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偉
(大理學(xué)院圖書館,云南大理 671003)
白族家譜的特色及價值
何俊偉
(大理學(xué)院圖書館,云南大理 671003)
白族家譜深受漢族家譜的影響,在秉承中國傳統(tǒng)家譜文化的同時,在家譜編纂特征之篇幅、體裁、體例、首纂時間、追溯歷史等方面;在家譜內(nèi)容特性之白族姓氏族源、冠姓父子連名制、重名制、白文記載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族家譜是記載白族歷史文化的資料庫,對補(bǔ)正史料、白族民俗的研究及建設(shè)現(xiàn)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白族家譜;特色;價值
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國內(nèi)外學(xué)者對我國家譜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少數(shù)民族的家譜研究相對滯后,以滿族、回族家譜研究成果最多,白族家譜的研究也引起了相關(guān)學(xué)者的注意。白族家譜深受漢族家譜的影響,但在秉承中國家譜文化的同時,白族家譜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篇幅長短多樣
白族家譜篇幅長短不一,有的家譜篇幅較長且分卷,如《大理史城董氏族譜》,分十三卷,該譜也是現(xiàn)存白族家譜中規(guī)模較大、內(nèi)容豐富、保存較完整的一部,其他分卷家譜還有:《大理閻氏宗譜》六卷,《喜洲七舍邑趙氏族譜》六卷,《蒙化范氏族譜》五卷,《喜洲趙氏族譜》六卷等,但白族家譜較中原漢族家譜動輒二三十卷的篇幅比較,則顯得篇幅較短;有的家譜篇幅較長分專題,如《鶴慶留馀堂楊氏宗譜》,內(nèi)容分譜序、誥敕、世系、支系、圖考、生卒、族居等十二部分,《鶴慶張家登張氏族譜》,內(nèi)容分譜序、誥敕、世系、支系等八部分;有的家譜則篇幅較短,如《云龍寶豐張氏浚祖世系表》《劍川楊氏宗譜》《蘭坪張氏家譜》等僅幾頁紙。
(二)載體豐富
白族家譜除紙質(zhì)家譜以外,也往往以碑文的形式敘述家族的源流、世系等。有碑刻家譜:如鳳儀《董氏族譜碑》,碑文記董氏南詔至今四十二代世系,這也是白族以碑文的形式保存族譜最長者;鶴慶《董氏宗譜碑記》,碑文記董氏南詔至清四十代世系;《祥云大波那張氏沿革碑》,碑文記祥云大波那張氏沿革世系;此外還有祥云《董氏始祖開宗記》,云龍《造(左)氏家譜碑》,劍川《尹氏宗祠碑》《趙氏祖塋世系碑》《段氏祖塋世系碑》,楚雄《(百宰張氏)祠堂再碑記》等。有人物墓志碑:在白族人物墓志碑文中也敘述有家族的源流及世系,除《大理叢書·金石篇》所收碑文外,在白族家譜中也收錄了大量人物墓志碑文,如《喜洲趙氏族譜》就輯錄碑文四十九通,這些碑文也是研究白族家族源流及世系的重要資料來源。而現(xiàn)代有的白族家庭堂屋中也常懸掛一塊制作精美的木質(zhì)家族世系表。
(三)內(nèi)容繁簡不一
白族家譜一般包含了譜序、譜例、姓氏源流、先祖考辯、世系圖錄、墓圖、墓譜、家法族規(guī)、藝文等內(nèi)容,但不同家族的族譜內(nèi)容上則繁簡不一。如《大理史城董氏族譜》《喜洲趙氏族譜》《和順釧氏宗譜》等內(nèi)容較為完整;而大多數(shù)家譜內(nèi)容以載譜序、族源、世系圖表為主,如《大理史城張氏族譜》《洱源李氏族譜》《貴州大方段氏家譜》《貴州盤縣段氏家譜》等;有的家譜僅載藝文,如《和順李氏宗譜》;有的家譜載世系為主,如《云龍寶豐張氏浚祖世系表》;而《云龍楊姓尹姓三宗原委記》《鶴慶趙楊二世宗族譜》則是兩姓的合譜,載兩姓淵源及世系等。
(四)首纂年代較晚
白族文獻(xiàn)由于明初遭到破壞,致使明以前的家譜修纂情況無法考證?,F(xiàn)存的白族家譜首修于明,至清、民國盛行,而20世紀(jì)80年代后新家譜的修纂更為普遍。明修家譜有:《鶴慶高氏歷代履歷宗譜》,明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重修;《大理史城董氏族譜》,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首修;《龍關(guān)趙氏族譜》也修于明代。清修家譜有:《鶴慶張氏家譜》和《劍川趙氏宗譜》,雍正年間修;《劍川段氏家譜》,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修;《趙氏族譜》,同治戌辰年間(公元1868年)修;《劍川車姓家譜》,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修。民國修家譜有:《大理佘氏家譜》《楪榆鮑氏宗譜》《喜洲七舍邑趙氏族譜》《云龍石門段氏族譜》《云龍寶豐五云董氏家乘》和《滇榆龍關(guān)段氏族譜》等。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新修家譜最多,有《喜洲楊氏家譜》《謝氏三修族譜》《京兆大理到騰世系段氏族譜》《云龍縣石門楊名飏同族家譜》《云南鶴城舒氏族譜》《喜洲趙氏族譜續(xù)修》《鶴慶楊氏宗譜》《喜洲杜氏宗譜》《云龍楊氏家譜》和《鶴慶楊氏家譜》等〔1〕。
(五)追溯歷史較長
大部分的白族家譜姓氏祖源追溯起于明代,而一部分白族家譜追溯歷史更早,起于唐,世系記載較長。如《鶴慶張氏家譜》,追溯張氏從周代至民國八十五世,也是現(xiàn)存白族家譜歷史最長者;《大理史城董氏族譜》,追溯了董姓從唐南詔國至清三十二世;鶴慶《高氏歷代履歷宗譜》,追溯了高氏從漢代至明代五十八世,此外還有《喜洲杜氏家譜》《喜洲趙氏族譜》《姚安高氏族譜》《董氏族譜碑》和《董氏宗譜碑記》等家譜世系追溯也都從唐南詔時期開始。
白族家譜秉承中國傳統(tǒng)家譜文化的內(nèi)容和基本特性,書寫文字也以漢文為主,但白族家譜作為民族性、區(qū)域性、專門性的文獻(xiàn),它承載著白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有著無法替代的內(nèi)容特色。
(一)白族姓氏族源
學(xué)術(shù)界對白族的族源有土著說、氐羌族說、漢族說和多民族融合說四種,爭議較多,尚無定論。而從白族家譜對姓氏源流記載來看主要有土著說、外來說兩種。
1.土著說
白族家譜中明確記敘了本族姓氏世居于洱海地區(qū)的太和、東巖、史城(喜洲)等地。如《大理喜洲中和邑楊氏族譜》《喜洲杜氏宗譜》,楊氏、杜氏世居太和;《太和龍關(guān)趙氏族譜》,趙氏世居大理太和龍尾關(guān)白蟒寨;《鳳儀董氏族譜碑》《鶴慶董氏宗譜碑記》,董氏一世始祖董伽羅尤,生于洱海東巖。另《劍川段氏家譜》《鶴慶張家登張氏家譜》所載姓氏源流皆為土著。而在白族碑刻人物墓志世系源流中為“九隆族”之后裔記載尤多,如《處士楊先生墓志銘》載“先生諱山,字伯仁,姓楊氏,九隆族之裔”;《處士趙公壽藏同妻杜氏墓志銘》載“其先出自九隆族,世居大理弘圭之史城”等。
2.外來說
白族家譜記敘本族姓氏來源于江南、南京等地,如《大理史城董氏族譜》,董氏原籍江南金陵縣五里橋;《祥云楊氏家譜》《劍川楊氏宗譜》和《喜洲趙氏族譜》,楊氏、趙氏原籍江南鳳陽府;《弘農(nóng)楊氏統(tǒng)宗世系族譜》,楊氏原籍河南靈寶縣;《劍陽何氏族譜》,何氏原籍湖廣武昌府江夏縣;《洱源李氏家譜》,李氏原籍四川嘉定;《洱源王氏家譜》,王氏原籍江南江寧府;《劍川趙氏家譜》,趙氏原籍南京應(yīng)天府;《鶴慶高氏歷代履歷宗譜》《姚安高氏族譜》和《姚郡世守高氏源流總派圖》,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廬陵縣井岡山等。這種來自“江南、南京”之說,受到清代云南學(xué)者的質(zhì)疑,清代大理學(xué)者師范就認(rèn)為“迄今已百五十年矣,滇中土人仍‘甘以他產(chǎn)為祠’,是皆沐氏之余威有以懾之也”〔2〕25。在其編纂的《滇系·典故系六》中也載:“……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簡編,全付之一炬。既奏遷富民以實(shí)滇,于是滇之土著皆曰:我來自江南,我來自南京”,這種觀點(diǎn)被當(dāng)代很多學(xué)者所接受,而家譜中的來自“江南、南京”之說,也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家譜中的普遍現(xiàn)象,成為云南族群研究中所面臨的問題〔3〕。
(二)父子連名制
白族的父子連名,一般都冠有漢姓,也稱“冠姓父子連名”,冠姓父子連名制是有姓并以父親名字的最后一字作為兒子名字的第一個字。如《龍關(guān)趙氏族譜》載趙氏十一代冠姓連名制:“趙鐸-正-正永-永明-明天-天情-情光-光明-明先-先行-行親”〔2〕30-31;《鳳儀董氏族譜碑》載董氏十八代冠姓連名制:“董伽羅尤-董三廓-廓眉-眉聚-丈匹-賜-朝臣-德普-普明-明詳-詳義-義明-明連-連福-福溫-福明-明壽”;《鶴慶董氏宗譜碑記》載董氏四代冠姓連名制:“董伽羅尤-三廓-廓眉-眉聚”;《鶴慶高氏歷代履歷宗譜》載高氏三十代冠姓連名制:“高望奏-奏晟-晟君-君補(bǔ)-補(bǔ)余-余武-武邱-邱善-善諾-諾義-義和-和亮-亮從-從君-君輔-輔仁-仁溫-溫情-情智-智升-升泰-泰惠-惠珠-珠壽-壽長-長明-明惠-惠直-直信-信益”,高氏也是白族冠姓連名制使用最長的宗族?!秳Υǘ问霞易V》《段氏族譜》等段氏家譜中所載“大理國段氏世系”也有“冠姓父子連名制”,如“段思廉-廉義”“段智祥-祥興-興智”。冠姓父子連名制是白族的取名特色,南詔初期起流行,直至明末廢止,這種取名習(xí)俗在白族名家大姓,如楊、趙、董、段、高、張、尹、杜等姓氏中均有發(fā)現(xiàn),它對研究白族姓氏源流及白族名家大姓宗族的形成時間與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4〕。
(三)重名制
重名制是取名世代以一字相重。大理國段氏取名就以重名制為主,連名制為輔,如《劍川段氏家譜》《段氏族譜》等載大理國段氏重名制,“段思平-段思英、段思聰”,重“思”;“段素順-段素英-段素廉-段素?。嗡卣妫嗡嘏d”,重“素”;“段正明、段正淳-段正嚴(yán)-段正興”,重“正”;“段智興-段智廉、段智祥”,重“智”。重名制也成為學(xué)者研究大理國段氏來源的依據(jù)之一〔5〕。
(四)白文記載
白文是白族在歷史發(fā)展中,以漢字記白語的書寫方式。白族家譜多以漢文記載為主,但也有部分白文記載的內(nèi)容,如《喜洲趙氏族譜》中的《趙堅(jiān)碑》,就是用白文記敘了趙堅(jiān)的事跡。家譜中的白文記載內(nèi)容雖然較少,但對研究白族白文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使白族家譜更顯民族性。
(一)文獻(xiàn)價值
白族家譜承載著白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白族歷史文化的資料庫,白族家譜可為社會學(xué)、民族學(xué)、歷史學(xué)等多學(xué)科的研究提供有關(guān)白族的民俗學(xué)、人口史、人物傳記、經(jīng)濟(jì)史、教育史、宗教史、文學(xué)史、地方史志等資料,有的資料可補(bǔ)正史記載的不足。如湖南《武陵谷氏白族志》、緬甸《段氏家譜》、貴州《大方段氏族譜》、湖北《鶴峰鐘氏族譜》等記載了白族的遷徙分布,特別是湖南白族《武陵谷氏白族志》和《鶴峰鐘氏族譜》記載的“爨僰軍”史實(shí)較正史更為詳細(xì);《喜洲趙氏族譜》中記載的《元故副相墓碑》則是研究大理國、元史的重要資料;家譜中的郡望堂號,如段氏的“思平門第(段思平)、正淳家聲(段正淳)、平章世第(段功)”,楊氏的“清白傳家”等則是有關(guān)家族個人事跡的故事〔6〕;《蒙化姚氏家譜》《鶴慶鮑氏家譜》等記載的白族與漢族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交流融合等,都彌補(bǔ)了白族史料記載的不足。
(二)民俗價值
白族家譜除具有中國傳統(tǒng)家譜的一般特點(diǎn)外,在白族姓氏族源(《太和段氏族譜》《鶴慶高氏歷代履歷宗譜》《大理史城董氏族譜》《太和趙氏族譜》《鶴慶張氏族譜》等,記載了段、高、董、趙、張等白族大姓的族源)、父子連名制(《龍關(guān)趙氏族譜》記載了趙氏十一代;《鳳儀董氏族譜碑》記載了董氏十八代;《鶴慶高氏族譜》記載了高氏三十代的父子連名制)及少量白文文字記載(《喜洲趙氏族譜》載白文《趙堅(jiān)碑》)等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家譜中豐富的民俗資料,如《喜洲趙氏族譜》《云龍楊姓尹姓三宗原委記》等,都是我們了解白族民俗的重要資料來源〔7〕。
(三)現(xiàn)實(shí)價值
通過對白族傳統(tǒng)家譜內(nèi)容、體例、結(jié)構(gòu)等的分析研究,可以為白族新家譜的編制提供編修模式,構(gòu)建適應(yīng)社會主義新時期需要的白族新家譜。白族家譜弘揚(yáng)“敬祖先、孝父母、隆師長、戒賭博”的道德風(fēng)尚,對建設(shè)現(xiàn)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和規(guī)劃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前景具有現(xiàn)實(shí)意義〔8〕。
〔1〕尋霖.湖南少數(shù)民族家譜的特征〔J〕.圖書館,2006(5):49-51.
〔2〕《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白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四〔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張錫祿.白族家譜及其研究價值〔J〕.思想戰(zhàn)線,1990(4):61-66.
〔4〕董國勝,董沛涓.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冠姓連名制與無姓連名制比較研究〔M〕//趙寅松.白族文化研究:2007.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18-319.
〔5〕段玉明.大理國段氏為云南土著說質(zhì)疑〔J〕.云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bào):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5,22(4):107-109.
〔6〕宋炳龍.白族姓氏堂號擷萃:上〔J〕.大理文化,2011(2):88-92.
〔7〕楊世鈺,趙寅松.大理叢書·族譜篇:第一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19.
〔8〕何俊偉.白族家譜研究現(xiàn)狀及價值探析〔J〕.大理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4,13(5):74-76.
(責(zé)任編輯 黨紅梅)
The Characteristic and Value of Bai Genealogy
HE Junwei
(The Library of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Influenced by the Han genealogy and absorb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Bai genealogy possesses its own distinct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n compilation features of genealogy:space,genre,style,the first compilation time and history;and in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genealogy:the origin of Bai surname,naming conventions—Han surname with linking given name between father and son,father and son share the same name and the records written in Bai language,etc.Bai genealogy records,the database of Bai history and culture,which enjoy great research values in the correction of historical data and Bai custo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family's mor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ai genealogy;characteristic;value
G256
A
1672-2345(2014)11-0005-04
10.3969/j.issn.1672-2345.2014.11.002
國家社科基金項(xiàng)目(13XTQ014);云南省社科規(guī)劃項(xiàng)目(YB2013050)
2014-08-28
2014-09-15
何俊偉,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民族文獻(xiàn)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