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川
(長江大學 文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楚辭學是一門古老的顯學,歷代研究蔚為大觀,成果豐碩[1]。楚辭學在明代的興盛與明代學術文化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并形成特色。明代楚辭輯注本以及有關著作約有十幾種存世,汪瑗的《楚辭集解》是其中成就較大的之一,代表了明代諸家楚辭注本的特點。前輩學者金開誠、黃靈庚、毛慶、熊良智等諸位先生對汪瑗的楚辭學研究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本文謹尋前輩學者項背,重識汪瑗楚辭學文獻,從他的楚辭學研究方法、學術史觀念以及學術著述語言特色等方面進行論述。
汪瑗是明代重要的楚辭學者,代表著作為《楚辭集解》,為后世學人看重。熊良智先生推算汪瑗大概生于隆慶三年(1569年)[2]。汪瑗素與王世貞、李攀龍交善,深受“后七子”文學觀念的影響和浸潤。汪氏亦師從歸有光。歸氏深研經術,更喜古文,主唐宋派,反對“后七子”的復古主張。汪瑗與兩派皆有交游,或多或少受唐宋派和后七子不同文學主張的影響。歸有光評汪瑗:“平生博雅,攻古文辭,恬淡自修,不慕浮艷,優(yōu)游自適,無意功名,以著述為心,……非凡士也”[3](P1),實為中肯。
《楚辭集解》的版本有兩種:其一為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刊本,為汪瑗之子汪文英所刊刻;其二為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刊本,為汪氏之侄仲弘對前本進行修改、補刻之刻本。今北京圖書館和日本上野圖書館有藏。
《楚辭集解》全書共八卷。集解前有歸有光為集解所作之序、焦竑所作序、汪氏自序、汪氏侄、子補紀以及《天問》注跋。后兩者為汪氏楚辭學文獻的考證提供了證據(jù)。其后為楚辭大、小序;《大序》錄班固、王逸、洪興祖、朱熹、劉勰、何喬新、王鏊等人楚辭學專論原文;《小序》則為王逸、洪興祖、朱嘉、吳訥對《楚辭》各篇所寫的序言,依篇次為類排列。這是對此前楚辭學術史的關注。大、小序后是集解部分,分解題和注釋,為汪瑗對楚辭文本的專門研究?!冻o蒙引》為楚辭閱讀提供字詞的疏通,方便閱讀,實為初學者的學習引導著作?!冻o考異》為楚辭版本學之考據(jù)集大成,收王逸本、洪氏本和朱熹本中離騷文本的異同,僅列舉異文,并逐一考證,體現(xiàn)了汪氏尊重前人學術成果的精神。
明代學術空疏,多談心情,不宗實務,經學衰落。但是,明代中葉以來,社會危機加重,理學內部為適應這一社會變化,出現(xiàn)了反對空談義理的實學風氣。同時,在西方科學技術文化的推動下,明代學術亦出現(xiàn)了經世致用的學術傾向。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明代實學的產生。汪瑗的楚辭學研究,就是在這樣的學術研究背景下進行的。
首先,汪瑗的楚辭學研究方法十分注重博采楚辭學研究專著、注本等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汪氏自言:“其有洞而無疑者,則從而尊之;有隱而未耀者,則從而闡之;有諸家之論互為異同者,俾余弟珂博為搜采,余以已意斷之?!盵3](P4)焦竑亦言其“流覽既多,洞其得失,勒為此編。核者存之,謬者去之,未備者補之”[3](P3)。由此可見,汪氏是先對文獻進行核實,誤者不錄,無收錄或言之未詳盡者則考證而補充之。
其次,汪瑗的楚辭學研究注重創(chuàng)立新說。創(chuàng)立新說要建立在對楚辭作品有精深的研究并產生共鳴的基礎上,并且要深入體悟楚辭文本內在旨趣。明詩論家許學夷將讀騷辭之人分為三類,“凡讀騷辭,得其深永之妙,一倡三嘆而不能自己者,上也;得其窈冥恍惚、漫衍無窮、可喜可愕者,次也;得其金石宮商之聲、瑯瑯出諸喉吻而有遺音者,又次也?!盵4](P35)汪瑗即是讀楚辭作品中的“上者”。 汪瑗言:“閱其辭,會其意,想其當日憂傷之情,令人涕泗沾襟,掩卷太息而莫能已者?!盵3](P1)由此可知,汪氏研究楚辭的方法即是通過深入閱讀來把握文本,體悟作者內心真實情感,從而達到與屈原悲情的深切共鳴的藝術境界。也只有這樣,才能“發(fā)人之所未發(fā),悟人之所未悟,發(fā)以辯理,悟以證心”[3](P1)。當然,這與宋明之際的學術研究變化有關。宋之理學以義理釋詩,失卻詩之本性。明中葉后,文壇講心學、主性靈,把楚辭還原為文學作品來研究。因此,對《楚辭》有了更新的認識。汪氏言《離騷》時云:
王逸曰“離,別也。騷,愁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逼湔f是矣。然篇末雖有悲懷故鄉(xiāng)之語,而亂辭隨繼之曰:“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又終示以去楚意。是屈子雖未嘗去楚,而實未嘗不去楚也。其不去楚者,固不舍楚而他適;其終去楚者,又將隱遁以避禍也。
汪氏對王逸所言的觀點并不贊同。他認為離騷是去楚隱遁之意。需要說明的是,汪瑗對離騷的閱讀和分析已經突破了兩漢以降將離騷升華為經學附庸的學術習慣,從而達到以純文學的品讀方式來閱讀和理解楚辭了。
再次,汪瑗對楚辭的研究還注重以史為證即以歷史印證文學的方法。汪瑗用歷史事實來解決楚辭研究中的矛盾,增強了楚辭研究的可信度。對屈子作品系年考據(jù)是楚辭學研究中的熱門領域。自兩漢以來,屈子作品系年眾說紛紜。汪瑗研究屈子作品系年不入俗套,以史為證,文史結合,值得肯定。如《哀郢》一文,汪氏斷云:《哀郢》作于頃襄王二十一年”,其按語為文章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之述論:
瑗按:《史記·楚世家》,周成王時,封楚熊繹于丹陽,及楚文王自丹陽徙都江陵,謂之郢。后九世,平王城之。楚頃襄王之子為考烈王,考烈王二十二年徙都壽春,命曰東郢。屈平當考烈王徙壽春之時,死已久矣。此郢乃指江陵之郢,頃襄王時事也。[3](P171-172)
汪氏從《史記·楚世家》歷史典籍入手,考證《哀郢》中之郢的具體所指,通過分析,確定“郢”為江陵之郢。對于“哀”之理由,汪氏則闡述為:
秦“攻楚而拔之,遂取郢,更東至竟陵,以為南郡,燒墓夷陵,襄王兵散敗走,遂不復戰(zhàn),東北退保于陳城。而江陵之郢不復為楚所有矣。秦又赦楚罪人遷之東方,屈原亦在罪人赦遷之中。悲故都之云亡,傷主上之敗辱,而感己去終古之所居,遭讒妒之永廢,此《哀郢》之所由作也?!盵3](P172)
汪瑗從作家作品與時代的聯(lián)系出發(fā),以楚史中關于楚頃襄王戰(zhàn)敗的史實作為考證依據(jù),由“哀”字切入,一改前人主觀臆斷的方法,斷定《哀郢》所作時間為白起拔郢當年,符合史實,令人信服。另外,汪氏也采用了以歷史事實作為證據(jù)對《懷沙》和《橘頌》諸篇進行考察,影響較大。
最后,汪瑗的楚辭學研究還與輿地學相結合。他首開將輿地學與楚辭研究相結合之法。汪氏在考異之后,更附圖九幅:《九重圖》、《南北二極圖》、《十二支宮屬分野宿度圖》、《日月五星周天圖》、《太陽平道之圖》、《列星圖》、《明鬼晦朔弦望圖》、《山海輿地全圖》、《古今州域新上量河道輿圖》。前七者為天文圖,后七者為輿地圖。有研究者認為非汪氏所作,證據(jù)不足。更有學者傾向于為汪氏所作。這些地圖對讀者了解和研究屈原的作品有很高的價值。這種方法,體現(xiàn)了汪瑗不拘于前人之法的學術精神,更值得后世學習。
明代學人已有自覺的學術史觀念。黃宗羲的《明儒學案》就是例證,它對汪瑗有很大影響。這種立足整體、專注學術研究的做法在汪瑗楚辭學術史觀念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
首先,汪瑗注重楚辭學術內在體系的建構。汪瑗收集楚辭學論著特別是楚辭學的專論原則有三:一是原文收錄,二是選擇論斷精要者,三是依時間順序,擇錄各朝具代表之楚辭注本序文。楚辭大序共收十一篇,是對明代前楚辭的重要注本序文的收集與匯編,注重對屈原及楚辭的整體論述,可考見西漢至明中期歷代學者評屈原及《楚辭》概況,體現(xiàn)汪氏注重楚辭學研究歷史的觀念;楚辭小序則注重收集歷代注家對楚辭文本的論述,主要收錄三家,為漢王逸、宋洪興祖、朱熹。在汪氏看來,楚辭學唯漢、宋兩朝為興盛。東漢王逸之注本是我國最早的楚辭注本,為楚辭學史上的豐碑,是汲取了此前楚辭學不同研究路子的學術成果。宋洪興祖之注本,一是因其完備,二是訂正王氏章句,實為對王氏楚辭學的傳承與發(fā)揮之作。朱熹作楚辭之注亦為汪氏所推崇。綜合來看,汪氏對楚辭學史的觀念既體現(xiàn)在注重楚辭學內在的學術演進和傳承;還體現(xiàn)在從時代的主流文化特色出發(fā),擇楚辭之權威注本。
其次,重視當代學人的研究成果。汪氏不僅注重歷史上楚辭研究的重要注本、觀點及成就,他還比較注重對當代楚辭學研究觀點的收錄。這種做法本身就是更加貼近文學本身發(fā)展規(guī)律,體現(xiàn)了明代學人更加重視文學理論對于評析文學作品的指導作用,并比較自覺地將屈原的賦篇作為單純的文學作品來進行研究。汪氏注重當代楚辭學研究,體現(xiàn)在序言中他對當代學人的論述的收集,他對焦竑的楚辭學學術史觀念的接受,以至于全序引用至書中。此序實為焦竑楚辭學之論斷觀點。選擇焦竑的文字,實因焦氏對楚辭注本有比較清晰的學術認識:
漢武帝命淮南安為《楚辭傳》,旦受命,食時而奏。意特離析篇段,便于披誦云耳。嗣是班固、賈逵間有論著,今軼不傳。王逸始注《楚詞》十七卷。嗣是洪興祖、晁無咎、周少隱、林應辰、黃長睿莫不各有論撰,而莫備于朱子之書,讀者皆知尊用之。[3](P3)
此段文字很重要,焦竑細數(shù)了兩漢以來楚辭學之重要注家。從內在學術邏輯上看是在考查楚辭學從兩漢至宋代的傳播;從學術史觀念上看是在構建楚辭學的學術發(fā)展史。同時,焦氏還對汪氏之集解作出了評價:“余竊觀其書,殆有意錯綜諸家而折衷之,非茍然者?!盵3](P3)焦竑的評價可謂中肯,也充分體現(xiàn)了汪瑗對焦竑楚辭學學術研究的認可和接受。
從整體看,明代的楚辭學在思想及研究方法上都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學人著書立說的初衷都是希望有更多的讀者接受和認可。在市民階層勃興的明代,市民成了最廣大的受眾和閱讀群體,而市民的文化水平很有限。于是,語言通俗化成為明代著述的一個特色。汪瑗楚辭學研究成果也體現(xiàn)了語言通俗化的特色。
首先,對用字情況進行隨文注釋或解釋。如引班孟堅《離騷解序》,“多稱昆侖、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政(政與正同)”。又如引王逸《楚辭章句序》,“于是楊、墨、鄒、孟、孫、韓之徒,各以所知著造傳記,或以述古,或以明世(幾字一作咸以名世)。集解之中,對字詞的解釋也十分詳細,對當時人所共識的字詞仍作出細致的解釋,如對《離騷》之“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句的解釋為:“瞻,臨視也。顧,還視也。瞻前顧后,猶言左顧右盼,博覽遍觀之意。前后二字要活看,不可太滯”,實為典型。其次,對諸版本不同用字、用詞補充說明,如“而屈原履忠被譖,憂悲愁思(一云憂愁思憤)”。 再次,交待闕文,便通文意。如引王逸《楚辭章句序》時,“自(一有孔丘字)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詞賦”。最后,相異觀點,補充說明,以存各說。如引劉勰《辨騷》云:“班固以為露才揚己,忿懟沉江。羿澆二姚,與左氏不合(《離騷》用羿澆等事,正與左氏合。孟堅所云,謂劉安說耳)”。
綜上所述,汪瑗不僅是一位楚辭學的注家,而且是一位具有明確和自覺學術史觀的學者。在注解楚辭方面,他博采眾長、推陳出新,以史證詩、眾學相參;在楚辭學史體系建構上,他既注重梳理歷史上楚辭學的研究脈落,也十分注重同時代的觀念和方法。在著作的撰寫上,他考慮到著作的接受和傳播,具有通俗化的特點。他的楚辭研究及其成果在明代楚辭研究以及楚辭學的構建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學術史意義。
參考文獻:
[1]潘嘯龍,毛慶.楚辭著作提要[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熊良智.楚辭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2.
[3]汪瑗.楚辭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4]許學夷.詩源辯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