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國
摘 要:不論是對于作者亨德爾還是對于整個巴洛克時期來說,《彌賽亞》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借助圣經(jīng)中耶穌拯救人類的故事啟發(fā)人們崇高的精神力量。本文從文化認同與精神家園兩方面入手揭示暗含于其音樂中的深層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文化認同;精神家園
中圖分類號:J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1-0044-01
彌賽亞原意為“受膏者”,后來成為君王的代稱。而耶穌教認為耶穌即彌賽亞,是救世主,凡信他的人靈魂都可得救。亨德爾在經(jīng)營歌劇院屢次受挫后,轉(zhuǎn)向新的音樂體裁創(chuàng)作,一種能贏得民眾、受到英國人民歡迎的音樂形式——清唱劇,《彌賽亞》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其歌詞是根據(jù)《圣經(jīng)》中耶穌基督從誕生、傳教、死難到復(fù)活的事跡改編的一部大型清唱劇,也是亨德爾所作23部清唱劇中最著名的一部。盡管其內(nèi)容出自《圣經(jīng)》,但音樂中的戲劇性和對人性的頌揚卻遠勝過同類的宗教作品,充滿了英雄主義的精神內(nèi)涵。
一、文化認同
任何經(jīng)典作品的呈現(xiàn)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它必定與一定的文化相關(guān)聯(lián),而對于這種文化的認同與否便成為此作品能否被大眾所接受的關(guān)鍵所在。《彌賽亞》通過宗教信仰的形式表現(xiàn)大眾對于光明的向往、崇拜,以及對真理的堅定信念這一內(nèi)容。
與以往不同的是,歌劇中以上層社會人物為主人公的傳統(tǒng)在他筆下代之以廣大民眾。推翻壓迫贏得民族的自由,人們?nèi)罕姳恢λ茉斐杉瘸錆M英雄史詩氣魄又極富戲劇力量的光輝形象。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國社會在資產(chǎn)階級革命初始階段的情緒和要求,同時也是當時英國廣大民眾民主義向的集中體現(xiàn)。用以色列人代替英國人,用舊約圣經(jīng)中以色列人民族斗爭的勝利作為對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情感寄托,亨德爾道出了英國人民的心聲,獲得了英國人民的理解和文化上的認同,他的作品扣動了英國民眾的愛國之情,也使他成為了英國人認同的音樂家。
對于歌唱者來說,這種認同不僅僅在于對心靈的陶冶和靈魂的凈化,還在于對歌唱事業(yè)的拯救。合乎自然的用聲與歌唱是發(fā)展的基礎(chǔ),沒有基礎(chǔ)的堅實就不會有卡魯索演唱的輝煌。歌唱壽命的延長對于聲樂工作者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彌賽亞》的不斷傳承便是歌唱者從中獲益的有力證明。
二、精神的家園
清唱劇——確切地說是亨德爾式的清唱劇——成為他后來一貫表達自己思想的形式。當他行走在倫敦泰晤士河邊時,教堂的鐘聲引領(lǐng)他進入到“精神的家園”。 查爾斯·詹寧士(Charles Jennens,1700/01-1773)隨信件一同寄來的耶穌基督的經(jīng)文讓他淚流滿面?!鞍参课业陌傩铡?,對于正處于人生低谷的亨德爾來說這是一句雪中送炭般的話語,它仿佛來自慈悲的上帝之口,安慰他苦難的心靈,給他以鼓舞,并化作洪流般的音符充盈了他的內(nèi)心。
在1741年8月22日到9月14日之間,他完成了《彌賽亞》的創(chuàng)作,“我是在我的軀體之內(nèi)還是之外,我不知道,上帝知道?!彼炎约和耆谶M了這部作品并傾注了特殊的感情,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是“彌賽亞”將他從困境中解救出,同時他也在這部作品中實現(xiàn)了自救。他不斷安排演出這部作品以致力于資助公益機構(gòu),后來特別是倫敦孤兒院,使這部作品也由此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在音樂中他們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被忽略感消除了,隨之而來的還有感恩心的生發(fā)和自信心的喚起。神圣之光灑遍大地,人們感受到的來自精神的慰藉是任何物質(zhì)所不能替代的。
《彌賽亞》中耶穌基督拯救世人的故事是人們所熟知的,亨德爾正是以此為切入點喚醒人們內(nèi)心深處崇高的精神力量,反映出早期啟蒙運動的人道主義精神,表現(xiàn)了人們對真理堅定的信念和對光明的崇拜。從更深入的層面上來看,這部作品雖然以耶穌拯救世人為內(nèi)容,但它非但不是抽象的,還是富有現(xiàn)實意義的,是符合自己時代特征的宗教感情。就藝術(shù)層面而言,它既有巴洛克時期音樂創(chuàng)作的獨有特點又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圣潔的旋律中包含著現(xiàn)實的情感寄托,深入人心的表達讓它成為傳世作品的經(jīng)典。另外,此作品還具有前所未有的包容性,體現(xiàn)出亨德爾音樂中的一個重要特征——國際語匯。英國贊美詩的純樸與親切、意大利歌劇的明朗與激情、德國受難曲的嚴謹與法國歌劇的高貴完美地柔和在了一起,潤澤著人們的心田。自《彌賽亞》誕生以來兩百多年的時間里,每當圣誕來臨,幾乎所有的音樂殿堂里都回蕩著它的樂聲,這也許與宗教無關(guān),但它的圣潔與壯美、樸素與真摯卻是每個人期盼已久的,引領(lǐng)著疲憊的人們回歸心靈的家園。
參考文獻:
[1]里夏德·弗里登塔爾.亨德爾[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