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日與他人的信息交流,使用的工具基本上是隨時被刪除的電子郵件、140字的微博、符號化的短信、微信等這些快捷、短小的東西,我們感嘆,新媒體時代很神奇,一天同樣24小時,似乎比我們小時候要短得多,這必然導(dǎo)致我們做每件事必須更短、更快,也必然導(dǎo)致信息的碎片化、思維的碎片化。
的確是這樣,我們的閱讀文化生活是這些快捷、短小、雜亂的內(nèi)容,占了主要的部分。很多閱讀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們的閱讀已經(jīng)變成了“碎片化閱讀”,我們似乎已進入了思維、思想的碎片化的閱讀時代。
說到底,“碎片化”閱讀,使我們的閱讀生命不復(fù)處于整體之中,閱讀的實質(zhì)和整體根本不復(fù)存在,而最終在這種微閱讀中,我們的生命、同等的活力、生命的蓬勃興旺被壓縮在最小的單位中,生命只剩下可憐的零頭……難怪有書評作者說,現(xiàn)在很多人有了微博就放棄了博客,有了博客就放棄了書籍,這是本末倒置的。
當下我們的閱讀之所以變成了“碎片化”的,更多地源于我們精神本身的快餐化。的確,我們很少有空閑時間,生活并不完滿;我們除了追求一些有實際效用的具體目標外,不想去發(fā)掘自己的能力;我們沒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每件事情都必須立即使我們滿意,即使精神生活也必須服務(wù)于我們這種短暫的快樂,因此,快速瀏覽代替了精讀,作為讀者我們不再與讀物進行精神交流……
(見《果殼網(w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