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青+馮雪松
摘 要:隨著MOOCs在全球的不斷升溫,MOOCs視頻形式也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態(tài)勢。文章介紹了一種比較高效的視頻制作方法,同時以此為例詳細分析視頻編輯人員應該如何配合教師做好MOOCs視頻。
關鍵詞:MOOCs;內(nèi)錄式;視頻編輯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02-0014-03
一、MOOCs視頻制作現(xiàn)狀
在北大MOOCs討論會上,藝術學院朱青生教授這樣概括MOOCs課程的本質:“它是利用信息/圖像時代‘視頻網(wǎng)絡傳播創(chuàng)造和改造知識,傳播知識?!币曨l在MOOCs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教師傳播知識的載體,也是在MOOCs課程中教師跟學生面對面的環(huán)節(jié)。隨著越來越多的學校、教師加入到MOOCs大軍中來,MOOCs的視頻形式也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態(tài)勢,如電影拍攝式、綠幕摳屏式、會議式、訪談式、利用動畫式、課堂實錄式、錄屏式等等。如此之多的視頻制作形式大體可以歸結為兩大類:內(nèi)錄式和外錄式。內(nèi)錄式也叫錄屏式,它是利用計算機的錄屏軟件自動錄制教師講課使用的計算機屏幕,比如PPT,同步錄制畫外音,有時也會錄制教師影像,通??梢杂山處熥约和瓿射浿?。外錄式是利用攝像機對教師的授課過程進行拍攝,教師的形象和周圍的場景都會出現(xiàn)在視頻中,全程需要攝像人員配合教師完成拍攝。
北大的第一批MOOCs課程(11門)中,2門課程的視頻制作是完全采用內(nèi)錄式,4門是內(nèi)錄式跟其他方式相結合,3門采用在演播室進行外錄,還有2門課程的錄制是跟課堂相結合。不同的錄制方式,決定了人力、時間的不同投入力度(具體見上表)。從上表中不難看出,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方式比較節(jié)省人力和時間。本文將重點討論什么是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以及如何做好內(nèi)錄式視頻。
二、高效的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方法
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方式,因其操作簡單、制作效率高而受到很多教師的青睞。教師只要通過軟件自動錄制在電腦屏幕上播放的PPT、邊講邊做的注釋,然后配以教師同步講解的聲音和頭像,就可以完成一個基本的內(nèi)錄式視頻。內(nèi)錄式視頻中PPT的圖像和文字都非常清晰,這種視頻制作方法尤其適合理科知識的講解,例如操作步驟、推導過程的演示。
此外,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的設備要求也相對簡單,教師自己就可以搭建一個小小“錄播室”。硬件設備配置主要有兩種方案:①桌面式工作站外接手繪板、麥克風、攝像頭,北大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內(nèi)錄式錄播室目前采用的就是這種配置(見圖1);②帶筆觸輸入的平板電腦(如:Surface Pro)外接麥克風、攝像頭。
兩種硬件配備方案使用方法基本一樣,但相比之下方案1的工作站硬件性能更好。方案2比較靈活,教師可以隨身攜帶平板電腦。平板電腦雖然可以利用自帶的麥克風和攝像頭進行錄像,但是由于平板電腦自帶的錄音話筒離人較遠,及內(nèi)置聲卡的問題,錄屏的信噪比會比較差,甚至教師操作屏幕或者操作鍵盤的聲音也會產(chǎn)生噪音,因此,在錄播室的硬件配置上,使用質量較高的外接麥克風和外置聲卡還是很有必要的。
軟件主要需要一個屏幕錄像軟件,北大內(nèi)錄式錄播室選用的是Camtasia Studio。采用內(nèi)錄式的教師在辦公室或家中就能夠完成視頻的制作。
外錄式視頻制作,對于錄播室的布置環(huán)境要求高,而且需要一個攝制團隊來配合教師完成視頻的錄制和剪輯。這種制作方法雖然可以更充分地展示教師的授課魅力,但也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及時間的投入。有的外錄式視頻制作要求高,還需要進行摳像、多機位拍攝等。時間投入跟產(chǎn)出比從10:1到100:1不等。
三、如何制作好內(nèi)錄式視頻
也許有人覺得內(nèi)錄式視頻的制作就是依靠軟件自動錄屏,然后再將教師的頭像合成到錄屏中。至于后期剪輯,只要剪掉教師說錯和寫錯的部分就可以了。其實這是最基本的要求,這僅僅達到了“有”,離“優(yōu)”還很遠。本文將通過對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流程的介紹,同時結合視頻編輯人員如何跟教師配合,來闡述如何制作優(yōu)質的內(nèi)錄式視頻。
1.準備支持:PPT設計是要考慮未來的合成布局
在這里之所以要把PPT設計納入到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流程中,一是因為內(nèi)錄式視頻錄制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PPT(包括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PPT上的標記和板書),因此PPT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PPT的風格、文字排版、轉場效果等;二是因為PPT的設計和教師形象的錄制及后期剪輯合成是一個緊密結合的過程,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通過錄屏軟件錄制PPT,然后跟教師的頭像合成,要順利完成這個過程并達到較好的效果,需要在設計PPT模板的時候就有一個全局觀,預留出教師頭像的位置。
視頻編輯人員需要協(xié)助教師進行PPT設計及編寫后期剪輯的腳本,在這個腳本中需要確定的內(nèi)容有:教師出鏡的時間、時長、景別,教師形象在PPT上的位置及大小等。一般而言,即使是MOOC的短視頻,也需要有一定的開場和結尾總結,而這兩部分中,教師形象應該出現(xiàn),且畫幅應比較大,中間可以結合具體內(nèi)容,選擇教師形象出現(xiàn)的時機及位置。
如果內(nèi)錄式視頻沒有一個全局的腳本設計,在后期剪輯的時候剪輯人員就會很被動,在將教師的形象跟PPT合成的時候往往是視PPT的情況而定,PPT有空間則讓教師出鏡,沒空間則不讓教師出境,這樣的制作效果差強人意。
2.錄制支持:錄制音視頻,及時補鏡頭
好的錄制是視頻成功的一半。雖然內(nèi)錄式制作方法錄制過程相對簡單,不需要復雜龐大的攝制團隊,教師自己就可以完成錄制,但是多數(shù)教師沒有任何視頻拍攝的經(jīng)驗,因此對教師給予技術支持,指導“鏡頭表演”,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1)錄制前的技術支持
視頻編輯人員要熟悉錄制設備的使用和拍攝的方法與技巧,幫助教師校對好設備,保證音視頻的質量(音頻無噪音、視頻夠清新)等;根據(jù)不同的錄制時間,適當調整光線,必要時進行補光。另外,攝像頭自動錄制教師的形象時,要注意教師形象在鏡頭中的構圖。
(2)鏡頭表演指導
在視頻錄制過程中,教師要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講課,很多教師會顯得局促、緊張。在一些論壇上有人說中國教師授課有個特點:鏡頭前表情嚴肅呆板,講課開始和結束時都會“詭異”一笑。其實,教師不是影視演員,沒有受過專門的表演訓練,所以在錄制視頻課程的時候會緊張、表情僵硬,甚至語無倫次也都是很正常的。
在內(nèi)錄式視頻中,教師的形象不會一直出現(xiàn),因此視頻編輯人員可以提前跟教師溝通,設計好需要教師出鏡的地方,比如講解重點知識、現(xiàn)場演示的時候,這時候教師就要注意自己錄制時候的眼神和手勢。此外,不同的內(nèi)容要設計不同的景別,有的時候需要教師的特寫鏡頭,以模擬跟學生的眼神交流,有的時候需要中景,方便教師演示。總之教師需要通過肢體語言,跟看不見的未來的遠程學生產(chǎn)生互動和交流,使學生產(chǎn)生“老師在對我說”的感受,從而注意力更集中。
(3)補拍或替換鏡頭
首先,在錄制效果不理想或者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可以補拍,這是視頻課程跟普通課堂相比的優(yōu)勢之一;另外,并不是只要出現(xiàn)了錯誤就一定得讓教師補拍,很多情況下可以通過后期剪輯修正錯誤,這也是技術支持教學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比如在內(nèi)錄過程中,教師的PPT標注出錯了,后期編輯人員可以自己補錄PPT,然后再跟教師之前錄制的音軌合成,而不需要教師親自補拍。
3.錄制過程中其他的注意問題
(1)錄制時長及語速
MOOCs視頻不要太長,6-10分鐘最好,一般要控制在15分鐘以內(nèi);教師不需要像面授課堂反復強調某個知識點,因為視頻學生可以觀看多次;教師可以按照正常語速授課,在觀看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播放器的功能或加快或減慢教師的講課語速,據(jù)統(tǒng)計,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語速稍快的視頻。
(2)吸引注意力的方法
MOOCs視頻中要穿插簡單短小的測試題,以幫助學生保持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設計講課視頻的時候,可以如同上課一樣說:這里我們提一個問題。此外,在錄制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要經(jīng)常在PPT上做標記,寫板書,讓鏡頭處于“動”的狀態(tài),尤其是沒有教師形象出鏡的時候,否則學生長時間對著一塊靜止的畫面聽教師講課,很容易走神,光標或手寫筆就起到了課堂教鞭的作用,牽引學生的視線和注意力。此外,還可以充分發(fā)揮手寫筆的優(yōu)勢,涉及到一些公式推導、畫圖、重點強調等,可以在屏幕上如同寫板書一般。
(3)允許出錯或留白
如果錄制過程出現(xiàn)錯誤,教師也不要停下來,可以忽略說錯的部分,重新說一遍正確的內(nèi)容即可,然后繼續(xù)往下進行,通過后期剪輯可以讓視頻保持連貫。同時,教師還可以在錄制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一些中斷,整理后續(xù)的思路后再繼續(xù)錄制,然后通過后期進行剪輯合成。
4.后期支持:剪輯與合成
后期制作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①剪掉錯誤內(nèi)容,這是最基本的要求;②根據(jù)最初的腳本設計,將一條音軌(教師的聲音)跟兩條視頻軌(PPT錄屏、教師形象)合成;③通過后期剪輯實現(xiàn)教師的課堂節(jié)奏,這是后期剪輯的一個較高要求,需要后期編輯人員跟教師緊密配合。在這個過程中,視頻剪輯人員要做“減”與“加”。首先,教師在錄制視頻的時候速度可以放慢,也可以隨時停下思考。視頻剪輯人員通過后期“減”掉冗余部分,將其編輯成為連續(xù)緊湊的視頻。其次,教師在重點講解知識,甚至需要給學生一定思考時間的時候,不必在錄制時停留很長時間。后期剪輯人員可以通過“加”測驗題、補充文字提示、固定畫面等手段完成。
我們都知道,在實體課堂中,一堂好課是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的,MOOC課程也應該這樣。如果說實體課的精彩靠的全是教師講臺上的表現(xiàn),那么在MOOC中,則需要教師和后期編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師鏡頭前的表現(xiàn)和后期編輯的技術輔助。后期編輯人員需要對自己所編輯的課程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而且要與授課教師不斷進行溝通,掌握教師的授課意圖。在這個過程中,視頻編輯人員需要用鏡頭語言展現(xiàn)出教師講課的魅力。
四、結束語
在進行MOOCs視頻制作的時候,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錄制方式。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方式操作容易、制作效率高,但也需要PPT設計、拍攝、剪輯合成等各個階段緊密配合。在整個過程中要有一個統(tǒng)籌全局的腳本,這個腳本需要跟PPT設計結合,規(guī)劃拍攝鏡頭,為剪輯合成提供依據(jù)??傊?,在整個MOOCs視頻的制作過程中,要有統(tǒng)籌兼顧、一盤棋的思想。
(編輯:魯利瑞)
(2)鏡頭表演指導
在視頻錄制過程中,教師要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講課,很多教師會顯得局促、緊張。在一些論壇上有人說中國教師授課有個特點:鏡頭前表情嚴肅呆板,講課開始和結束時都會“詭異”一笑。其實,教師不是影視演員,沒有受過專門的表演訓練,所以在錄制視頻課程的時候會緊張、表情僵硬,甚至語無倫次也都是很正常的。
在內(nèi)錄式視頻中,教師的形象不會一直出現(xiàn),因此視頻編輯人員可以提前跟教師溝通,設計好需要教師出鏡的地方,比如講解重點知識、現(xiàn)場演示的時候,這時候教師就要注意自己錄制時候的眼神和手勢。此外,不同的內(nèi)容要設計不同的景別,有的時候需要教師的特寫鏡頭,以模擬跟學生的眼神交流,有的時候需要中景,方便教師演示??傊處熜枰ㄟ^肢體語言,跟看不見的未來的遠程學生產(chǎn)生互動和交流,使學生產(chǎn)生“老師在對我說”的感受,從而注意力更集中。
(3)補拍或替換鏡頭
首先,在錄制效果不理想或者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可以補拍,這是視頻課程跟普通課堂相比的優(yōu)勢之一;另外,并不是只要出現(xiàn)了錯誤就一定得讓教師補拍,很多情況下可以通過后期剪輯修正錯誤,這也是技術支持教學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比如在內(nèi)錄過程中,教師的PPT標注出錯了,后期編輯人員可以自己補錄PPT,然后再跟教師之前錄制的音軌合成,而不需要教師親自補拍。
3.錄制過程中其他的注意問題
(1)錄制時長及語速
MOOCs視頻不要太長,6-10分鐘最好,一般要控制在15分鐘以內(nèi);教師不需要像面授課堂反復強調某個知識點,因為視頻學生可以觀看多次;教師可以按照正常語速授課,在觀看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播放器的功能或加快或減慢教師的講課語速,據(jù)統(tǒng)計,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語速稍快的視頻。
(2)吸引注意力的方法
MOOCs視頻中要穿插簡單短小的測試題,以幫助學生保持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設計講課視頻的時候,可以如同上課一樣說:這里我們提一個問題。此外,在錄制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要經(jīng)常在PPT上做標記,寫板書,讓鏡頭處于“動”的狀態(tài),尤其是沒有教師形象出鏡的時候,否則學生長時間對著一塊靜止的畫面聽教師講課,很容易走神,光標或手寫筆就起到了課堂教鞭的作用,牽引學生的視線和注意力。此外,還可以充分發(fā)揮手寫筆的優(yōu)勢,涉及到一些公式推導、畫圖、重點強調等,可以在屏幕上如同寫板書一般。
(3)允許出錯或留白
如果錄制過程出現(xiàn)錯誤,教師也不要停下來,可以忽略說錯的部分,重新說一遍正確的內(nèi)容即可,然后繼續(xù)往下進行,通過后期剪輯可以讓視頻保持連貫。同時,教師還可以在錄制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一些中斷,整理后續(xù)的思路后再繼續(xù)錄制,然后通過后期進行剪輯合成。
4.后期支持:剪輯與合成
后期制作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①剪掉錯誤內(nèi)容,這是最基本的要求;②根據(jù)最初的腳本設計,將一條音軌(教師的聲音)跟兩條視頻軌(PPT錄屏、教師形象)合成;③通過后期剪輯實現(xiàn)教師的課堂節(jié)奏,這是后期剪輯的一個較高要求,需要后期編輯人員跟教師緊密配合。在這個過程中,視頻剪輯人員要做“減”與“加”。首先,教師在錄制視頻的時候速度可以放慢,也可以隨時停下思考。視頻剪輯人員通過后期“減”掉冗余部分,將其編輯成為連續(xù)緊湊的視頻。其次,教師在重點講解知識,甚至需要給學生一定思考時間的時候,不必在錄制時停留很長時間。后期剪輯人員可以通過“加”測驗題、補充文字提示、固定畫面等手段完成。
我們都知道,在實體課堂中,一堂好課是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的,MOOC課程也應該這樣。如果說實體課的精彩靠的全是教師講臺上的表現(xiàn),那么在MOOC中,則需要教師和后期編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師鏡頭前的表現(xiàn)和后期編輯的技術輔助。后期編輯人員需要對自己所編輯的課程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而且要與授課教師不斷進行溝通,掌握教師的授課意圖。在這個過程中,視頻編輯人員需要用鏡頭語言展現(xiàn)出教師講課的魅力。
四、結束語
在進行MOOCs視頻制作的時候,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錄制方式。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方式操作容易、制作效率高,但也需要PPT設計、拍攝、剪輯合成等各個階段緊密配合。在整個過程中要有一個統(tǒng)籌全局的腳本,這個腳本需要跟PPT設計結合,規(guī)劃拍攝鏡頭,為剪輯合成提供依據(jù)。總之,在整個MOOCs視頻的制作過程中,要有統(tǒng)籌兼顧、一盤棋的思想。
(編輯:魯利瑞)
(2)鏡頭表演指導
在視頻錄制過程中,教師要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講課,很多教師會顯得局促、緊張。在一些論壇上有人說中國教師授課有個特點:鏡頭前表情嚴肅呆板,講課開始和結束時都會“詭異”一笑。其實,教師不是影視演員,沒有受過專門的表演訓練,所以在錄制視頻課程的時候會緊張、表情僵硬,甚至語無倫次也都是很正常的。
在內(nèi)錄式視頻中,教師的形象不會一直出現(xiàn),因此視頻編輯人員可以提前跟教師溝通,設計好需要教師出鏡的地方,比如講解重點知識、現(xiàn)場演示的時候,這時候教師就要注意自己錄制時候的眼神和手勢。此外,不同的內(nèi)容要設計不同的景別,有的時候需要教師的特寫鏡頭,以模擬跟學生的眼神交流,有的時候需要中景,方便教師演示??傊處熜枰ㄟ^肢體語言,跟看不見的未來的遠程學生產(chǎn)生互動和交流,使學生產(chǎn)生“老師在對我說”的感受,從而注意力更集中。
(3)補拍或替換鏡頭
首先,在錄制效果不理想或者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可以補拍,這是視頻課程跟普通課堂相比的優(yōu)勢之一;另外,并不是只要出現(xiàn)了錯誤就一定得讓教師補拍,很多情況下可以通過后期剪輯修正錯誤,這也是技術支持教學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比如在內(nèi)錄過程中,教師的PPT標注出錯了,后期編輯人員可以自己補錄PPT,然后再跟教師之前錄制的音軌合成,而不需要教師親自補拍。
3.錄制過程中其他的注意問題
(1)錄制時長及語速
MOOCs視頻不要太長,6-10分鐘最好,一般要控制在15分鐘以內(nèi);教師不需要像面授課堂反復強調某個知識點,因為視頻學生可以觀看多次;教師可以按照正常語速授課,在觀看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播放器的功能或加快或減慢教師的講課語速,據(jù)統(tǒng)計,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語速稍快的視頻。
(2)吸引注意力的方法
MOOCs視頻中要穿插簡單短小的測試題,以幫助學生保持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設計講課視頻的時候,可以如同上課一樣說:這里我們提一個問題。此外,在錄制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要經(jīng)常在PPT上做標記,寫板書,讓鏡頭處于“動”的狀態(tài),尤其是沒有教師形象出鏡的時候,否則學生長時間對著一塊靜止的畫面聽教師講課,很容易走神,光標或手寫筆就起到了課堂教鞭的作用,牽引學生的視線和注意力。此外,還可以充分發(fā)揮手寫筆的優(yōu)勢,涉及到一些公式推導、畫圖、重點強調等,可以在屏幕上如同寫板書一般。
(3)允許出錯或留白
如果錄制過程出現(xiàn)錯誤,教師也不要停下來,可以忽略說錯的部分,重新說一遍正確的內(nèi)容即可,然后繼續(xù)往下進行,通過后期剪輯可以讓視頻保持連貫。同時,教師還可以在錄制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一些中斷,整理后續(xù)的思路后再繼續(xù)錄制,然后通過后期進行剪輯合成。
4.后期支持:剪輯與合成
后期制作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①剪掉錯誤內(nèi)容,這是最基本的要求;②根據(jù)最初的腳本設計,將一條音軌(教師的聲音)跟兩條視頻軌(PPT錄屏、教師形象)合成;③通過后期剪輯實現(xiàn)教師的課堂節(jié)奏,這是后期剪輯的一個較高要求,需要后期編輯人員跟教師緊密配合。在這個過程中,視頻剪輯人員要做“減”與“加”。首先,教師在錄制視頻的時候速度可以放慢,也可以隨時停下思考。視頻剪輯人員通過后期“減”掉冗余部分,將其編輯成為連續(xù)緊湊的視頻。其次,教師在重點講解知識,甚至需要給學生一定思考時間的時候,不必在錄制時停留很長時間。后期剪輯人員可以通過“加”測驗題、補充文字提示、固定畫面等手段完成。
我們都知道,在實體課堂中,一堂好課是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的,MOOC課程也應該這樣。如果說實體課的精彩靠的全是教師講臺上的表現(xiàn),那么在MOOC中,則需要教師和后期編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師鏡頭前的表現(xiàn)和后期編輯的技術輔助。后期編輯人員需要對自己所編輯的課程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而且要與授課教師不斷進行溝通,掌握教師的授課意圖。在這個過程中,視頻編輯人員需要用鏡頭語言展現(xiàn)出教師講課的魅力。
四、結束語
在進行MOOCs視頻制作的時候,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錄制方式。內(nèi)錄式視頻制作方式操作容易、制作效率高,但也需要PPT設計、拍攝、剪輯合成等各個階段緊密配合。在整個過程中要有一個統(tǒng)籌全局的腳本,這個腳本需要跟PPT設計結合,規(guī)劃拍攝鏡頭,為剪輯合成提供依據(jù)。總之,在整個MOOCs視頻的制作過程中,要有統(tǒng)籌兼顧、一盤棋的思想。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