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書平 朱紅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108-02
一、當班主任快樂
班主任的快樂是從學生中來。我將平時的快樂,像收集錢幣一樣珍藏起來,時間長了,日子久了,串成起來,就是我的財富了。
記得剛升入初中的我的這個班,猶如沒有開墾的貧瘠的荒山野嶺。面對這種情況,我從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行為習慣等方面入手。不到一天,我就準確無誤地記住了每一個人的名字。從此,就走上了每天與他們朝夕相處、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學習生活中。
在講文明講禮貌,學習傳統(tǒng)文化活動中,同學們一學就記在了心,付諸在行動上了。當他們在樓梯向老師問好,走在飯廳向老師問好,得到老師們的好評時,我是多么的高興;當他們與老師交流,離開老師時,他們從容地、恭敬地給老師鞠躬行禮時,我是多么的自豪,仿佛我的自留地里長出來了豆苗尖尖角。
在我們師生共同進行“孝心行”活動中,在孩子們飽含深情的孝心文字中和進行孝心行交流中,我們師生不止一次地淚濕紙巾。同學們流的是體驗后的感恩的淚水,我流下的是走進孩子們心田,百感交集的淚水。
在環(huán)保活動中,我為孩子們不留下一片紙屑,哪怕學習再緊張也要將垃圾入桶為安的行動所感動。是孩子們成全了我,兩年來,他們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走進教室擁有一個方寸不亂的愉快心情。
我們師生在白板上觀看傳統(tǒng)文化《好人是教出來的》紀錄片時,孩子們精心用紙筆記錄下精美的語言,唯恐落下離我們非常貼近,但又似乎越來越遙遠的精美片段時,我忽然感到,我班的這群孩子們怎么這么像一個人,真的是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嗎?在別人看來是迷信的東西,而我們師生像海綿一樣吸收著。
在學雷鋒,踐行雷鋒精神的活動中,我們學到了雷鋒做好人行好事的高尚精神,我們還學習了雷鋒在學習上的釘子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zhì)。也學到了對待朋友和壞人壞事時,要有愛憎分明的善惡立場。我們師生在談到這些問題時,能一拍即合。我在孩子們中間既是老師,又是他們中的普通一員,是多么的快樂!
二、當班主任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
教育的本質(zhì)功能是促進人的發(fā)展。那么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學生朝哪個方面去發(fā)展,怎樣抓住孩子的優(yōu)點,鼓勵他去發(fā)展,那就是作為一個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要花心思、動腦筋的問題了。
我班的易星同學,論學習,基礎是特別的差。七年級時,搞貧困生推選,指標只一個,我有心給他。我讓他寫一個家庭情況說明,他寫了一節(jié)課也沒有寫出一句話。在我的指導下,終于寫出來了,但是,錯別字像蟲子一樣爬滿了格子。數(shù)學、英語更是一竅不通。但我們沒有權(quán)力讓他停止學業(yè)、中途輟學??!
在我長期不間歇地進行思想教育時,不忘單獨找他談心。談家庭,談勞動,談為人處世,談孝心愛心等。
他的勞動任務是掃樓梯。每天我一來到學校走上樓梯,就看見了干凈的樓道,有時看見他忙碌的身影也不忘與他打聲招呼。保潔工作他做得更好,有時連二樓(我班在三樓)大辦公室門前的垃圾也順勢撿走。有一次,我太感動了,就把他叫進了辦公室,叫進去的目的是想夸他幾句。我說,“企業(yè)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有德無才培養(yǎng)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磥?,你是有希望的,你走進一家公司,老板會像我一樣看好你的?!蔽覀兊囊仔峭瑢W掃樓梯更有勁了,整個變了一個人,精神面貌煥然了,學習也像掃樓梯一樣有勁了,盡管他的成績?nèi)匀徊槐M人意。
三、當班主任要善用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教會我們用智慧的雙眼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引領學生找回自信,走上快樂的成長之路。
事實上,每個人身上都是有優(yōu)點的。我們班王家樂同學每門功課幾乎都是個位數(shù),頂多也不會超過二十分。因為這孩子天生就有點缺陷,屬于遺傳方面的。我去家訪,三代人都說不清楚話,很難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再加上有半個學期沒來上學。他在學習上是個空白,我教他學習與人相處,學會勞動的技巧,學會找回自信。
王家樂有優(yōu)點。去年我們給初三胡某同學捐愛心款時,他是全班拿出最多的一個,在沒有刻意準備的條件下,他捐了十元。我把他的這一愛心舉動當作典型反復表揚。孩子找回了自信,天生一張遲滯扭曲的臉開始有了笑容。
我根據(jù)他的特點,給他安排了一個勞動任務,就是每天把后面的墻擦干凈,干凈就不擦,不干凈就擦,老師有套辦公桌椅在教室后面,要求保持桌椅干凈。
這孩子把我的話當成了圣旨。每天弄得干干凈凈,連桌椅腿都擦得沒有污跡。我感動了,這就是教育的作用,賞識的力量。這難道不是孩子的優(yōu)點嗎?我想,王家樂同學之所以每天能有滋有味地來上學,帶著一塊成人手表,煞有介事地背著書包,從不遲到地來上學,與我給予他的賞識教育是有分不開的關(guān)系的。
用賞識教育才能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民主、愉快的班級氛圍,才能讓孩子愉快成長。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