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語法手段來看中英文對比的民族性,所謂語法手段就是根據(jù)語法形式的共同特點,把語法形式歸并為基本特征相同的聚合。語法手段可分為綜合性語法手段和分析性語法手段。
關鍵詞:語法;對比;民族性
作者簡介:于金池,女(1990.10-),遼寧本溪人,碩士,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32--01
語言中詞的重疊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其具有民族性。重疊是綜合性語法手段的一種,是用重復整個詞或詞的一部分的方法表示某種語法意義。漢語中有大量的重疊形式,而英語雖然也有重疊現(xiàn)象,但是他們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下面我們看一下兩種語言重疊的基本特征。
一、漢語中的重疊。
漢語中的動詞形容詞量詞和少數(shù)的名詞可以重疊,表示相應的語法意義。
(1)、漢語中動詞的重疊一般表示嘗試或短時量,單音節(jié)動詞重疊以后,第二個音節(jié)讀輕聲,如果基式是上聲字,第一個音節(jié)變陽平,如“看看”。雙音節(jié)動詞(AB)的重疊形式是ABAB,后面兩個音節(jié)讀輕聲“活動活動”。
(2)、漢語中量詞只有單音節(jié)量詞的重疊式。例如“句句”,含有“每”的意思,同時有些重疊量詞后可以名詞,起到修飾的意思“一張張紙”。
(3)、漢語中形容詞重疊可以表示程度加深或程度適中,如“冰涼”這個詞,它的重疊形式是“冰涼冰涼”,比“冰涼”這個詞的程度要深。
(4)、漢語名詞的重疊主要是親屬稱謂,如“爸爸、媽媽等”。漢語里這一類重疊式的第二個音節(jié)讀輕聲,第一個音節(jié)如果原來是上聲,在重疊式里變?yōu)榘肷?,例如“奶奶”。除了上一類的重疊漢語中還有像“蟈蟈”這樣的音節(jié)的重疊,
二、英語中的重疊。
(1)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完全相同:如haw—haw(大笑)。
(2)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詞首輔音不同:如razzle—dazzle(歡鬧)。
(3)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重讀元音不同,表現(xiàn)為第一元音常為高元音,第二元音為后低元音,如: dilly—dally (磨蹭)。
(4)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既有元音變化又有輔音區(qū)別,常為兩個相似的同義詞連綴:jiggery—pokkery(欺騙)。
通過對兩種語言重疊的基本特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漢語和英語雖然都有重疊這一語法現(xiàn)象,但是由于漢語和英語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語言和文字,他們重疊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這恰恰是其民族性決定的。
三、語序的不同體現(xiàn)了其具有民族性。
語序是分析性語法手段的一種,是詞語排列的先后順序,是區(qū)別不同語法意義的重要語法手段。例如在漢語中“歌唱”和“唱歌”是兩個不同語法結構的詞,前者是主謂結構,表示施事——動作的語義關系,后者是動賓結構,表示動作——受事的語義關系,二者的區(qū)別就在于語序的不同。漢語和英語雖然同為SVO語序,但是在一些詞序和用法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
(一)許多短語上漢英詞序是不同的。如:
山水 water and mountains東北 northeast
(二)日期,單位名稱,地址等的差異。如: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神德街2號。Divinity Avenue,Cambridge,Massachusetts,U.S.A.
在上面各句中,英漢說法表達的意義都相同,但語序則恰恰相反。例子表明英語表達地址的順序是號碼,街道,城鎮(zhèn),州,國,而漢語地址則是國,省,城鎮(zhèn),號碼。英語是把大地方放在小地方之后,而漢語是把大地方放在小地方之前。
(三)定語和狀語的差異。
漢語中的定語總是在被修飾的中心詞之前,我們通常稱之為左分支結構。英語則不一定,單詞定語一般在中心詞之前,短語定語大多數(shù)在中心詞之后,定語從句則總是在中心詞的后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右分支結構。比如:
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
通過以上的歸納分析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英漢語序的差異主要是由兩種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兩國人民的思維方式,東西方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這些不同正是語法屬性中民族性的最好體現(xiàn),通過對比,使我們對漢英兩種語言的語序差異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理解過程中我們應辨別兩種語言的不同特點,只有充分重視語法的民族屬性,才能使理解更自然、更準確。
每一種語言都是經過長期的發(fā)展而逐漸走向成熟的,當然任何語言都有它可為何不可為的地方,正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才使得每一種語言都各具特點,這些特點的東西就是其民族性的體現(xiàn),民族的東西是一種傳承,它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當然也包括語言。只有民族化的東西才是最寶貴的,本民族的語言是我們的祖先經歷了無數(shù)的滄海巨變流傳下來的寶貴遺產,我們只有繼承和發(fā)展本民族的語言,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并把我們的語言展現(xiàn)給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語言走向世界,融入到世界。
參考文獻:
[1]夏中華《現(xiàn)代語言學引論》第一版 2009.2 學林出版社
[2]朱德熙《語法講義》2011.9 商務印書館
[3]徐廣聯(lián)《大學英語語法》第三版 2005.1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4]陸劍明《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三版2005.2 北京大學出版社
[5]葉蜚聲 徐通鏘《語言學剛要》2009.4 北京大學出版社
[6]黃伯榮 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四版 2007.6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