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姣
【摘 要】新聞媒體受政治環(huán)境、意識形態(tài)、媒介環(huán)境和特定讀者群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任何報道要做到真正的客觀中立幾乎是不可能的。在本文的研究中,記者將霧霾的原因歸咎于急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中國政府在公眾的輿論壓力下出臺的環(huán)保舉措宣告失敗,隨之而來的是公共衛(wèi)生與政治風險。顯然,美媒將這一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問題上升到了政治問題的高度。而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意義建構正是通過標題、框架、主題結構的不同組合來進行的。
【關鍵詞】框架理論 主題分析 霧霾
本文以美國《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四大媒體網(wǎng)站的相關報道為研究樣本,時間界定為2013年10月21日-11月24日,樣本不涉及圖片新聞與視頻,共得到18個樣本,其中《紐約時報》7篇、《洛杉磯時報》2篇,《華盛頓郵報》5篇,《華爾街日報》4篇。本文研究的問題有:①美國四大媒體關于中國東北霧霾的新聞報道是否隱含意識形態(tài)?②意識形態(tài)在文本的宏觀層面如何被建構?
一、理論和分析途徑
框架(frame)一詞發(fā)源于認知心理學領域。美國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Goffman)認為框架是“提供理解經(jīng)驗事件意義的慣例和原則,通過這些慣例和原則,認知被組織成基本的社會和自然框架”①。臺灣學者臧國仁認為框架的內(nèi)在結構方面包含了高(事件的抽象意義)、中(主要事件及其背景、情境、影響等的綜合評估)、低(框架的表現(xiàn)形式)三個層次。
從事社會運動研究的美國學者甘姆森(Gamson)認為,框架的概念可以從兩個層次進行闡述:一是“界限”(boundary),恰如窗框或相機的鏡頭;二是人們認知現(xiàn)實社會的“架構”(building framing),前者界定了視野的范圍,后者則是再構意義過程中依賴的一種世界觀和價值標準。從這個角度來講,框架概念可以理解為作為名詞的“frame”——人們和組織認識客觀世界的心理基模;以及作為動詞的“framing”——運用心理基模再構真實和現(xiàn)實的架構過程。
20世紀80年代,媒介研究引入框架理論,便形成了新聞框架(news frames)、媒介框架(media frames)的概念。正如塔奇曼所言,新聞是人們了解世界的窗口?!靶侣劙褑渭兊氖录D(zhuǎn)化為公眾討論的事件,就是賦予事件一種公共性格”。②新聞既是一種知識資源,又是一種權力資源,它與其他權威機構一同放大了事件中的異常行為。也就是說,“媒體通過誤解、敏感化、戲劇化、升級等四個階段的敘事所形成的對最初問題的解說不斷強調(diào)了行為的異常,進而凸顯固定成見的正確性”③。一篇新聞報道總是當事人和記者的共同產(chǎn)物,這兩個角色總是帶有主觀傾向性,受眾在解讀新聞時帶有創(chuàng)造性,而主觀傾向性和創(chuàng)造性取決于新聞價值協(xié)商、價值信仰、社會地位和觀察經(jīng)驗。
媒介的框架就是進行選擇的原則——是強調(diào)、解釋與表述的符碼。媒介生產(chǎn)者常用它們建構媒介產(chǎn)品與話語,不管是文字的還是圖像的……在形成受眾的解碼活動上還可能發(fā)揮某種關鍵性的作用。”④潘忠黨等人認為:“新聞框架就是符號工作者長期透過大眾傳播媒介組織言說(也即文本,包括口語與視覺)的過程,形成固定的認知、解釋與呈現(xiàn)形態(tài),以選擇、強調(diào)以及排除社會事件?!雹菪侣効蚣鼙旧碛凶约旱膶W問,窗口的大小、朝向、光線明暗等,都決定了人們所看到的視野,影響了人們對世界對社會的認知,這也說明現(xiàn)實社會與新聞建構的社會現(xiàn)實并不能完全等同。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認定新聞是現(xiàn)實的真實反映,或新聞是反映社會的一面鏡子。在具體操作層面,新聞的生產(chǎn)被置于時空網(wǎng)絡中。從時間維度看,新聞生產(chǎn)有自己的節(jié)奏,新聞工作者將日常事件按照其內(nèi)容進行類型化,進而加工成新聞事件;從空間維度考慮,新聞機構按照地理邊界化、組織專門化、部門分工化的方式安排記者,以確保不會遺漏任何可能的新聞事件。
本文立足于梵·迪克的話語分析理論,從文本視角對18個樣本的標題、框架、主題結構進行宏觀層面的解讀,試圖解答新聞文本與意識形態(tài)的構建關系。
二、新聞報道的話語分析
1、標題分析
標題是新聞報道的“眼睛”,也是最能造成受眾對新聞報道“首因印象”的關鍵因素。為了引起讀者的共鳴,吸引讀者深度閱讀,記者和編輯們往往傾向于將新聞所要表達的主旨和情感暗示隱含在標題里。
從標題可以看出,美媒關于東北霧霾的報道不僅包括對霧霾現(xiàn)狀的描述、中國政府的緊急應對措施和環(huán)保舉措,也有描述和評論(評價和預測)。從標題特點來看,標題大多直接陳述事實;字數(shù)不超出12個,直接明了,讓讀者基本了解新聞所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但是,標題雖用詞不多,其中卻蘊含著很大的信息量。標題整體上給讀者一種中國東北深陷霧霾困境并反作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乃至引發(fā)政治風險思考的第一印象。如 “airpocalypse”一詞的多次使用。“airpocalypse”即“空氣末日”,也可譯為“末日空氣”,是由“air”和 “apocalypse”兩個詞演化而來,后者意為啟示錄,一般多是預言災難、戰(zhàn)爭、毀滅、或是神的再度降臨等。該詞在18篇報道中出現(xiàn)7次,其中《紐約時報》有4次。
2、框架分析
框架與意識形態(tài)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意識形態(tài)是新聞中框架的主要來源,而框架則是意識形態(tài)據(jù)以經(jīng)新聞而傳達的重要機制”⑥。經(jīng)過報道者選擇后的文本的形式和內(nèi)容,都承載著意識形態(tài)和意義重構的蹤跡,而這種蹤跡讀者是不太可能輕易讀出來的。一篇新聞文本可能同時存在兩種或多種框架。若某篇新聞報道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框架,本文選擇占據(jù)主導地位的那一種。如表2所示,50%的新聞報道以經(jīng)濟后果為主要框架,其后依次是策略框架、責任框架、無能為力?!都~約時報》57%的報道以經(jīng)濟后果為報道框架,《華爾街日報》的這一數(shù)據(jù)高達75%。
大多數(shù)新聞報道認為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與霧霾具有因果關系,如《洛杉磯時報》10月22日的報道稱:“The emergency was a stark reminder of the high costs of Chinas breakneck economic development(這次突發(fā)事件警醒中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付出的沉重代價)”。美新聞報道將造成霧霾的原因歸于經(jīng)濟發(fā)展,對霧霾影響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進行細致、夸張的描述,并將霧霾標志著的環(huán)境惡化上升到同官員腐敗、物價上漲、貧富差距同樣重要的地位,將對國外讀者關于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形象的認識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誤導和扭曲。
如在責任框架中,更多帶有評論性的語句明顯否定了西方媒體標榜的客觀中立。如“the top-down,one-party authoritarianism(自上而下的、一黨專制)”(《華盛頓郵報》,11/4)、“there need to be checks and balances, accountability, transparency and the rule of law(呼喚制衡、問責制、透明度和法治)”(《華盛頓郵報》,11/4)、 “Chinas decades of highly centralized economic planning(中國幾十年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紐約時報》,11/14)。
3、個案主題結構分析
一般而言,主題或話題是新聞文本主要講述的內(nèi)容,是最核心的信息或綱要,它由命題群組成,需要借助語義學理論的宏觀結構。“話語的總體意義(宏觀結構)不僅有自己的組織原則,還需要某種總體的句法來限定話題或主題在實際文本中插入或排列的可能形式。”這種結構可以借由宏觀規(guī)則為基礎的新聞圖式來界定,即超結構(superstructure)。超結構是話語的綜合性、全局性結構,它超越于新聞話語本身的圖景,是話語所映射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就文本內(nèi)容而言,梵·迪克將其分為微觀結構和宏觀結構,前者由句子、語法、程式和變體組成。宏觀結構主要針對主題和話題,而超結構就是闡述這種宏觀結構的一種宏觀句法。
圖1、圖式超結構和其他文本結構聯(lián)系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S代表超結構范疇,M代表宏觀結構范疇,P代表命題。這個圖為我們分析新聞文本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法:通過研究命題群組成是主題結構梳理文本微觀和宏觀的關系,進而透視文本隱含著意識形態(tài)、社會文化價值的超結構。本文依據(jù)該理論對《華盛頓郵報》網(wǎng)站的《Choking smog paralyzes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closing schools, airport》進行個案分析。
按照慣例,標題和導語直截了當?shù)乇硎鰣蟮乐械闹饕侣勈录ń?jīng)濟快速發(fā)展導致環(huán)境遭嚴重破壞),不過,它們概括的只有第一個主題。從功能來看,標題和導語可以表達主要事件,但不屬于主要事件范疇,因為帶有偏見的新聞報道就不是這樣。第二段可以看做是評論(記者的評價和預測),或“敘述者文本”,這樣的表態(tài)是帶有偏見的報道中常見組成部分,這只是導語部分概括的主要事件范疇的一部分。第三段屬于主要事件的內(nèi)容;接下來的第四、八、十一段都是次主要事件,主要服務于第一個主題,細節(jié)2-6屬于次主要事件范疇。第十二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語境范疇,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前文提到的次主要事件。
報道第二部分的第一段提出了一個新的主題(中央曾頒布治污措施),前面的標題和導語并未指出該主題,而這個新的主題可以作為第一個主題的以前事件。接下來的五個段落是對新主題的口頭反應。記者通過引用專業(yè)人士和普通市民的評論和切身感受的方式,讓人物闡述客觀的、但卻不一定是記者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些觀點就是這樣被第三方人士表達的。但具體選擇誰、選擇哪一種言語就不一定是客觀的,這種選擇往往基于記者所要表達的新聞主旨。此處四名言說者的言語內(nèi)容都是否定性陳述,記者對新主題的否定態(tài)度可見一斑。
報道第三部分的第一段提出了高層次主題,即中國政府擔憂其自身合法性。該主題的背景基于美國上個月發(fā)布的一項調(diào)查報告。第二段屬于中心事件范疇,接著又回到口頭反應圖式,與之前的口頭反應相同,這一口頭反應用第三方專業(yè)人士的名字、身份、直接及間接地引用其否定性陳述來進行對第三個主題的肯定性暗示。
報道最后用一個看似不那么重要的事件來結束,這個事件的概述恰巧與前一個主題不謀而合。最后一段交代了作者的評論。
這一屬于經(jīng)濟后果框架的新聞報道有這樣一條清晰的邏輯主線:(見圖2)
結語
本文選取了自東北霧霾事件爆發(fā)后一個月的18篇報道,考察宏觀層面的標題、框架、主題結構,通過話語和框架分析發(fā)現(xiàn)報道意識形態(tài)的建構方式。18篇報道將霧霾歸因于急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中國政府在公眾的輿論壓力下出臺的環(huán)保舉措宣告失敗,隨之而來的是公共衛(wèi)生與政治風險。顯然,美媒將這一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問題上升到了政治問題的高度。而這種意義建構正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的:
首先,使用直接陳述負面事實的標題,在盡量展現(xiàn)新聞要素的同時,也定下了文本基本的情感傾向并對讀者進行了潛在的信息引導;其次,不同的框架和主題結構的選擇,恰恰是報道者的意識形態(tài)從宏觀到微觀的實現(xiàn)過程,是報道者為表達自己立場和觀點而服務的。信息源和引述言語是經(jīng)過選擇后的約定性過程,通過不同的主題結構和框架的組合,隱含報道者基于不同社會文化中的意識形態(tài)。□
參考文獻
①Goffman,E..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242
②蓋伊·塔奇曼 著,麻爭旗、劉笑盈、徐揚 譯:《做新聞》[M].華夏出版社,2008:31
③[荷]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慶香 譯:《作為話語的新聞》[M].華夏出版社,2003:11
④約翰·菲斯克 等著,李彬 譯:《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M].新華出版社, 2004:111
⑤Pan & Kosicki. 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new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3:56
⑥黃敏:《新聞話語中的言語表征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46-147
(作者: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