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桂珍
升入高中后,有些學生物理成績逐漸下降,但他們對物理仍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那就是牢牢記住了許多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在做題時就把自己記得的知識硬搬出來,特別是在解答計算題時就把相關的公式生搬硬套,這種方法相當“死板”。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把對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的“死記”和生搬硬套變成“活用”,從而提高他們解答物理問題的靈活性呢?
一、增強其自信心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普通生”往往在運算能力方面規(guī)范性強,準確率高,但運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強;在邏輯思維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條理性強,但間接推理欠缺、思維方式單一;在空間想象方面,直覺思維敏捷、表達準確,但作圖能力差;在應用方面,注重結果,但忽視物理過程。因此,教學中要注意發(fā)揮他們的長處,增強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視挫折的勇氣和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特別要針對他們的弱點進行教學。教師要多關心他們的思想和學習,了解他們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制訂學習計劃,消除緊張心理,鼓勵他們“敢問”、“會問”,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二、突破“物理太抽象”的難點
學生雖牢牢記住了許多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卻不會靈活應用,更不能獨立地獲取知識。主要原因是覺得物理太抽象,不好理解,一方面是物理概念定理定律較抽象,另一方面是物理題中物理情景不易理解。所以要提高“普通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讓物理不再抽象,不再難理解。
1.對物理概念定理定律較抽象的問題,最好是針對概念的特點及學生認知結構選擇適當的引入方式。例如力的概念可從生活中推土機推土、人提水、馬拉車、汽車壓路面等現象引入。對于牛頓運動定律、磁感線、電磁感應等,可以通過一些典型實驗,使學生獲得鮮明的感性知識,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形成概念。而當學生已建立了許多物理概念,物理感性知識更豐富時,則可在復習有關舊知識的基礎上引入新概念。例如講電勢能、電勢概念時,可先引導學生通過類比重力做功、重力勢能來建立新概念等。
2.對于物理情境抽象的問題,關鍵是要讓學生“畫草圖”輔助分析。通過分析物體受力圖、物理情境圖等揭示各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各個物理概念,理清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進而運用定理定律和公式解題。
三、淡化物理公式的硬套,注重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普通生”之所以解題“死板”,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會審題。解題都是從審題開始的,迅速、準確地讀懂題意是解題的良好開端。審題是一個細致而周密的思維活動。學生在審題中經常出現草率或思維定式影響而不能正常審題的現象,如:題目沒讀完,題意還沒準確理解就套用公式進行運算;對題目中的關鍵語句視而不見,而憑主觀想象加上與題目要求不同的條件等,導致審題不清,解題不暢或者錯誤。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尤其注意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堅持認真審題,積極思考,注意總結經驗,在實踐的過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審題能力。
四、打好基礎、“舉一反三”,提高能力
高中階段“普通生”的共同“心聲”是:上課能聽懂,作業(yè)能完成,就是成績提不高。由于課堂知識單一,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一般能聽懂;課后的練習多是直接應用概念,他們能完成。但他們卻不大注意課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因此,教學中要編制“套題”、“類題”、“變式題”,并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詳盡的剖析,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這有利于提高“普通生”的物理能力。只有在鞏固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普通生”的物理能力。教師要加強對舊知識的復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結合新課講授組織復習;也可以通過基礎知識的訓練,使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提搞,使他們具備學習新知識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從而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起到促進作用。記住“普通生”比能力強的學生更需要“舉一反三”。
五、精選典型例題
例題的分析對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平時教學中應該通過各種渠道精選一些能訓練學生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的典型例題進行分析,并在分析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變的訓練,使學生從中體會解題的奧秘和樂趣,激發(fā)學生解題的欲望,并通過學生自己的解題實踐,逐步提高他們的解題技巧和能力。
當然讓“普通生”提高物理解題的靈活性,還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探討,以上只是本人對這一問題的一些看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