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宏
儒雅與教學特色
■肖志宏
每個清晨,課前,筆者總是要在教室門口停留片刻,靜靜聆聽——教室里傳來孩子們稚嫩卻悅耳的聲音,他們在背誦古典詩文,或是“三百千”,或是《笠翁對韻》,或是古詩詞。每當這個時候,筆者總是油然而生一種欣慰的感覺。
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筆者一如既往地抓住特色班級的建設。我們班級的特色叫做儒風雅雅,儒是指中華儒家文化,它是國學的基本組成部分。筆者把班級的特色定名為儒風雅雅就是希望學生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能夠博學多才,具有儒雅文雅的氣質。有了這樣的指導思想,我們班的特色訓練從一開始就不是零碎的東西,而是一個從一年級起就開始逐步由淺入深的體系。
一年級學習的是《百家姓》,這是考慮到學生剛入學,主要處在認識老師、同學,認識自己的程度上,《百家姓》的學習,有助于學生認識同學名字,了解中國姓氏來源,認識自己的根。二年級進行了《三字經》的學習,《三字經》是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現(xià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三年級學習了《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清朝時的秀才李毓秀編寫的,是繼《三字經》之后影響最大,傳誦最廣的蒙學讀物,是啟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四年級開始了《笠翁對韻》的學習。作者叫李漁,這是一本以指導押韻對仗為目的的書籍。它是古代文人作文的基礎。五年級我們進行了《論語》的學習。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六年級,我們學習的是古代著名的散文選本《古文觀止》。這本書入選之文皆為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于傳誦的佳作。
與此同時,筆者抓住中國文化最璀璨的詩歌,每年不間斷地學習,爭取把一些名家名作,優(yōu)秀詩歌都教給學生。
指導思想確定了,體系也有了,可是這么多的內容真的都能教給學生嗎?筆者感覺在處理這些內容的時候,主要注意了幾個方面:
淺嘗輒止。古人常說好讀書,讀好書,不求甚解,因為孩子們的年齡的限制,筆者對這些材料的學習并不像我們學習語文教材一樣要求學生弄懂,理解。而是注意了三個不要求:不要求學生全部理解,不要求學生全部學完,不要求所有學生進度一致。
不要求學生全部理解指對背誦內容做細致的講解,說實話,好多古文真的不能翻譯,一翻譯就失去了文章原有的韻味了。好多先人大德都提倡古文的學習要先背誦,不求甚解,熟記即可。所以,對這些材料的學習,筆者一向都是只要求背誦,并不多講解文章的內容。
不要求學生全部學完是指這些材料筆者引導學生從頭開始學習,但是往往因為時間的關系一學年是學習不完的。這時候筆者就把它放下不再學習了。畢竟,我們現(xiàn)在才是小學階段。學生對這些名篇的學習將是終身的,所以,目前筆者最重視的是給孩子的腦子里留下一個印象,使他知道這些材料是自己學習過的,將來再學習就會感興趣,有信心。
不要求所有學生進度一致指對于有些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學一點,學深一點,筆者鼓勵支持,但是,對于有些實在難以完成的同學,也并不苛求,只要求他們撿自己感興趣的去背誦。
學習這些東西,筆者總是以引導興趣為主,同時鼓勵競爭?!度纸洝贰兜茏右?guī)》《笠翁對韻》以及《論語》與之相關的都有許多有趣的故事,筆者都在學習中穿插講給大家聽。這些故事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背誦的興趣。為了更增加趣味性,在學習《笠翁對韻》的同時筆者領著孩子們嘗試學習對對子,從最簡單的一個字對起,到一些簡單的詩句,學生對的中規(guī)中矩。與此同時,筆者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競爭,凡是有提前背誦,并且背誦的好的,筆者都想辦法給予獎勵,或者允許一周內有錯誤不受罰,或者允許座位向前一個使學生能夠保持競爭或者要強的心態(tài),形成比著學,搶著學的風氣。
抓緊零碎的時間進行學習。古人說讀書要做到枕上,馬上,廁上,這都是為了抓緊零碎的學習時間,特色班級的學習,也是如此,它不可能擠占課堂教學的時間,只有抓緊零碎的時間,并且持之以恒,才能學好。晨讀,午讀,放學路隊,上課前……筆者一點點引導學生把這些時間抓起來。
加強教師的學習。說實話,學生學習的這些書本,對筆者而言也是有深度和難度的?!度纸洝贰兜茏右?guī)》筆者小時候沒有學過,《笠翁對韻》也是初學,《古文觀止》看過的也不過幾篇,《論語》只能發(fā)發(fā)感慨,真的不好懂啊。
為了教好學生筆者只好開始學習: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學好《弟子規(guī)》筆者特意買了臺灣蔡禮旭老師為教學《弟子規(guī)》而編寫的《幸福人生的講座》,為了教《笠翁對韻》筆者參加了對聯(lián)協(xié)會,找來歷史書,仔細看里面的故事。《于丹講論語》、《論語別裁》讀了又讀。《古文觀止》現(xiàn)在就擺在教室里,有空就看上一點。但是這些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能夠跟上時代,更好的做好教學工作。筆者又繼續(xù)深造學習,完成了教育碩士的課程。
筆者常常懷有一個夢想,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記憶力最佳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如果語文教學一開始就樹立一個具體的目標:背誦十萬字,讀破百部書,寫下千萬句,語文的教與學不是更簡單嗎?假如所背誦的十來萬字,所閱讀的幾百萬字都是中華民族的經典作品,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還會差嗎?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還會有危機嗎?
(作者單位:山西省太原市虹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