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釗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對好建筑的認識和對正確建筑設計思路的思考
王 釗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對好建筑的組成要素進行了論述,得出了好建筑體系的基本框架,即形式、功能、意義、設計與結構、文脈和共有,進而又分析得出了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建筑設計應持有的正確思路,即功能、理性、情感、純粹和地域,對建筑師提高自身的建筑設計水平有重要意義。
建筑,認識,設計,思路
1.1 亞里士多德帶給我們的啟示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倫理學》中曾經寫道:如果我們希望知道好人是什么樣的,我們必須首先確定人本身是怎樣構成的。對于好的建筑我們可以用同樣的話加以表述。為了這一目的,我們確定了諸如堅固、適用、愉悅,可以被假設為通過確立了結構、功能和形式而體現(xiàn)出來的價值。事實上所有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一座好的建筑應該有好的功能并且具有我們能看得到的好的形式,特別是在后一種情況中,似乎更是回避了問題的實質。如果我們將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加以顛倒,將其表述為如果我們希望知道什么是好的建筑,我們必須首先明確所謂好本身是如何構成的,這或許才是有所助益的。同樣由于我們使用的分類方式,我們可以說相對于一個人的好的類型將在一般意義上對應于相對于一座建筑物的好的類型。在《詩學》的開始部分,亞里士多德道出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典型元素:色彩、形式、韻律、和諧的語言等等。他描述了一些藝術如喜劇和悲劇是如何綜合了所列舉的所有手段的那些原則,說在一定意義上對于所有藝術而言都是相通的,他從細節(jié)上所討論的藝術形式是悲劇藝術的形式,在這里他描述了所有悲劇藝術作品中所共有的六種基本元素:悅耳的音調、情節(jié)或內容、思想、措詞或文字構成、人物和場景。為了將一部一般性的悲劇變成一部好的悲劇,我們被告知需要研究每一種元素內在的原則,了解存在于每一事物中的使事情變得美好的適當規(guī)則。在悅耳的音調中應該有秩序與和諧,在情節(jié)的把握上應該是有效的,在思想上應該是具有普通性和適當性的,應該對語言的組織加以適當?shù)年P注,在人物的創(chuàng)造上要有一種同情或人性的感覺,在場景處理上要有一種令人敬畏或激越的感覺。各種要素及其各自的原因被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組根本性的原則。
1.2 對好的建筑的思考
我們現(xiàn)在應該將注意力發(fā)生轉移,應當重新考慮一下好的建筑可能由哪些原則構成的。維特魯威曾經對建筑提出三個原則,那么在這三項表面上看起來十分任意的有關建筑學的原則的后面,是否可能并沒有什么自然法則隱藏其中,這三項原則是好的建筑的唯一的三個條件。其中的“愉悅”是如何與“適用”和“堅固”相對應的,存在多少種“愉悅”的形式,有什么樣的自然法則可以將這些形式演繹出來。
一般性的結論一定是如果在堅固、適用和愉悅的后面有一種自然法則,那么也一定會存在著某種最終的邏輯范疇,這些范疇從希臘時代就令哲學家們神魂顛倒。這些范疇不僅將建筑學的主題聯(lián)系在了一起,同樣也是這些范疇,當我們以它們最為一般的術語進行思考時,它們也將美學與倫理學的主題聯(lián)系在了一起。
1)形式。對于形式元素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有關“客觀性”或“公正性”的要求,并應給出形式的不偏不倚性。不偏不倚的概念對于一種平衡性判斷的形成來說是基本的。今天的平衡可以通過對各部分之間不同的視覺密度的思考而達到,這是一種可能,更多是從阿基米德那里獲得的思想,追求和諧的感覺被看作是一種對立面的調和或者是對統(tǒng)一中變化的感悟。
2)功能。對于功能元素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有關“有效性”和“經濟性”的要求,并應給出功能的有效性。一座建筑應該從其自身的內在性原則,從它的功能以及在其中發(fā)生的活動與使用中發(fā)展出來,應當避免過度或不足。節(jié)制的美德所引起的作用在于藝術和生活中需要有某種特定的效果。
3)意義。對于意義元素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有關“得體”和“誠實”的要求,并應給出意義的誠實性。如何使一個建筑作品符合于它所在的特殊文化,需要具有文化方面的知識。這中間包含了一個社會中各個方面的可以令人理解的知識。一般來說,愉悅來自聯(lián)想與回味,但是也有一些更高層次的愉悅是存在于對其風格與鑒賞品味的復雜性之中的意義的鑒別之上的。鑒賞品味的原則是適當性或者說是與當事人、環(huán)境和客體對象相關聯(lián)的適應性問題。
4)設計與結構。對于“設計”與“結構”元素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有關責任和任務的要求,并應給出結構的義務。一種對于關注與維護的責任感表現(xiàn)為一種材料與結構的概念,就像人的身體一樣,在這里真正的美是通過體育鍛煉而賦予的,而不是通過那些騙人的線條和色彩或者彩釉裝飾的外表。
5)文脈和共有。對于“文脈”和“共有”元素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有關動機與信念的要求,并應給出精神的動機。我們不僅可以根據(jù)建筑物是如何彼此之間發(fā)生關聯(lián)的或與其所在基址發(fā)生關聯(lián)的,而且可以根據(jù)它們是如何與觀看它們的人發(fā)生關聯(lián)的來理解這一概念——兩者分別代表了自然的上下文和人類的上下文。人們喜歡能夠打動他們的東西,而惟有超乎尋常才有打動人的魅力。
1.3 結論
現(xiàn)在會有這樣的疑問,以上內容是如何協(xié)調一致的,形式上的不偏不倚和形式對于光滑表面的特別偏好是如何與結構的義務發(fā)生聯(lián)系的。功能上的有效性和功能對于經濟的要求是如何與感覺和文脈的關注發(fā)生聯(lián)系的。意義的誠實性與意義在分類和象征方面的興趣是如何與精神的動機發(fā)生關聯(lián)的。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去捉摸這些問題,以上所述幾條它們彼此之間本身就存在有一種兼容性,藝術上的成功就像在運動中的成功一樣,并不是按照優(yōu)點的數(shù)量來評價的。五項全能運動員在每一個單項上都會略微低于最高水平。沒有什么藝術能夠留下一條規(guī)則,規(guī)則和秩序被認為是對心靈的檢驗。建筑的好與壞只能包羅在這樣一個框架之下,因為爭論的鋒芒在這樣的框架下低落了下來。
一個正確的建筑設計思路對建筑師的創(chuàng)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jù)以上所述,認為一個正確的建筑設計思路應該兼顧有以下內容,即:功能、理性、情感、純粹和地域。五個方面構成一個體系,彼此之間互相滲透、影響。
2.1 功能
建筑的服務對象是人,人在建筑之內得到更多的感受是功能空間安排地合理與否,交通流線組織地是否暢通等等,更多關注的是空間與空間之間潛移默化的聯(lián)系對人的心理所產生的作用。因此,建筑創(chuàng)作思路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功能問題。試想,如果一個建筑物的功能秩序混亂,那么人不會愿意繼續(xù)在其中停留,不會愿意將其繼續(xù)使用下去。
要時刻牢記,建筑師生產的是建筑而不是像雕塑家在生產雕塑作品。視覺效果對于建筑來說雖然重要,但絕對不是最最重要的,功能是建筑的生命,更是建筑設計行為本身的生命。
2.2 理性
建筑師在創(chuàng)作時應當對建筑思路報有理性的態(tài)度,一定要對建筑的限制條件深思熟慮,三思而后行,既不能為滿足自己追求新、奇、特而將建筑創(chuàng)意滿天飛,也不能不顧及業(yè)主以及社會的輿論而放棄對經濟性的追求。一定要將生態(tài)、可持續(xù)、節(jié)能等技術措施盡可能地引入到建筑設計中去。這樣一來做出的建筑作品才更容易為社會所接受。在建筑設計理論的把握上更不能帶有任何偏激的感情色彩。
2.3 情感
建筑師在建筑創(chuàng)作之初一定要有熱情和敢于接受種種限制條件挑戰(zhàn)的激情和勇氣,即要用情去做設計,要貫穿整個建筑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就要求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將人的位置擺在首要,時時為人想,事事為人想。建筑的功能安排和建筑的一切尺度都要以人的尺度這個標準為基準,這樣所做的建筑才不會逾越了人的感情,才不會像冰冷的機器一樣沒有人情味,才能讓人從心理上產生認同感。
2.4 純粹
建筑設計是一項神圣的工作,一旦工程得以實施將無法再次發(fā)生修改。這就要求建筑師一定要將建筑設計當成一種純粹的行為,不應當被一些所謂的“誘惑”沖昏了頭腦而做出一些有悖于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建筑作品。建筑設計行為更不能商業(yè)化,看設計費多少設計的想法堅決不能要,這也算是一個建筑師最起碼應當具備的職業(yè)道德。一旦出手,必須向世人奉獻出精品。這也是工程對設計行為最最純粹的要求。
2.5 地域
建筑作為一種文化產物是有一定的地域歸屬性的,這本身包含有兩層意思,即建筑本身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應當融入到它所處的文化背景之中,另一方面建筑本身還要融入建筑所處的地段環(huán)境之中,并與之產生和諧的對應關系。這就是前面談到的文脈的問題,它是建筑設計的精神層面的要求。建筑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必須特別考慮,因為它與民族文化有著內在聯(lián)系,在創(chuàng)造建筑的同時其實也在傳播著文化。這也是建筑風格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師應是通過適當?shù)氖址ò盐战ㄖ|量,為人們創(chuàng)造宜人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當然包括建筑本身,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不是隨波逐流,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走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路。這是對建筑師的起碼要求,也是至高要求。當然,這不但需要建筑師本人不斷提高自己,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建筑,關注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任重而道遠。
這只是自己在看完《建筑理論》一書后的一些感悟,也許邏輯性有些問題,但終歸還是想表達一下,自己面對現(xiàn)如今紛雜的建筑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十分茫然,甚至有時候也在懷疑經典,但這不是在背叛經典,經典終歸是經典,能夠為我們提供那些最為基本的元素。還是前面那句話:在這個框架下畢竟爭論的鋒芒落了下去。建筑之路漫漫,求索在所難免。茫然過后,畢竟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了。
[1] [英]戴維·史密斯·卡彭.建筑理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2] 吳良鏞.北京憲章[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On qualified recognition of building and consideration for the correct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s
WANG Zhao
(ShanxiArchitecturalDesignAcademy,Taiyuan030013,China)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components for qualified buildings, concludes the basic framework for the qualified architectural system, including forms, functions, significance, design and structure, cultural context and commons, analyzes the correct ideas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such as functions, reason, emotion, pureness and regions, so as to be meaningful for architects to enhance their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s.
architecture, recognition, design, idea
1009-6825(2014)35-0015-03
2014-09-30
王 釗(1973- ),男,工程師
TU20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