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越峰
(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沈陽 110034)
論歐陽修“以人為本”的學術思想及對其散文的影響
劉越峰
(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沈陽 110034)
北宋仁宗慶歷前后是中國學術史上重要的轉型期,“以人為本”是這一時期學術思想的亮點。在眾多慶歷學人中,學壇盟主歐陽修“以人為本”的學術思想頗具典型性,而這種思想又直接影響到了他的散文理論及散文創(chuàng)作,對宋代散文審美風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歐陽修;以人為本;散文;理論;風格
北宋仁宗慶歷前后是中國學術史上重要的轉型期,這一時期的學術被學者稱為“慶歷學術”,代表人物包括范仲淹、歐陽修、李覯、邵雍等學者,“慶歷學術”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其中“以人為本”是這一時期學術思想的一個亮點。這種學術思想不但是學術界經學變古的重要表現(xiàn),而且它對當時的散文理論也有重要影響,在眾多慶歷學人中,學壇盟主歐陽修“以人為本”的學術思想頗具典型性,而歐陽修這種思想又直接影響到了他的散文理論及散文創(chuàng)作,以下試論之。
在中國春秋時代以前,人們有濃重的尊神敬天思想,而從春秋時代開始,以儒家為代表的各學派,開始著重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與“人”有關的命題,如孔子所謂“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1],以及后來孟子的“仁者愛人”[2]等。后經不斷發(fā)展,逐漸形成了傳統(tǒng)觀念中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就其實質而言,是關注作為個體“人”的人格、人情、尊嚴等,在士大夫具體的政治實踐中,表現(xiàn)為關心民事、體恤民情、導泄民怨,充分重視下層百姓的心聲等方面內容。
在慶歷學人中,歐陽修是“以人為本”學術思想的重要代表,在他的學術思想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如同一條紅線貫穿始終。歐陽修在論述圣人經典的特質時非常強調這一思想,他認為圣人所作的經典,其旨并不高深玄遠,都是切于事實,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所謂:“經之所載,皆人事之切于世者?!盵3]669在歐陽修看來,《春秋》《周易》等經典都是圣人本著這一原則創(chuàng)作而成:“孔子何為而修《春秋》?正名以定分,求情而責實,別是非,明善惡,此《春秋》之所以作也”[3]307。在傳統(tǒng)觀念中,《周易》是一部推天理而明人事的經典,歐陽修為突顯其重人事的學術理念,甚至有意忽略《周易》推天理這一重要方面,直接將《周易》看成是一部專門論述人事的經典:“《易》之為說一本于天乎?其兼于人事乎?曰:‘止于人事而已矣,天不與也’”[3]878。因此,他十分贊賞王弼能切合“人事”說解《周易》的治學特點:“若其推天地之理以明人事之始終,而不失其正,則王氏超然遠出于前人”[3]949。
同時,歐陽修還主張學習圣人經典,不要只是專心于記誦文辭,而要努力挖掘其中的現(xiàn)實意義,將文辭變成對現(xiàn)實、對百姓有用的資源:“欲其不迂而政易成,有漸而民不戾者,其術何云?儒者之于禮樂,不徒誦其文,必能通其用;不獨學于古,必可施于今”[3]673。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研讀圣賢經典時,準確地把握經典的根本所在。歐陽修認為:“今夫學者,知前事之善惡,知詩人之美刺,知圣人之勸誡,是謂知學之本而得其要,其學足矣,又何求焉?!盵4]卷十四這里所提及的前世善惡,詩人美刺以及圣人的勸誡都與人事有關,抓住了這些就是“知學之本而得其要”,這樣也就抓住了經典的根本。
另外,歐陽修還從現(xiàn)實出發(fā)批評了兩種學者不正確的治學態(tài)度。其一,針對一些學者對儒家經典開始進行形而上的探索,歐陽修從重人事、重實踐的角度加以否定:“今之學者于古圣賢所皇皇汲汲者,學之行之,或未至其一二,而好為性說,以窮圣賢之所罕言而不究者,執(zhí)后儒之偏說,事無用之空言,此予之所不暇也”[3]670。他又說:“六經之所載,皆人事之切于世者,是以言之甚詳。至于性也,百不一二言之,或因言而及焉,非為性而言也,故雖言而不究。予之所謂不言者,非謂絕而無言,蓋其言者鮮,而又不主于性而言也?!盵3]669他把對“性”的討論看作是“無用之空言”,堅決反對一些學者解經時不切人事,專談虛玄的做法。今天我們從學術史的角度看,歐陽修不贊成學者對儒家經典形而上的探索并不符合學術發(fā)展方向,但他解經重現(xiàn)實、重人事的出發(fā)點卻是值得肯定的。其二,一些學者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內,棄百事而不關心。歐陽修也對此頗為不滿:“至于高文大冊,何嘗用此!而今人不然,至或棄百事,敝精疲力,以學書為事業(yè),用此終老而窮年者,是真可笑也?!盵3]2 164“蓋文之為言,難工而可喜,易悅而自足。世之學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則曰:‘吾學足矣。’甚者至棄百事不關于心,曰:‘吾文士也,識于文而已?!似渌灾林r也?!盵3]664
與以上兩類文人相比,那些上達圣人之道,下通于世務的人才是聰明的君子、真正的儒者。用歐陽修自己的話說:“是君子者,皆知眾工之事也。先王之大道,圣人之所謨也,意謂聰明之人,下通小人之賤事,上達圣人之大道,無所不知?!盵4]卷八作為學壇領袖,歐陽修在理論、治學實踐等方面牢牢地把握住了“以人為本”的經學思想主線,解經講求實際,重視民生、民情,這使他成為了慶歷前后儒學復興運動中典型的代表。
陳植鍔先生曾經指出:“在北宋文化史的各種層面中,與儒家學派關系最密切的是宋代散文,即古文。古文是宋學傳播與傳承的主要工具,北宋古文運動是儒學復興運動最親密的伙伴。無論草創(chuàng)期還是繁榮期,站在儒學最重要位置上的學者,往往也是古文方面最有成就的作家?!盵5]確如所言,學術思想對當時的散文理論、散文創(chuàng)作也有巨大影響,如前所述,“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以歐陽修為代表的慶歷學術的主流,這種學術思想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這個時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歐陽修就有較為典型的重人情的創(chuàng)作主張。
我們知道,重人情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慶歷學人雖然在“以人為本”的觀點上高度一致,但在對待“人情”的態(tài)度上還是有分歧的。當時有的學者因其學術思想排斥“人情”進而影響到了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如邵雍主張“以物觀物”,他在《觀物外篇十》中指出:“以物觀物,性也;以我觀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6]936邵雍所謂的“以物觀物”是和“以我觀物”相對,強調排除一己私心雜念,甚至不讓任何情感摻雜其中,用這種方式來體察萬物,以求作到“窮理”、“盡性”,并認為這是“圣人”重要的特征之一。他強調:“圣人利物而無我。任我則情,情則蔽,蔽則昏矣。因物則性,性則神,神則明矣。”[6]936-937與此相關,邵雍的文學理論也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這種學術思想的影響,他在《伊川擊壤集序》中說:“近世詩人,窮戚則職于怨憝,榮達則專于淫泆。身之休戚,發(fā)于喜怒,時之否泰,出于愛惡,殊不以天下大義而為言者,故其詩大率溺于情好也。噫!情之溺人也甚于水?!盵7]他并不贊成在詩文中抒發(fā)作者的喜怒愛惡之情,認為詩文是“溺于情好”、“不以天下大義為言”的表現(xiàn),對“窮理”、“盡性”沒有任何幫助[8]。雖然邵雍的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與其理論有一定的差距,但他反對詩文言情的理論不但不符合詩文的特質,尤其重要的是這種理論到“二程”時得到了畸形的發(fā)展,對詩文創(chuàng)作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與邵雍等人相比,兼學者和文學家于一身的歐陽修對“人情”問題的認識卻有獨到之處,他對經典表現(xiàn)人情的這個特點非常重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歐陽修看來圣人也是以人情為本的:“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3]288,“此人情之所不忍者,圣人亦所不為也”[3]1 872。在《又答宋咸書》中歐陽修明確提出:“圣人之言,在人情不遠”[3]1 015的主張。受此影響,他堅持認為詩文創(chuàng)作也必須與人的情感相聯(lián),這才是詩文創(chuàng)作的本義之一:“詩文雖簡易,然能曲盡人事,而古今人情一也。求詩義者以人情求之則不遠矣。然學者常至于迂遠遂失其本義”[4]。卷六他在《梅堯臣詩集序》中表明了文章對作家宣泄情感的重要作用。
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3]612。
歐陽修在評價詩文時,也多是從“人情”的角度出發(fā),主張用古今一致的“人情”推究詩文的本義,如他在解釋《詩經》時就是如此。
螽斯,大義甚明而易得,惟其序文顛倒,遂使毛鄭從而解之失也。蟄螽,蝗類微蟲耳,詩人安能知其心不妒忌?此尤不近人情者[4](卷一)。
《關雎》本謂文王、太姒,而終篇無一語及之,此豈近于人情?[4]
在《六一詩話》中歐陽修明確表明了詩文創(chuàng)作的基本功能是:“資談笑,助戲謔,敘人情?!盵3]1 957他甚至稱贊《老子》文章有注重“人情”的優(yōu)點,認為“其于覈見人情,尤為精爾,非莊周、慎道之倫可擬。其言雖若虛無,而于治人之術至矣?!盵3]1 965在《琴枕說》中他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物理損益相因,固不能窮至于如此。老莊之徒,多寓物以盡人情,信有以也哉!”[3]1 976眾所周知,歐陽修總體上對老莊思想持否定態(tài)度,但在這里還是贊揚《老子》有重人情的優(yōu)點,足以表明他對重“人情”創(chuàng)作理念的重視。
由此可見,與同時代的一些學者相比,歐陽修能由“以人為本”的學術思想導引出注重散文宣泄人情的功用,既符合中國學術“致用”的發(fā)展趨向,也對其散文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歐陽修重“人情”的創(chuàng)作理念對他散文的內容、表達方式和風格等方面都有影響。
就散文內容而論,在歐陽修四十幾年的為官生涯中,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直陳時事,反映現(xiàn)實民情,闡述自己政治主張的文章,如《原弊》《本論》《為君難論》《朋黨論》等政論文;另外還有將近四百篇的奏議類作品,更反映了北宋政壇的政治斗爭以及自己的政治主張,如《論呂夷簡札子》《乞根究蔣之奇彈疏》《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其他奏章內容也相當廣泛,涉及到了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對大興土木表示不滿的,如《論罷修奉先寺等狀》,對盜賊四起表示關注的,如《論沂州軍賊王倫事宜札子》《論資賊事宜札子》等,認為軍隊應居安思危的,如《論乞詔諭陜西將官札子》《論軍中選將札子》等。無論是政論文,還是直接論說時事的奏議,無不表現(xiàn)出歐陽修對現(xiàn)實、對功業(yè)、對百姓關注的熱情。這正是他注重現(xiàn)實,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恰如莫礪鋒先生評價:“他的政論文都直接關系到當時的現(xiàn)實政治,像表達政見的《與高司諫書》《朋黨論》,抨擊時弊的《論美人張氏恩寵宜加裁損札子》《上杜中丞論舉官書》,為民請命的《論救賑雪后饑民札子》《論大理寺斷冤獄札子》等,無不仗義執(zhí)言,義正辭嚴,字里行間洋溢著凜然正氣和過人膽識。”[9]
就散文表達方式而言,受重人情的詩文理論影響,歐陽修倡導散文應采用迂徐和緩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說歐陽修為更好地表達“人情”而主張一種迂徐的表現(xiàn)方式,他在《詩本義》中多次論述了這一觀點,如在《小雅·四月》中說:“‘民莫不谷,我獨何害’者,民被患愈深則其辭愈緩,蓋知其無如之何,但自傷嘆而已?!盵4]卷八在《小雅·何人斯》中說:“古詩之體,意深則言緩,理勝則文簡?!盵4]卷八在《時世論》中說:“因其所以哀,思其所以興,此《關雎》之所以作也。其思彼之辭甚美,則哀此之意亦深。其言緩其意遠?!盵4]卷十四在《大雅·蕩》中說:“凡言刺者皆是也,其過惡已甚,顧力不可為則傷嗟而已。蓋刺者欲其君聞而知過,傷者顧其君不可與言矣,直自傷其國之將亡爾。然則刺者其意淺,故其言切;而傷者其意深,故其言緩而遠。”[4]卷十一在《論尹師魯墓志》中歐陽修對這一觀點更有集中的論述:
《春秋》之義,痛已益至則其辭益深,“子般卒”是也。詩人之意,責之愈切則其言愈緩,“君子偕老”是也。不必號天叫屈,然后為師魯稱冤也。故于其銘又但云:“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銘不滅”,意謂舉世無可告語,但深藏牢埋此銘,使其不朽,使后世必有知師魯者。其語愈緩,其意愈切,詩人之義也[3]1 046。
歐陽修認為,要在文章中充分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感,尤其是哀傷之情,必須要采取一種和緩的言說方式,這與中國傳統(tǒng)溫柔敦厚的詩教不謀而合。在重人情創(chuàng)作理論的影響下,文貴和緩也成為歐陽修散文創(chuàng)作遵循的重要法則之一。也就是說歐文迂徐和緩的特點也與歐陽修重人情的創(chuàng)作理念有關。
就散文總體風格來說,歐陽修的散文有含蓄多情的特點,之所以如此,正是歐陽修受這種重人情的創(chuàng)作理念影響的結果。因此歐陽修在具體散文創(chuàng)作中也是竭盡全力把每一篇文章寫得搖曳多情,尤其是一些墓表、記、序類作品表現(xiàn)特為突出,如果這類文章是記述與自己相當熟悉的人物,像石曼卿、梅堯臣、江鄰幾、謝絳等人,歐陽修能自覺地將自己的經歷、感受和慨嘆融匯于字里行間,例如《祭梅圣俞文》,因歐陽修與梅堯臣關系密切,文章圍繞自己和梅堯臣一生交往展開,將梅堯臣的性格、思想等與作者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和自己垂老的感慨相結合,如泣如訴,余音裊裊。其它類似的文章還有《黃夢升墓志銘》和《王彥章畫像記》等。還有一類文章尤其值得注意,作者與散文中主人公并不熟悉,更多是受別人委托,作者在勉為其難的情況下作文,按常理這樣的文章往往容易寫得枯槁局促、少情感,但歐陽修在解決這類問題時能巧妙地用自己或第三人作為陪襯,也讓這類難作的文章成為言情寫志的載體,收到了良好的寫作效果,如《釋密演詩集序》,這是歐陽修為僧人寫的一個序文,作者與僧人本無深交,他在撰寫這篇散文時便將石曼卿一直作為“客”,大談盛衰之理,讓整篇文章情趣盎然,以至于成為歐文中令人擊節(jié)稱賞的佳篇。類似的文章還有《明因大師塔記》《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等。綜之,無論是什么體裁,什么題材的文章,歐陽修總能竭力將其打造成傳情的經典,難怪林紓干脆把“情韻之美”看作是歐陽修“六一風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世之論文者恒以風神推六一,殆即服其情韻之美。”[10]這正是歐陽修重人情散文創(chuàng)作理論作用的結果。
總而言之,歐陽修“以人為本”的學術思想,影響到他注重宣泄人情的散文創(chuàng)作理念,進而對其散文內容、表達方式和散文風格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據(jù)此我們可以認定,歐陽修的學術思想,乃至于整個北宋的這種關注現(xiàn)實、紆徐多情的散文風格正是慶歷前后“以人為本”學術思想的延展與深化。
[1]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4.
[2] 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0:197.
[3] 李逸安.歐陽修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1.
[4] 歐陽修.詩本義[M].通志堂經解本.
[5]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397.
[6] 邵雍.皇極經世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7] 邵元亨.伊川擊壤擊集[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17.
[8] 陳明霞.論歐陽修詞評價與文人審美情懷[J].河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版,2010(04):441-445.
[9] 莫礪鋒.論歐陽修的人格與其文學業(yè)績的關系[J].中國文學研究,1997(4):37.
[10] 林紓.春覺齋論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85.
[責任編輯 王曉雪]
Ouyang xiu’s People-oriented Thought and Impact on His Prose
LIU Yue-fe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Liaoning, China)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a significant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with th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as its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Of all the scholars, Ouyang xiu w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 which had a directive impact on his prose theory and writing. I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aesthetic style of prose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Ouyang xiu; people-oriented; prose; theory; style
2013-12-19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L13DZW031)。
劉越峰(1970—),男,遼寧沈陽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文化研究。
E-mail:shenyangliu@126.com
I206.2
:A
:1673-9779(2014)01-0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