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中平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東廣州510631)
對做好事應(yīng)否留名的重新認識
——兼考雷鋒做好事留名與否
扈中平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東廣州510631)
長期以來,做好事不留名是我國正統(tǒng)教育所推崇的,幾乎成了一個流行的程式,雷鋒便被視為這方面的典范。而做好事留名往往被懷疑為動機不純,有圖回報的利己傾向,是道德不夠高尚的表現(xiàn)。其實,這種認識是不能成立的。重新認識這一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如何理解利己這一概念。利己在理論上只是一個中性詞,并非意味著不道德。做好事留名與不留名通常并不關(guān)涉道德問題,而是一個個人的意愿和選擇問題,無論作何選擇,其指向都是利己。經(jīng)對大量文獻的考證,可以肯定地說,雷鋒做好事大多是留名的,但這一事實并不影響雷鋒的光輝形象,反而有助于增強雷鋒精神的真實性和可學性。
做好事留名 做好事不留名 雷鋒精神 人性 利己 選擇
做了好事應(yīng)否留名,這本來就不是一個什么問題,但在我國的道德生活中,它卻成了一個問題,而且是一個與道德覺悟相關(guān)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倡導一個人做了好事應(yīng)不留名,因為這表征著道德上的更為徹底和純粹。雖然這種觀點近年來遭到了一些質(zhì)疑,但人們通常還是認為做了好事不留名更值得稱道,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也是雷鋒精神的一種踐行,而做了好事留名則比較低俗,其動機值得懷疑。仔細分析,這一看似理所當然的認識其實并不那么順理成章,問題也遠不是那么簡單,大有重新認識的必要。這不僅關(guān)涉到對道德內(nèi)涵應(yīng)作何理解的問題,而且也影響著人們道德行為的選擇和道德教育的價值取向。
做好事應(yīng)否留名近年來成為人們熱議的一個問題,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有的地方還就此組織專題辯論賽,不同觀點各執(zhí)一詞、針鋒相對。贊成不留名的人認為:做好事就是為了奉獻,奉獻就應(yīng)該是心甘情愿、不圖回報的,以回報為期待的奉獻不是真正的奉獻,而是一種與之相反的交易心態(tài),其行為動機中有私心雜念;贊成留名的人認為:做了好事留名是人之常情,人都喜歡得到肯定和贊揚,這有助于“好人有好報”的社會公理的實現(xiàn),有助于鼓勵更多人去做好事,以產(chǎn)生社會道德的良性循環(huán),而過分宣揚做好事不留名,會讓一些真心想做好事的人為之卻步。
長期以來,做了好事不留名是居主流的一種觀點,學校教育和社會宣傳一直也是這樣引導的。這種觀點的依據(jù)大致有四:一是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崇尚低調(diào)和內(nèi)斂;二是認為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主張做好事不圖名;三是認為社會主義道德就應(yīng)彰顯無私奉獻;四是認為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為人們樹立了光輝榜樣。
改革開放后,人們對道德的認識逐漸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隨之也出現(xiàn)了一些與做好事應(yīng)不留名的傳統(tǒng)認識相悖的現(xiàn)象,觸發(fā)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重新思考。
2010年7月19日早晨5時45分左右,杭州57歲的何大媽在西湖一公園荷花池邊晨練,不慎掉入水中,82歲的孫老伯奮不顧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媽心存感激,打算登門道謝,卻被老伯要求找電視臺和報社,宣傳一下他的行為。這個“求表揚”的“特別”舉動令被救者及家屬感到很意外,覺得有悖于“做好事不留名”的傳統(tǒng)美德。老人則表示,這個表揚并不是為自己而“求”的,他認為,只有高調(diào)傳播好人好事,才能感染更多的人,改變整個社會“好人難做”的氛圍。大媽的女兒得知此事,在網(wǎng)上發(fā)帖質(zhì)疑老伯救人的動機,引來社會熱議,“救了人,該不該‘求表揚’”這個話題迅速引發(fā)了爭議。①常生:《做好事要留名》,載《中國郵政報》,2010-08-10。耄耋之年的老人,不顧自身安危跳進池中救人,這是一個讓人動容的善舉,如果沒有“意外”,它必然成為一時美談,可事情就壞在老伯主動要求宣傳的舉動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包括被救者女兒在內(nèi)的很多人,都質(zhì)疑老伯救人的目的,認為他太過功利。
郭明義是“雷鋒傳人”、“全國道德模范”,20年累計獻血6萬毫升,累計捐款12萬元,做了無數(shù)好事。郭明義做好事非常高調(diào),大大方方地留下真名,其中一個重要意圖,就是為了影響更多的人一起站出來做好事,卻不料被世人推向風口浪尖,引發(fā)了人們對做好事應(yīng)高調(diào)還是低調(diào)的爭議。當他當選為第十八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后,更是冷言四起。有人說:“中國又出了個陳永貴,當代雷鋒又多了個政壇身份,可惜雷鋒早早犧牲了……?!?/p>
被譽為“中國首善”、“裸捐”第一人的陳光標,甫一亮相,就是一個十足的“另類”。他10余年來已向慈善事業(yè)捐款捐物14億余元,并宣布死后將捐出全部財產(chǎn)50余億人民幣,這讓他獲得了無數(shù)的榮譽,令人肅然起敬。同時,其個性的“出位”、言行的“張揚”也屢惹爭議,讓其頻陷“慈善暴力”的漩渦,有人咋舌,有人側(cè)目,更有人不屑,受盡嘲笑和質(zhì)疑。社會上的流言蜚語更是什么都有,一會兒說他販毒,一會兒說他走私軍火,一會兒說他偷稅漏稅。對此,陳光標相當?shù)ā.敱恢缸龊檬赂哒{(diào)時,他坦言道:“做好事不說,心里不舒服,碰到朋友就要說出去,不然晚上睡不著覺?!碑敱恢妇杩钏饕獦s譽證書動機不純時,他毫不掩飾自己對榮譽的在意:“我做了好事你不讓我說不行,我做了好事你不給我榮譽也不行。有人要是忘了,我會直接去找他要。我做了好事,為什么你不給我榮譽呢?”當被指“作秀”時,他的回答理直氣壯:“希望有成百上千個‘陳光標’站出來,像我一樣拿真金白銀‘作秀’?!痹谶@樣的爭議中,到底反映的是陳光標的“私欲”還是公眾的“偏見”?
以上事例中的人和事,觸動和挑戰(zhàn)了做好事應(yīng)不留名的流行觀念,引發(fā)了人們的爭議,從而使做好事應(yīng)否留名這一原本不是一個問題的問題成了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其爭議的焦點,就在于應(yīng)如何認識和評判人的利己性。
說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其實是一種想當然的推測、一個極大的誤解,是為了塑造一個完美的雷鋒形象而附加在他身上的一種“美德”。一直以來,人們都堅信雷鋒做好事理所當然是不留名的,反復說了50年,便似乎成了一個“真理”。于是做好事不留名就成了雷鋒精神的一部分,雷鋒也就成了這方面最典型的一個榜樣,一個人如果做了好事不留名,就會被贊譽為是學雷鋒。為什么人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其根源就在于按照我們設(shè)定的倫理邏輯,做了好事留名是為了圖回報,在動機上是有私心的表現(xiàn),而像雷鋒這樣高尚的人做好事自然是不圖回報的,因為他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典范。雖然也有許多人認為雷鋒這樣做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有些“傻”,但從不曾懷疑過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說法,只是認為不必用雷鋒這樣高的標準去要求普通人。
近些年來也不斷有人對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說法提出過質(zhì)疑,但這種懷疑僅僅是一種猜度或基于人性常理的推測而已,并無人去細究其證據(jù)和進行相關(guān)考證。有人甚至將雷鋒做好事是否留名調(diào)侃為“十大未解之謎”:“他不留名怎么我們都知道是他做的啊?”“雷鋒說‘大嫂,你就別問了,我叫解放軍,住在咱中國呀!’最后這件事是怎么傳出去的?”“雷鋒那樣不留名地做好事為哪般?”還有人說,“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卻都記在了日記里”;“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只留照片”。然而,這些質(zhì)疑并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jù),缺乏說服力。因為雷鋒所做的好事完全可能是在他成名和犧牲后被人們發(fā)現(xiàn)和挖掘出來的,并不能說明雷鋒做了好事當時留名與否。
對此,就連外國人也曾表示過疑義。撫順雷鋒紀念館第五任館長關(guān)大全曾在一篇文章中寫到:“1989年8月,美聯(lián)社等4名西方記者從北京專程來到撫順雷鋒紀念館進行采訪。他們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給我們提出了不少問題,在雷鋒事跡陳列室里,有的指著雷鋒給傷病員送蘋果,送老大娘等照片問:‘雷鋒做好事是自覺的還是被迫的?’‘為什么雷鋒做好事還有照片,是經(jīng)過導演的嗎?’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對此進行了耐心的解釋:雷鋒助人為樂做好事是從不留名不宣揚自己的,他經(jīng)常把自己做過的事寫在自己的日記里,以鞭策自己;因為雷鋒生前就是一位先進人物,部隊經(jīng)常表揚他,報紙上也常介紹他的模范事跡,這些照片是當時的攝影記者根據(jù)報刊、雷鋒日記以及雷鋒部隊提供的雷鋒事跡材料請雷鋒本人進行事后補拍的。”①關(guān)大全:《撫順雷鋒紀念館興建經(jīng)過,中外觀眾留言輯錄及第三次改建、維修、捐款等情況的介紹》,見戴明章:《回憶雷鋒》,第1046頁,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顯然,這種解釋有些答非所問,也不能說明雷鋒做好事是否留名的問題。
雷鋒做好事是否留名?這并非是一個小問題,它不僅關(guān)系到雷鋒這一榜樣的真實性,是一個在認識雷鋒精神上能否實事求是的原則問題,而且也關(guān)系到應(yīng)如何認識道德的內(nèi)涵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學雷鋒,如果不能呈現(xiàn)一個真實的雷鋒形象,既是對雷鋒本人的不尊重,也是對大眾的糊弄,還會誤導人們對道德的理解。
其實,對雷鋒做好事的意圖在他生前就曾有過異議?!独卒h現(xiàn)象》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雷鋒做的這些好事……不僅在今天,就是在當時,甚至整天和雷鋒在一起的干部,也懷疑過雷鋒做好事的動機?!薄坝械母刹空f他愛出風頭,做好事是專門給別人看的。”②陶克、王躍生:《雷鋒現(xiàn)象》,第7頁,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雷鋒做好事究竟留不留名,這必須要用事實來說話,為此就需要做一番嚴肅的考證。經(jīng)過對大量權(quán)威文獻的考證,可以肯定地說,雷鋒做了好事后在許多情況下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留了名的,特別是他所做的那些比較重要的、對其個人進步和榮譽產(chǎn)生了關(guān)鍵性和轉(zhuǎn)折性作用的好事,都是主動言明其姓名、身份和地址的。雷鋒留名有時是直接留名,如告知受助者自己的姓名和部隊通信地址,或在做好事時附上慰問信、祝賀信并在其中署名;有時是間接留名,如在自己的報告中講出來,或記在日記中并提交給領(lǐng)導和報社;有時是采取比較婉轉(zhuǎn)和巧妙的方式留名,如不經(jīng)意地讓別人看到自己日記的內(nèi)容,或看似隨意地把所做的好事透露給他人。以下摘取幾則典型事例加以證明。
據(jù)時任雷鋒所在運輸連連長虞仁昌回憶:“我們連隊接到感謝、表揚或表示向雷鋒學習的信當時就有兩肥皂箱?!雹塾萑什?《看〈雷鋒〉,憶雷鋒》,見戴明章:《回憶雷鋒》,第489頁。據(jù)雷鋒的一些戰(zhàn)友回憶:“在短短的幾個月里,雷鋒的‘好人好事’不斷,各種榮譽也接踵而來。”“部隊很快就知道雷鋒做的好人好事?!雹軒熡绖偂傂?《雷鋒1940-1962》,第90,160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年版。雷鋒生前其所在部隊經(jīng)常接到點名感謝和表揚他的來信,對此人們自然會產(chǎn)生一個疑問:寫信人是怎么知道雷鋒的名字和所在部隊通信地址的呢?由此便可以推測:雷鋒做了好事后至少有時是留下了相關(guān)信息的。這里再舉一例,雷鋒在1960年6月的一篇日記中曾記載:“因公外出,我在沈陽車站,看見了一個老太太,在汽車旁焦急地徘徊著,像是有什么困難。我上前詢問,一看證明,原來這位老太太是從山東來部隊找她兒子,路費用光了。我了解清楚后,立即請她老人家吃了飯,并給她買好到她兒子駐地的車票。本月8日,這位老太太的兒子,給我們部隊首長寫來了一封感謝信?!雹輲熡绖?、劉瓊雄:《雷鋒1940-1962》,第90,160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年版。據(jù)此可以認定,如果雷鋒不把自己個人信息告訴那位老太太或她的兒子,感謝信就不可能寄達雷鋒所在部隊。
雷鋒在部隊期間一共捐過兩次款,這是他在部隊所做的兩件最具轟動效應(yīng)的好事,也是對他個人發(fā)展影響最為關(guān)鍵的兩件事,而這兩次捐款均實實在在地留了名。1960年8月,撫順市望花區(qū)成立和平人民公社,雷鋒親自前往捐款200元,一番推讓后公社收下100元,捐款時雷鋒附送了一封署有姓名及部隊番號和地址的祝賀信,所以公社黨委在給部隊的感謝信中指名表揚“你部15分隊雷鋒同志”⑥中國共產(chǎn)黨撫順市和平人民公社委員會:《和平人民公社致部隊首長的信》,見《雷鋒全集(珍藏版)》,第295頁,華文出版社2012年版。。同期,遼陽市發(fā)生水災,雷鋒便把另外100元錢寄給了中共遼陽市委(后遼陽市委將這筆錢隨感謝信退回了雷鋒),并同時寄去了一封慰問信,署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戰(zhàn)士雷鋒”①雷鋒:《致中共遼陽市委的信》,見《雷鋒全集(珍藏版)》,第292-293頁。。很快,雷鋒所在部隊就收到了遼陽市委和和平人民公社黨委感謝雷鋒的正式公函。遼陽市委感謝信的起頭為“7343部隊首長并請轉(zhuǎn)15小隊雷鋒同志”,和平人民公社黨委的感謝信起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七三四三部隊各級首長同志”。遼陽市委在感謝信中寫道:“8月28日雷鋒同志給我們來了信,并隨信寄來100元錢,表示他對災區(qū)人民的關(guān)懷和支援。……我們對雷鋒同志寄來的款項,不準備收留,首先代表災區(qū)人民向雷鋒同志再一次的表示感謝,希望他能把錢繼續(xù)存到銀行里,支援國家建設(shè)。”②張峻:《永恒的雷鋒——雷鋒照片記事》,第3-4頁,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這兩件相隔不久的好人好事對雷鋒政治上的進步起到了重大作用,使他迅速成為團黨委樹立的榜樣。據(jù)時任雷鋒所在工兵十團團長吳海山回憶:“……在部隊按總政要求開展‘兩憶三查’教育運動中,有一天,政治處接到了遼陽市委寄來的一封表揚雷鋒為災區(qū)捐款100元的信。這件事,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震動。當時韓政委曾責成宣傳股長吳廣信和宣傳干事龐士元調(diào)查了解這一情況。結(jié)果經(jīng)他們找雷鋒談話才知道,在此之前已先給當?shù)睾推饺嗣窆缇璜I了100元錢。由此進一步引起了團黨委的高度重視。如果說,早在五六月份,黨委就把考查雷鋒、教育雷鋒、提高雷鋒的政治覺悟擺到了議事日程,那時還只是限于作為一般的好人好事進行宣傳。也可以說是我們對雷鋒認識的第一階段。從雷鋒捐款支援人民公社和寄錢給遼陽災區(qū),我們對雷鋒的認識提高了一步,或者說是對雷鋒認識的第二個階段?!虼?,結(jié)合‘兩憶三查’教育運動,在全團樹雷鋒為‘節(jié)約標兵’?!?960年11月23日,團黨委向全團發(fā)出了《學雷鋒、趕雷鋒、做雷鋒式好戰(zhàn)士》的號召?!雹蹍呛I?《雷鋒——是我們團的突出典型》,見戴明章:《回憶雷鋒》,第388-389頁。從吳海山的描述中還可以明確看出,在部隊派人向雷鋒了解他為遼陽災區(qū)捐款的情況時,和平公社的感謝信還未寄達,所以給公社捐款一事是雷鋒向前來調(diào)查的人主動說出的。以此為轉(zhuǎn)折,雷鋒在部隊迅速“走紅”,又相繼成為沈陽軍區(qū)工程兵和沈陽軍區(qū)樹立的標兵,并于1960年11月作為新兵破例突擊入黨,入伍不到1年,便驚人地榮記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沈陽軍區(qū)在1960年12月更是提出了“學雷鋒、趕雷鋒、超雷鋒”的口號。就連軍區(qū)政委賴傳珠上將也對雷鋒提干的問題予以了直接關(guān)注,曾指示工程兵政治部將雷鋒從班長的崗位破格提拔到連隊領(lǐng)導崗位上鍛煉,后因雷鋒所在團團黨委成員思想不統(tǒng)一、阻力太大而暫時作罷。④張峻:《永恒的雷鋒——雷鋒照片記事》,第125-126頁?!坝械膱F黨委成員說:雷鋒連個班長都當不好,怎么能‘越鍋臺上炕’一下子提升為連的副指導員?所以團黨委會上就是通不過?!?/p>
雷鋒做好事留名大多都是主動的,其方式之一是附送署名信。在1960年的一篇先進事跡報告材料中雷鋒曾寫道:“今年過中秋節(jié),部隊發(fā)給我們蘋果和月餅。當時,我舍不得吃,引起我深深的回憶。我想到,舊社會,吃不到飯,哪里還敢想蘋果呢!我也想到我母親的死,我看了蘋果又看月餅,舍不得吃,我把它用紙包起來。這時,我又想起了上甘嶺戰(zhàn)斗當中,一個蘋果,首長也不吃,誰都不吃,留著送給傷病員去吃。我想到,應(yīng)該用蘋果和月餅去慰問傷病員。我馬上又寫了一封慰問信,我一面寫信的時候就一面掉眼淚,寫好后我把蘋果和月餅加上那封署名信一起送到了撫順市職工醫(yī)院慰問了傷病員?!雹堇卒h:《一輩子學習毛主席著作》,見《雷鋒全集(珍藏版)》,第194頁。1961年春節(jié),雷鋒給撫順市西部醫(yī)院的休養(yǎng)員送去了一斤蘋果,同樣也附了一封給全體休養(yǎng)員的署名慰問信。⑥雷鋒:《一封慰問信》,見《雷鋒全集(珍藏版)》,第300頁。1959年雷鋒在鞍鋼工作期間曾給姑嫂城公社送去休息時間拾來的300斤大糞,同時給公社領(lǐng)導寫了一封信,落款為“弓長嶺礦焦化車間雷鋒”。⑦雷鋒:《致姑嫂城公社領(lǐng)導的信》,見《雷鋒全集(珍藏版)》,第291-292頁。1961年春節(jié)期間雷鋒撿了300斤大糞送給撫順市望花區(qū)工農(nóng)人民公社,同樣給公社黨委寫了一封祝賀信,落款為“撫順市望花區(qū)7343部隊15分隊戰(zhàn)士雷鋒”。⑧雷鋒:《一封祝賀信》,見《雷鋒全集(珍藏版)》,第298-299頁。可見,雷鋒在做好事的同時附上署名信是比較一貫的做法,如果他不愿留名,就不會這樣做。
雷鋒有時還會將自己做的好事主動告訴他人。據(jù)時任雷鋒所在團軍務(wù)參謀的戴明章回憶:“在我們同住的時候,有一天,他從背包里掏出一個小筆記本子給我看。里面貼了好幾份從《鞍山日報》《礦報》上剪下來的關(guān)于對他的模范事跡進行報道的通訊文章,雷鋒一貫表現(xiàn)出色,很自然,領(lǐng)導對他是無不喜歡?!雹俅髅髡?《憶雷鋒參軍》,見戴明章:《回憶雷鋒》,第360頁。由此也可以看出,雷鋒是一個很看重榮譽的人,否則他就不會把報道他模范事跡的文章剪貼在筆記本中保存,更不會主動出示給他人看。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那領(lǐng)導是怎么知道的?”其實,雷鋒在出差途中做好事時幾乎都有部隊同行人員在場。雷鋒坐火車外出幾乎都是去作報告,而當時沈陽軍區(qū)工程兵政治部有規(guī)定,雷鋒外出作報告需有政治部和雷鋒所在部隊派專人陪同,以加強對雷鋒的教育并收集宣傳材料,他們自然都目睹了雷鋒所做的許多好事并現(xiàn)場拍攝了一些照片。據(jù)雷鋒所在團宣傳干事季增回憶:“……隨后,我們登上了市郊列車,在沈陽站會同張峻同志換上了開往大連的快車。車廂里熙熙攘攘,旅客很多。雷鋒放下挎包,便忙著幫助旅客找座位,放東西,倒開水,隨后又操起掃帚清掃車廂和擦玻璃?!雹诩驹?《留住雷鋒形象謳歌雷鋒精神》,見戴明章:《回憶雷鋒》,第419頁。一次雷鋒與陪同人員外出作報告,在沈陽換車時,雷鋒發(fā)現(xiàn)一位準備轉(zhuǎn)車去吉林帶著孩子的婦女把車票和錢都遺失了,十分著急,于是雷鋒便用自己的錢給她買了一張車票。這位婦女眼含熱淚問道:“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那個部隊的?”雷鋒答道:“大嫂,你就別問了,我叫解放軍,住在咱中國呀!”③孫建和、殷云嶺:《雷鋒傳(1940-1962)》,第163,164,230、228頁,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這件事雷鋒雖然并未留名,但自然被隨行人員看在眼里。有時雷鋒在外面做了好事雖然沒有直接留名,但也留下了部隊的通信地址,因為部隊知道他在外經(jīng)常做好事,有時還不能按時歸隊,所以收到感謝信后自然知道是他做的。一次,雷鋒在出差途中幫助一位來撫順看望兒子的老大娘尋找住址,事后并未留名,“他覺得這是自己應(yīng)該做的。誰知,沒幾天那老人的兒子給部隊寫來一封信,請求表揚這位不知名的戰(zhàn)士。那天雷鋒回連隊遲到了三個小時,大家一看信不用打聽也明白是誰干的了”④孫建和、殷云嶺:《雷鋒傳(1940-1962)》,第163,164,230、228頁,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這件事雷鋒雖未留下自己的姓名,但顯然留下了部隊的通信地址。
雷鋒做好事有時也會通過“透露”消息的方式來留名。1961年中秋節(jié),運輸連給每位戰(zhàn)士發(fā)了十分稀罕的四塊月餅?!啊卒h拿到手后,看了一會兒月餅,便找來了一塊清潔的紅紙,仔仔細細地包裹起來,放到了他的挎包里去。一位戰(zhàn)士覺得奇怪,問他為什么不吃,他神色莊重地說:‘現(xiàn)在西部醫(yī)院的病床上,還躺著許多傷病員,他們?yōu)樯鐣髁x建設(shè)負了傷,在節(jié)日里,需要人們的友愛和溫暖,我想把這些月餅送給他們?!诙斐霾伲@位戰(zhàn)士把雷鋒的想法告訴了團宣傳干事季增,季增急忙背起了照相機……趕到了醫(yī)院門口,‘設(shè)伏待雷’……又一個珍貴的瞬間攝入了鏡頭……?!边@里需要說明的是,季增出于工作的需要,在雷鋒身邊安排了幾個“眼線”,委托他們一發(fā)現(xiàn)雷鋒有做好事的打算就立即給宣傳股報信。⑤孫建和、殷云嶺:《雷鋒傳(1940-1962)》,第163,164,230、228頁,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雷鋒是否知道這回事不得而知,但他在送月餅之前至少把信息事先透露給了戰(zhàn)友。
還有類似的一個事例。1961年2月,雷鋒所在團宣傳干事張峻陪同雷鋒前往駐扎在吉林省四平市的6305部隊訪問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連指導員廖初江,該連送了四個蘋果給他們,張峻覺得他不應(yīng)該吃,于是雷鋒把蘋果帶回了部隊。張峻回憶:“回來以后,蘋果的事情我早就忘記了。有一天,我和雷鋒又見面了,雷鋒第一句話就問我:你猜帶回來的蘋果是怎樣處理的?我一下子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我說:給班里的同志們吃了!雷鋒走到我的跟前,貼在我的耳邊小聲地說:我回來的當天下午,就送到西部礦山醫(yī)院,慰問傷病員了。我的心一熱,雷鋒真是一個有心人啊。我點點頭:你這就做對了。沒等我說完,雷鋒回頭看了看,周圍沒有人,又轉(zhuǎn)身回來小聲對我說:要保密。我對著雷鋒笑了。”⑥張峻:《永恒的雷鋒——雷鋒照片記事》,第49頁。雷鋒明知張峻是負責宣傳自己的干事,他應(yīng)該知道這怎么可能保密呢?如果他真想保密,就不會主動挑起這個話題。
雷鋒做好事留名有時也是半推半就似的。他在1960年的一篇先進事跡報告材料中講述自己一個星期天在某建筑工地義務(wù)推車拉磚的事情時寫道:“……推了好長時間以后,工地廣播站的廣播員同志來了,說:‘解放軍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呀,你是哪個部隊的?’當時我就笑了,我說:‘我呀,不告訴你?!蚁氲?,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事情,要是告訴她,到廣播里去廣播,多不好意思。我不告訴她,她就走了。后來,又來了三個工人同志,其中一個同志跑過來跟我握手,他說:‘解放軍同志,你是哪個部隊的,叫什么名字?’我也沒告訴他。我想到為社會主義建設(shè)增添一磚一瓦,這是應(yīng)該的。后來有一個同志在旁邊對我介紹說,這個同志是我們建筑公司的黨支部李書記。當時我聽說和我握手的是李書記,很不好意思,告訴他不好,不告訴也不好,后來我想這是應(yīng)盡的義務(wù),還是不告訴他好,我就沒告訴他。后來李書記就把我的衣兜解開了,掏出我的汽車駕駛執(zhí)照,看了我的名字,知道我是哪個部隊的,他馬上就讓廣播員廣播了。廣播以后,又用一張大紅紙寫了感謝信,工人們敲鑼打鼓地給我送來了,黨支部書記給我念,當時我感到非常慚愧,但是我也感到很高興?!と藗兪展ず?,又用大紅紙以黨組織的名義給我們部隊首長寫了一封信,敲鑼打鼓地送給我們連隊的指導員?!雹倮卒h:《一輩子學習毛主席著作》,見《雷鋒全集(珍藏版)》,第194頁??梢姡卒h最后還是在推辭中默許了李書記從他衣兜里掏出證件看。
至于雷鋒用日記留名應(yīng)該這樣解釋:雷鋒的確把所做的好事幾乎都記在了日記里,但日記屬于個人隱私,一般人不會外傳,不過雷鋒的日記并不保密,經(jīng)常放在床上,一些記者趁他不在時便看過他的日記,另外他也主動把日記拿給一些領(lǐng)導和記者看過,于是他做的好事也就為人所知了。據(jù)季增回憶:1961年4月的一天,上級通知他當天陪同雷鋒去旅順兄弟部隊作憶苦報告,于是他連忙到宿舍去找雷鋒?!啊疑锨巴扑幌抡f:‘你知道嗎,股長又叫我陪你去旅順?!酒饋磉B連說:‘知道,知道?!形以谶@等他一會兒,他到連部去一下。我坐在他床上,順手拿起他的日記本,一頁一頁地看起來,不知不覺看了幾十頁……”②季增:《留住雷鋒形象謳歌雷鋒精神》,見戴明章:《回憶雷鋒》,第418-419頁。日記內(nèi)容傳開后,沈陽軍區(qū)《前進報》1960年12月1日還曾以“聽黨的話,把青春獻給祖國——雷鋒同志日記摘抄”為題首次公開發(fā)表了雷鋒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日記15篇,作為輔助學雷鋒的一個形式。③師永剛、劉瓊雄:《雷鋒1940-1962》,第154頁。
由上可見,雷鋒做好事留名的的確確是一個事實,但應(yīng)該怎樣看待這一事實呢?應(yīng)該說,雷鋒做好事留名完全是無可厚非的,是合乎邏輯、合乎人性的,也是合乎當時的政治氛圍和他個人的心態(tài)的。
從邏輯和心理上分析,雷鋒做了好事應(yīng)該是愿意留名的。因為雷鋒是一個急于進步、珍愛榮譽、向往轟轟烈烈、從不拒絕宣傳自己的人,甚至還不時流露出某種優(yōu)越感,他怎么可能不愿出名呢?下面拾取一些相關(guān)事例來加以說明。
據(jù)時任湖南省望城縣委組織部干事的黃菊芳回憶:“雷鋒進機關(guān)后……贏得了大家的高度贊揚……有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他產(chǎn)生了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苗頭,組織上決定找他談話?!雹茳S菊芳:《平凡凝聚的偉大矢志鑄成的必然》,見戴明章:《回憶雷鋒》,第111頁。時任望城縣委機關(guān)團支部書記的馮樂群一次在與雷鋒談及入團的問題時指出了雷鋒當時的三條缺點:“……你的基本條件夠了,但還有些不足之處必須改正:一是學習抓得不緊,二是還有點散漫習氣,三是有時還表現(xiàn)出一點自滿情緒和某些優(yōu)越感?!雹輰O建和、殷云嶺:《雷鋒傳(1940-1962)》,第43頁。據(jù)時任望城縣某農(nóng)業(yè)社副社長的馮健回憶:“有一次雷鋒問我:‘健姐,聽說你在學校是少先隊大隊長,在農(nóng)業(yè)社本來是會計,后來還選為第二社長,成了干部,為什么現(xiàn)在還要去當飼養(yǎng)員,養(yǎng)豬?’我反問他:‘干部不能當飼養(yǎng)員?養(yǎng)豬低人一等?’他連忙解釋說:‘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在社里當干部比當飼養(yǎng)員貢獻大,何必去養(yǎng)豬!’”⑥馮健:《初次結(jié)識雷正興他無限熱愛毛澤東》,見戴明章:《回憶雷鋒》,第187頁。1962年2月19日,被沈陽軍區(qū)授予“一顆不生銹的螺絲釘”稱號的劉思樂與被授予“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稱號的雷鋒有這樣一段對話:當劉思樂談到,“有的人說:‘我愛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當螺絲釘,不當磚,不當黃牛把套栓’時……雷鋒說:‘螺絲釘?shù)目少F,在于他默默奉獻,我贊成不愿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話。人活一世總要有一個較高的奮斗目標……”⑦劉思樂:《“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憶雷鋒對“螺絲釘”精神的談?wù)摗?,見戴明?《回憶雷鋒》,第734-735頁。。據(jù)張峻回憶,雷鋒“愛照相是出了名的。而且照相之前都要把他獲得的模范、標兵獎?wù)麓髟谛厍啊??!坝腥苏f:整景唄!哪輩子的獎?wù)?,成天掛在身上……?“還有人說:多假!誰干活還有戴著獎?wù)碌摹??!按_實如此,我當時也感到不舒服,可是又一想一個戰(zhàn)士照張相也不容易,炫耀一下,也是可以諒解的。”①張峻:《永恒的雷鋒——雷鋒照片記事》,第75-76,80頁。張峻還回憶道:“雷鋒出了名不久,普遍反映他有驕傲自滿的表現(xiàn),有的戰(zhàn)士說:雷鋒總愛拿出記者給他照的相片向大家‘顯擺’,他自己話里話外對上等兵的軍銜也不滿意。參加軍區(qū)首屆團代會,有一次在發(fā)言中,說自己要成為黃繼光第二……不加思考,信口開河。記者反映他在談話中有驕傲情緒。對此我們在私下給他指出過:‘說話要注意掌握分寸,不能想到什么就說什么……”②張峻:《永恒的雷鋒——雷鋒照片記事》,第75-76,80頁。
由此可見,雷鋒做好事留名是有其一以貫之的心理基礎(chǔ)的。
雷鋒做好事留名的事實其實并不會影響雷鋒在人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反而有助于拉近他與大眾的距離,使雷鋒形象更加真實、鮮活,使雷鋒精神更加具有可學性,就像2003年沈陽軍區(qū)雷鋒紀念館公開展出雷鋒生前戴手表的照片一樣,實際上是促進了雷鋒從道德圣壇走向普通大眾。今后,在生活中如見到有人做了好事不留名,我們只需將其視為個人的一種選擇,不需再把這說成是學雷鋒。因為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說法并不符合事實,而事實是必須得到尊重的。
在許多人看來,做好事是道德的,而做了好事又不留名,那就更加道德了,反之,那做好事的動機就要大打折扣了。這種奇怪的認識是對道德內(nèi)涵曲解的結(jié)果。在我們的倫理學看來,道德的本質(zhì)是利他、奉獻和犧牲,而利己、索取和圖回報是與道德相悖的,最高尚的道德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就是“心中只有他人,唯獨沒有自己”。按照這種倫理邏輯,做了好事不留名自然比留名更加道德,因為不留名意味著是全心全意利他,留名便意味著還有利己的雜念,而利己是與道德格格不入的。
這種看似高尚的道德認識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一是它不加前提地把“利己”貶義化了,二是它割裂了利他與利己的必然聯(lián)系。因此,要重新認識做好事應(yīng)否留名這一問題,關(guān)鍵還在于應(yīng)如何理解“利己”。
其實,利己從理論上講只是一個中性詞,而不是必然的貶義詞,它既可能是消極的也可能是積極的;既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既可能制造惡也可能催生善。利己是人趨利避害、近樂遠苦的一種本性,有其天然性、必然性與合理性,是人性規(guī)律的使然,是人的行為動機生成的依據(jù)。無論人們?nèi)绾握J識和評價人的利己性,它都普遍地客觀存在著,不以其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人無論作什么樣的行為選擇,在動機上最終都是追求自利和自愛的。在正常情況下,任何個人的任何行為都是直接或間接地指向其某種需要的滿足的,以有利于自己需要的滿足為目的,盡管對需要的正當性和何為有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評判。人的有些行為,表面上或當下可能并不直接對他有利,甚至可能還會有損其利益,但實際上或間接地卻是有利的;有些行為的最終結(jié)果盡管由于種種原因并非是有利的,但這并不是他的主觀動機所指,而是一種預料之外的客觀后果。甚至某些極端情況下的極端行為,一方面看是完全的自我犧牲,但從另一方面看仍然是指向利己的。如一些革命先烈之所以寧死不屈、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就在于他們視信仰高于生命,如果要他們背棄自己的信仰、出賣自己的靈魂,那會比失去生命更加痛苦,生不如死,所以他們的選擇還是以更為有利于自己為指向的,并沒有違背趨利避害的人性原則。按照這種倫理邏輯,黃繼光堵機槍、董存瑞炸碉堡等大無畏的犧牲,至少在他們自己看來也是一種利己的選擇。因為一個真正的軍人在別無選擇的緊急情況下就應(yīng)該為了勝利選擇犧牲,這是軍人的榮耀,如果選擇逃生,他們就會感到恥辱,因而寧可用自己的生命兌現(xiàn)軍人的承諾、堅守自己的信仰,而信仰是人精神上的一種高級需要。美國“二戰(zhàn)”名將巴頓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最好歸宿,就是在戰(zhàn)場上,一顆子彈擊中我,然后默默地死去。”其實在別無選擇的極端情況下,選擇付出生命以維護軍人榮譽的壯舉在西方國家也并不鮮見。
從倫理學上講,利己與利他的統(tǒng)一才是道德的核心內(nèi)涵,它既反對損人利己,通常也不提倡損己利人。利己本身一般并不涉及道德問題,只有利己的手段才可能關(guān)聯(lián)道德問題。利己不損人是道德的底線,如果通過損人來利己,就是不道德的,如果通過利他去利己,就是道德的。
人為什么是利己的,這是由人的需要與行為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所決定的。人總是有需要的,需要是生命和生活的一種表征。需要即人感到某種欲求而力圖得到滿足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它是人的社會行為得以產(chǎn)生和維持的前提和動因,而人的任何有意識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馬克思認為,“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①[德]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見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6、514頁,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這一論斷從人性的角度揭示了人的活動的內(nèi)在根源,強調(diào)了需要是人的行為的歸因。人的需要是不斷生成的,“已經(jīng)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jīng)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②[德]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見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9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正是作為個體的人和作為類的人不斷增長的需要,刺激了人類文明的持續(xù)發(fā)展,也促進了人自身的不斷進化。無論是個體還是人類,如果沒有需要了,那也就沒有行為的內(nèi)驅(qū)了。從這個意義上講,需要和對需要的滿足,都是對利益的追求,換句話說,也是對利己的追求。馬克思指出,“……人們?yōu)橹畩^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guān)”③[德]馬克思、恩格斯:《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見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87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④[德]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qū)ε械呐兴龅呐小罚婑R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86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皼]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會有統(tǒng)一的目的,更談不上統(tǒng)一的行動?!雹荩鄣拢荻鞲袼?《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見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90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而共同利益又是以其中各個“自私的利益”為前提的。在馬克思看來,“……是自私利益,此外并沒有更高的東西要去實現(xiàn);另一個人也被承認并被理解為同樣是實現(xiàn)其自私利益的人,因此雙方都知道,共同利益恰恰只存在于雙方、多方以及各方的獨立之中,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換。一般利益就是各種自私利益的一般性”⑥[德]馬克思:《1857-1858年經(jīng)濟學手稿》,見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99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需要,無論是物質(zhì)的需要、精神的需要,還是心理的需要,一定是產(chǎn)生需要的個人所企求的,如果得以滿足,一定是在某種意義上有利于個人的,一定會給他帶來某種快樂與愜意,因此,需要的滿足即是利己。無論是需要的產(chǎn)生還是需要的滿足,都是指向利己的,其本質(zhì)就是趨利避害。如此看來,利己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一個人如果不利己,那便是沒有需要和追求了,這才是真正的可怕!人如果沒有需要的不斷產(chǎn)生和對需要滿足的不斷追求,既不會產(chǎn)生利己的行為,也不會產(chǎn)生利他的動機,甚至極可能有害于他人。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去愛別人呢?因此,利他與利己在道德生活中是無法割裂的,沒有利己,便很難去利他,沒有利他,也很難利己。所以,道德的功能和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抑制和滅殺利己,而在于規(guī)范和引導人們盡可能通過利他而合理利己。道德甚至應(yīng)該鼓勵人們通過利他去實現(xiàn)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包括積累財富、追求功名、成就自我等,以滿足個人各層次、各方面的需要。因為在利己與利他相統(tǒng)一的過程中,個人所得的利益越多,同時就意味著他對社會貢獻的利益越大。著名經(jīng)濟學家茅于軾指出:“‘私’是中性的,它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它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壞事。其分界點就是是否侵犯了別人的利益。”⑦茅于軾:《中國人的道德前景(第2版)》,第11頁,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需要指出,人的利己所指向的需要和利益是多種多樣的,不可把利己一概低俗化。個人的任何社會行為,在動機上都期望獲得某種需要的滿足和利益的實現(xiàn),這些需要和利益既包括功名利祿等層次的,也包括愛、信仰、自我實現(xiàn)、精神充實等層次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應(yīng)更多地鼓勵人們?nèi)プ非蟾邔哟蔚男枰屠妗?/p>
在理解了人具有利己的屬性后,再來分析一個人做了好事應(yīng)不應(yīng)留名就有了人性和道德上的依據(jù)。按照人的利己性,一個人做了好事后自然是傾向于讓他人知道和了解的,因為這有助于他獲得所需的某種利益,如贊許、補償、獎賞等,以滿足成就感和價值感方面的需要,或獲得某些實際利益,包括在自己需要得到幫助時能得到回報,同時也會進一步強化他做好事的動機。人們往往認為人只有在做壞事時才是為了利己,而做好事僅僅就是奉獻甚至損己。其實,人無論是做壞事還是做好事在主觀上都是為了利己,否則,人既不會做壞事,也不會做好事。壞事與好事的根本區(qū)別并不是前者是利己的而后者是不利己的,而在于前者是通過損人來利己的而后者是通過利他來利己的。人做了好事如果對自己沒有益處甚至還有害處,善如果沒有善報甚至還會遭到惡報,那愿意做好事的人就一定會越來越少,做壞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一種體驗:當你幫助了別人后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得到的時候,心里一定是不大舒服的;如果你幫助了別人反而被以怨報德,那就可能會令你憤怒了??梢姡俗龊檬乱欢ㄊ瞧谕猩茍蟮?,這種回報包括物質(zhì)的、精神的,或兼而有之。
當然,做好事所期望的回報不一定都是來自外部的,也可能是一種人自身內(nèi)部產(chǎn)生的自動回報,比如當我們?nèi)椭四切┬枰獛椭娜藭r,自然而然地就會獲得某種快樂。美國學者史蒂芬·波斯特和吉爾·奈馬克從現(xiàn)代科學和醫(yī)學的角度對人的“付出”與“回報”之間究竟產(chǎn)生什么樣的關(guān)系進行了深度探討,他們在綜合40多所美國大學的100多項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zhuǎn)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便會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由此,“樂于付出的人,比起那些較少付出的人,明顯地更長壽,生活也更幸?!薄"伲勖溃莶ㄋ固?、奈馬克:《好人會有好報嗎》,第50頁,高字男譯,南方出版社2011年版?!翱茖W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們做好事的時候,會感覺非常好,這是人類的天性所決定的……付出未必要作出犧牲,你天生的基因本是如此?!雹谮w柒斤:《好人有好報的“科學依據(jù)”》,載《羊城晚報》,2011-07-10。
總體而言,道德的本義是追求利己與利人的公平關(guān)系,而不是要求無條件、無限制地單方面付出和犧牲。道德的公平內(nèi)涵,就是人與人之間利益和權(quán)利的機會均等以及利益分配上的公正與合理,就是義務(wù)與權(quán)利的大致統(tǒng)一、付出與所得的大致均衡。然而,我們的倫理學卻純粹地把“利他”、“奉獻”和“自我犧牲”視為道德的本質(zhì)。無疑,這些品質(zhì)本身是高尚的,但問題是我們所講的“利他”、“奉獻”和“自我犧牲”往往舍棄了道德的公平內(nèi)核,使人感到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是要處處吃虧、事事?lián)p己,似乎利他與利己總是相互排斥、難以兼顧的。由此,本應(yīng)是追求利己又利人的道德便二元分裂了。一個公平的社會,理應(yīng)在制度、法律和道德等層面盡可能保證利他與利己的統(tǒng)一,以維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公理,否則這個社會就是不道德的,因為它不公平,這樣的社會,既不可能有內(nèi)在的活力,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生活。
無論是從人的本性還是從人的社會性的角度看,一個人做了好事通常情況下都是愿意讓他人知道的。從人的本性上講,人有利己的本能,如果做了好事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贊賞,便能使人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給人帶來愉悅和快樂;從人的社會性上講,人有趨利的欲求,如果做了好事能夠得到他人或社會應(yīng)有的精神獎賞和物質(zhì)回報,便能給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帶來益處。這樣,一個人做好事的積極性就會越來越高,社會上的好人好事就會越來越多。
不知從何時起,做好事不留名成了一種流行的程式,成了無私奉獻的一種表現(xiàn),而做好事留名則多少有些令人難為情。然而,做好事不留名又不符合人的本性和社會性,很容易使人產(chǎn)生道德沖突和道德負擔,造成一種壓力。于是做好事留名還是不留名就成了一件令人十分糾結(jié)的事情,既想留名以獲得某種需要的滿足,又怕因留名而招致他人的說三道四從而失去更多的利益。由此,許多人便不得不采取一些比較“婉轉(zhuǎn)”和“智慧”的方式來“露名”。比如,做了好事當時不留名而在作文中寫出來讓老師知道,或在日記中記下來并巧妙地讓別人看見,一些人還會用虛偽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而故作“高尚”,進行虛假的道德表演。以往,做了好事當別人問你叫什么名字時,最招牌的回答便是“我叫共產(chǎn)黨員”、“我叫解放軍”、“我叫少先隊員”,然而一些人事后便會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好事透露給有關(guān)人員。2010年,一篇名為“咱們小學時期的作文必殺結(jié)尾句”的網(wǎng)絡(luò)民調(diào)走紅網(wǎng)絡(luò),以80后為主體的網(wǎng)友們蜂擁而至參與投票,評出當年作文中出鏡率最高的話中就包括“小朋友,謝謝你,你叫什么名字?——不用謝,我叫紅領(lǐng)巾……”。本來做了好事當場是沒有留名的,但為何事后又在作文中寫出來告訴老師和同學呢?不僅如此,而且當場不留名又成了告訴他人的第二件好事,可謂一舉兩得。這樣的做法很多時候?qū)崒贌o奈,多少有些扭曲和虛偽,極易助長小人之心。其實,做了好事不留名給受助者而事后告訴與自己有某種利益關(guān)系的其他人,同樣也是留名,而且這種留名產(chǎn)生的效益可能更大。因此,一個人不能僅僅以當場不留名來標榜自己做了好事沒留名。
其實,做好事留不留名從根本上講是個人的自由、意愿和權(quán)利,最終是一個個人的選擇問題。一般說來,做了好事留名與否并不存在對與錯、高尚與不高尚的問題,通常取決于當事者對何種選擇對自己更為有利所作的權(quán)衡。一些人選擇不留名,或者是因為不想被關(guān)注、被宣傳而打擾了自己寧靜的生活,或者是因為不愿成為名人而感到有壓力,或者是因為自己不需要什么有形的回報,他們覺得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些人甚至把做好事當作一種“自娛自樂”,別無他求,許多真正的志愿者對此都有深切的感受和體悟。因此,那些做了好事選擇不留名的人是經(jīng)權(quán)衡后認為這樣做對自己是利大于弊的,這種選擇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但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并非是不利己,而只是對何謂更有利于自己的另一種選擇而已,他們認為不留名更能利己。一些人選擇留名,或者是出于想得到應(yīng)得的利益回報,如某種贊許、表彰和榮譽,以獲得精神上的更大滿足和事業(yè)上的更大進步,或者是出于在做好事的過程中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如付出了超出自己能力的錢物或身體受到了一定傷害而想得到合理的補償,或者是出于想讓受助者學會感恩以正社會風氣,或者是出于想以此帶動更多的人去做好事以產(chǎn)生更大的道德效應(yīng)。應(yīng)該說,這些動機也是合情合理的,符合道德的公平原則,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社會。道德不能讓好人吃虧,好人吃虧就可能意味著小人得利。過去,由于長期不當?shù)匦麚P甘當無名英雄,致使許多有功之臣默默無聞,不好意思宣揚自己,更不好意思去索取應(yīng)有的利益,覺得不這樣做就是覺悟差、境界低,他們長期所受的教育是“只講奉獻,不講索取”?!安灰獑桙h給了我什么,而只問我給了黨什么。”這種看似高尚的覺悟,不僅使得一些英雄和功臣流汗、流血又流淚,而且破壞了道德的公平原則,不利于社會道德的良性循環(huán),因為它讓人感到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代價太大,越高尚可能就越慘痛。這樣,愿意做道德高尚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我們所樹的道德標桿就會使大眾感到畏懼。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件極其糟糕的事情就是,一個人明明做了一件真正的好事,卻因他沒有隱姓埋名而使別人對其做好事的動機妄加猜測,懷疑他做好事是出于私心,這可以說是一種毒化社會道德風氣的惡劣的小人行徑,實在不公平。茅于軾指出:“要求做好事的人不留名,未免對人過于苛刻。對全社會而言,這種要求有什么必要呢?我們希望的是大家都來做好事,并不在乎他留不留名。如果一個人為了出名而去做好事,只要他做的是真正的好事,這又礙著了誰呢?”①茅于軾:《中國人的道德前景(第2版)》,第245頁。他甚至認為,一個人做了好事又把它說出來,這是他做的第二件好事。當然,對于那種以做好事為幌子,居心叵測、投機取巧、招搖撞騙的行為,就不值得稱道了。
這里還有必要提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否提倡做好事不留名的問題。其實這不能一概而論,不留名和留名兩種說法都有。一方面,古人確有“存為善之心,不必邀為善之名”②(清)王永彬:《圍爐夜話·為學篇》。、“善欲人見,不是真善”③(明)朱柏廬:《治家格言》。、“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④《廣平府志·卷五十四·列傳》。等名言警句,告誡人們自己有美德不必掛在口頭上,提倡謙虛,不張揚,不圖報,不以恩人自居。另一方面,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卻鼓勵他的學生做了好事留名并收取回報?!秴问洗呵铩げ煳ⅰ匪涊d的孔子與他兩個弟子的故事中便有這種說法。一個故事是:子路在河邊走路,見一個人掉進了河里,便奮不顧身跳下水把他救起。被救者家屬重謝了子路一頭牛,有人就說他貪心,孔子卻表揚這個學生做對了??鬃拥囊馑际牵@個學生冒著危險救了人,可以心安理得地得到回報,因為這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救人??鬃訉Α白勇氛绲门!钡脑u說是:“魯人必拯溺者矣。”即魯國人從此將愿意救人于危難之中了。另一個故事是:魯國曾有一項政策,如果有魯人在其他諸侯國淪為奴隸,本國人可以墊錢將其贖回,然后從政府那里領(lǐng)取所花費的錢。子貢有一次從外面贖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錢,或許也覺得計較那些錢有損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讓不受。這本來可以理解為高尚的行為,卻遭到孔子的批評。因為普通人并不像子貢那樣有錢,讓他們自掏腰包贖人會感到為難,如果去政府那里報銷又顯得不如子貢高尚,結(jié)果一些人在國外再見到淪為奴隸的同胞,便裝作沒看見。魯國一項很好的政策,卻因子貢的“高風亮節(jié)”遭到了破壞。而更嚴重的是,這還損害了魯人的道德風俗,因為人們將逐漸習慣自己的冷漠??鬃訉Υ说脑u說是:“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奔呆攪藢⒉辉僭敢庾鲞@種替人贖身的好事了??鬃訉@兩件事的評說非常明確:“子路受人以勸德,子貢謙讓而止善。”從這兩個故事可見,至少孔子是不反對行善后獲得應(yīng)有回報的,因為這可以鼓勵更多的人行善,有助于維護良好的社會風尚。
當今,同樣被譽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和黃如論,都為公益事業(yè)捐贈了大量錢物,陳光標高調(diào),黃如論低調(diào),代表了中國富人階層做慈善的兩種態(tài)度,這只是他們個人的選擇而已,沒有對錯之分,都是中國慈善所需要的,都應(yīng)被社會所認可。對捐贈者而言,高調(diào)還是低調(diào),張揚抑或隱晦,他們各自有自己的思慮,更多反映的是性格的差異和風格的不同,與道德無關(guān)。但無論是陳光標還是黃如論,他們的選擇都是力圖趨利避害的,只是對利與害的理解和權(quán)衡有所不同罷了,其共同點是都想更有利于自己。陳光標高調(diào)捐贈,頻繁亮相,是因為從小就有“小紅花情結(jié)”的他喜好榮譽和出名,也希望帶動更多的人行善,為此他遭致了眾多的非議甚至誹謗,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黃如論低調(diào)行善,從不張揚,在于他滿足于做好事本身,不愿因高調(diào)而遭人懷疑或誤解,不愿被媒體炒作而打破平靜的生活,不愿就此帶來心理上的壓力,不愿真假難辨的求助者登門造訪,不愿政府機關(guān)上門“化緣”。其實,在歐美,也有很多極為低調(diào)的大額匿名捐贈,人們對這些低調(diào)的捐贈者充滿敬意,對此我們總不能以“毫不利己”來贊美他們吧?
雷鋒做好事留名同樣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雷鋒在人性上也是利己的。雷鋒與常人的根本區(qū)別并不在于雷鋒不利己,而在于他是通過大量的利他行為來利己的,比我們常人更高尚。雷鋒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青年,他迫切要求進步,想早日入團、入黨、提干,希望能有轟轟烈烈的人生,這是非??少F的,而且他的這些需要也得到了很大的滿足?!霸谑勘?,雷鋒入黨是最快的,快得打破了常規(guī)。一般說來,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是不能作為黨的發(fā)展對象的。戰(zhàn)士中間當時流傳幾句順口溜:‘當兵一年看,二年好好干,三年入了黨,復員進工廠?!雹賻熡绖?、劉瓊雄:《雷鋒1940-1962》,第107頁。而雷鋒沒有“看”,從到部隊第一天起就“好好干”。在那個年代,政治上求進步是大多數(shù)人最高的需要,也是最大的利己,那時也不大講本職工作,而做好事便成了爭取進步的主要方式之一,做好事的大小多少與個人政治進步的快慢直接相關(guān)。但做了好事如果不留名,便無濟于自己的進步,留名又擔心其動機受到懷疑反而影響進步,于是留不留名便令人十分糾結(jié)。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利己的內(nèi)在個人需求,一方面是克己的外在道德要求,這必然導致個人心理上的沖突。但人畢竟是利己的,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通常更強勢一些,所以雷鋒做了好事內(nèi)心還是很想讓別人知道的,但同時又不得不策略、智慧一些。在雷鋒短短的一生中,他始終都在迫切地追求個人的進步,都在努力地改善自己的境遇,以使自己更有價值、更有成就。這一點,僅從雷鋒在追求社會流動中所留下的人生軌跡里,就可以得到充分證明。雷鋒從1956年7月小學畢業(yè)到1960年1月入伍短短的3年半中,頻繁流動,7次更換職業(yè)或工作,一次次提升著自己的價值,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幾乎每一次流動都是對自己原有生存狀態(tài)和發(fā)展水平的超越,而且大都是他主動把握機遇積極爭取而來的。②扈中平:《雷鋒精神的現(xiàn)代意蘊》,載《中國德育》2009年第9期。雷鋒一生付出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他甚至在1962年5月已被沈陽軍區(qū)確定為當年赴京參加國慶觀禮的兩個代表之一,這在當時是一個莫大的榮耀。而雷鋒的種種所得,與他因做好事而出名有著非常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
事實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立法均規(guī)定了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的報酬請求權(quán)。例如,德國、瑞士、日本等國就規(guī)定,拾得人有權(quán)根據(jù)拾得物品的價值按比例向受領(lǐng)人請求報酬;在荷蘭,失主認領(lǐng)遺失在出租車上的錢物時必須送司機一束郁金香國花,以此表示謝意,多數(shù)失主還會給司機適當報酬;在奧地利,出租車司機揀到貴重物品和數(shù)量較多的物品后,上交車輛管理部門登記,一年后找不到失主便退還給司機。
行善事、學雷鋒,關(guān)鍵是我們是否實實在在地做了好事,而不必糾結(jié)于留名與否,無論當事者作何選擇,都是合理的,都應(yīng)得到尊重。
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顧作義指出,到底什么是雷鋒精神?以前講求舍己為人,現(xiàn)在應(yīng)該有新的內(nèi)涵,講求的是“利人也利己”。他認為:“我們推選道德楷模,要側(cè)重可親可敬可愛可學的人?!薄皬倪^去強調(diào)專門利人毫不利己,到現(xiàn)在我們提倡利人又利己,這更人性化、更貼近群眾、更富有人情味、更符合人的本性?!雹坂嚟?、張璐瑤:《廣東重提學雷鋒》,載《羊城晚報》,2012-02-03。顧作義的這番話是很有道理的。
【責任編輯:王建平;助理編輯:肖時花】
扈中平(1954—),男,四川梁平人,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學一般課題“人性的教育學意義及教育人性化的實踐策略”(BAA130007)
2014-01-20
D648
A
1000-5455(2014)0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