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南 王延群/文
炎炎盛夏,陽氣最盛,暑熱當令。中醫(yī)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lián)、相互通應的,人要健康長壽就應該“順天應時”,遵循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guī)律。心通于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一年四季都應養(yǎng)心,夏天尤其要注意養(yǎng)心,老年人更應如此。因為在五臟之中,心屬火,汗為心之液,若暑熱之邪傷心神,會使人體溫調(diào)節(jié)失去平衡,大量蓄熱會致汗出過多,從而傷心陰、耗心陽。所以夏天是心臟最累的季節(jié),人在整個夏季的養(yǎng)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yǎng)護。下面介紹幾款有助于夏日養(yǎng)心的佳肴。
原料:生魚700g,鮮塘葛菜500g,紅棗4個、生姜4片。
制法:生魚洗凈、葛菜洗凈,紅棗去核,與生姜一起放入瓦煲。
服法:吃菜喝湯。
功效:養(yǎng)陰清熱、健脾利水。塘葛菜性涼,味甘淡,功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有祛痰、止咳平喘。功效,養(yǎng)陰、健脾、利水,是病后或術后常用的補養(yǎng)食物;紅棗、生姜能和中健胃,調(diào)味去腥。合而為湯,能導骨火、濕火、痰火從小便而解,且清涼滋潤健脾胃、養(yǎng)心。適用于咽喉不適及“骨火”引起的腰背痛,或勞累過度、濕火關節(jié)煩痛,亦可用于急性腰扭傷、慢性咽炎等癥。
原料:大紅棗20枚,蔥白7根。
制法:大紅棗洗凈,用水泡發(fā),蔥白(連須)洗凈備用。紅棗放入鋁鍋內(nèi),加水適量,武火燒沸,約20min后再入蔥白。
服法:吃棗喝湯,早晚各服1次。
功效:安心神,益心氣。適用于心氣虛的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癥。
原料:龍眼肉15g,紅棗 3~5枚,粳米 60g。
制法:粳米淘洗干凈,龍眼肉、紅棗洗去泥沙,同煮粥。
服法:早晚各服1次。
功效:養(yǎng)心安神,健脾補血。適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貧血、脾虛泄瀉、浮腫、體質(zhì)虛羸,以及神經(jīng)衰弱、自汗、盜汗、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
注意事項:用量不宜過大,須熱服。風寒感冒、惡寒發(fā)熱或舌苔厚膩者忌用。
原料:酸棗仁15g,粳米60g。
制法:將酸棗仁炒熟,放入鋁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熬,取其藥液備用。粳米洗凈,放入鍋內(nèi),倒入藥液煎煮,待米熟爛時即成。
服法:早晚各服1次。
功效:養(yǎng)陰,補心,安神。適用于心脾兩虛之心煩、不眠等癥。
原料:柏子仁15g,豬心1具。
制法:將豬心洗凈,用竹片剖開,將柏子仁放入豬心內(nèi),入砂鍋,加水適量,隔水煎熟,以豬心透爛為度。
服法:食豬心,喝湯。
功效:養(yǎng)心安神,補血潤腸。適用于心血虛、心陰虛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以及老人血虛便秘等癥。
原料:蓮子 20g,粳米100g。
制法:將蓮子用溫水浸泡去皮、去芯磨成粉狀,與淘凈的粳米同煮成粥。
服法:每日晚服1次。
功效:有祛熱解煩、安神養(yǎng)心、益腎固精、健脾斂腸之功效。
原料:苦瓜 100g,大米100g。
服法:每日晚服1次。
制法: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將大米100g淘凈加水煮沸,再放入苦瓜、冰糖、精鹽適量煮成粥。
功效:有消暑降熱、清心明目、去煩解毒之功效。
原料:麥冬 30g,粳米100g。
制法:麥冬煎湯取汁,與粳米煮粥。
服法:每日晚服1次。
功效:常食能養(yǎng)心滋陰安神,潤肺祛暑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