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高中英語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所以對于高中階段的英語科目的教學把握要切實的從質(zhì)量中提高,閱讀是英語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其能力的高低也影響著學生考試成績是否優(yōu)越,所以對于英語中的閱讀教學要增強其重要性的強調(diào),而且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十分必要。通過以高中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論點,結(jié)合實例對其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高中英語英語閱讀能力英語教學能力培養(yǎng)無論在漢語的學習還是英語的學習中,閱讀都是作為一種基本的學習能力存在著。閱讀能力的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而有時對于母語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都有一定的難度,何況英語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會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而且高中的英語閱讀能力,其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性是建立在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基礎(chǔ)上的,也是其提高英語各方面教學的重要途徑。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興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礎(chǔ)之上的,是人們希望認識某種事物或者喜好某種活動的一種傾向,它不是憑空的想象,而是在實際的生活與實踐過程中漸漸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因此興趣在學習方面決定了學習者能否成功的進行學習的關(guān)鍵因素,而在英語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也必須將興趣的激發(fā)放在首位,盡最大的努力提升學生閱讀的欲望。
1.閱讀教學中對于選擇的材料不能太難,最好先從適中的程度開始,題材要選擇吸引人的,具有新鮮感、趣味性和時代感的最佳,這樣能夠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才能更具備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作用。
2.對于閱讀問題提出一定要從多方面注意,考慮其是否有趣味性、討論價值以及啟發(fā)作用,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會有最大的空間來便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對熟悉的內(nèi)容以第二語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提出的問題要以激發(fā)思維、強化動機為目的,創(chuàng)建疑問式情景,采取懸念激發(fā)的手段,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例如,學了外研社英語山東教材《BOOK3》Module3“The Violence of Nature”后要求學生思考:What can we do with the nature?How important is the nature to our life?學生結(jié)合所學學習課文和自己的思考,回答出很多有價值的想法,對其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起一定作用。For example,we should save every drop of water and plant as more trees as possible to prevent the sandstorm.除了課本上給出的自然災害的例子之外,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更多的相關(guān)災難的圖片,然后讓學生用英語表述熟悉的內(nèi)容,使語言運用建立在感知的基礎(chǔ)上。
3.在做一些閱讀訓練時候,要注意根據(jù)不同的學生設計題型,因人而異的同時也要因材施教,能最大范圍地實現(xiàn)最佳閱讀效果。
二、結(jié)合教學實例對閱讀方法進行剖析
本例為N校高一(7)班的同常教學,小班制,23人,材料選自《新概念英語》第三冊第7課,244字,16句,平均句長15.3字,主題涉及經(jīng)濟、社會和生活領(lǐng)域。閱讀文本分兩小段,第一段是議論現(xiàn)實生活中的殘鈔現(xiàn)象及產(chǎn)生原因,第二段講述了一對英國未婚夫婦“微波爐烤錢包”的異事與如何通過銀行彌補損失的一個故事。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教師設計了標題討論、故事互動和聽后問答幾個主要活動。在標題討論階段,教師有以下幾問:
1.What does“Mutilated Ladies”mean?Have a guess.
2.M1at mutilate means?
3.Who is the lady?
4.Here refers to what?
5.What might mean by saying“mutilated ladies”?
第一問后,學生沉默;第二問,學生給出答案“殘損的”;第三問,部分學生答“the Queen”,第四問,學生沉默,老師點名后答“the queen printedon the money.”此時,不少學生已經(jīng)了然于心了。第五問,學生能較容易地回答出來了。
接下來,教師將其關(guān)聯(lián)到學生生活,并為下文講的故事作鋪摯,教師用了一問:
Any such things happened to you?師生做簡單交流后,便進入了下一環(huán)節(jié)。
1.教師講述新聞軼事:An old man in a mountain village,lived a poor life,accumulated I 000RMB,did not give his daughter for safekeeping,instead,he hid it in the wall.Guess what happened (safekeeping為本課生詞)?
2.學生猜測:形成圖式。
3.教師公布:chewed by the rats(Chew是本課生詞).
4.教師續(xù)講:his daughter went to the local bank to see if they could get the money back.
5.教師發(fā)問:could they get back?
6.學生答問:圖式更趨完整(一些答yes,一些答no).
7.教師續(xù)講:unfortunately,the money call not be identified(identify是生詞).
本課的讀中和讀后活動是細節(jié)理解與角色扮演。細節(jié)題其實是將學生理解的線索組織起來,將課文用問題串了起來。關(guān)于角色扮演,教師先安排了6分鐘的小組討論和預演,最后才是上臺表演。主題是Jane and John went to the bank to claim the money.一人扮演John,一人扮演Jane,還有兩個銀行職員。學生表演得頗為生動形象。
結(jié)合本次案例及題型進行以下閱讀方法的指導。
(一)理清文章大意
閱讀時抓住文章首尾段以及對段落中首尾句子的理解,是有效的閱讀技巧,弄清文章意思,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對教師提出話題的討論以及問題的正確回答。
(二)大膽合理地猜測詞義
高考中超綱詞的出現(xiàn),促使學生們在平時的訓練中有意無意地對于一些模棱兩可的詞匯進行猜測,這也是對于學生遇到生詞少查字典增加信心的鼓勵方法,運用已學知識進行合理猜測,漸漸的,學生對生詞意義的判斷能力就會不斷增強,同時也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帶來幫助。
(三)根據(jù)情境進行判斷
學生可通過教師的引導將自己處于文章的角色中來理解課文,但是不能脫離原文,回答問題時可用已知的信息推理出未知的部分,但不能憑空想象,注意句子間的邏輯聯(lián)系以及連詞的活用。
三、注意閱讀中的不良問題
(一)逐字逐句閱讀
逐句逐詞進行閱讀的方法,現(xiàn)今已經(jīng)沒有任何優(yōu)越性,不僅影響視力所及的范圍還會降低閱讀的速度。隨著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其閱讀的視線范圍也會不斷的拓寬,目光也會從單一的左右移動到上下左右的大面積移動,直到慢慢習慣為止。
(二)限制時間閱讀
學生在平時做閱讀題時,總是為了增加準確率而延長閱讀的時間,這樣只會導致學生反映越來越慢,不適用與考試中特別是高考中。所以,教師一定要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時限制每篇文章的閱讀時間,合理控制學生的閱讀量,讓速讀并理解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參考文獻:
[1]任志鴻.高中全程復習優(yōu)化設計[M].人民日報出版社,2012.12-23.
[2]鄒啟明,周瑞琪.英語閱讀目的與篇章處理策略的關(guān)系[J].現(xiàn)代外語,2007,(04).
[3]楊小虎,張文鵬.元認知與中國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相關(guān)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03).
[4]曾祥敏.訓練課外閱讀元認知策略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閱讀能力[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