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
題記: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樂園,就如魯迅筆下的百草園。
讀初中時,我曾在教科書中熟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可惜,當時老師強調(diào)的景物特點及寫作手法早已模糊了。唯先生那段對百草園的白描卻清晰地留在記憶里,“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百草園的樂趣對年少時的我有多么大的誘惑啊,我期待有一天走進那座神奇有趣的樂園,為了那美麗的景致,為了那別樣的情趣,為了那亦真亦幻的美女蛇的傳說,更為了心中那份對自由的詮釋。
這個夏天,我終于有機會走入我向往已久的地方——百草園。我已華發(fā)漸生,但步入百草園的那一刻,心卻莫名地回到了少年。
先生筆下的這處樂園很方正,卻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兩側是高大的圍墻,中間一段是低矮的泥巴墻,把這個世外桃源與外界隔開。站在百草園的中央,仿佛一切都似曾相識,像極了我兒時鄰家的后園。
菜畦里是碧綠的南瓜秧,一朵一朵金黃的喇叭花在陽光下開得燦爛,我不知道先生是否曾如我一樣,偷偷摘下金色的喇叭花去喂籠中的蟈蟈,那伏在菜花上的黃蜂是我兒時的最怕。
光滑的石井欄已不再光滑,手指觸摸著粗糙的石井欄,記憶卻仍是光鮮美麗的,原來歲月會腐蝕一切,卻腐蝕不了記憶的痕跡。
高大的皂莢樹已經(jīng)老邁了,四根木棍支撐著,它依舊高大茂盛,兒時的我曾在這樣高大的榆樹下,眼巴巴地看著男孩子爬樹摘榆錢。桑葚過了成熟的季節(jié),我卻因了想象中紫色的酸甜而口中生津,至于長吟的蟬,還有輕盈的叫天子想必早已被這么多游人嚇得躲藏起來。
從矮墻下走過,仿佛還可以聽到油蛉、蟋蟀的低吟淺唱,仿佛看到那位專注地拔何首烏的少年身影。何等相似啊,記得當年,隨鄰家的小伙伴在泥巴墻下用小樹枝小木棒扒螞蟻洞,看螞蟻驚慌逃竄,當時,并不覺得是惡作劇。
去王奶奶家后院摘黑天天(學名龍葵),踩倒了園中的菜苗,企圖抵賴,可牙齒和舌頭上的紫色早已出賣了自己。
新奇鮮活的景致,神秘的故事,讓我麻木的神經(jīng)在興奮中復蘇。那些往事與百草園的故事不期而遇,讓我對這園多了一份愛與親近。
園中的荒草已經(jīng)不見了,不知道是否與赤練蛇有關,我想在這樣一個青天白日下,美女蛇斷不敢在墻上露出頭來。這樣安詳自由的王國里,書生和美女蛇的故事無疑是平靜水面上的一處波瀾,寧靜天空上的一道閃電,為百草園增添了一份神秘,也讓我們在緊張刺激中完成了完美的想象。
長媽媽的美女蛇的故事讓少年魯迅得到這樣的教訓:“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庇浀蒙贂r每每讀到這里,我的想象都超乎尋常的離奇,想象著某個夏夜,我在院子里乘涼,有一個陌生的聲音忽遠忽近地叫我,回過頭去一個美麗的女子依依裊裊地向我走來……這樣的想象有些恐怖,但也不乏美麗與神奇。先生這樣的書生尚且不曾遇見過美女蛇,我的想象多么虛妄可笑呀。
沿著百草園的小徑徘徊,我的腳印一定與先生的腳印相疊合,只可惜我與先生擦肩而過,卻無緣在這里相見,這一差,就是近一個世紀的時光。
我想先生無論多么留戀百草園的快樂時光,他終將要和他的蟋蟀們,他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道別,因為他不得不去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讀書。而我無論多么向往百草園的寧靜自由,終究逃不出紅塵的喧囂。
安靜地走出這座樂園,在心里與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一一道別。
花開乃是春
天,很藍。忍不住舉頭四望,云像一筆可有可無的淡描。此時,天空下,靜立的是光禿禿的樹干,還有我。
立春、春分是物候上定義的春天。燕子未來,花兒未開,江水還寒,雖然,土地已經(jīng)開始松軟,我甚至在一個清晨,依稀發(fā)現(xiàn)有幾棵絨毛似的小草風中瑟瑟。但我依舊覺得,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春天。
春已過半,雪下得有些藍調(diào),抒情的、自戀的,舞著最后的華爾茲。撲面而來的雪花,頃刻間融化,清涼的、綿軟的、濕潤的,像一滴寒露吻過菊瓣留下的點點濕痕。
冬雪尚未融化,春雪前赴后繼地結伴而來,冰雪之下的小草堅韌地生長著,用手扒開冰雪,一叢叢鮮綠的模樣讓我震驚和欣喜。
終于下了一場春雨,雨不大,連綿一天。繼而發(fā)現(xiàn)路旁一叢低矮的迎春花開了,確切地說是一枝。嫩黃的小花閃閃爍爍,像小提琴上一粒粒金色的音符,明亮的曲調(diào)在空氣中顫抖。
多年以前,偶然聽過一曲鋼琴伴奏的小提琴曲,那時,并不知道這首曲子是貝多芬的第五小提琴奏鳴曲。小提琴的柔婉,鋼琴的叮咚聲里,我聽到了冰融的溪流一路歡歌,蟄伏的生命舒展觸角細微的聲響,還有冬眠的根須復蘇的欲念。我聽到了,一粒種子破土的輕吟,嗅到了一朵花香的清幽……
曼妙的音符讓我的想象輕快地躍動,我的腦海是一幅幅生動的北歐春色圖。藍色的天空和湖泊,陽光直射的森林,碧綠的山坡,靜謐的薰衣草,高聳的雪山,古老的小木屋,還有一只牧羊犬……這首暖意融融的曲子,被后人命名為《春天》。
駐足,此時,那些臨街的窗子會不會傳出一曲春天的奏鳴?讓我對春的向往有一個明媚的、燦爛的依托?
殘雪的寒意,終究阻擋不住大地的蘇醒。那些陸陸續(xù)續(xù)開放的花兒就是證明。
小桃紅又名榆葉梅,迎春花開過,它們就綻放了?;ㄖι蠑D擠挨挨的花朵遮住了新綠的葉子,層層疊疊紅,像堆積的紅云。飽滿的花瓣如青春的處子,充盈著蓬勃的張力,涌動著生命的活力。蝴蝶年年失約,蜜蜂與它的花期擦肩,我卻從不錯過這一季的相逢,年年都會在它的花下拍照,變換著衣裙,變換著發(fā)型、姿態(tài)。
花兒不老,花下的人早已面非桃花?!澳昴隁q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變換的是人的容顏,不變的是熱愛的心境。
和榆葉梅同期開放的花兒還有丁香。它的花冠由許許多多細小喇叭花組成,花團錦簇,狀如穗。紫色的、白色的、紅色的,花香綿長。
輕風拂過,花枝婆娑,暗香幽然浮起,走在花間,似乎每一個細胞都浸潤在淡雅的芬芳里。
也許,丁香花開得有些含蓄,花未央,枝頭的丁香結,讓多愁善感的文人們浮想聯(lián)翩,于是丁香花就被賦予了愁思和離情。
南唐悲情皇帝李璟春恨綿綿——是因了“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錈o主,丁香空結,一切美好的想象都止于此。
讀戴望舒的《雨巷》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懵懂中覺得,那個丁香一樣顏色,丁香一樣芬芳,丁香一樣愁怨的姑娘,一定是失戀了,至少是與相戀的人天各一方,相思無處寄托。
時光流轉,我對雨巷的認識,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找不到出口。我的彷徨還在呢,我的惆悵還在呢,我卻回不到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
經(jīng)歷了歲月的磨練,終于明白:原來,長大的我們都曾走過雨巷,都曾憧憬在一處明媚的街口,相遇一位陪自己走過風雨,走出迷茫,走到未來的人。他們或者是師長、親人、友人、戀人,抑或是陌生人,其實,希望與期待一直與我們同在。
春花之間也是有感應的吧,要不我養(yǎng)了一年的百合花,怎么也會選擇這個時候開放呢?白色的花開得低調(diào)而靜美,我喜歡。一株百合上同時有四朵花開,這是不多見的。
入夜,花香分外清逸。整個房間里浸潤在素潔的味道中,愛人默不做聲地習練著書法,我斜倚在沙發(fā)上閱讀心儀的書籍?;ㄏ?,墨香,書香,香香怡情;春事,花事,書事,事事凈心。
春暖花開,這是我向往的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