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速公路綠化帶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

2014-03-25 02:22:24史常青趙廷寧郭小平
關(guān)鍵詞:陰坡隔離帶陽坡

駱 漢,史常青,田 佳,趙廷寧,郭小平

(1 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 水土保持學(xué)院,北京 100083;2 寧夏大學(xué) 農(nóng)學(xué)院,寧夏 銀川 750021)

“生態(tài)公路”作為科學(xué)的公路建設(shè)理念,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已經(jīng)成為未來公路建設(shè)的發(fā)展方向[1],而公路綠化是生態(tài)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植被作為邊坡綠化的主體,需要足夠的邊坡土壤水分維持其生長。除少量通過人工養(yǎng)護(hù)澆水外,高速公路邊坡土壤水分主要依靠天然降雨,邊坡綠化的幼苗很難得到足夠的水分供應(yīng),加之高溫和干旱,高速公路邊坡植被發(fā)黃、萎蔫以及長勢衰弱的情況屢見不鮮[2]。要解決邊坡綠化植被生長的問題,更好地完成公路生態(tài)綠化的目標(biāo),首先要了解高速公路邊坡土壤水分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才能夠更合理地選配植物和灌溉養(yǎng)護(hù)。

了解土壤水分的空間變異及時間動態(tài)特征,有助于在水文過程與生態(tài)格局之間建立定量的聯(lián)系[3]。李洪建等[4]分析了黃土高原土壤水分變化的時空特征。姚淑霞等[5]對科爾沁地區(qū)不同類型沙地土壤水分隨時間及土層厚度變化的過程及特征進(jìn)行了研究。高磊[6]則深入探討了土壤水分時間穩(wěn)定性以及相關(guān)變量的空間尺度性。何其華等[7]則指出降水是影響土壤水分的最主要因素。高速公路處在一個特殊環(huán)境條件下,但關(guān)于高速公路邊坡土壤水分的研究相對較少[8]。為此,本試驗針對廊涿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平地、陰坡和陽坡的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進(jìn)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高速公路邊坡土壤水分的特點,為高速公路邊坡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及公路的生態(tài)綠化提供基礎(chǔ)資料和科學(xué)依據(jù)。

1 研究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廊涿高速中部的固安縣,處于河北平原,地理位置為東經(jīng)116°07′~116°27′,北緯39°08′~39°30′。該區(qū)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雨熱同季,干寒同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溫差較大,年平均降水量569.1 mm。土壤為永定河沖積-淤積母質(zhì)類型。沿線植被較多,主要有狗尾草(Setariaviridis(L.) Beauv.)、五葉地錦(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Planch)、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鐵桿蒿(ArtemisiasacrorumLedeb.)、灰菜(ChenopodiumalbumL.)、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豬毛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 Kit.)等。

2 研究方法

于2009年4-11月,在廊涿(廊坊-涿州)高速公路固安東收費站附近,分別設(shè)置A、B、C、D 4個觀測點,其中A(N:39°25′20.3″、E:116°24′24.0″,H 18 m)為陰坡觀測點,B(N:39°25′19.1″、E:116°24′23.5″,H 18 m )為陽坡觀測點,C(N:39°25′18.9″、E:116°24′22.9″,H 17 m)為平地觀測點,D(N:39°25′20.9″、E:116°24′23.9″,H 22 m)為中央隔離帶觀測點(圖1)。各觀測點土壤及植被狀況如表1所示。

表 1 高速公路綠化帶各觀測點土壤及植被狀況

續(xù)表 1 Continued table 1

圖1 高速公路綠化帶各定位觀測點的平立面圖(單位:m)

運用烘干法(105 ℃)測定土壤體積含水率。在平地和中央隔離帶均按照對角線法采集土樣,每次各取土樣9個,測定土樣體積含水率,將其平均值作為平地和中央隔離帶的土壤含水量;在陽坡和陰坡觀測點按照坡上(3個)、坡中(3個)、坡下(3個)取樣,每個坡面每次取土樣9個,測定土樣體積含水率,將其平均值作為陽坡和陰坡的土壤含水量。按照不同土層深度取樣,土層深度分別為0~10 cm, 10~20 cm和 20~40 cm。4個觀測點每月各取土樣5次,測定土樣體積含水率,將其平均值作為各觀測點當(dāng)月土壤含水量。降雨量由安裝在試驗區(qū)的Davis小型氣象站自動記錄得到。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高速公路綠化帶土壤水分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

圖2是2009年4-11月各觀測點(陽坡、陰坡、平地及中央隔離帶)土壤水分(0~40 cm)和降雨量的月變化圖。由圖2可以看出,各觀測點土壤水分的季節(jié)性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顯著,且與降雨規(guī)律一致。4-5月,由于氣溫的回升,植物根系活動逐漸活躍,蒸騰耗水增加,加上北方春天的多風(fēng)大風(fēng)天氣,使得土壤水分大量蒸散,雖有少量降雨,但無法補(bǔ)給土壤水分的大量消耗,各觀測點土壤含水量持續(xù)下降;5-8月,氣溫進(jìn)一步升高,植物枝繁葉茂,植物蒸騰和土壤蒸散帶走大量土壤水分,但是雨季帶來了充足的降水,使得土壤水分得以較好的補(bǔ)充和積累,各觀測點土壤含水量迅速增加;8-10月,氣溫仍然較高,植物蒸騰量和土壤蒸散量較大,但隨著雨季的結(jié)束,降雨量大幅減少,缺少了足夠的水分補(bǔ)給,各觀測點土壤含水量逐漸降低;10-11月,正值深秋和初冬,溫度明顯降低,植物停止生長,根系活動和土壤蒸散微弱,各觀測點土壤水分消耗小,又有少量雨雪的補(bǔ)充,各觀測點土壤含水量穩(wěn)中有升。

陽坡、陰坡、平地及中央隔離帶4個觀測點(0~40 cm)4-11月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別為10.14%,10.99%,8.49%和16.51%??芍醒敫綦x帶的平均土壤含水量較高,而平地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相對較低,陽坡和陰坡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無顯著差異。中央隔離帶的特殊構(gòu)型(新澤西式砼護(hù)欄)可以較好地保持水土,這是其平均土壤含水量較高的主要原因[9]。平地的平均土壤含水量較低,主要是由于在平地下多為高速公路建筑棄渣,主要組成物為混凝土塊,漏水漏肥。而陽坡和陰坡的六棱花飾護(hù)坡能起到一定的防風(fēng)蓄水作用,使其土壤含水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10]。

圖2 高速公路綠化帶各觀測點土壤含水量及降雨量的月變化

3.2 高速公路綠化帶土壤水分的空間變化規(guī)律

變異系數(shù)(CV)是反映土壤水分變化程度的主要指標(biāo),用它來研究土壤水分的變化程度,劃分邊坡土壤水分垂直變化的層次[11]。

表2是高速公路綠化帶各觀測點不同土層深度土壤水分的變異系數(shù)。由表2可以看出,表層(0~10 cm)和下層(10~20 cm)的土壤水分波動較大,變異系數(shù)平均值為28.39%和24.85%,接近或超過了25%,因此將這2層(0~20 cm)合稱為速變層。該層是近地面土層,主要受降水、溫度、通風(fēng)狀況等氣象因子以及人為活動的影響較大,有吸收雨水快、蒸散快、干濕變動頻繁、變異系數(shù)大等特點。深層(20~40 cm)土壤含水量的變化明顯減弱,但變異系數(shù)平均值(19.41%)仍在20%左右,因此將這層稱為活躍層。該層受外界氣象因子影響減小,但植物根系密集,是草本根系的主要分布區(qū)。由于植物對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和蒸騰散失,土壤水分變化仍然較為活躍。另外,不同土層深度下平地和中央隔離帶的土壤水分變異系數(shù)均大于陽坡和陰坡,這主要是由于平地下的高速公路建筑棄渣和中央隔離帶的特殊結(jié)構(gòu)所致。

表 2 高速公路綠化帶各觀測點不同土層深度土壤水分的變異系數(shù)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各觀測點的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大趨勢,深層的土壤含水量要明顯高于表層。這主要是由于深層土壤受蒸散及溫度等外界條件影響較小,而表層土壤蒸發(fā)強(qiáng)烈,易失水。陽坡、陰坡和中央隔離帶的土壤含水量在10~20 cm土層增加幅度較大,在20~40 cm土層增加幅度減緩。而平地在0~10 cm和10~20 cm土層土壤含水量差距較小,在20~40 cm土層土壤含水量逐漸增大,至土層深度為40 cm時土壤含水量較高,為9.27%,但仍為各觀測點中最小。陽坡表層(0~10 cm)土壤由于受太陽輻射及土壤蒸散等的影響,土壤含水量相對較小,小于陰坡表層土壤含水量,但隨土層深度的增加,陽坡土壤含水量增大較快,深層(20~40 cm)的土壤含水量(平均值12.23%)大于陰坡(平均值11.18%)。中央隔離帶深層(20~40 cm)土壤含水量最大,平均值為18.64%,比0~20 cm土層平均土壤含水量高4.26%。另外,在0~40 cm土層,平地觀測點的土壤含水量在4個觀測點中最低,中央隔離帶最高,與圖2結(jié)果一致。

圖3 高速公路綠化帶各觀測點土壤水分隨土層深度的變化

4 討 論

土壤水分的時間變化取決于各個時期水量平衡要素之間的關(guān)系。水分收入大于消耗, 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反之則減少[12]。高速公路邊坡土壤水分的季節(jié)性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顯著,這與其他學(xué)者對林地[13]、沙地[5]、旱地[12]等土壤水分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土壤水分的空間變化規(guī)律主要受水分向下的入滲再分布、向上的蒸發(fā)移動[11]以及植物根系吸水等過程所支配。對于其他立地類型土壤水分的空間變化研究,土層深度一般可以達(dá)到2~3 m,根據(jù)變異系數(shù)的不同,可以劃分到次活躍層、相對穩(wěn)定層等,而對于高速公路邊坡這種特殊的立地類型,土層較淺,故本研究中土樣采集深度最大為40 cm。由于土層深度相對較淺,受外界氣象因子及人為因素等的影響較為嚴(yán)重,高速公路綠化帶各觀測點不同土層深度的土壤水分變異系數(shù)均較大,因此只分為2個層次,即速變層(0~20 cm)和活躍層(20~40 cm)。另外,由于高速公路特殊的環(huán)境特點,平地下大量的建筑棄渣,導(dǎo)致土壤結(jié)構(gòu)疏松,漏水漏肥,土壤水分相對較低,變異系數(shù)較大。中央隔離帶由于其特殊的構(gòu)型(新澤西式砼護(hù)欄),可以較好地保持水土,減少水分的蒸散,土壤水分條件較好。

5 結(jié) 論

高速公路綠化帶各觀測點土壤水分的季節(jié)性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明顯,且與降雨規(guī)律一致。5-10月的土壤水分條件最好。土壤水分的空間變化可分為速變層(0~20 cm)和活躍層(20~40 cm)2個層次。各觀測點中,中央隔離帶的土壤水分條件最好,陰坡和陽坡次之,平地土壤水分條件最差。

[參考文獻(xiàn)]

[1] 張世勛.生態(tài)公路的淺析 [D].吉林長春:吉林大學(xué),2010.

Zhang S X.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highway [D].Changchun,Jilin:Jilin University,2010.(in Chinese)

[2] 楊 勇,曹 斌,王榮印.保水劑在公路綠化中的應(yīng)用技術(shù)研究 [J].華東公路,2002(3):74-76.

Yang Y,Cao B,Wang R Y.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of water retaining agent in highway greening [J].East China Highway,2002(3):74-76.(in Chinese)

[3] 張瑞國,王克勤,陳奇伯,等.昆明市松華壩水源區(qū)不同利用類型坡地氮素輸移規(guī)律研究 [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1):47-50.

Zhang R G,Wang K Q,Chen Q B,et al.Nitrogen loss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use slope field in Songhua dam reservoir of Kunming [J].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9,16(1):47-50.(in Chinese)

[4] 李洪建,王孟本,柴寶峰.黃土高原土壤水分變化的時空特征分析 [J].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2003,14(4):515-519.

Li H J,Wang M B,Chai B F.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n Loess Plateau [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3,14(4):515-519.(in Chinese)

[5] 姚淑霞,張銅會,趙傳成,等.科爾沁地區(qū)不同類型沙地土壤水分的時空異質(zhì)性 [J].水土保持學(xué)報,2012,26(1):251-258.

Yao S X,Zhang T H,Zhao C C,et al.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moisture in different dunes of Horqin sandy land [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2,26(1):251-258.(in Chinese)

[6] 高 磊.黃土高原小流域土壤水分時間穩(wěn)定性及空間尺度性研究 [D].北京:中國科學(xué)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2012:1-3.

Gao L.Temporal stability and the spatial scaling of soil moisture in a small watershed on the Loess Plateau [D].Beijing:Research Cente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China Academy of Science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2012:1-3.(in Chinese)

[7] 何其華,何永華,包維楷.干旱半干旱區(qū)山地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 [J].山地學(xué)報,2003,21(2):149-156.

He Q H,He Y H,Bao W K.Research on dynamics of soil moisture in arid and semiarid mountainous areas [J].Journal of Mountain Research,2003,21(2):149-156.(in Chinese)

[8] 劉 浩,艾應(yīng)偉,陳黎萍,等. 道路邊坡土壤水分空間變異性研究 [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241-243.

Liu H,Ai Y W,Chen L P,et al.Study on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water moisture of the road slope [J].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8,15(1):241-243.(in Chinese)

[9] 魏義長,康玲玲,王云璋,等.水土保持措施對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以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區(qū)為例 [J].水土保持學(xué)報,2003,17(5):1-3.

Wei Y C,Kang L L,Wang Y Z,et al.Effec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on soil physical behaviors:Taking world bank’s loan project area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n Loess Plateau as example [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3,17(5):1-3.(in Chinese)

[10] 王曉東,張洪江,李 猛,等.高速公路建設(shè)中不同邊坡風(fēng)力侵蝕特性:以銀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為例 [J].水土保持通報,2007,27(3):97-101.

Wang X D,Zhang H J,Li M,et al.Characteristics of wind erosion on different side slopes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from Tongxin to Guyuan [J].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7,27(3):97-101.(in Chinese)

[11] 李開元,韓仕峰,曹雄飛,等.陜北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旱地土壤水分動態(tài) [J].水土保持通報,1990,10(6):21-25.

Li K Y,Han S F,Cao X F,et al.Soil water dynamics in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J].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90,10(6):21-25.(in Chinese)

[12] 張國勝,徐維新,董立新,等.青海省旱地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 [J].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1999,17(1):50-56.

Zhang G S,Xu W X,Dong L X,et al.A study on laws of the variation of soil water dynamics in arid areas of Qinghai Province [J].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1999,17(1):50-56.(in Chinese)

[13] 陳海濱,孫長忠,安 鋒,等.黃土高原溝壑區(qū)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的研究 [J].西北林學(xué)院學(xué)報,2003,18(4):13-16.

Chen H B,Sun C Z,An F,et al.A study on forest soil water feature of Loess Plateau gully and hilly region [J].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 University,2003,18(4):13-16.(in Chinese)

猜你喜歡
陰坡隔離帶陽坡
分析森林防火隔離帶的重要性及其建設(shè)方法
花卉(2023年18期)2023-10-17 04:00:41
阿爾泰山天然林不同采伐坡向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山坡羊
接壩山區(qū)陡坡地段不同坡向油松造林生長狀況分析
淺談防火隔離帶的設(shè)置
不同坡向 坡位對祁連圓柏生長的影響
冀西北陽坡硅藻土礦地質(zhì)特征及應(yīng)用前景
有關(guān)林線高低問題
森林防火隔離帶的設(shè)置
许昌市| 蒲城县| 八宿县| 塔城市| 长武县| 星子县| 宾川县| 日土县| 三都| 衡水市| 将乐县| 金沙县| 晋中市| 辽源市| 蕲春县| 常德市| 阳春市| 石渠县| 汨罗市| 万州区| 夏津县| 兴山县| 海安县| 探索| 荣昌县| 甘南县| 西贡区| 麟游县| 家居| 海门市| 介休市| 江山市| 揭东县| 宜宾县| 孟村| 蛟河市| 广安市| 马龙县| 昭平县| 中方县|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