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利
2014年高考,江蘇卷語文科《考試說明》在文言文閱讀部分新增了三個文言虛詞:乎、也、者。為幫助同學們復習備考,我們對這三個文言虛詞的基本用法與意思梳理如下:
一、乎
1.作助詞用
①用在句末,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如: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用在句末,表反問語氣,可譯為“嗎”、“呢”。如: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赤壁賦》)
③用在句末,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④用在句末,表感嘆語氣,可譯為“啊”、“呀”等。如:兒之成,則可待乎?。ā俄椉管幹尽罚?/p>
⑤用在句中的停頓處,可不譯。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赤壁賦》)
⑥作詞尾,可譯為“……的樣子”、“……地”。如: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2.作介詞用
相當于“于”,可譯作“在”“對”“比”“向”等。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二、也
1.句末語氣詞
①表示判斷語氣。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或感嘆語氣的。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③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釋。如: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④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的。如: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2.句中語氣詞
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三、者
1.作結(jié)構(gòu)助詞用
①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動詞性詞組、形容性詞組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人或事物。可譯為“……的(人、事、物、情況)”。如: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
②用在數(shù)詞后邊??勺g為“個、樣、件”等。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國也》)
③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如:于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魏公子列傳》)
④用在時間詞或否定詞后,表示“……的時候”或“……的話”。如: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⑤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⑥定語后置句的標志。如: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⑦用于主語后,引出原因、解釋等。如: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五人墓碑記》)
2.語氣詞
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與疑問詞相配合,表示疑問語氣等。如: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實戰(zhàn)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與例句中的“乎”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A.日食飲得無衰乎
B.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與例句中的“也”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A.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C.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D.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3.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與例句中的“者”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夫夜叫,亂者四應
D.此三者,吾遺恨也
二、語段訓練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2)題。
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于平城。當此之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zhí)事者云云,茍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為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于國主耳。陵誠以虛死不如立節(jié),滅名不如報德也。
(節(jié)選自《李陵答蘇武書》有刪改)
4.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與例句中的“也”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然陵不死,有所為也
A.是歲,元和四年也
B.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C.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與例句中的“者”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而執(zhí)事者云云,茍怨陵以不死
A.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
B.昔者先王以為東盟主
C.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B.①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C.①滅名不如報德也
②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①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
②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參考答案
1.A(例句和A項均表測度語氣,吧;B作詞尾,“……地”;C表反問語氣,呢;D介詞,相當于“于”)
2.D(例句和D項均為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A句末語氣詞,表疑問,呢;B表判斷語氣,可不譯;C句末語氣詞,表反問,呢)
3.B(例句和B項均為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可不譯;A用于否定詞后,“……的話”;C用在動詞后面,指人;D用在數(shù)詞后邊,“……件”)
4.C(例句和C項均為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釋;A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可不譯;B表示肯定語氣的;D表示感嘆語氣的)
5.A(例句和A項均為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動詞性詞組、形容性詞組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人或事物;B用在時間詞或否定詞后,表示“……的時候”;C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D放在后置定語后面,相當于“的”)
6.C(C項句末語氣詞,表感嘆。A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語后,引出原因、解釋等/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B句末語氣詞,表反問/介詞,于;D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率領(lǐng)/表示因果關(guān)系??勺g為“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