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黎
(貴州財經(jīng)大學 文化傳播學院,貴陽 550025)
宋代詩人多出身寒門,來自于民間,通過科舉之路,走上仕途。宋代官員俸祿豐厚,生活優(yōu)裕,所以他們一般不為生計所困,但以俸祿養(yǎng)家糊口,也不同于前代的一些世襲貴族生活奢侈。正因為宋代詩人來自于民間,所以他們對于中下層百姓的生活習俗非常熟悉,而他們廣博的學識、寬闊的視野又使他們在反觀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時不同于普通的百姓:他們從民俗生活中品味生活,體會人生,尋求哲思,他們身在民俗生活之中而心在民俗之外,他們以詩人的眼光反觀所熟悉的民俗,促使了民俗詩歌的繁榮和民俗的詩意展現(xiàn)。
在宋代,詩人大多具有鄉(xiāng)村的生活經(jīng)歷,他們不是普通百姓生活的旁觀者,而是切實地融入到了鄉(xiāng)村生活之中,與農(nóng)人同哭泣同歡笑。宋代民俗詩歌的繁榮同樣是因為詩人都生活在濃郁的民俗生活當中,到處是人們參與民俗活動的情況,例如陸游的下列詩句:“釜粥芬香餉鄰父,闌豬豐腯祭家神”,“斗饤春盤兒女喜,搗簁臘藥婢奴忙”[1]卷七十四,4080,“開正父老頻占候,已決今年百稼登”[1]卷七十四,4091,等等。宋代詩人自己也生活在民俗活動之中,他們都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興致勃勃地參與到民俗當中,陸游說:“僧乞銘師塔,巫邀賽土神?!盵1]卷七十八,4248反映自己被邀請參加民俗活動。
宋代民俗詩歌的豐富,不僅是因為詩人們生活在濃郁的民俗之中,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種隨俗從眾的心態(tài)。例如劉攽《上巳》詩:“風光亹亹逼人來,過去清明更不回。巳日家人還祓禊,蜀江清水快流杯。關關啼鳥如相和,冉冉殘花欲盡開。自笑野心安淡泊,亦能隨眾上春臺?!盵2]卷十四在詩歌中,他不僅寫了上巳時“祓禊”、“流觴曲水”的民俗,而且表明自己心態(tài)淡泊,也能隨俗而行。朱淑真在參與七夕乞巧的民俗時說:“免俗未能還自笑,金針乞得巧絲歸”(《七夕口占》)[3]卷三,147;吳芾說:“未能免俗強隨緣,聊掛燈球記上元。席上雖無羅綺繞,游人來往亦喧喧”(《山居上元》)[4]卷十。宋人士大夫的隨俗從眾,也不僅僅是“心安淡泊”和“未能免俗”,有時是樂意隨俗而行的。例如范成大《丙申元日安福寺禮塔》:“石筍新街好行樂,與民同處且逢場”[5]卷十七,232,田況《成都遨樂詩·二十一日游海云山》:“自愧非才無異績,止隨風俗順民情”[6]卷九。
范成大、田況從俗是表達一種與民同樂之意,宋人士大夫有時與子同樂,姑且從俗。例如李之儀在《端午》詩中曰:“散誕何妨兒女戲,漂流不覺歲時新”[7]卷八;謝薖《端午即事》:“卯飲緣佳節(jié),昌陽薦一卮。兒諮射團事,妻誦賜衣詩。懶檢三閭傳,爭纏五彩絲。平生幾端午,隨分作兒嬉?!盵8]卷五有時是詩人自己喜歡從俗而行,保有一顆天真的童心,例如陸游《上元》“偷閑聊與少年同”[1] 卷六,535,郭印《立春》:“市酒豈能供燕笑,官娃無復問秾纖。強隨兒童追時節(jié),菜壓香盤未損廉”[9]卷十一,劉子翚《次韻張守立春》:“殷勤分彩勝,為掩鬢邊霜。”[10]卷十六
由上可見宋人的隨俗心態(tài)以及宋人對于普通百姓生活的認同,使宋代民俗詩歌出現(xiàn)了繁榮發(fā)展的局面。
詩人畢竟是詩人,詩人一方面樂于隨俗而行,但卻不是渾渾噩噩地順其流而揚起波,而是帶著詩人的眼光打量著自身生存于其中的民俗。
宋代民俗詩歌善于刻畫人物,從人物中發(fā)現(xiàn)“生意”;宋代詩人還善于以雅化俗,使民俗顯得富于詩意。其“生意”與“詩意”存在相通的地方。宋代民俗詩歌是在詩意中尋找生意,在生意中尋找發(fā)現(xiàn)詩意。例如釋文珦《水村即事》所描寫的水村民俗與風景:“祭鼓冬冬野廟,茅茨小小人家。水際數(shù)株榆柳,籬邊幾陸桑麻?!盵11]2079詩人寫祭祀的鼓聲冬冬,熱熱鬧鬧。而這樣的場景不是發(fā)生在繁華的都市中,而是發(fā)生在一個小小水村的野廟中。這份喧鬧的背景是富于詩情畫意的幾株柳樹輕拂水面,疏疏落落的籬笆邊幾壟桑麻。再如釋文珦《村行即事》:“客中頗覺身無事,徐步西村引興長。茅舍竹籬分向背,麥畦麻稜間青黃。少婦乘時方煮繭,老翁擇日又移秧。農(nóng)家滿眼皆生意,應是無心出此鄉(xiāng)?!盵12]巻十這也可以為宋代民俗詩歌詩意化作注解了。
宋代民俗詩歌中詩人之眼光不僅體現(xiàn)在詩人詩意地關注社會,還體現(xiàn)在詩意地關注人的內(nèi)心,關注人本身的生存意義。一些民俗之物,也常常引起宋代詩人的思考。例如蘇轍的《車浮》,蘇轍解釋“車浮”曰:“結木如巢,承之以簀,沉之水中,以浮識其處,方舟載兩輪挽而出之,漁人謂之車浮,此《詩》所謂汕也。”根據(jù)蘇轍的解釋,車浮是一種置于水中的捕魚器具,它引發(fā)了蘇轍的感慨,“寒魚得汕便為家,兩兩方舟載小車。謀食旋遭芳餌誤,求安仍值積薪遮。情存未免人先得,欲盡要令物莫加。身似虛舟任千里,世間何處有罦罝”[13]卷十三,253。蘇轍此詩是寫由車浮而引發(fā)的感慨:他看到魚兒進入車浮內(nèi)休息,自以為安全,不料為人類所捕。聯(lián)想到人在社會中也往往處在危機四伏的地方還自以為很安全。人要做到無欲無求,才能做到外物不加于身,才能虛己以游世,才是保全自身之道。
詩人往往對于人生真諦認識清楚,故而對于生活的要求不高,習慣于簡樸的生活,詩歌多反映其身邊雅致的民俗生活。紙帳是一種民間常用的帳子,由藤皮繭紙縫制的。據(jù)明高濂記載其制法為:“用藤皮繭紙纏于木上,以索纏緊,勒作皺紋,不用糊,以線折縫縫之。頂不用紙,以稀布為頂,取其透氣。”[14]卷八蘇轍《和柳子玉紙帳》道:“夫子清貧不耐冬,書齋還費紙重重。窗明曉日從教入,帳厚霜飆定不容。京兆牛衣聊可藉,公孫布被旋須縫。吳綾蜀錦非嫌汝,簡淡為生要易供?!盵12]卷四,66該詩寫出宋人休息以藤皮繭紙為帳的民俗,但是突出了對“簡淡為生”生活方式的贊賞。再如蘇轍的《和柳子玉地爐》:“鑿地泥床不費功,山深炭賤火長紅。擁衾熟睡朝衙后,抱膝微吟莫雪中。寵辱兩忘輕世味,冰霜不到傲天工。遙知麻步無人客,寒夜清樽誰與同?!盵12]卷四,65寫出宋代人“鑿地泥床”做成地爐,冬天下面燒起木炭,用來取暖的民俗。蘇轍寫這一民俗主要突出了“寵辱兩忘輕世味,冰霜不到傲天工”這樣一種瀟灑的人生境界。蘇轍還寫了“踏藕”的民俗,所謂“蹋藕”是指收獲藕時,入水用腳掌踩去藕周圍爛泥并把它挑出。蘇轍《蹋藕》詳細描寫這一民俗活動:“春湖柳色黃,宿藕凍猶僵。翻沼龍蛇動,撐船牙角長。清泉浴泥滓,粲齒碎冰霜?!痹姼枳詈笥盅浴澳剐律冶M,炎風翠蓋涼?!盵12]卷五,89看來,引起作者創(chuàng)作欲望的是擔心新梢被弄盡,來年夏天不能長出亭亭的荷花來,耽誤了文人的雅興。
正因為宋詩人一方面生于民俗之中,熟悉民俗生活,采用一種隨俗而行的生活態(tài)度,另一方面又用詩人的眼光反觀身邊的民俗生活,所以宋詩人對民俗采取一種若即若離的態(tài)度,既在俗中,又超然俗外。
(一)身在民俗之中。宋詩人身在民俗之中,喜歡隨俗而行,其一是因為宋詩人在隨俗中追求真實的生活和童真的心靈。其二是因為宋詩人在民俗活動中,以他人為參照,突出自己特立獨行的文人行徑。例如陸游的《閏二月二十日游西湖》:
西湖二月游人稠,鮮車快馬巷無留。梨園樂工教坊優(yōu),絲竹悲激雜清謳。追逐下上暮始休,外雖狂酲樂則不。豈知吾曹淡相求,酒肴取具非預謀。青梅苦筍助獻酬,意象簡樸足鎮(zhèn)浮。尚慚一官自拘囚,未免匹馬從兩騶。南山老翁亦出游,百錢自掛竹杖頭。[1]卷一,55
再如薛嵎《守歲五首》中的兩首詩歌:
兒輩呼盧不計錢,地爐圍坐笑聲喧。老夫自筭吟邊事,栽竹移花近百篇。(其一)
平日過從乏貴游,更來湖上棹扁舟。除將兒女行行拜,鄰舍相逢坐即休。(其五)[15]
詩歌寫守歲的民俗活動,大家圍坐在一起,孩子們通過呼盧(賭博)游戲來打發(fā)時間,兒女們成群結隊來拜年。而詩歌又凸顯出自己不同于他人沉浸于一團歡笑中,他于歡笑之外尋找自我的存在——吟詩,又反映自己于此民俗活動中的心態(tài)——隨遇而安。因為他在鄰居來的時候只是坐一坐罷了,來時沒有熱情招待,去時沒有依依不舍,有的只是一份隨遇而安的自在與從容。
(二)心在民俗之外。宋人總是一面生活在現(xiàn)實之中,一面又超然物外。例陸游《病中雜詠十首》其六:
身似頭陀不出家,杜陵歸老有桑麻。茶煎小鼎初翻浪,燈映寒窗自結花。殘藥漸離愁境界,亂書重理淡生涯。等閑一事還超俗,斷紙題詩字亂斜。[1]卷八十五,4536
作者自言已經(jīng)身似一個僧人了,但是卻沒有選擇出家的生活。下文寫煎茶、熬藥、理書、題詩之類日常生活中的等閑瑣事。但是,作者不覺其瑣,不覺其煩,說“等閑一事還超俗”,所以“等閑”與“超俗”二者是統(tǒng)一的。在作者看來,日?,嵤乱彩浅椎?,因為作者的心態(tài)平和,親近生活又超然塵外。
因為宋代寫民俗的詩人既在俗中,又超然俗外,所以宋代的詩人在民俗詩歌創(chuàng)作中也體現(xiàn)一種站在高處看風景的心態(tài)。例如項安世《上元》曰:“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16]卷十,作者正如一個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著賞燈看上元節(jié)日的人。但有的時候詩人會親自參與到民俗活動中去。
兒女炊玉作繭絲,中藏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先生平生笑兒癡,逢場亦復作兒嬉。不愿著腳金華殿,不愿增巢上林苑。只哦少陵七字詩,但得長年飽吃飯。心知繭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癲。[17]卷五,267
可見,楊萬里作為站在更高一層樓上的人,他知道繭卜的不真實性,看到小兒女的愚癡可笑的天真,但是,他沒有作為一個啟蒙者揮舞大旗去打擊愚昧,宣傳真理,而是隨俗而為,饒有興致地參與其中,如果得到了吉卜,同樣像小兒女一樣興高采烈,手舞足蹈。陸游任從兒女們比賽準備春盤,下人們忙著搗簁藥品,自己又超然其外,飲椒酒賦梅詩。正是因為宋詩人以一種輕松隨俗的心態(tài)參與民俗,身在民俗之中,心在民俗之外,所以最能夠感受民俗并且思考民俗,并把民俗提升到詩歌當中。
也許中國的詩人看待民俗正走了一條如同僧人參禪一樣的道路,第一階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個階段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個階段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民俗是一種自在存在,人們只重視它的實用功能。盡管很多文學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民俗情況,但民俗很少成為作品的主旨所在。統(tǒng)治者看待民俗只是重視它的教化功能,典籍中的民俗承載著教化,失去了本來的味道。而宋代,出于民間,熟悉民間生活的詩人再重新回到民間,是一種看山還是山的階段。突出了民俗的客觀化,凸顯了民俗的參與主體——平民百姓,當然還因為作者心懷熱愛之情,民俗詩歌還帶有一層詩意,讓人陶醉。
[1] (宋)陸游.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 (宋)劉攽.彭城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 (宋)朱淑真撰,冀勤輯校.朱淑真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
[4] (宋)吳芾.湖山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 (宋)范成大著,富壽蓀校.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宋)扈仲榮.成都文類(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 (宋)李之儀.姑溪居士后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 (宋)謝薖.竹友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 (宋)郭印.云溪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0] (宋)劉子翚.屏山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 (明)解縉.永樂大典.北京:中華書局,1986.
[12] (宋)釋文珦.潛山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 (宋)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欒城后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0.
[14] (明)髙濂.遵生八箋(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5] (宋)薛嵎.云泉詩(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6] (宋)項安世.平庵悔稿(宛委別藏)[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17] (宋)楊萬里集箋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