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月
早晨來園時,我們常??梢钥匆娪變簳M臉歡笑地向老師問好和同伴打招呼,但卻不能主動和家長說“再見”。離園時,孩子們顧不上自己的衣物,一股腦地直沖滑滑梯,家長則在后面邊喊邊撿起物品追過去。一次,和孩子們?nèi)ド⒉?,看見地上有紙屑請孩子撿起來時,孩子卻說:“不是我扔的!”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可以說萬千寵愛集于一身,長輩的過分寵愛,同時也滋長了孩子們一些不良習慣。如:有的不懂得尊重長輩,不懂禮貌,不知謙讓,自私,等等。亞里士多德說過,幼年時形成的習慣可以改變一生。因此,我們要利用好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養(yǎng)成期——幼兒時期,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培養(yǎng)。然而,幼兒禮儀教育并非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節(jié)課、一個活動就能見效的,必須將幼兒禮儀教育融入幼兒一日活動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達到預期效果。
一、環(huán)境中營造禮儀氛圍
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可以給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中滲透禮儀教育,往往是一種無聲的教育,當幼兒在這無聲環(huán)境的熏陶中學習、活動時,實際也在不知不覺接受禮儀教育。我園以和、禮、潤、趣、合、意、信、閑、助、思、樂、恒為關鍵字,結合地方特色香山、周邊社區(qū)、人文景觀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我們將禮儀環(huán)境,遍及孩子活動的每一面墻壁、每一處角落、每一個空間。比如:玲瓏精致、古樸典雅、形象生動、栩栩如生的外環(huán)境——樓梯(樓梯上有老師創(chuàng)編的禮儀詩,如《我和你》《童年的夢》);幼兒活動平臺(中班幼兒活動平臺上掛著由孩子親手制作的禮儀燈、手繪的禮儀小故事,小班平臺我們采用可愛的卡通形象并加入一些語言提示:“謝謝你”“請自覺排隊”“老師辛苦了”等);我們“相親相愛一家人”主題板塊;玻璃窗戶的形象物——“小南南”“小沙沙”等。最終組合成三大特色文化禮儀長廊:社區(qū)文化體驗中心——悠閑生活每一天、景區(qū)文化體驗長廊——品味文化每一周、企業(yè)文化交流會所——沉淀內(nèi)涵美一月。這些無聲環(huán)境下的教育素材,無不熏陶內(nèi)化幼兒的禮儀行為規(guī)范。
二、活動中學習禮儀文化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根據(jù)各年齡段幼兒生理、心理和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及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規(guī)律,結合一日活動中各學科教學特點,從小事抓起,打好基礎;從模仿抓起,榜樣示范;從嚴抓起,循循善誘;從激勵抓起,注重效果。我們把禮儀教育的內(nèi)容設計成孩子喜歡的、易接受的教學內(nèi)容,使孩子知道了哪些是禮儀,禮儀都有哪些行為,也了解禮儀在生活中帶來的快樂。如:大班禮儀舞《美羊羊和喜羊羊》,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禮儀特色教育,融合華爾茲三步舞的優(yōu)美與高貴,讓幼兒感受禮儀舞的優(yōu)雅和集體舞的快樂,充分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從而打開創(chuàng)造美的源泉;大班社會課《香九齡》,利用三字經(jīng)中“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這段話,通過多種途徑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們的愛是多么無私,也讓孩子知道要去回報父母,從小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班社會課《愛好大好大》,則運用兒童繪本作為媒介,選擇的對象從幼兒熟悉的媽媽換成了爸爸,從父子之愛這一個點入手,先充分感受父愛的偉大,再通過情感的一次次渲染,使幼兒在情感中產(chǎn)生共鳴,從而提升情感經(jīng)驗,感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從而幫助幼兒形成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大班禮儀課《客人來我家》,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演演中,感受見面打招呼的禮儀,體驗不同的待客方式帶來的不同情緒,了解古代的見面禮,從而掌握待客的流程,學用不同的語言、動作等在情境中友好待客,體驗熱情待客的快樂。在小班禮儀課《這個請字很有用》中,幼兒基本都能學會運用禮貌用語“請”,知道只有用了禮貌用語,大家才會幫助他,體驗到使用禮貌用語帶來的樂趣。同時,還舉辦了特色活動:《幼兒禮儀故事大比拼》《園內(nèi)園外一家親》等等。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各種感官學習,潛移默化地影響,使小南南和小沙沙都成為聰明活潑、誠實善良、舉手投足非常優(yōu)雅的小紳士、小淑女。
又如,我們把禮儀教育的內(nèi)容編排成瑯瑯上口的“三字謠”。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進餐、盥洗、午睡、入廁等生活活動,教幼兒學習如何排隊等待、怎樣節(jié)約用水、大小便后的衛(wèi)生習慣和要求、進餐中不大聲喧嘩、用餐后主動收拾餐具、注意個人進餐衛(wèi)生,養(yǎng)成文明進餐的習慣。
三、游戲中體驗禮儀樂趣
游戲是孩子的主要活動,是孩子感到最快樂的時光,通過開展各種游戲活動讓孩子體驗禮儀教育的樂趣。如:在角色游戲“美味館”中,我們要求服務員面帶微笑,熱情接待客人,會說“歡迎光臨,請問你要吃點什么?”服務員與廚師分工協(xié)作,一個招待,一個做精致可口的食物。游戲中不僅幼兒良好的習慣得以提升,也讓幼兒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
比如:“和韻悠悠情,禮樂濃濃愛”休閑農(nóng)場“大帶小”活動中,中班幼兒帶領小班的弟弟妹妹來到“香山之趣”進行游戲活動。在游戲中,孩子們兩兩相伴進入喜歡的青牧原、垂釣塘、百香園、農(nóng)耕園等游戲區(qū)域。農(nóng)耕園中一派繁忙的景象,有的教弟弟妹妹耙地,有的和弟弟妹妹采摘蔬菜,有的在菜地里捉蟲;百香園中鮮花滿地,孩子們挑選著喜歡的花兒,精心插花。旁邊的休憩區(qū),中班幼兒更是把關愛之情發(fā)揮到極致。帶弟弟妹妹洗手,幫弟弟妹妹挑選零食,小心地喂給弟弟妹妹吃,和弟弟妹妹逗樂……這些平時家中的小寵兒,儼然成了有愛心、有責任感的大人。
又如:親子禮儀活動“放心親情冬日暖 牽手健康禮儀行”,緊緊圍繞親情、健康、禮儀,讓孩子與家長共同參與,通過“絕地大營救、搶陣地、推小車”等多個深受孩子和家長喜愛的游戲,不但體驗到濃濃的親情,增長了知識與技能,同時還體驗禮貌、謙讓等禮儀行為帶來的快樂。將禮儀培養(yǎng)與游戲活動相結合,讓幼兒獲得情感的體驗,促進價值內(nèi)化,有效提高幼兒的禮儀認知能力。
由此可見,將幼兒禮儀教育有機滲透于幼兒一日活動的各環(huán)節(jié),并充分利用孩子身邊的有利資源與環(huán)境,幼兒則想學,樂學,愛學。于是,禮儀教育內(nèi)容也就時時刻刻落在孩子的身上,記在孩子們的心里,無形中孩子就能彬彬有禮地與人交往,彬彬有禮地處理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沙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