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堅
盡管面臨“民調”時,要求市民說“好話”的現(xiàn)象相當普遍,但是,湖南邵陽市綜治辦用“誤工補貼”鼓勵說“好話”的“舉措”,仍然算得上是一種“創(chuàng)新”,一旦公之于眾成為“丑聞”,難免受到輿論譴責,諸如“拿錢收買民意”或“弄虛作假”之類。但也有“快評”為之辯解,說輿論的譴責是“陳義過高的批評”。文章的標題,就叫“民意值錢是進步”。
邵陽市綜治辦那個批量群發(fā)的短信其實是自相矛盾的,既要“客觀公正”,就不會只有“積極評價”。但人家明說了:“邵陽人要說邵陽好,家鄉(xiāng)才能真的好”,無論是“客觀公正”還是“積極評價”,都是只說“好話”的另類表述?!罢`工補貼”的價位也很可觀,據說“持5分鐘左右的電話通信記錄單”,就可得300元,要是說了50分鐘的“好話”呢?然而,不論什么地方,都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你讓人家只講“好話”,只做“積極”的評價,本身就意味著對于“民調”的消解。說他們是“拿錢收買民意”,雖非“陳義過高”,卻也有不妥之處:“賞錢”只能買來“好話”,不能買來“民意”。何況,去收買“民意”的錢是誰的也值得一說。表面上是政府用錢收買“民意”,其實卻是政府的有關人員用納稅人的錢去買“好話”往他們自己的臉上貼金,這能叫“民意值錢”嗎?
說“民意值錢是進步”有一個參照物,即將“拿錢收買”與“強力壓制”比較而言?!皬娏褐啤钡膶嵗墙o后人留下了“道路以目”這個成語的周厲王,“拿錢收買”的,則是以“賄選”載入史冊的曹錕。要說這是“進步”未嘗不可,前后相隔了兩千多年呀,哪能沒有“進步”?但我以為,這種“進步”就像用砒霜送人上西天,比腰斬、凌遲和五馬分尸“進步”相仿。至于讓人服下大把舒樂安定使他從此不再醒來,則更是“進步”得無以復加:不說死得“舒樂”,而且“安定”,至少也讓人得以全尸,保持了最后的尊嚴。倒是“快評”所說的那個“花剌子模汗”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此人既“殺報告壞消息的使者”,也“褒獎報告好消息的使者”,只將他作為“強力壓制”的實例甚為不妥。古往今來的不少強權者都是既會“褒獎”也會“殺”的,會“拿錢收買”的,未必就不會以“強力壓制”?!皫兔Α钡募纫鞍劇保疤韥y”哪能不“殺”?從這一點看,說“拿錢收買”比“強力壓制”是一個“進步”,似也為時尚早,更談不上“民意值錢是進步”了。
那篇“快評”的最后一段說:“邵陽收買民意相對于幾年前的進京拘傳記者是進步了,這至少知道民意不能用強的道理,‘民意的政治’這個方向是對的。不當之處是拿公帑來為自己刷政績,小小批評一下就夠了。”這話說得夠輕巧的,我卻因此想起了十幾年前在河南盧氏縣任縣委書記的杜保錢,此公硬要當?shù)胤ㄔ骸皬闹v政治的高度”,將寫了一些文章揭露該縣真實情況的劇作家張沖波判刑入獄,而與他“保持一致”的縣委宣傳部正、副部長,卻還以大筆“票子”充當“匯報材料”去“收買”那個叫胡震杰的《民主與法制》的記者,諸如此類的角色,是否也比那位“進京拘傳記者”的同類是個“進步”,只要“小小批評一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