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懷科,楊力源
(1.華東交通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zhàn)略高度,提出改革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從經濟體制等六大體制入手深化改革來實現這一總目標。而深化體制改革關鍵在于黨做好群眾工作。
群眾工作是加強黨自身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戰(zhàn)略部署的可靠保障,更是推進中國夢實現的堅定保證。
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迅猛發(fā)展,經濟社會結構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動,社會階層不斷分化,各種利益主體或者集團之間的沖突和矛盾不斷加劇,這對黨的群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必然要求提高黨的群眾工作能力。
(一)國外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科技革命的發(fā)展,全球化趨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與世界接軌,黨的執(zhí)政必然面臨著外部復雜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革命時期,資本主義列強對中華民族的半殖民奴役。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西方采取以“經濟封鎖”等遏制的方式打壓社會主義新中國。改革開放至今,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提出和推行“和平演變”的戰(zhàn)略遏制中國發(fā)展,實施的主要方式是傳播“新自由主義”思潮為代表的價值觀來消解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主體地位。蘇東劇變可以認為是“和平演變”的產物。此外,運用金融資本優(yōu)勢對中國經貿領域的打壓,以此來阻礙中國的經濟繁榮發(fā)展。無疑,這為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實踐帶來諸多外部挑戰(zhàn)。
(二)我國的發(fā)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zhàn)。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必將進入一個矛盾的集中爆發(fā)時期,這也意味著需要化解社會交織著的各個方面的矛盾。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社會結構變遷,利益格局多元化,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主體之間矛盾多元化。比如,經濟領域集中表現在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社會領域突出表現在就業(yè)、住房、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政治領域主要體現在社會治安、執(zhí)法司法正義。[1]這些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都是生產力落后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主要矛盾在不同領域不同側面的呈現。在國內外環(huán)境深刻變動之際,現存比較單一的利益表達方式與利益主體訴求方式多元化趨勢的沖突和矛盾加劇,群眾工作的任務也由此顯得更為復雜。
(三)黨員隊伍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黨的地位和任務發(fā)生了變化,黨員隊伍也隨之發(fā)生不適應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必然要完成從革命政黨到長期執(zhí)政黨的身份轉變,經歷了從受到外部封鎖的封閉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對外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轉變,黨正帶領各族人民向建成小康社會邁進。黨的這一歷史方位的深刻變化對黨員隊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新時期,部分黨員存在脫離群眾的危險,一些黨員干部權力觀扭曲,做出背離人民群眾的決策行為,甚至無視黨紀國法搞腐敗。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當前“四風”問題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蔓延,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2]。作為以馬列主義理論武裝的中國共產黨,其緊密聯系群眾的作風則是區(qū)別其它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如何對待群眾是關系到黨的根本立場、情感態(tài)度和宗旨意識。如果只是工作方法上改變,不能實現立場和世界觀改變,也就不能形成“魚水”關系和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官僚意識就會壓倒群眾觀點,“人民公仆”就成為“官老爺”。新形勢下,有些領導干部思想麻痹,宗旨觀念淡薄,經受不住“糖衣炮彈”的利益誘惑,不正確地使用權力,損害群眾利益現象在不斷地擴散,為群眾工作帶來巨大的沖擊和削弱。
(四)群眾及其利益訴求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群眾結構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目前群眾涉及的范圍不再是革命時期下的群眾,也不再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群眾。改革開放后,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以及產業(yè)結構調整的變動,工農階級內部階層裂變,涌現出了許多新的社會階層,群眾的范圍隨之擴大。黨的群眾工作對象多元,工作內容變得復雜起來。此外,群眾范疇擴大,其利益要求多元化。計劃經濟時期內,群眾從黨和國家的行政指令下獲取生存和發(fā)展資源,對黨的依賴程度較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群眾從市場競爭中獲取物質財富,對黨逆向提出更高層面的價值訴求。尤其在科技迅猛傳播下的西方思想對群眾的價值觀念消解和重新塑造,群眾工作也由此變得更加復雜、嚴峻。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生命線。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根本要義在于明確而堅定地回答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從而使我們黨的工作獲得廣泛而堅實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3]。
《決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行動步驟,無疑是體現出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起點和歸宿的人民群眾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體現出在新時期“人民是改革的主體”的力量源泉和保障,“扎實群眾路線工作”的方法。
執(zhí)政為民始終貫徹在黨的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環(huán)境下,黨始終堅持貫徹群眾路線,不斷拓寬群眾路線的內涵,探索新的實踐方式。
關于群眾路線,毛澤東最早于1943年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首次系統(tǒng)論述:“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的認識論?!盵4]可見,毛澤東界定群眾路線為一種工作方法,落腳點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上。
在實踐中,群眾路線的內涵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劉少奇在七大上對群眾路線的內容全面闡述,完善了群眾觀點的闡述:“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盵5]1956年鄧小平在黨的八大所做修改黨章報告中對群眾路線作出新的解讀:“群眾觀點是群眾路線的有機組成部分”[6]。并且他認為“群眾路線是民主集中制”[6],易言之,群眾路線從毛澤東的領導、工作方法轉向了決策制度。1981年黨中央做出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概括群眾路線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p>
新形勢下,群眾路線在實踐中發(fā)展為制度形式。2001年江澤民在《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論述,“改進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要在繼續(xù)過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總結歷史、現實經驗的基礎上,從教育和制度規(guī)定兩個方面入手,提出一套管用的教育辦法和制度規(guī)定?!盵7]從實踐層面看,黨要總結作風建設的經驗,探索內在規(guī)律,上升為制度規(guī)范,保障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長效化、常態(tài)化,鞏固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2010年胡錦濤在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群眾工作是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領域各方面的經常性工作”,“必須建立制度、認真執(zhí)行制度?!盵8]從這里看出,群眾工作是黨與國家的各項工作的紅線,做好群眾工作就是要做到長期性和穩(wěn)定性,而制度安排對黨的群眾工作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3年6月習近平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指出,“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一個永恒課題,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必須經常抓、長期抓,特別是要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干部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盵9]從這里看出,黨要健全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來破除作風問題,預防腐敗,保障黨與群眾的密切關系。
建國以前,群眾路線是一種工作方法;黨的八大,群眾路線的重心轉向民主集中的決策體制;改革開放以后,制度逐步成為貫徹群眾路線的保障形式。歷史和現實表明,中國共產黨踐行群眾路線的策略和形式是隨著歷史方位、歷史任務及所處環(huán)境的變化而與時俱進的?!稕Q定》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歷史任務與貫徹群眾路線有機結合,無疑體現出黨對群眾路線再認識,拓寬了群眾路線的理論內涵和實踐空間?!叭嗣袷歉母锏闹黧w,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這一句話旗幟鮮明地道出群眾就是改革實踐主體和依靠力量,貫徹群眾路線推進改革。
《決定》為未來改革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描繪了時間圖和路徑圖?!稕Q定》對社會轉型關鍵時期的新形勢的科學判斷,辯證地看待當前社會矛盾,這是行動的前提?!稕Q定》具體闡述了6個體制的改革舉措,涵蓋15個領域、60個具體措施。其改革舉措的起點和落腳點是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增進人民群眾的福祉,體現出黨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其改革舉措體現出黨鼓勵并保障群眾參與,無疑賦予了群眾新的內涵,體現黨堅持并豐富了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群眾觀。在理論和實踐上,對群眾路線的貫徹都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首先,黨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是一致的。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人民群眾的一部分。先鋒隊掌握真理的能力比群眾更有優(yōu)勢。先鋒隊認識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條件比群眾更為優(yōu)越,所以黨能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離不開人民群眾支持,人民群眾需要黨的正確領導。《決定》強調全面深化改革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起點和歸宿。黨的決議和決策是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根本立場,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意識,并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情感態(tài)度?!白尠l(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一句話總體描述全面改革是為人民謀利益、實現群眾的利益的根本點。它體現出黨的一切政策都以合乎人民群眾的利益需要為最高準則。
其次,黨對群眾觀的深化認識?!叭嗣瘛边@個概念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正如毛澤東所說,“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10]。當前的“群眾”不是建國前和建國后計劃經濟時期黨領導下的群眾。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條件下,新的社會階層產生,群眾的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1],體現出“群眾”概念新的內涵和外延,超越了政治層面上的“人民群眾”這一概念,彰顯出黨落實群眾的尊嚴和權利。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改革以人民群眾為主體,再次強調“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充分尊重群眾的權利,最大程度發(fā)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群眾廣泛參與的熱情。二是解決群眾不同層次的利益訴求,順應群眾的新期盼。“群眾利益無小事”,解決群眾的利益需要問題就是黨的執(zhí)政目的和意義,也是黨堅持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價值取向和追求。三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人民群眾擁有均等機會參與競爭,實現自我價值。人民群眾享受現代化發(fā)展的優(yōu)質資源,保證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些也正是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地堅持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終極價值追求的體現。
最后,黨對群眾路線的實踐形式不斷地探索。“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就是深入群眾中調研的過程,把群眾意見收集起來整理,形成新的意見或者政策,再次深入群眾,向群眾解釋,讓群眾形成自覺。這也是黨與群眾的民主協(xié)商的過程?!稕Q定》明確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這無疑有利于引導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主體參與到國家事務管理中來,充分發(fā)動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各階層利益代表之間博弈并達成共識,匯聚各界群眾的力量,推動改革各項事業(yè)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決定》提出的經濟等六大制度改革和完善都體現出了群眾的廣泛參與特點,彰顯出改革中貫徹群眾工作的現實意義。
《決定》強調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加快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tài)文明”[1]——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改革行動的總體要求?!白屢磺袆?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1]——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下黨的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價值取向和工作重點。在改革實踐中,黨歸根結底是要做好群眾工作。全面體制改革和完善措施的意義除拓寬群眾參與空間外,還為貫徹群眾路線提供了行動的規(guī)范性指導。
《決定》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了群眾路線的精神。由黨的宗旨和目標所決定的“為了群眾”和“依靠群眾”。群眾是黨執(zhí)政的基礎,是智慧和力量之源。所以黨的決策和政策都以人民的福祉為出發(fā)點和歸宿?!稕Q定》中圍繞六大方面的體制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其根本目標是“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是踐行群眾路線必須堅持的群眾觀。群眾工作就要是動員群眾參與,爭取群眾奉獻。只有在改革實踐中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才能調動群眾積極性?!稕Q定》明確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體,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建立社會參與機制”。[1]只有黨充分尊重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提供并保證群眾廣泛參與的制度平臺,才能更好地密切聯系群眾,才能匯聚我們的根本力量和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踐行群眾觀的方法。黨的決議或者決策遵循“實踐—認識—實踐”的無限循環(huán)的認識路線。首先依據實踐的調研,其次形成政策,然后服務于實踐。因此,黨要當好人民群眾的“學生”,做好調查研究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之前,首先,國家領導人進行了實地調研,收集了黨內外的意見,決定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會議主題。其次,發(f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征求意見的《通知》,然后,黨利用半年實踐,廣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見,開展專題論證,多次調查研究,反復討論修改。在這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3次、中央政治局會議2次分別審議《決定》”。最后,通過《決定》提出的六十項措施無不體現出群眾廣泛參與改革實踐的思維特點,這是新時期堅持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只有黨做群眾學生,虛心接受群眾的意見,集中反映人民的意愿,才能制定合理的法規(guī)政策,有效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只有走好群眾路線,才能凝聚改革力量。新時期如果不堅持貫徹群眾路線,群眾力量就難以發(fā)揮,改革新舉措就難以實現。
改革實質是利益關系調整。目前社會關系束縛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具體反映在經濟領域、政治領域和意識形態(tài)領域就呈現出不同的癥狀,比如經濟上的收入分配不公平、政治上的黨內腐敗現象、文化上的思想觀念多元化,等等。改革體制就是調整關于人的利益關系。完善體制就是分化組合成新的關系來適應生產力,增強社會發(fā)展活力,滿足不同群眾的利益訴求。而群眾本身作為改革的主體和依靠力量,改革的成敗關鍵在于群眾的參與貢獻。如果脫離群眾,改革事業(yè)極可能會挫敗。
密切聯系群眾就必須做好群眾工作,其中最根本的是解決好民生問題,這樣就能贏取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積極參與?!稕Q定》提出的全面改革體制這一歷史任務與改革依靠人民主體統(tǒng)一起來。通過制度體系健全來貫徹群眾路線,踐行群眾路線也要依靠制度的強力保障。這對黨的群眾工作提出了貫徹群眾路線與制度相結合的新課題?!稕Q定》從幾方面回答了體制健全為踐行群眾路線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一)經濟體制改革為貫徹群眾路線提供了物質保障。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未改變,在收入、就業(yè)、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等不同側面反映出來不同的特點。從根本上講,解決現階段的矛盾靠不斷解放生產力,增強活力,緊密聯系群眾搞生產建設,讓發(fā)展的現代化成果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新形勢下貫徹群眾路線必然要求以人民的福祉為各項工作的最高準則?!稕Q定》中提出改革的核心在經濟領域,強調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來代替“基礎性作用”,強調要限制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完善市場機制體系和法治市場體系,有利于營建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均等機會進行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參與市場競爭,從而促進公平正義。
(二)政治體制改革對貫徹群眾路線提供了民主保障。貫徹群眾路線必然要求要維護群眾權益。社會主義國家在落后國家中產生,其發(fā)展趨勢必然向現代化治理國家轉變。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工人階級對黨的要求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即提出享有更多的政治利益訴求。因此,黨應當對他們做出回應:一是暢通群眾利益表達渠道,協(xié)調不同階層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滿足群眾的利益需要;二是擴大群眾有序的政治參與渠道,集中反映群眾的意志和要求。無疑,這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協(xié)商過程,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yōu)勢?!稕Q定》中強調促進“協(xié)商民主”,向“廣泛多層制度化”方向發(fā)展。這有利于完善群眾的有序政治參與、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三)社會體制改革為貫徹群眾路線提供了利益保障。貫徹群眾路線必然要求重視群眾迫切的利益需要,實現和發(fā)展人民群眾的利益。當前社會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現代化下的物質財富的分配不公平。由此,利益關系的協(xié)調尤為重要。群眾工作的任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協(xié)調各方面各階層個人之間利益關系。導入一種新的利益調節(jié)機制,建立起利益分配上的公平正義機制?!稕Q定》提出了“健全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能促進城鄉(xiāng)均衡發(fā)展,建立起新型城鄉(xiāng)關系,農民享有更多公共資源配置,以及更多財產性權利,有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xù)的社會保障制度”。
(四)文化體制改革對貫徹群眾路線提供了思想保障。貫徹群眾路線勢必要求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文化屬于意識形態(tài)范疇,黨的文化層面的價值理念需要得到群眾內心的認同和信仰,而群眾對于黨的價值理念的認同建立在他們對黨提供的大政、方針、政策的文化教育傳播中獲取理解的基礎上。如果黨的價值理念被群眾拋棄或者不認同,勢必會削弱黨的各項工作的權威。目前,多種意識形態(tài)傳播的相互影響、碰撞和消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構成了強烈的沖擊,因而必須抓好意識形態(tài)建設。把握好多元思想與核心價值的關系,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促進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其關鍵要把它落實到文化傳播體制的建構中來?!稕Q定》提出的“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利于各界群眾參與服務管理,建立起符合時代特點和群眾要求的宣傳教育群眾工作的體系。
(五)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為貫徹群眾路線提供了環(huán)境保障。貫徹群眾路線勢必要求可持續(xù)發(fā)展。自然環(huán)境是人的生存依賴,人通過對自然界不斷改造,滿足自身的生存發(fā)展需要。長期以來,國家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搞工業(yè)化建設,彰顯出人與自然,人與物質之間的供需矛盾。當前,處理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問題在于處理好利益關系: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關系,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關系。正確認識處理根本利益及其實現途徑之間的關系,一是在經濟上轉變增長方式,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經濟發(fā)展,發(fā)展綠色GDP。二是在政策上合理規(guī)劃國土資源。三是在法律上對企業(yè)污染進行嚴厲制裁?!稕Q定》提出“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這是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有利于健全權責體系,有利于自然資源的有效合理使用,有利于推進群眾利益需求與自然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六)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為貫徹群眾路線提供了根本保障。踐行群眾路線勢必要求黨員干部敬畏權力。黨的自身建設是規(guī)范黨的權力運行、改進執(zhí)政能力和鞏固執(zhí)政基礎的內在性規(guī)定。黨的權力運行體現人民的意志。權力脫離群眾,違背群眾的意志、愿望和根本利益,勢必會導致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甚至以權謀私等。最為嚴重的是權力濫用或者權力尋租滋生腐敗。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體現在一切群眾工作中以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改造領導干部的正確權力觀和利益觀,統(tǒng)籌應對國際國內資源,協(xié)調各面利益關系,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構建廉政服務的政黨?!稕Q定》提出,“健全反腐倡廉法規(guī)制度體系”,這無疑是對黨員干部的權力的約束,通過制度來治理腐敗,真正意義上把權力關在籠子里。這有利于聯系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讓人民群眾監(jiān)督,推進黨的各項事業(yè)順利推進。
黨的十八屆三種全會的《決定》提出的六大體制的全面改革構成了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經濟體制是一個基本點,政治體制、社會體制、文化體制、生態(tài)文明體制是四個切入點,黨的建設制度是關鍵點。黨的建設制度、經濟體制以及其它四個方面體制是相互聯系的,缺一不可。最終落腳點是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的宗旨意義體現在改造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內在性規(guī)定,進行全面深化體制改革是黨的新的歷史任務。而人民群眾則是新的歷史任務的實踐者。從價值意義上講,黨貫徹群眾路線與全面體制改革的邏輯是一致的,《決定》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制度性保障文件。
注釋:
①《決定》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11-13.
[2]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發(fā)布[N].人民日報,2013-11-13.
[3] 高祖林.群眾路線的意義、問題和時代主主題[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3(6):12-15.
[4]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5] 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54.
[6] 鄧小平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229.
[7] 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9.
[8] 胡錦濤: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M]//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編.論黨的群眾路線工作:重要論述摘編.北京:學習出版社,2011:86.
[9] 新華網.習近平在群眾實踐教育活動工作會議上講話[EB/OL].(2013-06-19)[2014-01-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8/c_116194026.htm.
[10]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