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jīng)過正月初二的舞龍拜年、正月初四的夜游龍燈之后,正月初十晚八時左右,位于揭陽城西門外的喬林鄉(xiāng)各村開始舉行燒龍活動。
喬林鄉(xiāng)的燒龍場面頗為壯觀。先是頭戴竹笠、打著赤膊的壯漢擎著幾只約兩米長、裝滿火藥的彩鳳,在廟前參神。之后,由老者點燃彩鳳身上的火藥,壯漢擎著彩鳳在煙花中狂奔,火焰從彩鳳身上不斷噴出,猶如烈火中涅槃的鳳凰,在夜空中翱翔。接著,二三十位壯漢合力將有二三十米長的巨龍?zhí)У綇R前參拜神靈,然后來到村中曠埕。在鑼鼓炮仗聲中,巨龍身上的火藥被身著長衫的鄉(xiāng)中長老逐節(jié)點燃,偌大的曠埕頓時陷入一片“火?!?。巨龍在龍珠的引導下,口吐火球,目射青光,身噴煙火,翻騰咆哮,不斷繞著曠埕游走;周圍星火四濺,煙霧彌漫,火光閃閃,遠遠望去仿佛是真龍在騰云駕霧,翱翔飛舞。而那些頭戴竹笠、身涂植物油(防火用)的擎龍壯漢,全然不顧落在身上的火星,如醉如狂地旋轉(zhuǎn)著、舞著……
新編《揭陽縣志》載,“燒龍始于明代的古喬”,相傳是喬林人戰(zhàn)勝外患之后的一種慶祝形式,后衍化為民俗而延續(xù)下來,以祈禱當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隨著當?shù)亟?jīng)濟水平的提高,如今燒龍場面壯觀之勢比之過去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潮語“燈”與“丁”同音,點燈即添丁之意,故潮俗有吊喜燈、游花燈的習俗。自十三日起,人們紛紛到宗祠神廟去“點燈”,然后接回來掛于家門口或神龕、床頭上,叫作“興燈”。如果去年生了男孩的,還要在一對大燈籠上寫上姓名,掛到鄉(xiāng)中宗族祠堂上向祖宗報喜,然后在祠堂設(shè)宴請客,以慶“出丁”,稱“做丁桌”。
潮汕元宵游花燈的習俗最早見于明嘉靖刻本潮劇《荔鏡記》,該劇講的是明朝泉州人陳三探親途經(jīng)潮州,元宵上街賞燈時偶遇五娘,兩人一見鐘情,后經(jīng)一番波折終成眷屬的故事。戲中有“睇燈”一折,描寫了當時潮州元宵夜:“元宵景,有十成,賞燈人,都齊整,辦出鰲山景致,王祥臥冰,丁蘭刻母,盡都會活。”
游花燈以汕頭市澄海區(qū)的隆都鎮(zhèn)最為著名。每年元宵前后,隆都鎮(zhèn)各村各社都要自發(fā)輪流游燈。每當夜幕降臨,蓮花山下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煙霧升騰,鑼鼓煙花,此起彼伏。一條條由無數(shù)燈籠匯成的游動的火龍時聚時散,蜿蜒行進。那一盞盞在夜空中搖曳晃動的點點燈火,映襯著一個個可溯至中原的宗族堂號,也照亮了男女老少歡呼雀躍的臉。村民們遵循“有游燈,家里生千??;無游燈,家里要絕種”的古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將這一古老習俗燈燈相傳。
正月里去到潮汕一些鄉(xiāng)村,人們很容易就看潮汕人蕩秋千的場景。過去中原地區(qū)蕩秋千活動多在清明節(jié),在宋代傳入潮汕,并逐漸成為潮汕人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習俗。明萬歷的《普寧縣志》就有記載:“正月男子小兒或婦人,競打秋千,至十五夜止。”
如今,潮汕蕩秋千以汕頭澄海區(qū)的古辟望港口鄉(xiāng)、隆都后溝鄉(xiāng),揭陽市炮臺鎮(zhèn)桃山鄉(xiāng),潮安縣庵埠鎮(zhèn)仙溪鄉(xiāng)、亭廈鄉(xiāng)等較為著名。正月初一為人們搭秋千的日子,秋千一般設(shè)于宗祠前的空地上,由上一年鄉(xiāng)里添丁者出錢出力,用數(shù)根圓木搭建而成,高達兩三層樓。秋千架上系板墊,可在空中旋轉(zhuǎn)翻滾,狀如“摩天輪”。在秋千搭建后直到元宵過后拆去的這段時間里,鄉(xiāng)中男女老幼皆可蕩秋千。人們往往竭盡全力將秋千蕩高,有的還會一邊蕩著一邊念:“蕩一蕩,除百病,歲歲得平安?!痹诮谊柺信谂_鎮(zhèn)桃山鄉(xiāng),到元宵這一天晚上,則由女人獨占秋千,男人只能站在一旁欣賞。
一年一度的“行彩橋”是揭陽市最著名的民俗。“行彩橋”共分三階段,正月十一“行頭橋”,正月十五“行二橋”,正月十六“行尾橋”。我和朋友曾在正月十一傍晚,專程到揭陽市榕城區(qū)體驗這別具一格的古俗。這一天,各街道與大大小小的橋梁,皆張燈結(jié)彩,打扮得美輪美奐。其中以石獅橋最為熱鬧。此時的石獅橋已成為一個靚麗的舞臺:燈光閃爍,燈籠高掛,榕竹交柯,橋下的南窖河水面也被鋪上木板,幾乎成了“旱橋”,上面放著各種奇形怪狀的亮麗燈景。而最滑稽的是橋上的石獅,不但整個涂上了紅色——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而且還得接受大人小孩的撫摸與請求:大人帶著小孩摸獅頭謂:“摸獅頭,阿奴事事賢”,未婚小伙子念:“摸獅肚,娶雅嬤(漂亮妻子)”,懷孕的婦女念:“摸獅耳,生阿弟”,正在讀書的小孩摸獅鼻說:“摸獅鼻,寫雅字”。
晚上八點左右,從四面八方涌來的人流已把橋頭擠得水泄不通。我被滾滾人流裹脅著踉蹌過了石獅橋。按榕城習俗,“行頭橋”時要摘下橋頭的榕枝竹葉,口中念“摘榕葉,日日有錢揸(拿)”,回家后插在門楣上會帶來財運。行橋時姑娘們還要擲石塊或竹枝于河中說“擲橋中,嫁雅翁(丈夫)”之類,皆以諧音,求吉祥也。
“行彩橋”作為一種祈福民俗,在潮汕出現(xiàn)至遲可溯至明代,但其實元宵“行彩橋”是一種流行已久的中原古俗。在中原多個地方的縣志中都有相關(guān)記載,與揭陽民間“行彩橋、摸獅鼻”的風俗并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