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磊
摘 要:許多教師覺得中學語文教學費時費力,而且效率低,上課時總想把所有的內容都包括了,都教給學生。其實,這是一種對語文教學的誤解。我們都知道每一節(jié)課都有一個重點,如果我們平均使用力量,那還有什么重點而言。這樣叫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不利于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的課堂十分有必要。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標的實施,核心在課堂教學。新課程標準要求高效的課堂教學,倡導有生命力的課堂,使每個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為此,我們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優(yōu)化教學途徑,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環(huán)境,提高教學有效性,從而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知識。那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呢?
一、深入鉆研教材
新課改中提出要我們靈活運用教材,但語文教材仍是我們教學的依據,是我們語文課教學內容的載體,我們的語文教學要以此為基礎。我們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那就得在課前多花工夫,深入鉆研教材,弄清我們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我們自己的學生對這些內容能接受多少,在哪些問題上會遇到理解困難等等。在現代化技術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許多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書看一下,這種舍本求末的教學方式,效果可想而知。我認為語文教師應是一位特殊的讀者。教師應首先以一種積極讀者的身份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作,而不只是教參的傳聲筒。因為只有教師面對一篇課文有了發(fā)現的沖動和興奮,才可能激發(fā)起學生的發(fā)現欲望,才能與學生進行幸福而愉快的分享和交流。在新課標中也要求教師必須構建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新性的閱讀教學,教師要改變以前呆板的教學方式和以絕對權威的角色主宰課堂的局面,以全新的方式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廣闊空間自由發(fā)展。教師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導學生正確的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解讀文本,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不需要模式化,但卻少不了可供遵循的教學的“格”——教學模式。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為:整體感知,觸摸思路,感受基調;深入理解,品味“形式”,分享體驗;整化思考,拓展遷移?,F結合《變色龍》課例做具體闡釋。
整體感知,觸摸思路,感受基調。課堂從解題入手,初步領會文章情節(jié)圍繞一個“變”字展開。接著請學生帶著三個問題速讀一遍課文,問題為:誰在變?圍繞什么變?怎樣發(fā)生的變化?進而引導學生用簡潔的線條或圖畫符號勾勒出奧楚蔑洛夫變化的過程和特點。學生會躍躍欲試,或用變化的曲線或用多變的臉譜等各種方式詮釋他們的直覺理解。此過程意在讓學生整體把握主體人物及情節(jié)架構的特點。
深入理解,品味“形式”,分享體驗。把分析理解的著力點放在集中體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對話描寫上。可先由學生合作學習,選取典型的對話片段,商定角色、討論不同角色朗讀的語氣,而后進行朗讀的訓練。教師則可在學生提供的基礎上相機推薦一精要語段,如文章的倒數第三段,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思考:本段是奧楚蔑洛夫的獨白,實則是人與狗的對話,確切地說,是“狗”與狗的對話,一條“遇見所有的富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的“沙皇走狗”與自然之狗的“對話”。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透過言語形式的“表面意義”挖掘其蘊含的“深層意義”。
整化思考,拓展遷移?!蹲兩垺芬徽n的收束階段即可鼓勵學生進行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如“創(chuàng)造性閱讀”,可啟發(fā)學生思考:設想一下,如果最后得知狗的主人是一個鐵匠之類的小市民時,奧楚蔑洛夫會怎么處理?赫留金本人會有什么反應?如果你是警官又怎么處理?引導學生領悟到:在一種肅殺冷酷、恐怖衰頹的社會環(huán)境的威壓下,非但陰奉陽違的奧楚蔑洛夫,連破產的小市民階層也可能變得狹隘自私 。這樣不但從更深層面上理解小說主題的廣闊性和深刻性,而且也給學生提供了一次展開豐富的想象和靈活的言語實踐的情境和機會。
三、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1.課前對小組合作這一學習方式做足準備。首先,科學分組要全面考慮性別、性格、成績優(yōu)劣的差距,還需要考慮到組內成員的語文優(yōu)勢以及紀律狀況等,從而保證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補性以及小組之間的公平性。其次,培訓小組成員的小組團隊意識,爭取做到分工明確并且組員有極強的團隊意識。最后,培訓并鼓勵學生大膽積極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在小組內積極探討、分享以及協作。
2.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策略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在于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又相互交換成果,從而在整合過程中逐漸走向完善。針對初中生的小組合作有效開展,需要教師對小組合作適當地進行設計任務、觀察指導過程,并適當提示等,協助小組負責人完成學習成果的整合。
3.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策略探究。教學中的評價方式應當隨著教學方式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變化,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中,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都要與其相適應。教師的評價內容不應局限于學生的認知方面,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是否積極參與,在角色扮演中情感和態(tài)度方面的展現,小組成員間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小組的創(chuàng)新能力等都應該是被評價的內容。同時在評價方式方面應當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除教師參與評價外,還需引入組內評價以及小組間互相評價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評價環(huán)節(jié)中不僅讓學生有了充分的參與意識,而且還可以讓其在評價中取長補短,見賢思齊。
四、努力打造自己的教學風格
一個好教師可以影響一批學生,當然這個教師得用自己的獨特風格來吸引學生。所以,要在教學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例如教學習語的獨特化,教學習語是指那些經常使用以至熟練化的教學用語,或者說,是下意識、潛意識中自然流出的習以為常的教學用語。落后的教學習語是一條“丑陋的尾巴”。例如:“給我……”句式,可分兩類。一類是吆喝式,如“給我讀一讀”“給我說一說”“給我分析一下”等等,聽似隨意的語調中隱藏著一種并不溫和的預設:你們學生每一個行為都要向我負責,“說”是向我“說”,“分析”是向我“分析”,“說”得好不好,“分析”得對不對,理應也由我來做出終結評價,教師儼然是真理的化身。另一類是威嚇式,如“給我好好聽講”“給我必須完成作業(yè)”等,其可能的潛臺詞為:“否則,就要罰站”“要不然,把家長叫來”等等,即使不存在類似的潛臺詞,這樣的教學習語也是一種典型的“要我學”式的威逼。試想,學生是為你而“聽”為你而“學”的嗎?不論是吆喝式還是威嚇式,都漠視學生的主體存在。如果長時間下去,學生可能會把自己的腦袋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這是很可怕的!教學習語看似細枝末節(jié),實則關乎“人”的發(fā)展。教師下意識狀態(tài)中自然流出的教學習語也作用于學生的潛意識世界,時間一長,形成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在多年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不斷的反思,努力的打造自己的教學語言,使自己的教學語言多一些喚醒、激勵和鼓舞的作用。如耐心誘導的“能否換一個角度想一想”,真誠尊重的“談一談你的看法”,熱情鼓勵的“試一試”“你能行”等等。這是書本知識所不能替代的“不教之教”,是無法物化的智慧期待和精神啟迪。從而形成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中亮點。
總之,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它不僅僅是要我們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從而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