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飛,王天芳,薛曉琳,吳秀艷,趙 燕,葛 艦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診斷系,北京 100029)
浮、沉脈隸屬28脈,是反映脈位淺深的一對相反脈。通過對《黃帝內經·素問》的分析發(fā)現,浮與沉,一是作為形容詞用以描述正常人脈位的動態(tài)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與四季更迭、六氣盛衰有關;二是作為病脈,其中浮脈主肺病,陽熱盛,氣機外越,陽不入陰,氣血外馳,太陽、陽明經盛及外感風邪;沉脈主腎病,陰寒盛,氣機內伏,陰不出陽,氣血內守,少陰經盛,陰虛及里病?!秲冉洝返倪@種認識顯然與現今不完全相同。
漢代《傷寒論》闡述的脈學理論,對后世脈學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對《傷寒論》[1]中論及浮脈與沉脈的條文進行整理發(fā)現:浮脈共出現93處,沉脈43處。仲景雖然沒有具體描述浮脈與沉脈的特征,但可以看出二者是脈位相反的一對脈,這與《內經》的認識是一致的。因此,筆者重點歸納《傷寒論》中浮脈與沉脈的臨床意義,并就其是否在《內經》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和完善進行剖析。
人體脈象的浮與沉屬于正常范圍內的生理變異。健康狀態(tài)下,其變化與以下因素有關。
1.1 與四季變化有關 《傷寒論·平脈法第二》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秋、冬季節(jié)正常人的脈象分別表現為浮和沉。這與《內經》“秋脈如浮”“冬脈如營”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1.2 與體質有關 《傷寒論·平脈法第二》:“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边@是人體脈位深淺與形體胖瘦有關的最早文獻記載。形體偏瘦的人皮肉較薄,血管位置相對表淺,故其脈當浮;形體偏胖的人皮肉較厚,血管位置相對深沉,故其脈當沉。
1.3 與精神狀態(tài)有關 《傷寒論·平脈法第二》:“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闭撌隽苏H梭w脈象受精神狀態(tài)的影響所發(fā)生的改變。愧,慚也,屬于特殊的精神狀態(tài),非病也。愧則神氣怯弱,氣血紊亂,故脈氣外??;氣上則血榮于面而乍赤,氣下則面無血榮而乍白。
2.1 浮、沉之動態(tài)變化可以反映疾病發(fā)展趨勢
2.1.1 病情向愈:《傷寒論·平脈法第二》:“病家人請云,病人若發(fā)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p>
人體脈象恢復為常態(tài)提示病情向愈。表證脈浮,隨著疾病向愈,脈位逐步恢復其常態(tài),稱為沉。這里所說的沉不是絕對的脈位深沉,而是相對于患者之前的脈浮而言,說明脈位不若病時之表淺。本條腹痛患者之浮大脈也與此相似:里有病時脈沉細,隨著疾病向愈,脈位逐步恢復其常態(tài),稱為浮。這里浮是與沉相對而言,說明脈位不若病時之深沉。
2.1.2 病邪內傳:第266條:“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闭撌隽颂柌∞D入少陽的脈證和治法。此時之脈沉緊,是與太陽病之脈浮緊相對而言,表明邪已內傳。
2.2 浮脈主表,沉脈主里 《內經》雖然提到風水脈浮,但并沒有關于浮脈主表的明確記載;有些沉兼脈的病例雖然可以從里證角度解釋,但沒有言明沉脈主里。《傷寒論·辨脈法第一》綱領性地指出浮脈與沉脈的主?。骸按缈诿}浮為在表,沉為在里”,并詳細論述了其具體所見脈證。
2.2.1 浮主表:《傷寒論》第1條即提出浮脈是太陽病的主證:“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碧柌〖幢碜C,其原因是外邪侵襲,病程為初期階段,病位在一身之表。脈浮,為外邪襲表,衛(wèi)氣向外抗邪在脈象方面的反映。
《傷寒論》論及浮脈的原文中,約半數體現了浮脈主表。由于感受邪氣或兼證不同,浮脈或單獨或與其他脈相兼出現,均提示病位在表。
1)單浮脈
①太陽病兼水氣停蓄。第71條:“太陽病,發(fā)汗后……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論述了五苓散的脈證,其病機為外有表邪未解,里有蓄水:太陽病治當發(fā)汗,汗后表邪未盡,則脈浮;飲水太多而脾不轉輸,膀胱水蓄則小便不利;水津不能上布則消渴。
②陽明病兼太陽表實。第235條:“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fā)汗則愈,宜麻黃湯?!辈⌒耙呀泜魅腙柮?,但表證仍存在,故脈??;肺衛(wèi)郁閉,但郁閉尚不太甚,故脈象但浮不緊。
2)浮兼脈
①浮弱(緩)主太陽中風。第2條:“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钡?2條:“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币陨?條原文都是論述太陽中風的脈證?!瓣柛《幦酢?,指寸浮尺弱,簡言之即浮弱。太陽中風證的病機為風寒(風邪偏重)外襲,營衛(wèi)失和。外邪侵襲,衛(wèi)陽抗邪于表,所以脈浮,關前為陽,故寸脈浮較著;營陰不足,所以脈弱,關后為陰,因而尺部脈弱。
②浮緊主太陽傷寒。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钡?0條:“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碧杺C由風寒(寒邪偏重)外襲引起。寒主收引,寒邪在表,損傷經脈,則成拘急緊張之狀,故脈見浮緊。
浮緊還見于太陽病兼內有郁熱。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論述了大青龍湯的主要脈證,其病機為外感寒邪,里有郁熱。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為外感風寒之麻黃湯證;煩躁,是肌腠郁閉較甚,里有郁熱的緣故。
③浮大見于外有表邪、正氣不足之泄風?!秱摗て矫}法第二》曰:“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隱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久久為痂癩”。泄風,指風邪外泄。痂癩,指皮膚潰爛結痂。泄風由正虛風邪外襲引起:衛(wèi)虛感風則脈浮,邪氣強盛則脈大,衛(wèi)虛與風邪相搏,導致皮膚生隱疹,身體作癢。
④浮弱而遲見于太陽中風兼太陰虛寒證。第98條:“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論述了太陽病誤下的變證。脈浮弱,惡風寒,屬桂枝證范疇,然而桂枝證脈不遲,今兼見脈遲,且手足不發(fā)熱,當系太陽中風證兼太陰虛寒,其病機為外有表邪、里有虛寒。正如《醫(yī)宗金鑒》注:“得病六七日,少陽入太陰之時也。脈遲,太陰脈也,浮弱,太陽脈也。惡風寒,太陽證也,手足溫,太陰證也?!盵2]487
⑤浮虛而澀見于傷寒風濕相搏證。第174條:“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論述了風濕體痛的證治,其病機是外有表邪,內有寒濕。風邪在表,衛(wèi)氣不足,故脈浮而虛,寒濕郁滯于表,經脈不利,故兼澀象。
⑥脈浮大、上關上見于三陽合病。第268條:“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鄙详P上指脈形弦長,為少陽之脈。成無己注:“關脈以候少陽之氣,太陽之脈浮,陽明之脈大,浮脈大、上關上,知三陽合病?!盵2]804
2.2.2 沉主里證:《傷寒論》中,沉脈及沉兼脈散見于多種病證。
①少陰虛寒證。第91條:“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fā)?!?/p>
②太陽病誤下傷陽證。第61條:“下之后,復發(fā)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p>
③太陽病汗后氣陰損傷證。第62條:“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北緱l病機為氣血損傷,營血不足,正如成無己注:“脈沉遲者,營血不足也。”[2]412
④太陽病誤治之脾虛飲停氣逆證。第67條:“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憋嬓白铚诶?,故脈象沉緊。
⑤瘀熱互結,下焦蓄血證。第124條:“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碧柌”碜C仍在,理應脈浮,反見脈微而沉,乃體內瘀血阻滯、氣血郁阻所致。
⑥痰熱互結之結胸證。第128條:“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結胸證多屬陽、屬實、屬熱。邪熱陷于里,與有形痰水搏結于胸脘之中,所以關脈沉。
⑦內有實滯證。第394條:“傷寒瘥后更發(fā)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贝藯l論述了外感熱病瘥后更發(fā)熱的幾種治法。脈沉實,表明里有實滯,故宜下法。
⑧太陽病誤下致邪陷陽郁、寒熱錯雜證。第357條:“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标枤鈨扔?,脈氣不能外達,則寸脈沉而遲,下部脈不至。
⑨傷寒熱病陽亡證。《傷寒論·傷寒例第三》:“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論述了熱病陽存者生,陽亡者死。若手足逆冷,脈沉細,多為邪熱內閉;譫言妄語屬于神氣脫越,提示陽氣欲脫,預后不良。
⑩陰結證。如《傷寒論·辨脈法第一》曰:“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陰結,是由于寒盛導致的大便不通。陰盛故脈沉遲、不能食而身重;陽不足以化陰,故大便反硬。
以上證侯從八綱辨證來看,均屬于里證,包括里虛證、里實證兩方面。沉脈見于里虛證是由人體正氣不足(包括陽氣、氣血)無力升舉鼓動脈氣外達所致,如①~③所示;見于里實證是由水飲、瘀血、實滯等有形實邪阻滯,氣滯血阻,邪正相爭于里所致;或邪熱內閉、陽氣內郁及陰寒內盛等導致陽氣被遏、不能鼓動脈氣于外所致,④~⑩屬于此種情況。
2.3 浮脈與沉脈主其他病
2.3.1 浮脈主陽熱亢盛:第115條:“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泵}浮熱甚為陽熱實證,反用灸法則火熱更熾。本條脈浮與《內經》“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的機制基本一致,都是由陽熱亢盛、燔灼蒸騰脈氣于外所致?!秱摗分心軌蝮w現浮主陽熱亢盛的條文頗多,多以浮兼脈的形式出現。
①浮芤見于陽熱亢盛兼有陰不足。第246條:“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标枱嵊杏?,所以脈浮,陰血(包括津液)不足,故脈芤,陽熱與陰血不足相互影響,則胃腸缺乏津液濡潤而生熱。
②浮緊見于陽明燥結證。第20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fā)作有時。”陽明病為里熱實證,浮因熱盛,緊為邪結,脈浮而緊是熱盛燥結之征象。
③浮數見于陽明血分瘀熱證。第257條:“病人無表里證,發(fā)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有瘀血,宜抵當湯。”本條病機重點是熱與瘀血相合,熱盛則脈浮數。
④浮滑見于痰熱互結證。第138條:“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标枱嵊杏喙拭}浮,痰盛故脈滑,痰熱相結則脈象浮滑。
總之,無論是單純的陽熱亢盛,還是兼有陰不足、燥結、痰、瘀血,浮脈都是由于陽熱亢盛所致。
2.3.2 浮脈主虛證:在《內經》中,浮脈見于氣虛、氣血不足及陰血虛等虛證?!秱摗氛J為,除上述虛證之外,浮脈還可見于衛(wèi)氣虛、陽虛及正氣不足。
①衛(wèi)氣虛。《辨脈法第一》:“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wèi)氣衰也?!毙l(wèi)屬陽主外,衛(wèi)氣虛而陽浮于外,則陽脈浮;陽氣不固,則汗出如同流珠。
②陽虛。第29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本條病機為陰陽兩虛,陽虛為主。正如成無己注:“脈浮,自汗出,小便數而惡寒者,陽氣不足也。”[2]345
③正氣虛。《傷寒論·辨脈法第一》:“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贝藯l論述了關格的脈證特點。關格由正虛邪實、氣機升降失常所致。正氣不足則脈浮,實邪壅遏則脈大,邪閉下焦則脈見于尺部;邪壅上焦則脈見于寸部。
2.3.3 浮脈主陽氣來復:第327條:“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必赎幉∫姷轿⒏〉拿}象,為陰病見到陽脈。《傷寒論·辨脈法第一》:“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标幉∫婈柮},象征陽漸來復,陰漸消退,故知為欲愈。如不見微浮的脈象,則是陰邪尚盛,陽氣未復,非為愈候。
三陰病的脈象,大多是沉遲細弱,假使轉現微浮,是陽氣鼓動脈氣外達的征象,提示正氣勝邪,陽氣來復。
2.3.4 浮脈見于癰瘍?。骸秱摗け婷}法第一》:“諸脈浮數,當發(fā)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蓖飧信c癰瘍雖然都可表現為脈浮數、發(fā)熱惡寒,但癰瘍常伴有局部疼痛和飲食如常。此時之脈浮數并非外感表證,正如柯韻伯注:“此浮為表而非風,數為實熱而非虛矣。”[2]138
2.3.5 沉脈主濕邪:《素問》論述了自然界太陰濕氣當令,人體正常脈象當沉?!秱摗氛J為,外感或內傷濕邪時,脈亦沉。第117條:“太陽病,發(fā)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贝藯l論述了痙病的脈象?!秲冉洝芬灿小爸T痙項強,皆屬于濕”的說法。成無己注:“太陽中風,重感于濕,而為痙也?!盵2]532由此可知,痙病脈沉細為外感濕邪所致。
第120條:“太陽病,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而細(一作緩)者,此名濕痹(一云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此條論述了濕痹的主要脈證,其病機包含內濕、外濕兩方面。脈沉而細是濕邪阻滯的征象。
由此可見,無論外感、內傷濕邪都可見沉細脈。其機制在于濕邪重濁黏膩,易壅遏氣機,阻滯脈道,損傷陽氣,使脈氣不能外達。
《傷寒論》承襲了《內經》正常人脈象浮、沉與四季變化相關的觀點,以浮、沉作為秋、冬季之正常脈象。張仲景觀察到在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脈位與體格、精神狀態(tài)有關,首次提出“肥人脈當沉,瘦人脈當浮,人愧者脈浮”的理論。作為病脈,《傷寒論》明確提出浮脈主表,見于感受不同邪氣所致的表證及表里同?。怀撩}主里證,見于里實證及里虛證。這與現今對其主病的認識已經非常接近。
另外,《傷寒論》承襲、發(fā)展了《內經》浮脈主陽熱亢盛證、虛證的觀點,豐富了其具體的脈證方藥,并進一步提出浮脈還見于癰瘍病,提示陽氣來復,沉脈主濕邪。與《內經》一樣,浮脈與沉脈在《傷寒論》中也不僅僅代表絕對的、靜止的脈位淺深,仲景認為可以通過脈位淺深之變化判定疾病的發(fā)展、痊愈及傳變,此時脈象的浮與沉常常作為診斷與鑒別診斷的重要參考因素。
綜上所述,《傷寒論》不僅承襲發(fā)展了《內經》對浮脈與沉脈的認識,還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對后世浮脈主表證、虛證,沉脈主里證的脈診理論具有重要影響。另外,《傷寒論》在判斷疾病發(fā)展、痊愈及傳變中,非常重視脈之浮沉的動態(tài)變化,而這部分恰恰在《中醫(yī)診斷學》的脈診部分中很少被提及,值得今人重視。
[1]張仲景.傷寒論[M].錢超塵,郝萬山,整理.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傷寒論譯釋[M].4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