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111-02
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接過一個班級,我滿懷激情,想把在師范學校所學的知識全部奉獻給學生們,讓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涯充滿神奇,充滿七色陽光……數(shù)學對他們來說沒有問題,可是寫作文卻成了難題,寫起來總是輪廓,寫不了幾句話,我無從下手,就這樣送走了這些學生。
這件事讓我深感愧疚,同時也激發(fā)了我探索語文教學新途徑的熱情。閑暇時間,我潛下心來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研讀新的課程標準,中外名家教育教學經(jīng)驗。我不斷學習著,積極思考著,努力實踐著……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語文教學思路——培養(yǎng)學生做人、寫字、讀書、作文。
一、做人
1.做有自我約束力的人
每學期期初,我都和學生一起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讓學生有明確的行為目標。全班40多名學生各個都成為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參與者,各負其責,分工合作,做到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問。
2.做有上進心的人
我時常對學生們講:做什么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我平時精心備課,上好每節(jié)課,也要求學生認真上好每節(jié)課,積極發(fā)言。課堂上,針對學生發(fā)言情況,我適時鼓勵他們,并給予“演說家”“評論家”“大詩人”等評價,使學生處于一種活潑的積極的氛圍中。同時,每節(jié)課積極發(fā)言就可以獲得一張小卡片,每10張小卡片就可以獲得一朵小紅花貼在光榮榜上,這樣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就更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提高了。
3.做有責任感的人
要想班級管理有序化,必須獎罰分明,讓學生做有責任感的人。平時為班級做貢獻的,在活動中,比賽中表現(xiàn)突出的,加小紅花或發(fā)獎品。對于衛(wèi)生不好的,罰小卡片。紀律不好的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罰卡片,唱一首歌,寫一份200~500字的說明書。
4.做誠實守信的人
我是個做事講信用的人,平時布置作業(yè),該到檢查批閱的時間,從不拖延。答應學生的事情,說到做到,從不反悔。這樣學生說什么,做什么也講誠信。圖書角的書學生自己借,講誠信讀書。每次獎勵金魚卡,都讓學生自己拿。
5.做有競爭力的人
我班制定的兩周一評比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一枝鋼筆、一個日記本、一件玩具、一本書、甚至一根根小小的雪糕都成了我鼓勵優(yōu)秀小組、優(yōu)秀個人的獎品,獎品雖小,可學生在這種競爭中不僅增強了能力,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也突顯出來。獲獎學生代表發(fā)言時,個個激情澎湃,振振有詞。他們回報我的是勤奮、誠實、團結(jié)、努力,我班形成了積極向上的班風。
二、寫字
中華漢字具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作為21世紀的中國人更應把它發(fā)揚光大,所以我要求學生一定要寫好字。我平時在黑板上寫字從來都是橫平豎直,還不厭其煩地給學生打排頭字,讓學生模仿。教室的黑板上每天都有我給學生寫的范字:或幾個詞語,或一兩句格言,或一首詩。我還讓學生模仿寫字帖,每天一頁,及時批,看誰寫得好,好的打個A,5個A就加一朵小紅花。同時課堂作業(yè)、家庭作業(yè)完成好,寫得好的就批“加油”,5個加油就得一朵小紅花,寫得不好的就罰3~5個小卡片。在我這種方法的鼓勵下,學生的字寫得有棱有角,像模像樣。
三、讀書
學生從剛?cè)雽W起,我一直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讀書習慣,成立了讀書角。每天利用半小時閱讀課外書。我定期向?qū)W生介紹各類書目:低年級給他們介紹小人書、畫報、童話故事書;中年級讀一些科普讀物、名著,如:《十萬個為什么》《上下五千年》《魯賓遜漂流記》《愛的教育》;高年級介紹中外兒童文學、國內(nèi)外名著、勵志書籍,如:《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湯姆叔叔的小屋》《水滸傳》《三國演義》《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學生在書的海洋里汲取精神食糧。并定期開展讀書匯報會、講故事比賽、背古詩詞比賽、讀書剪報等活動,我班掀起了讀書熱潮,同學們課余時間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書。
四、作文
在作文教學中我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哪怕寫一枝小小的鉛筆,你留心,用心觀察了,通過看、聽、摸、聞、想,你筆下的這枝鉛筆也能寫得生動而有用。因此,我平時經(jīng)常布置一些觀察作業(yè),比如:觀察學校的花壇,銀杏樹一年四季的變化,家鄉(xiāng)的春雨,夏天的大寧街,秋天的田野,冬天的東洋河……匯報課上,學生都能把觀察到的東西娓娓道來。這樣,學生有了觀察的興趣和方法,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自然就養(yǎng)成了愛觀察的習慣,作文能力也就在這些觀察過程中形成了。
通過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每天抽出3~5分鐘時間演講,可即興,也可提前準備,內(nèi)容積極健康,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在這個小小的舞臺上,同學們盡顯才華,既陶冶了情操,也鍛煉了能力。有時我還利用一些文體活動,課外活動來培養(yǎng)他們的作文能力,如:領學生去圖書館閱讀,冬天領學生打雪仗,春天帶領學生放風箏,下課帶學生去跳繩,每次活動都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看到學生們在活動中寫下的一篇篇帶有生活氣息,具有一定文字功底的,感人至深的習作,我被感動了,有時甚至被震撼了。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