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師范學院,江西 上饒 334001)
目前我國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著述浩如煙海,涉及的內容也非常廣泛,從哲學、經濟學、法學、政治學、倫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不同學科都有大量的論述,然而,探討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方面的則為數(shù)不多。另外,由于時代發(fā)展需要,目前對科技文化的研究已成為一股熱潮,有關成果不斷出現(xiàn),但是把科技文化和馬克思恩格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研究成果卻寥寥無幾。近期,青年學者程宏燕出版了她的近三十萬字的專著《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研究》,[1]洋洋大觀,內容詳實,不僅闡述了科技文化和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密切聯(lián)系,還全方位的系統(tǒng)、具體論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這本書使我們眼前一亮,在當前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思想和科技文化的眾多著述中,很值得我們一讀。
《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研究》(以下簡稱《研究》)有諸多鮮明的特色。其中最主要的是:
楊環(huán)中教授在《研究》的序中指出:該書“比較分析國內外科技文化思想理論,深入闡述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歷史背景、科學內涵及主要內容,探討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內在邏輯、歷史發(fā)展及當代價值”。[1]從這段話中,我們不僅可以完全清楚《研究》的主要內容,也能基本掌握作者在《研究》論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基本建構。
《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導論”,是說明研究現(xiàn)狀、存在問題、概念解析及研究意義、基本觀點、研究思路、方法。這章內容是為作者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起鋪墊作用。第二至第五章是全書深入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正文。其基本建構是:歷史背景→演進軌跡→理論體系→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堆芯俊返倪@一基本建構實際是向我們循序漸進地展示了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產生、發(fā)展、內涵及意義,其展示的過程無疑顯示了嚴密的邏輯性。《研究》的核心內容表現(xiàn)在第四章,即:“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理論體系”。在論述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理論體系上,作者從理論基礎、理論主題、理論內容、價值取向四個方面,層層深入,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理論體系的核心內涵,這里,其論述的過程同樣顯示了嚴密的邏輯性。由于《研究》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種嚴密的邏輯性,使得作者在該書的論述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章章相銜,層層相聯(lián),已成一家之言的理論體系。
《研究》在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中,并不是從字面上做文章,而是從馬克思恩格斯大量的著作中,擇取馬克思恩格斯對科技的解析,對科技的意義和作用的說明,對科技與人的關系、與社會的關系、與文化的關系、與自然的關系、與人類進步的關系的論述等,對馬克思恩格斯在科技文化的理論深處的深入分析、系統(tǒng)闡述及基本內容的表述,凝練成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以此印證作者在《研究》中所指出的,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專門論述科技文化的著作,甚至 “科技文化”一詞都沒有提出,但這并不等于說馬克思恩格斯就沒有科技文化思想。由此,我們不能不想起,如“以人為本”這個詞,馬克思恩格斯就沒有提過,更沒有專門論述的著作,但是從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提出的人類歷史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的問題始終是人們研究社會歷史的重心內容,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內容是滿足人的需要,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以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等觀點中,我們完全不用質疑馬克思恩格斯具有“以人為本”思想;再如“精神文明建設”一詞,在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也找不到,但它的內容在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中卻有了深刻的反映。它揭示了以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社會里精神文明方面的狀況,闡述了區(qū)別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資本主義精神文明的實質與核心,提出了無產階級在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中的任務,我們也絲毫不懷疑馬克思恩格斯的建設高度精神文明的思想;另外,我們還想起毛澤東軍事哲學思想,“軍事哲學”這個詞毛澤東也從來沒有提及過,但毛澤東在其軍事著作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觀察和研究戰(zhàn)爭,揭示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客觀規(guī)律性,系統(tǒng)闡明了戰(zhàn)爭規(guī)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軍事領域中認識運動辯證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毛澤東具備豐富的、深刻的軍事哲學思想在學術界則是公認的??梢?,判定一個人是否具有某種思想,并不是看他說到這個詞,而是看他理論深處的深入分析、系統(tǒng)闡述及核心內涵的表述。由之,我們以為,《研究》作者是通過馬克思恩格斯在科技文化理論深處的深入分析、系統(tǒng)闡述及基本內容的表述,一方面揭示出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核心內涵,另一方面也為我們研究其他方面的理論提供了具有實際意義的方法。
無論是科技文化研究領域還是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論研究領域,論證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都是一個新課題。這個課題對諸多學者來說,回答往往是不置可否。然而《研究》作者回答是非常確定的?!堆芯俊烽_卷的第一章導論中作者就明確指出:“馬克思恩格斯就屬于在現(xiàn)代化早期從文化角度研究科技的極少數(shù)學者之一”[1]。在針對否定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觀點,作者認為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提出科技文化一詞,但是“他們站在文化哲學研究的高度上,探討科技的本質、價值走向及其在社會實踐中體現(xiàn)的在世意義,關注科技與人的生命本質、人和社會的完善、人和自然物的在世意義與價值,反思現(xiàn)代科技的社會實踐誤區(qū)?!盵1]于此,作者從兩個版本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2009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馬克思恩格斯的有關論述中進行了充分說明,同時還旁征博引眾多中外學者的有關思想理論作深入分析和研究,以進一步印證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在書末尾所附的參考文獻中共列有論著和論文223件。這些參考文獻包括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中外有關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科技哲學、科技文化等研究的論文論著。僅作者依據(jù)的最有說服力的馬克思恩格斯有關科技文化思想論述的著作就有21卷;而其他能夠有關證實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論文論著幾乎覆蓋近些年中外有關研究成果的全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嚴謹?shù)闹螌W精神,也不難理解《研究》中在回答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上的確定性。試想,如果沒有豐富詳實的資料和論據(jù),怎么能使讀者理解并接受一種被不少學者不置可否的理論和觀點呢?可以說,《研究》作者以豐富詳實的資料和論據(jù)向我們證實了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確定性,使我們理解并接受了作者所論述的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文化觀。
列寧引用過歌德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即“理論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樹是常青的”[2]來告訴我們,任何理論如果脫離現(xiàn)實、脫離社會、脫離實踐,它都沒有生命力。只有植根于現(xiàn)實和社會、密切聯(lián)系實踐的理論,才能發(fā)揮出其重要性。正是如此,《研究》在全方位的深入、系統(tǒng)論證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基礎上,突出了其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其理論價值表現(xiàn)在,既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科技文化理論研究的影響,又對中國共產黨領袖科技文化思想的影響;其現(xiàn)實意義表現(xiàn)在,既對當代中國科技文化建設的意義,更是對中國社會建設的實踐意義。在對中國社會建設的實踐意義上,《研究》把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和科學發(fā)展觀密切結合在一起,揭示出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在今天我們正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的重要作用。在這里,可以說《研究》已為我們證實了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常青之綠”色彩。
其實,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具有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而《研究》作為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著述中的奇葩,它以理論和實踐的互襯性,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從理論價值來說,《研究》對科技文化概念的界定,對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理論淵源,即古代、近代及現(xiàn)代各種科技文化學說的評價,對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理論體系的論述,無疑在目前科技文化研究和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論研究中有著重要作用,正如楊環(huán)中教授所說的,在理論上“具有填空補缺的作用”。從現(xiàn)實意義來說,《研究》作者在“結語”中說:“21世紀后科技知識的器物、結構、模式、價值及其社會效應等確實已截然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所處時代,然而科技服務于人的幸福、科技促進人的心靈自在、科技增進生命的自主力等科技文化卻是長盛不衰”。[1]在當今正處于科技迅速發(fā)展和科技知識不斷創(chuàng)新的時代中,要運用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來充實我們的科技知識,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中發(fā)揮重要的指導作用,就必然要準確理解并掌握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這就是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的現(xiàn)實意義。
其實,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僅以一本論著的論述是遠遠不夠的?!堆芯俊纷髡咴谘芯狂R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上起了一個好頭,大量的工作寄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去做。
參考文獻:
[1] 程宏燕.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觀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2] 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