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蘭,李金桂
(赤壁市蒲紡醫(yī)院,湖北 赤壁 437300)
留置導尿是治療排尿困難,觀察尿量的常用方法,留置導尿管因其損傷尿道粘膜破壞機體防御屏障,正常尿道菌群受到干擾,留置導尿時間越長,發(fā)生尿道感染機會越多,臨床上我們用0.25%的碘伏進行膀胱沖洗,代替過去0.9%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甲硝唑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選擇我院住院長期留置導尿時間的神經內科、外科手術及危重患者42例,均無自主排尿能力,其中女20例,男22例;平均年齡48歲;留置導尿平均11d左右。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2例,對照組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均有可比性。
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導尿管均采用14~18F一次性氣囊硅化乳膠導尿管,按常規(guī)在無菌操作下行留置導尿,球囊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10~15ml,接密閉式一次性引流袋置床沿下10~15cm處,每日更換引流袋一次;留置導尿超過72h必須進行膀胱沖洗,膀胱沖洗2次/d,沖洗溫度34℃~36℃。
觀察組:采用0.25%碘伏進行膀胱沖洗,先排空膀胱,用100ml生理鹽水加0.5%碘伏100ml,沖洗液接輸液器、7#針頭,用0.5%碘伏棉簽消毒尿管末端沖洗腔,沖洗完畢,并保留30min,然后放出。對照組:采用0.9%生理鹽水200ml加慶大8萬U或甲硝唑200ml,交替膀胱沖洗,并以同樣方法消毒尿管末端接輸液器,沖洗完畢,保留30min,然后放出。
由夜班護士次日在無菌操作下留取標本,留尿前必須夾管4h以上,讓膀胱充盈,在無菌操作下分離尿管和尿袋,留取尿袋的中段尿。
兩組病例均在持續(xù)膀胱沖洗后1周進行中段尿細菌培養(yǎng),培養(yǎng)結果有大腸埃希菌、陰溝腸桿菌、肺炎克雷伯氏桿菌等。
運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兩組患者沖洗前尿液細菌培養(yǎng)均為陽性,沖洗后尿液細菌培養(yǎng)觀察組5例陽性,對照組11例陽性,兩組比較有明顯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及尿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比較
醫(yī)院感染目前成為醫(yī)院領域的突出問題,其中尿路感染居第2位。在導尿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選擇合理的膀胱沖洗液,可大大降低尿路感染的機會,碘伏是皮膚黏膜消毒劑,對皮膚黏膜無刺激、無致敏、無毒、無腐蝕,殺菌能力強,對各種革蘭氏陰性、陽性球菌,桿菌,真菌,病毒,依原體及支原體均有殺滅作用,使用方便,無需脫碘,儲存穩(wěn)定,膀胱沖洗局部用藥預防醫(yī)院尿路感染的療效優(yōu)于全身抗生素的應用和其他膀胱沖洗液的應用。
改進沖洗方式:保持引流系統(tǒng)的高度密閉性對降低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極為重要,變開放式沖洗為密閉式沖洗,用輸液器及針頭在導尿管末端消毒后用輸液法滴入,保持沖洗系統(tǒng)的密閉性,可減少感染的機會。
控制沖洗速度:林碧芳等[1]報告膀胱沖洗速度為80~100滴/min,待病人有尿意或滴入200~300ml后,夾閉沖洗管,打開尿袋,排出沖洗液,遵醫(yī)囑如此反復進行。對病人生命體征無影響,而沖洗速度超過200滴/min,會引起病人心率、呼吸增快,血壓升高。同時膀胱沖洗速度過快可引起患者強烈的尿意,迫使沖洗液從導尿管側溢出尿道外。
膀胱沖洗液溫度[2]:膀胱沖洗液的溫度為34℃~36℃,冬天天氣冷,沖洗液的溫度過低可引起膀胱平滑肌收縮,膀胱容量相對減少。沖洗時采用一次性輸液加熱器加溫,這種溫度適宜, 本研究觀察組使用碘伏膀胱沖洗后尿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碘伏膀胱沖洗不僅能有效地預防尿路感染,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而且經濟實惠,值得臨床推廣。
[1]林碧芳,張振香,羅彩琴,等.膀胱沖洗速度對病人生命體征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2002,17,(1):6
[2]王蘆萍.膀胱沖洗溫度液與膀胱痙攣間關系的臨床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