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茜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老年醫(yī)學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壓瘡(pressure sore)又叫壓力性潰瘍(pressure ulcer),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皮膚損傷,過去稱為褥瘡、壓力性壞死和缺血性潰瘍。壓瘡多發(fā)生于70歲及以上的人群,不同醫(yī)療機構的壓瘡發(fā)生率和患病率不盡相同。一旦發(fā)生壓瘡,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延長,醫(yī)療負擔顯著增加,甚至會因并發(fā)癥導致患者死亡[1-2]。因此降低患者壓瘡發(fā)生率是衛(wèi)生醫(yī)療機構一個重要的目標,也是評估醫(yī)療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美國國家壓瘡專家咨詢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更新的壓瘡分期已得到全球公認[3-5]。Ⅰ期壓瘡骨隆突處皮膚出現(xiàn)壓之不褪色的局限紅斑但皮膚完整。Ⅱ期壓瘡表皮和真皮缺失,可表現(xiàn)為完整或開放/破裂的血清性水皰或表淺潰瘍,無腐肉,滲液少量,有時甚至較干燥。Ⅲ期壓瘡全層皮膚組織缺失,可見皮下脂肪,但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或不可觸及,傷口床有壞死組織,可能有潛行和竇道。Ⅳ期壓瘡全層皮膚組織缺失伴骨、肌腱或肌肉外露,可見或觸摸到外露的骨或肌腱,嚴重時可導致骨髓炎。而可疑深部組織損傷、難以分期的壓瘡應在完成清創(chuàng)后才能準確分期。
雖然目前壓瘡評估的證據(jù)級多為C級,但是不同臨床指南均重視對壓瘡評估。臨床醫(yī)務人員正確評估壓瘡的危險因素和已發(fā)壓瘡情況,是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預措施、防范發(fā)生、早期發(fā)現(xiàn)、延緩壓瘡進展和促進痊愈的關鍵。
入院即對所有患者進行壓瘡危險評估已成為入院護理的一項常規(guī)內(nèi)容,但不同地區(qū)和醫(yī)療機構對于住院期間壓瘡危險評估對象的限定標準各異。從相關指南來看,部分指南建議將臥床或坐椅的患者、無法更換體位的患者、已經(jīng)有壓瘡的患者進行持續(xù)評估。
評估內(nèi)容主要包括壓瘡的危險因素、壓瘡傷口,潛在并發(fā)癥、預防及治療的有效性等。各指南中推薦的危險因素評估內(nèi)容差異較大,但近年的指南多數(shù)除了重視局部摩擦力、剪切力、大小便失禁等局部皮膚危險因素評估外,還重視對患者知覺、感覺、活動能力和營養(yǎng)狀態(tài)等情況進行評估。
患者入住醫(yī)療機構均應該在入院時、病情和治療變化時隨時進行評估并且及時記錄。住院期間進行有規(guī)律的重新評估。已經(jīng)患有壓瘡的患者,每次更換敷料時進行評估, 且至少每周更換敷料對其進行再次評估。Braden和Norton量表是各類機構和指南中普遍推薦的評估表。兩表的創(chuàng)建時間較早,也在大量應用研究中進行了效果評價。特別是Braden量表已在不同的人群中建立了臨界值,并證明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預防對象包括評估壓瘡高?;颊呒耙呀?jīng)患有壓瘡的患者,即使其已發(fā)生壓瘡,仍應注重壓瘡的預防, 以防止其他部位發(fā)生壓瘡。
2.1 皮膚護理 對壓瘡高危人群實施全面皮膚評估是壓瘡預防中的一項基本內(nèi)容。大小便失禁應及時清潔并保持皮膚干燥,必要時使用皮膚貼膜、保護膏來保護皮膚,或使用適當?shù)难b置來避免大小便溢出刺激局部皮膚,嚴重尿失禁可能污染到壓瘡時可短期使用留置導尿管。沐浴時使用溫水和中性肥皂,使用乳制劑、油劑預防皮膚過分干燥。
2.2 定時改變體位 定時改變體位以減少骨隆突處的壓力,對不能活動的患者要經(jīng)常幫助變換體位,至少每2 h翻身一次。變換體位時小心不要摩擦到敏感區(qū)域。避免直接壓迫在骨隆突處。限制床頭抬高 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將床頭盡可能抬得低一點和時間短一點。避免床頭抬高>30°,過度抬高床頭會增加剪力的發(fā)生。權衡疾病和其他限制性條件下,保持床頭于最低允許高度,同時限制床頭抬高時間。
2.3 使用設備來減少壓力 為高危患者的座椅、輪椅和床選擇合適的減壓設備。高危臥床患者有條件者應盡早使用減壓床墊,如水墊或氣墊床。骨突出部位應用柔軟材料如棉花或松軟的醫(yī)用羊毛加以保護。手術的患者在手術臺上均應該使用相應的減壓設備。系統(tǒng)評價(systematic review,SR)顯示,不同類型減壓床墊對預防壓瘡的發(fā)生是有效的,不同類型泡沫床墊與醫(yī)院常用普通床墊相比,可減少壓瘡高?;颊邏函彽陌l(fā)生??梢允褂谜眍^來避免膝部和足踝的相互壓迫。
2.4 減少摩擦力和減少剪力 保持床單平整。穿的衣服不要有粗大的縫合處。熱水袋不要用于沒有感覺的身體部分。對臥床患者保持20°~70°的床頭抬高時間要加以限制,以減少剪力的發(fā)生。
2.5 加強營養(yǎng) 定時評估患者的營養(yǎng)及代謝情況,及時糾正營養(yǎng)不良和代謝紊亂,攝入水分充足。一些研究表明鋅和維生素C能促進大傷口的愈合。
2.6 健康教育 對患者及其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包括壓瘡發(fā)生原因、危險因素以及減少壓瘡發(fā)生的方法等相關知識。
2.7 錯誤預防措施
2.7.1 按摩 傳統(tǒng)觀念認為按摩可以改善局部皮膚血液循環(huán),從而有助于預防壓瘡,但目前證據(jù)表明,應該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進行按摩,對皮膚受壓后出現(xiàn)的反應性充血,不主張按摩,按摩使局部皮膚溫度上升,皮膚持續(xù)發(fā)紅,軟組織更容易受損傷,從而加重局部損害。
2.7.2 氣圈 既往認為氣圈可以減輕皮膚局部壓力,常規(guī)臨床用于壓瘡的預防,但現(xiàn)有證據(jù)顯示,橡皮圈因其引起中央組織血流減少,加之不透氣,妨礙汗液蒸發(fā),對壓瘡更加不利,應避免使用。
選擇恰當?shù)闹委煷胧┛纱龠M壓瘡的痊愈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同。治療主要涉及4個方面:傷口創(chuàng)面局部敷料、緩解局部壓力、治療延遲愈合的并發(fā)癥狀、物理療法。
3.1 敷料 敷料使?jié)儎?chuàng)面保持適當?shù)某睗瘢瑫r使周圍皮膚保持干燥。如果創(chuàng)面不保持恰當?shù)臐駶?,當更換敷料時新組織將被撕脫,影響壓瘡愈合。Ⅱ期壓瘡需使用敷料,敷料能保護傷口,預防感染,避免分泌物污染衣物、被單[11-16,3]。Ⅱ度壓瘡中,其成本-效益比更好,多層透氣敷料愈合率較高[16]。敷料一旦使用應維持適當?shù)臅r間,過度頻繁更換敷料可能損及創(chuàng)面的修復。材質要求柔軟,過硬會加重壓瘡損傷。如果局部壓力未完全解除,敷料一般需要每日更換一次,以了解創(chuàng)面有無進一步惡化。每次更換敷料時需要對壓瘡進行再評估, 根據(jù)傷口愈合或者惡化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3.2 緩減壓力 去除局部壓力對壓瘡愈合起著重要作用,目前采用的方法包括解壓床、床墊、墊子和及時更換患者體位[14-16,3]。系統(tǒng)評價發(fā)現(xiàn),氣-液支撐物可以提高壓瘡的治愈率。目前交替壓力支撐物在許多醫(yī)院用于壓瘡的預防及治療,至少每2 h翻身一次,正確的翻身體位,在大多數(shù)醫(yī)院得到良好實施,起到了很好的治療和預防效果。長期坐輪椅的病人每15 min變換體位一次, 如需要他人協(xié)助應每1 h改變體位一次。但目前仍然有不少醫(yī)院使用氣墊圈于壓瘡患者。
3.3 治療并發(fā)癥
3.3.1 加強營養(yǎng) 壓瘡的治療應包括治療原發(fā)疾病,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均衡膳食,服用蛋白質和高熱量食物改善全身健康狀況可加快壓瘡愈合[3,10,16]。多個RCT結果顯示營養(yǎng)支持對壓瘡的預防及愈合是必要的。較弱的證據(jù)顯示,補充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于皮膚愈合。
3.3.2 創(chuàng)面清洗 系統(tǒng)評價證據(jù)顯示[17]沒有任何一種傷口清潔劑或技術超過生理鹽水,因此,對大多數(shù)傷口,用生理鹽水清洗創(chuàng)面已經(jīng)足夠。切勿用皮膚清潔劑或抗生素局部清潔壓瘡潰瘍面,避免任何防腐劑(碘伏、碘、雙氧水、冰醋酸等)接觸創(chuàng)面,這些防腐劑可以損壞敏感組織,阻礙愈合。
3.3.3 手術清創(chuàng) 早期壓瘡在消除壓迫后,通??梢宰杂鶾17,3]。沒有超過Ⅲ期的潰瘍需要采取預防措施來防止組織壞死。對Ⅳ期壓瘡潰瘍有效的清創(chuàng)和清潔傷口能縮小并促進壓瘡的愈合。當創(chuàng)口充滿膿液和壞死組織碎片時,可使用聚糖酐小珠或新一代親水聚合物來加速清創(chuàng)過程,而無需手術。壓瘡進一步發(fā)展,累及皮下脂肪和肌肉組織時,需要外科手術清創(chuàng)和封閉治療。對于受損骨組織需要手術清除,累及關節(jié)則需要施行關節(jié)離斷術。清創(chuàng)后形成的肉芽組織為植皮提供了基礎,全層游離皮瓣可用來覆蓋創(chuàng)面。目前尚無足夠證據(jù)表明,其他任何特殊的清創(chuàng)手段更有效,手術清創(chuàng)還沒有隨機對照研究。但非紅斑樣的、非化膿的干燥黑痂無須清除。
3.3.4 抗生素使用 傷口區(qū)域細菌水平高, 應考慮局部使用抗菌劑,如果僅有壓瘡局部感染,則不需要全身應用抗生素。對清潔壓瘡,經(jīng)過2~4周的標準治療(按照壓瘡護理指南)或2周局部的抗生素治療,未能痊愈者,如果有分泌物排出,可以考慮局部使用有效抗生素,選用針對革蘭陰性、革蘭陽性的細菌、厭氧菌的抗生素,諸如磺胺嘧啶銀、頭孢三代抗生素等,同時通過清潔傷口、換藥者洗手防交叉感染、清創(chuàng)等方法,均可提高傷口的治愈率。對合并菌血癥、膿毒血癥、蜂窩組織炎或骨髓炎的患者,應該適當全身抗菌治療。
3.4 物理療法 目前用于壓瘡治療的物理療法主要包括電療法、超聲治療及激光治療。尚無證據(jù)顯示該療法的利與弊,這類治療還缺乏相關的證據(jù)。電磁治療壓瘡的SR中,僅2個RCT合格而被納入,由于樣本量少,方法學有限,故目前尚無足夠證據(jù)證實電磁療法對壓瘡的治療效果。
3.5 其它治療 電刺激、局部負壓、超聲治療、生長因子和高壓氧治療尚缺乏高級別證據(jù)。但有RCT提示電刺激、生長因子、局部負壓吸引能夠促進壓瘡愈合。中藥治療在我國廣泛在應用,但多數(shù)試驗為非盲法、非隨機設計,論證強度低,目前還缺乏該療法最高證據(jù)級別的系統(tǒng)評價。
3.6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有利于部分壓瘡的盡快恢復。為患者、家庭照顧者進行壓瘡的預防、治療和誘發(fā)壓瘡再次發(fā)生的因素等相關知識教育,指導患者、照顧者選擇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主動活動,減少臥床。鼓勵臥床者自己翻身,強調高危老年人壓瘡的預防的終身性。在壓瘡的治療過程中,需要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每天監(jiān)控并記錄患者的壓瘡治療情況、壓瘡面積及深度等變化評價敷料的狀態(tài)、周圍皮膚組織情況、疼痛、感染等并發(fā)癥。根據(jù)傷口局部評估分期情況、患者愿望、費用、照顧者時間和材料的可獲性來選擇適當?shù)木植糠罅稀?/p>
3.7 治療誤區(qū) 美國衛(wèi)生保健政策研究機構指出,目前壓瘡治療還存在四方面的誤區(qū),嚴禁在壓瘡危險區(qū)內(nèi)使用酒精擦拭、油膏涂抹、冰敷和熱烤。
大多數(shù)壓瘡經(jīng)過積極的治療能夠完全愈合,但仍然有部分壓瘡久治不愈。壓瘡危險度分期越高,治愈時間越長。因此,早期壓瘡經(jīng)過數(shù)周及時適當?shù)闹委煟A后一般較好,但由于壓瘡的危險因素常難以根除,尤其如果患者的照護方法得不到有效改進,即使短期傷口愈合了,但從長期來看仍可復發(fā)。
參考文獻:
[1]Baranoski S. Raising awareness of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 Adv Skin Wound Care, 2006, 19(7): 398-405; quiz 405-7.
[2]Gunningberg L, Stotts NA. Tracking quality over time: what do pressure ulcer data show?[J]. Int J Qual Health Care, 2008, 20(4): 246-253.
[3]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Z], 2009.
[4]王彩鳳.壓瘡危險評估相關國外實踐指南比較[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3):80-83.
[5]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2007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staging definition[J]. Wound Council of Enterostomal Therapists Journal, 2007, 27(3): 39.
[6]Reddy M, Gill SS, Rochon PA. 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a systematic review[J]. JAMA, 2006, 296(8): 974-984.
[7]Moore,EH Zena.Webster,Joan.Dressings and topical agents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CD].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2013,8.
[8]McInnes,Elizabeth.Jammali Blasi,Asmara.BellSyer,EM Sally.et al.Support surfaces for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Systematic Review[CD].The Cochrane Library,Issue,2011:4.
[9]Stechmiller JK, Cowan L, Whitney JD,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s[J]. 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2008, 16(2): 151-168.
[10]Stratton RJ, Ek AC, Engfer M, et al.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geing Res Rev, 2005, 4(3): 422-450.
[11]Bale S, Squires D, Varnon T, et al. A comparison of two dressings in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J]. J Wound Care, 1997, 6(10): 463-466.
[12]Bergstrom NP, Smout RM, Horn SP, et al. Stage 2 pressure ulcer healing in nursing homes[J]. J Am Geriatr Soc, 2008, 56(7): 1252-1258.
[13]Bouza C, Saz Z, Mu?oz A, et al. Efficacy of advanced dressings in the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 a systematic review[J]. J Wound Care, 2005, 14(5): 193-199.
[14]Müller E, Van Leen MW, Bergemann R. Economic evaluation of collagenase-containing ointment and hydrocolloid dres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J]. Pharmacoeconomics, 2001, 19(12): 1209-1216.
[15]Dan Berlowitz.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OL]. [2014-01-10]http://www.uptodate.com/contents/treatment-,of-pressure-ulcers?source=search_result&search=pressure+ulcer&selectedTitle=1%7E116.
[16]Heyneman A, Beele H, Vanderwee K,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use of hydrocoll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J]. J Clin Nurs, 2008, 17(9): 1164-1173.
[17]Moore, Zena EH. Cowman,seamus.wound cleansing for pressure ulcers[J]. Cochrane Libr(20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