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印發(fā)了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其中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群眾公認度不高的、有跑官拉票行為的、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等六類人,不得列為考察對象。
“裸官”不得提拔。在新《條例》中,“裸官”成為最受社會關注的焦點,這也是該《條例》修訂版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裸官”話題熱度不減。有部分官員“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們鉆法律空子,暗渡陳倉,利用配偶和子女申請綠卡與加入外國國籍,將非法所得轉移出境,自己則暫時留在國內繼續(xù)做官,一旦東窗事發(fā),便迅速抽身外逃。即使意外“翻船”被抓,也是一人“受罪”,家人享福。
盡管“裸官”不一定是貪官,但貪官中“裸官”比例確實不小。據(jù)江蘇省紀委案件監(jiān)督管理室主任王喚春向媒體透露,大約40%的經(jīng)濟案件和接近80%的貪污受賄、挪用公款類案件都涉及“裸官”。
在現(xiàn)實中,官員特別是身居要職的高層官員,其一言一行直接關系政府的形象。官員一旦將家庭成員“轉移”國外,腳踏兩只船,身穿“救生衣”,其忠誠和廉潔便值得懷疑,公眾甚至有理由懷疑其隨時“棄船而逃”。
這次中央將“裸官”置于考察隊列之外,從制度上堵住了“裸官”升遷的途徑,這對防治腐敗意義非同小可。
不得提拔“裸官”,不僅符合民意,也是現(xiàn)代政治常識。在一些國家,對官員及家庭成員的國籍要求極其嚴格。中國給“裸官”念“緊箍咒”,公眾樂見此類“與國際接軌”。
(摘自《瞭望新聞周刊》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