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云
(咸寧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湖北 咸寧 437100)
喉癌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為減少術后局部復發(fā)及頸部淋巴結轉(zhuǎn)移,大部分患者需要術后放療。因術后永久喪失發(fā)音功能、氣管造瘺,患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的心理,放療過程中,精心的護理尤為重要。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喉癌術后放療患者22例,經(jīng)精心護理,效果滿意,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本組放療的喉癌術后患者22例,均為男性,年齡42~75歲,中位年齡58歲;16例全喉切除,6例半喉切除,22例患者均帶有氣管套管。放療采用6-MV高能X線照射喉及頸部淋巴結引流區(qū),放療劑量DT50-70Gy。15例患者采用三維適形放療,7位患者采用調(diào)強放療。22例喉癌術后放療患者均順利完成放療,無1例患者發(fā)生Ⅱ度及以上放射性皮膚及口腔黏膜反應,無1例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肺炎。13例隨訪病人中無發(fā)生喉軟骨炎、喉軟骨壞死者。
喉癌術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壓力,面臨著“絕癥”和“喪失發(fā)音能力”的雙重打擊,擔心費用昂貴、恢復時間長,許多患者焦慮、恐懼、絕望。且大部分患者對放療缺乏了解,認為放療像核輻射一樣可怕,甚至有些患者拒絕放療[1]。為此,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耐心的疏導和安慰患者,指導患者進行簡單有效的交流,有文化基礎的備好紙、筆以備及時交流。同時采用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宣傳冊,宣傳放療常識,充分向其解釋放療的原理、方法、可能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等。開始放療前,陪同患者及家屬參觀放療機房,熟悉治療環(huán)境,也可以讓其本人與其他的放療患者交流,消除其恐懼心理,樹立治療信心。通過治療前的心理護理,患者依從性明顯提高,對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反應沒有恐慌,積極配合,最終均順利完成治療。
放療對軟組織的損傷是長期的,由于放療后受照射區(qū)域軟組織纖維化,皮膚喪失了彈性,原有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和皮膚保護功能均被破壞,出現(xiàn)皮膚干燥、變薄,血管、淋巴管增厚甚至閉塞,導致皮膚愈合能力下降[2]。故應告知患者保持射野內(nèi)皮膚清潔,避免局部涂用刺激性化學物質(zhì),包括酒精、碘伏、清潔劑、化妝品等,不要烈日暴曬、冷風刺激、衣領摩擦,穿無領棉質(zhì)內(nèi)衣,防止局部感染。如出現(xiàn)紅斑、色素沉著,早期涂用貝優(yōu)芬常能取得良好效果[3],我院22例放療患者中,無1例發(fā)生Ⅱ級及以上放射性皮膚損傷。
喉癌術后氣管造瘺者,術后頸部均放置氣管內(nèi)金屬套管,為避免放療過程中金屬套管對高能X線的散射作用,放療前均更換為硅膠氣管套管,待放療結束后再重新使用金屬套管。由于氣體直接從氣管造瘺口進入氣管、支氣管至肺內(nèi),喪失了上呼吸道如鼻腔對呼入的空氣加溫、加濕、清潔的功能,加之放療期間氣道粘膜充血、水腫,極易發(fā)生感染。故放療期間,氣管套管護理及氣道管理極為重要[4]。我們的做法是:每日清洗內(nèi)套管3次,取出內(nèi)套管后先3%雙氧水浸泡10min,清除痰痂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吸凈痰液后再置入氣管套管并鎖好固定。套管外口用雙層紗布遮擋以減少灰塵、細菌及異物侵入。氣管套管處墊U型開口無菌紗布墊,定期更換,保持干燥。
放療中尤其放療10次以后,容易出現(xiàn)咽喉部疼痛、水腫、感染,導致氣道分泌物增多、咳嗽,痰量太粘稠不易咳出時甚至導致窒息,故保持呼吸道通暢尤為重要。我院喉癌術后有氣管套管患者,放療期間均常規(guī)給予氣道濕化。慶大霉素8萬單位+地塞米松+生理鹽水20ml氣管套管內(nèi)滴入, 1~2ml/次,間隔2~3h滴1次。對于痰液特別粘稠者,給予多飲水,同時慶大霉素8萬單位+地塞米松+生理鹽水10ml+糜蛋白酶4000萬單位霧化吸入,或上述藥物混合液用微泵持續(xù)氣管套管內(nèi)滴入[5]。對于抽煙患者,研究表明,放療中或放療后吸煙者遠期放療并發(fā)癥如喉軟骨炎、喉軟骨壞死發(fā)生率較不吸煙者明顯升高[6],故護理時健康宣教一定要告知患者戒煙,并與患者家屬溝通,督導患者戒煙。
喉癌放療過程中因射線散射,口咽、口腔、喉及頸段食管往往受到一定劑量照射而出現(xiàn)放射性粘膜反應,涎腺分泌減少,病人往往咽痛、咽干、進食疼痛,故飲食以軟食、流質(zhì)、半流質(zhì)為主。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食物如新鮮的魚湯、肉湯、果汁、豆腐、蒸雞蛋等,囑患者多飲水,保持口腔清潔衛(wèi)生,早晚刷牙,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飯前、飯后漱口。
出院前教會患者及家屬氣管內(nèi)套管取出、清潔、消毒、放入的方法,告知放療結束后,射線的后續(xù)作用仍會持續(xù)1~3個月,故仍要保持頸部皮膚完整,不要抓撓及使用刺激性藥物。定期復查,有情況時及時來院就診。
喉癌是常見頭頸部惡性腫瘤,手術與放療是局部晚期喉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由于喉癌的解剖位置特殊,術后大部分患者須行氣管切開并放置氣管套管。喉癌術后放療目的是消除術后可能殘留的腫瘤細胞或腫瘤周圍的亞臨床病灶,以防止和減少局部復發(fā)。我們通過對喉癌術后患者加強放療期間的心理疏導,指導和鼓勵患者進行術后發(fā)音功能的恢復訓練,使他們重新獲得信心,積極地配合治療。放療的并發(fā)癥關鍵在早期預防,故放療前、放療中我們早期、預防性的進行健康宣教,飲食指導,氣道、氣管套管及皮膚護理,使患者均順利完成放療,出院前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正確的氣管套管護理操作方法等提高放療效果,降低放療造成的傷害,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劉丹,郭其云,高敏,等.心理護理對喉癌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山東大學耳鼻眼學報,2008,22(1):37
[2]殷伯蔚,余子豪,徐國鎮(zhèn),等. 放射腫瘤學[M].第4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8:480
[3]宋愛梅,劉繼玲,許春嬌.貝優(yōu)芬在治療放射性皮膚損傷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2,26(1):140
[4]蘇慶琪.喉癌術后放療病人的護理[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8,29 (9):726
[5]藍惠蘭.機械通氣患者吸痰前氣管內(nèi)滴注生理鹽水濕化的比較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8):112
[6]石洪金,李貴澤,李樹華,等.影響喉癌患者預后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