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南衡陽421001)
腎臟移植是目前公認的治療終末期腎病最有效的方法,隨著移植技術的提高和新型免疫抑制劑的出現(xiàn),腎移植受者長期存活率有了較大的提高。腎移植術后的病人也隨之增多,因此病人的生活質量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旨在了解腎移植受者的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為臨床指導腎移植受者提供理論依據(jù)。
共收集2008年4月~2012年6月在本院腎移植門診隨訪患者103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31例;已婚93例,未婚10例;年齡26~70歲,平均32±12.3歲,腎移植術后時間4~73月,平均21.32±13.25月。入選標準:初次行腎移植術,腎移植手術3個月以上,無需透析,神志清楚,無精神與心理障礙,無嚴重的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有一定讀寫能力,語言溝通能力良好,自愿參加本研究。正常對照組選擇中國常模[1],同期調查的健康人群140例做為對照組別。腎移植受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
采用量表調查法,在醫(yī)院腎移植隨訪門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243份,回收 243份,有效問卷 238份,有效率97.9%。量表包括:①一般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2]。該調查表由美國健康研究所研制,采用方積乾教授研制的中國版本,量表共有8個維度和36個條目,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GH)、精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和精神健康(MH)。對每個維度進行評分,分數(shù)由0到100,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②終末期腎病患者移植后癥狀量表(Endstage Renal Disease Symptom check list-transplantation Module,ESRD-SCL)[3]。癥狀量表包含腎移植術后受者可能出現(xiàn)的各系統(tǒng)癥狀,包括長期免疫抑制劑應用引起的并發(fā)癥。條目包括79類癥狀,如體力有限、頭昏頭痛、失眠、心情多變、食欲增加、視力下降、體態(tài)改變(如發(fā)胖)、性能力下降、腹瀉等。按照表現(xiàn)程度以及對生活的影響分為0、1、2、3、4級,0級表示程度最輕,4級表示程度最重,對生活影響最大。③一般情況調查表。包含患者的一般情況:性別、年齡、婚姻、經(jīng)濟狀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狀況等。
表1 腎移植受者一般資料(n=103)
采用SPSS13.0軟件數(shù)據(jù)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腎移植受者生活質量得分均低于中國常模組,其中腎移植受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一般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項目得分與中國常模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腎移植受者的軀體疼痛、精力、精神健康項目得分與中國常模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腎移植受者生活質量評分(分)
多元回歸方法,自變量為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工作情況、家庭收入、醫(yī)保情況等7個因素,因變量為SF-36總評分,結果共入選5個因素,影響程度按偏回歸系數(shù)絕對值大小排列,依次為家庭收入、醫(yī)保情況、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年齡(表3)。
表3 影響SF-36的多元因素逐步回歸分析
腎移植術后受者癥狀調查顯示,每個腎移植受者至少經(jīng)歷5個以上的不同癥狀,癥狀經(jīng)歷最多者有37種癥狀。結果顯示腎移植受者術后癥狀經(jīng)歷10個以上者生存質量得分低于10個以下者,其中癥狀經(jīng)歷數(shù)量大于10個的受者的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項目得分與癥狀經(jīng)歷數(shù)量小于10個的患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而癥狀經(jīng)歷數(shù)量大于10個的受者的生理功能、一般健康項目得分與癥狀經(jīng)歷數(shù)量小于10個的受者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4)。
表4 腎移植受者癥狀經(jīng)歷數(shù)量和生存質量相關性
SF-36是目前國際上最為常用的生活質量標準化測量工具之一,它所有項目容易理解,測評時間較短[2]。本文以SF-36生存質量調查量表為核心來評價腎移植受者生存質量,研究腎移植受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腎移植受者除軀體疼痛、精力兩方面外,其余各維度得分較中國常模有差異(見表1)。原因可能是移植受者可能遭受社會歧視,從而對心理健康有一定影響,其次移植受者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以及藥物的一些副作用,給生活帶來不便,另外患者本身害怕發(fā)生排斥反應以及發(fā)生感染等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對于腎移植后的患者應更多的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腎移植受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發(fā)現(xiàn)腎移植受者的一般情況中家庭收入、醫(yī)保情況、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年齡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影響。其中家庭收入情況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最明顯,與生存質量的許多指標惡化相關。這與國內外報道資料一致[4]。本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保情況、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年齡等也是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主要自費病人經(jīng)濟負擔重,生活質量較醫(yī)保病人差;文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影響腎移植受者生活質量的因素,可能是文化程度高者保健意識強,追求較好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文化程度高者同醫(yī)生較容易溝通,主動尋求支持的意識強。
本研究顯示,腎移植術后癥狀經(jīng)歷數(shù)量對腎移植受者生活質量也有影響。發(fā)現(xiàn)術后癥狀經(jīng)歷10個以上者生存質量得分明顯低于10個以下者,因此臨床醫(yī)生對腎移植受者術后癥狀給予關注,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
總之,腎移植受者生活質量稍低于常人生活質量,對腎移植受者生活質量多給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并能主動地利用來自于社會和朋友的幫助和支持,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從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
[1] Li L,Wang HM,Shen Y.Chinese SF-36 Health Survey:translation,cultural adaptation,validation,and normalisation[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03,57(4):259-263.
[2] Brazier JE,Harper R,Jones NM,et al.Validating the SF-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new outcome measure for primary care[J].BMJ,1992,305(6846):160-164.
[3] Franke GH,Reimer J,Kohnle M,et al.Quality of life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s after successful kidney transplantation:development of the ESRD symptom check list-transplantation module[J].Nephron,1999,83(1):31-39.
[4] 邱壽珠,藏云飛,余茹,等.腎移植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調查分析[J].護理與康復,2006,5(6):40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