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詩平
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以深化經(jīng)濟體制改革為題作報告。李克強強調(diào),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逐步建立各級政府的權力清單制度,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發(fā)展環(huán)境。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這是句爛熟的話。權力的本質(zhì)是責任,李克強總理提出要逐步建立權力清單制度,其潛在的話語應當是首先要厘清責任的主體。因為權力即意味著責任,在“權力清單”的背后,還有一份責任和義務的“清單”。
強調(diào)責任,首先要強調(diào)領導干部的責任。對領導干部來說,責任心、責任意識是第一位的。一個干部不負責任,可能挨批評、受處分;而一個領導者不負責任,就會使人民生命財產(chǎn)和利益遭受損失,讓一個地區(qū)、部門風氣敗壞。
推行“權力清單”,使得權力更加公開透明,也使得責任更加明確清晰。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在建立權力清單制度的同時,更要制定主體明確、層級清晰、具體量化的崗位責任制,使部門責任法定化、崗位責任具體化、責任層級清晰化、責任鏈接無縫化。只有讓責任追究制度及時跟進,“權力清單”才能落到實處。
“權力清單”既是規(guī)范權力的有益嘗試,更是權責匹配的契機。只有厘清權力與責任的關系,厘清推行“權力清單”的責任主體,我們才能主動壓縮手中的權力,主動增加權力運行所要承擔的責任,完成從權力政府向責任政府的轉變。
推行“權力清單”,使得權力更加公開透明,也使得責任更加明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