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關民 唐榮德 梁劍寧 陳敏
【摘要】 目的:探討血清CRP和hs-CRP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入院第1次檢測的CRP和hs-CRP資料,然后以hs-CRP為標準按檢測值高低分為四組,進行其檢測值比較與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組內(nèi)比較,正常范圍組兩項指標組內(nè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機病例數(shù)是正常范圍組>輕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各組CRP和hs-CRP檢測值均有較好的相關性(均為P<0.01),組間比較在輕度升高組和重度升高組與正常范圍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但輕度、中度、重度升高組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低限時CRP和hs-CRP的相關性相對較差是由于CRP下限檢出率很高所致。首診時最好作hs-CRP檢測,以便CRP低限能夠檢出,使之用作CHD等多種疾病的輔助診斷。
【關鍵詞】 C反應蛋白; 高敏感C反應蛋白; 檢測值; 比較; 相關性分析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為全身性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指標,已在臨床許多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中廣泛應用。高敏感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并不是一種新的CRP,只是根據(jù)其檢測方法更敏感而命名。本院在開展CRP檢測的基礎上,幾年前又開展了hs-CRP的檢測。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同一患者的血清CRP和hs-CRP檢測值有一定差別,故作了血清CRP和hs-CRP檢測值兩者之間的比較和相關性分析,旨在探討這兩項指標的臨床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于近期在日常檢驗工作中有目的地收集180例住院患者入院第1次檢測的CRP和hs-CRP資料。本研究的資料來源是只要有患者的CRP檢測項目,不論任何病種、也不論檢測值高低,均一并隨機收集。然后以hs-CRP為標準按檢測值高低分為4組(4個檔次),即將hs-CRP≤10.0 mg/L定為正常范圍組、hs-CRP在10.1~50.0 mg/L定為輕度升高組、hs-CRP在50.1~100.0 mg/L定為中度升高組、hs-CRP≥100.1 mg/L定為重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75例患者中,男34例,女41例,年齡7~88歲,平均(53.8±20.1)歲;輕度升高組64例患者中,男31例,女33例,年齡17~90歲,平均(66.2±17.3)歲;中度升高組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15~89歲,平均(65.6±19.7)歲;重度升高組16例患者中,男8例,女8例,年齡34~89歲,平均(63.4±21.0)歲。四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空腹抽取患者的靜脈血,溶血或脂濁標本拒收退回。使用羅氏公司生產(chǎn)的MODELAR P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血清中的CRP和hs-CRP,CRP采用免疫比濁法,試劑系英國朗道產(chǎn)品;hs-CRP采用免疫增強比濁法,試劑系北京利德曼產(chǎn)品。在日常檢測中定期對兩個項目作定標和質(zhì)控,本院設定此兩個項目的正常參考區(qū)間均為0.01~10.0 mg/L。如果臨床醫(yī)生只開出此兩個項目其中一項,根據(jù)本研究需要,酌情加作另一項。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本院計算機醫(yī)用數(shù)理統(tǒng)計徐彤計算結(jié)果,計數(shù)資料采用U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個項目檢測值的組內(nèi)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與q檢驗;2個變量的關系采用直線相關分析和組間相關系數(shù)r值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正常范圍組CRP和hs-CRP下限檢出率比較 該組75例患者中CRP下限(0.01 mg/L)的檢測值有27例,檢出率為36.0%;hs-CRP下限(0.01 mg/L)的檢測值僅1例,檢出率為1.3%,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各組CRP和hs-CRP檢測值比較 正常范圍組內(nèi)CRP和hs-CRP檢測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他3個升高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組間CRP和hs-CRP檢測值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由于本研究是隨機收集樣本來代表總體,故從表1中可以看出,隨機病例樣本數(shù)是正常范圍組>輕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CRP升高程度是重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輕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正常范圍組和輕度升高組的病例數(shù)占了總病例的77.2%,提示這些住院患者無感染或輕度感染者占多數(shù);CRP≥100 mg/L提示為較嚴重的細菌感染[1],但嚴重感染的病例在綜合性醫(yī)院一般還是少數(shù)患者,因此本文中CRP重度升高者為數(shù)最少。另外,正常范圍組CRP的標準差大過均值(2.59±1.95),這是由于本組CRP下限檢出率太多(36.0%)所致,見表1。
2.3 各組CRP和hs-CRP檢測值的相關分析 從2個變量的組內(nèi)比較來看,各組CRP和hs-CRP檢測值均有較好的相關性(r=0.883,P<0.01;r=0.989,P<0.01;r=0.921,P<0.01;r=0.969,P<0.01),但其各組r值卻有差別,即r值是輕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故組間比較在輕度升高組和重度升高組與正常范圍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但輕度、中度和重度升高組之間、中度和正常范圍組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CRP和hs-CRP在化學上是同一種物質(zhì),只是檢測方法不同,即采用免疫增強比濁法等技術提高了hs-CRP的靈敏度,這些方法所測定的CRP稱為高敏或超敏C反應蛋白(hs-CRP)。hs-CRP可反映出CRP的微小變化,較普通CRP檢測更能反映炎癥的活動程度,為臨床提供了更靈敏的炎癥指標。CRP是感染的急性期反應產(chǎn)物,目前在臨床上被認為是一項敏感而客觀的炎癥指標,細菌感染時其陽性率可高達96%[2]。因細菌感染時炎性細胞浸潤并釋放內(nèi)源性遞質(zhì)刺激肝細胞加速合成CRP,在急性時相6~12 h內(nèi)濃度增高,24~48 h達到高峰。CRP含量與炎癥同步變化,在感染早期血清CRP水平即迅速升高,升高程度與感染嚴重程度呈正相關[3]。實際上,CRP在多種感染和非感染疾病中均可能升高,如楊景梅[4]認為細菌性肺炎時CRP常明顯升高,而病毒性肺炎時CRP一般不升高,故可作為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鑒別診斷指標之一。常炳慶等[5]用免疫沉淀法定量測定376例感染患者及295例惡性腫瘤患者血液中CRP水平,以CRP>10 mg/L設為陽性,探討CRP定量檢測在感染及腫瘤診斷中的價值,結(jié)果是感染組和腫瘤組陽性率分別為87.8%和65.8%。符琴等[6]探討了老年2型糖尿?。═2DM)患者血清hs-CRP水平與動脈硬化的相關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hs-CRP在糖尿病斑塊組、非斑塊組和正常對照組三組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斑塊組hs2CRP水平高于非斑塊組,且均高于正常對照組,故認為hs-CRP與老年T2DM患者頸動脈硬化的發(fā)生有密切相關性,在老年 T2DM 頸動脈硬化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勞麗芬[7]作了CRP應用于診斷小兒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價值探討,將120例感染性住院型患兒根據(jù)病因分為病毒感染組及細菌感染組各60例,對比兩組患兒在入院初期的CRP的陽性例數(shù)與治療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血清中CRP,結(jié)果是細菌感染組患兒在入院初期的CRP的陽性例數(shù)和治療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血清中CRP含量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P<0.05)。許文炎[8]觀察了CRP與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貧血的關系,發(fā)現(xiàn)MHD患者CRP比正常對照組明顯增高,認為MHD患者存在微炎癥狀態(tài),加重了MHD患者貧血程度。蔡莉莉[9]探討了急性腦梗死(ACI)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和hs-CRP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將65例ACI患者的血漿Hcy和hs-CRP水平與35例正常健康者作比較,結(jié)果是ACI組Hcy 和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因此認為Hcy和hs-CRP與ACI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密切關系。
在CRP和hs-CRP檢測方法上也有人作過探討,如吳學煒等[10]為比較酶聯(lián)免疫雙抗體夾心法與生化免疫比濁法在檢測 C 反應蛋白方面的差異,分別利用4個廠家酶免方法的高敏C反應蛋白試劑盒(hs-CRP)和1種生化方法的普通C反應蛋白(CRP)作為考核試劑盒,選擇 21 例低中高值樣本進行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是與參比產(chǎn)品相比,免疫學方法檢測hs-CRP具有高度相關性,并且有較好的檢測低限,故得出免疫學與免疫比濁法試劑盒有較好的臨床相關性,能較好的滿足國際上心血管事件風險評估新標準規(guī)定的1 mg/L以下為低風險區(qū)的檢測需要的結(jié)論。
本院臨床醫(yī)生對患者開出CRP和/或hs-CRP檢查,一般都認為該患者存在一定的炎癥反應。但到底什么情況下開出CRP、什么情況下開出hs-CRP,臨床醫(yī)生并沒有一致的統(tǒng)一認識。本研究將血清CRP和hs-CRP的檢測值作出相關性分析,旨在探討這兩項指標的臨床應用價值,意欲指導臨床醫(yī)生在什么情況下為患者開出hs-CRP或CRP。從本研究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僅正常范圍組組內(nèi)兩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機病例數(shù)是正常范圍組>輕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而CRP升高程度則是重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輕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r值是輕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但輕度、中度、重度升高組之間比較并無顯著性差異。這些結(jié)果很明顯地提示,隨機病例數(shù)以正常范圍組和輕度升高組最多,本文正常范圍組和輕度升高組的病例數(shù)占了總病例的77.2%,提示這些住院患者無感染或輕度感染者占多數(shù);雖然各組CRP和hs-CRP檢測值均有較好的相關性,但正常范圍組CRP和hs-CRP的r值不如3個升高組,表明正常范圍組CRP和hs-CRP的相關性相對較差。而這一狀況的出現(xiàn)是由于CRP下限檢出率很高(36.0%)、hs-CRP下限檢出率很低(1.3%)所致。而且有人描述[11],參照2003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國心臟協(xié)會確定的hs-CRP測定在冠心?。–HD)診斷和未來事件預警的臨床切點,hs-CRP<1 mg/L為低危、1~3 mg/L為中危、>3 mg/L為高危,可見hs-CRP也是評價CHD是否發(fā)病的重要指標。故建議臨床醫(yī)生為患者首診時最好作hs-CRP檢測,以便CRP低限時能夠檢出,以用作CHD等多種疾病的輔助診斷。
參考文獻
[1]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第3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590-592.
[2]楊曉峰,楊新宏,劉秋霞,等.CRP、WBC、異型淋巴細胞檢測在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2,129(2):140-142.
[3]何梅.晚期先兆流產(chǎn)孕婦血清C反應蛋白的相關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4,20(18):1851-1852.
[4]楊景梅.C反應蛋白測定對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4):74-75.
[5]常炳慶,黃家芳,于洪遠,等.CRP定量檢測異常在感染及腫瘤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12(2):54-55.
[6]符琴,王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與動脈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4):9-10.
[7]勞麗芬.小兒感染性疾病中C-反應蛋白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61-62.
[8]許文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C反應蛋白與貧血關系[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31-32.
[9]蔡莉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1):86-87.
[10]吳學煒,陳長江,張學東.免疫學與生化方法檢測C反應蛋白相關性分析[J].河南科學,2012,30(8):1039-1041.
[11]尹保杰,張霞.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25):174-176.
(收稿日期:2013-07-15) (本文編輯:歐麗)
在CRP和hs-CRP檢測方法上也有人作過探討,如吳學煒等[10]為比較酶聯(lián)免疫雙抗體夾心法與生化免疫比濁法在檢測 C 反應蛋白方面的差異,分別利用4個廠家酶免方法的高敏C反應蛋白試劑盒(hs-CRP)和1種生化方法的普通C反應蛋白(CRP)作為考核試劑盒,選擇 21 例低中高值樣本進行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是與參比產(chǎn)品相比,免疫學方法檢測hs-CRP具有高度相關性,并且有較好的檢測低限,故得出免疫學與免疫比濁法試劑盒有較好的臨床相關性,能較好的滿足國際上心血管事件風險評估新標準規(guī)定的1 mg/L以下為低風險區(qū)的檢測需要的結(jié)論。
本院臨床醫(yī)生對患者開出CRP和/或hs-CRP檢查,一般都認為該患者存在一定的炎癥反應。但到底什么情況下開出CRP、什么情況下開出hs-CRP,臨床醫(yī)生并沒有一致的統(tǒng)一認識。本研究將血清CRP和hs-CRP的檢測值作出相關性分析,旨在探討這兩項指標的臨床應用價值,意欲指導臨床醫(yī)生在什么情況下為患者開出hs-CRP或CRP。從本研究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僅正常范圍組組內(nèi)兩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機病例數(shù)是正常范圍組>輕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而CRP升高程度則是重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輕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r值是輕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但輕度、中度、重度升高組之間比較并無顯著性差異。這些結(jié)果很明顯地提示,隨機病例數(shù)以正常范圍組和輕度升高組最多,本文正常范圍組和輕度升高組的病例數(shù)占了總病例的77.2%,提示這些住院患者無感染或輕度感染者占多數(shù);雖然各組CRP和hs-CRP檢測值均有較好的相關性,但正常范圍組CRP和hs-CRP的r值不如3個升高組,表明正常范圍組CRP和hs-CRP的相關性相對較差。而這一狀況的出現(xiàn)是由于CRP下限檢出率很高(36.0%)、hs-CRP下限檢出率很低(1.3%)所致。而且有人描述[11],參照2003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國心臟協(xié)會確定的hs-CRP測定在冠心?。–HD)診斷和未來事件預警的臨床切點,hs-CRP<1 mg/L為低危、1~3 mg/L為中危、>3 mg/L為高危,可見hs-CRP也是評價CHD是否發(fā)病的重要指標。故建議臨床醫(yī)生為患者首診時最好作hs-CRP檢測,以便CRP低限時能夠檢出,以用作CHD等多種疾病的輔助診斷。
參考文獻
[1]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第3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590-592.
[2]楊曉峰,楊新宏,劉秋霞,等.CRP、WBC、異型淋巴細胞檢測在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2,129(2):140-142.
[3]何梅.晚期先兆流產(chǎn)孕婦血清C反應蛋白的相關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4,20(18):1851-1852.
[4]楊景梅.C反應蛋白測定對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4):74-75.
[5]常炳慶,黃家芳,于洪遠,等.CRP定量檢測異常在感染及腫瘤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12(2):54-55.
[6]符琴,王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與動脈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4):9-10.
[7]勞麗芬.小兒感染性疾病中C-反應蛋白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61-62.
[8]許文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C反應蛋白與貧血關系[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31-32.
[9]蔡莉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1):86-87.
[10]吳學煒,陳長江,張學東.免疫學與生化方法檢測C反應蛋白相關性分析[J].河南科學,2012,30(8):1039-1041.
[11]尹保杰,張霞.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25):174-176.
(收稿日期:2013-07-15) (本文編輯:歐麗)
在CRP和hs-CRP檢測方法上也有人作過探討,如吳學煒等[10]為比較酶聯(lián)免疫雙抗體夾心法與生化免疫比濁法在檢測 C 反應蛋白方面的差異,分別利用4個廠家酶免方法的高敏C反應蛋白試劑盒(hs-CRP)和1種生化方法的普通C反應蛋白(CRP)作為考核試劑盒,選擇 21 例低中高值樣本進行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是與參比產(chǎn)品相比,免疫學方法檢測hs-CRP具有高度相關性,并且有較好的檢測低限,故得出免疫學與免疫比濁法試劑盒有較好的臨床相關性,能較好的滿足國際上心血管事件風險評估新標準規(guī)定的1 mg/L以下為低風險區(qū)的檢測需要的結(jié)論。
本院臨床醫(yī)生對患者開出CRP和/或hs-CRP檢查,一般都認為該患者存在一定的炎癥反應。但到底什么情況下開出CRP、什么情況下開出hs-CRP,臨床醫(yī)生并沒有一致的統(tǒng)一認識。本研究將血清CRP和hs-CRP的檢測值作出相關性分析,旨在探討這兩項指標的臨床應用價值,意欲指導臨床醫(yī)生在什么情況下為患者開出hs-CRP或CRP。從本研究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僅正常范圍組組內(nèi)兩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機病例數(shù)是正常范圍組>輕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而CRP升高程度則是重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輕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r值是輕度升高組>重度升高組>中度升高組>正常范圍組,但輕度、中度、重度升高組之間比較并無顯著性差異。這些結(jié)果很明顯地提示,隨機病例數(shù)以正常范圍組和輕度升高組最多,本文正常范圍組和輕度升高組的病例數(shù)占了總病例的77.2%,提示這些住院患者無感染或輕度感染者占多數(shù);雖然各組CRP和hs-CRP檢測值均有較好的相關性,但正常范圍組CRP和hs-CRP的r值不如3個升高組,表明正常范圍組CRP和hs-CRP的相關性相對較差。而這一狀況的出現(xiàn)是由于CRP下限檢出率很高(36.0%)、hs-CRP下限檢出率很低(1.3%)所致。而且有人描述[11],參照2003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國心臟協(xié)會確定的hs-CRP測定在冠心病(CHD)診斷和未來事件預警的臨床切點,hs-CRP<1 mg/L為低危、1~3 mg/L為中危、>3 mg/L為高危,可見hs-CRP也是評價CHD是否發(fā)病的重要指標。故建議臨床醫(yī)生為患者首診時最好作hs-CRP檢測,以便CRP低限時能夠檢出,以用作CHD等多種疾病的輔助診斷。
參考文獻
[1]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第3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590-592.
[2]楊曉峰,楊新宏,劉秋霞,等.CRP、WBC、異型淋巴細胞檢測在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2,129(2):140-142.
[3]何梅.晚期先兆流產(chǎn)孕婦血清C反應蛋白的相關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4,20(18):1851-1852.
[4]楊景梅.C反應蛋白測定對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4):74-75.
[5]常炳慶,黃家芳,于洪遠,等.CRP定量檢測異常在感染及腫瘤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12(2):54-55.
[6]符琴,王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與動脈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4):9-10.
[7]勞麗芬.小兒感染性疾病中C-反應蛋白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61-62.
[8]許文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C反應蛋白與貧血關系[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31-32.
[9]蔡莉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1):86-87.
[10]吳學煒,陳長江,張學東.免疫學與生化方法檢測C反應蛋白相關性分析[J].河南科學,2012,30(8):1039-1041.
[11]尹保杰,張霞.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25):174-176.
(收稿日期:2013-07-15) (本文編輯: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