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詞憑借其簡潔、凝練,內涵豐富、形象優(yōu)美、情感美麗等美學特質而成為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它們凝聚著我們中華民族先人的智慧與情操,熏陶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優(yōu)秀兒女美好的品格。所以,內涵豐富、形式優(yōu)美、情感美麗、形象生動的中國古典詩詞歷來都是北師大版初中語文教材的一道亮麗的、不可替代的風景。既如此,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在此探討如何讓中學生樂學古典詩詞、會學古典詩詞、會品古典詩詞等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吟誦詩詞
2012年版新課改《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閱讀古典詩詞等經典美文是初中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引導學生順利走進古典詩詞等經典美文文本,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言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并對其諸多美學特質有所感悟和思考等。然而,鑒于我國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的時代久遠以及所記錄的均是與我們相隔幾千年的遠古先人的思想情感等緣故,教學時,我們務必引導同學們反復聆聽、反復吟誦、深刻品味古典詩詞的諸多美學特質,逐步掌握誦讀、品味、鑒賞、比較文言的基本方法,從而達到引導同學們在古典詩詞的學習與鑒賞中真正領略其語言凝練、意境深遠、人物形象鮮活等美學特質之目的。
比如,教學唐代杜牧的《山行》七言絕句時,我運用多媒體電教設備將從網絡下載的名家配樂朗誦《山行》音畫視頻播放給學生試聽,并與同學們一起總結誦讀古典詩詞的節(jié)奏:七言古典詩詞每句一般四個節(jié)奏,比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五言古典詩詞每句一般三個節(jié)奏,比如唐代王維的《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p>
二.鑒賞意境,讀寫結合
意境指作者在諸如古典詩詞等文學作品中通過描寫自然界的山水花鳥蟲魚等自然風物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意蘊。比如唐代詩人王之渙在《涼州詞》中通過描寫雄渾壯闊的黃河景象和戍守黃河上游孤城過著艱苦軍旅生活的將士們的思鄉(xiāng)情懷,表現了詩人豪邁的氣概和對戍邊將士的深切同情。
教學王之渙《涼州詞》這首七言絕句時,我將王之渙在這首詩歌中所營造的黃河巨浪滔天、邊境孤城獨立、將士思鄉(xiāng)借吹奏《折楊柳》表達思鄉(xiāng)盼歸的意境與情感等設計成幻動的畫面制成精美的PPT課件,并配上古箏名曲《折楊柳》為背景音樂。上課伊始就運用多媒體電教設備播放給同學們欣賞,并引導同學們邊欣賞、邊誦讀、邊感知《涼州詞》中所描繪的雄宏意境和作者細膩之情懷。之后,又引導學生在王之渙《涼州詞》中任選一句自認為最能體現“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詩句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舞動自己生花的妙筆或者激情洋溢的畫筆對自己所選擇的某一詩句發(fā)揮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作,并要求同學們將二度創(chuàng)作的作品首先在學習小組內交流,然后再由各學習小組的小組長擇優(yōu)推薦上講臺誦讀。結果我發(fā)現,同學們在對《涼州詞》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不僅非常認真,而且還出現了不少佳品。
三.品鑒形象,陶冶情操
入選北師大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有不少文質兼美的作品塑造了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比如東晉陶淵明在《飲酒》(其五)中塑造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人自我形象;再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節(jié)選)中塑造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形象。教學時,引導同學們多維度、多層次地品鑒、感知上述古典詩歌中的藝術形象,不僅可以借此熏陶同學們美好的品格,還可以構建快樂、美麗、和諧的古典詩詞教學課堂。
比如,教學上述兩篇課文時,在引導同學們反復朗讀這兩首詩歌和深刻感知這兩首詩歌主旨的基礎上,我曾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內有意“留白”6分鐘,引導同學們探討下列問題:
1、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是作者在怎樣的境遇中寫下的名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操?
2、白居易的《琵琶行》(節(jié)選)中塑造的琵琶女是一個具有怎樣滄桑人生經歷的藝術形象?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琵琶女怎樣的情感?
四分鐘后,同學們就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了。雖然同學們對上述兩個問題的認知略有分歧,但是當我再次引導同學們集體探討上述兩個問題并盡量求同存異之后,同學們對上述兩個問題基本上達成了共識。
總之,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閃耀著燦爛的光芒。故,教學時,我們必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吟誦古典詩詞的興趣、引導學生鑒賞意境,通過讀寫結合和品鑒形象,陶冶情操等藝術手段,與學生一道共同構建美麗的、精彩的初中語文古典詩詞教學課堂。
李振成,教師,現居山東棗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